-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
第1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纲要求 全国课标卷五年考频统计 2018高考预期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 2013课标Ⅰ,T6 2012课标,T31 2015课标Ⅰ,T32 2016全国乙,T32 仍将为命题热点, 尤其与伴性遗传相结合 考点1 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____________传粉,____________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花比较大,便于操作。 (2)实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①实验过程: 出现________现象 比例:________ ②现象分析: a.F1显现的亲本性状称为________;未显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b.F2发生_______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____。 (3)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假说—演绎过程: 2.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 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___________,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注意问题: ①要________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结果与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接近________。 答案:1.(1)①自花 闭花 ②相对性状 (2)①相对 显性 高茎 性状分离 矮茎 3∶1 ②a.显性性状 b.性状分离 显性∶隐性≈3∶1 (3)3∶1 显性性状 显、隐性 遗传因子 成对 每对遗传因子中 随机 1∶1 2.不出现 出现 表现型 基因 等位基因 3.(1)雌雄生殖器官 雌雄配子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随机 (3)1∶2∶1 3∶1 判断正误] 1.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提示:测交的方法可以检测任一未知基因型的个体。 2.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提示:开花前应除去母本的雄蕊。 3.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4.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提示:雌蕊、雄蕊发育成熟才能进行杂交实验。 5.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6.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7.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提示:Aa与AA的性状表现相同。 热图思考]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1)完善下列步骤 图中甲为对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进行的______操作 ↓ 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________干扰 ↓ 图中丙为________: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 ↓ ________: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出的 (2)什么时期剪去豌豆的雄蕊? ________________ (3)F1产生雌雄配子比是不是1∶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a~d中哪一幅? (2)图示基因分离过程适用范围如何? 答案:1.(1)母本 人工去雄 外来花粉 人工授粉 再套袋隔离 (2)花蕾期 (3)F1产生的配子有两种是指雌雄配子分别为两种(D和d),D和d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 2.(1)c可揭示分离定律实质: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2)该现象只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 题型一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分离比异常的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随之分离。 2.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特殊情况 (1)不完全显性 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 (2)致死现象 (3)从性遗传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表现为无角。 例 下图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 Aa1A∶1a配子间的4种结合方法子代中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①② 解析]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生物体产生配子的规律,所以应发生在①过程中。 答案] A “三法”验证分离定律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题组精练] 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解析:选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去。 2.(2016·北京西城二模)在家鼠中短尾(T)对正常尾(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类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 A.TT B.Tt C.tt D.TT或Tt 解析:选A。由题干可知,Tt(短尾鼠)×Tt(短尾鼠)→T_(短尾鼠)∶tt(正常鼠)=2∶1,又因短尾鼠×tt(正常鼠)→正常鼠∶短尾鼠=1∶1,得出存活的短尾鼠一定是杂合子(Tt),所以排除其他致死因素,则致死的小鼠一定是纯合短尾鼠。 3.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A. B. C. D. 解析:选A。因TS在男性中为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该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女性的基因型为TSTS,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或TSTS;如果该男性的基因型为TSTS,则子代基因型都为TSTS,全部为短食指,与题干信息不符合,因此男性的基因型为TSTL,则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男性:TSTS(短食指)、TSTL(短食指),女性:TSTS(短食指)、TSTL(长食指),比例都是1∶1,因此再生一个孩子为长食指的概率为1/4。 题型二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2017·河南郑州一模)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解析:选D。A项中,去雄应在开花前;B项中,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C项中,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无法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2.(2017·山东潍坊期末)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 解析:选A。孟德尔通过对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观察和数学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F2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分离比为3∶1,而提出“该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等假说;根据这些假说,推出F1(高茎)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产生配子的类型,进一步推出F2中各种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最后通过巧妙地设计“测交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A项中,“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发现问题,是事实不是假说。 1.杂合子(Aa)产生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产生的雌配子有两种A∶a=1∶1或产生的雄配子有两种A∶a=1∶1,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远多于雌配子数。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就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 (1)F2中3∶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2)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考点2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题型一 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显隐性关系的推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即概念法) (1)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亲本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子代 高茎豌豆 结论: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 (2)具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亲本 高茎豌豆 × 高茎豌豆 子代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结论:矮茎为隐性性状,高茎为显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1)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2)两个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两个不同性状(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不能判断显隐性,需将两亲本自交。 例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403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399紫花 ④紫花×白花→198紫花+202白花 A.②和③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①和② 解析] 根据杂交实验②,子代紫花与白花比例为3∶1,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杂交实验③紫花与白花亲本杂交,后代全为紫花,由概念判断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 答案] A 设计实验,判断显隐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判断显隐性时,可采取“先杂交,再自交”或“先自交,再杂交”的设计方案。 题组精练] 1.(2017·江苏张家港模拟)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解析:选D。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由于子代牛的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2.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 解析:选B。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 题型二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例 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12(黑)、4(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析] 根据交配组合③: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相应性状),且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乙的基因型为Aa;甲(黄 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故本题选D。 答案] D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定方法 比较 纯合子 杂合子 实 验 鉴 定 测 交 纯合子×隐性类型 ↓ 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型 (表现型一致) 杂合子×隐性类型 ↓ 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自 交 纯合子 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花粉鉴定方法 花粉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花粉的基因型至少两种 单倍体育种法 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子代至少有两种表现型 注意: 1.对于植物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法;测交法的前提条件是已知性状的显隐性。 2.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即为杂合子(如AaBBCCdd为杂合子)。这里的基因是所研究的基因,其他基因不予考虑。 题组精练] 1.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让该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黑色母猪(BB和Bb)交配 C.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白色母猪(bb)交配 D.从该黑色公猪的表现型即可分辨 解析:选C。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与多只白色母猪进行测交,观察后代表现型的种类,若后代中全部是黑色,则黑色公猪是纯种,若后代中出现白色个体,说明是杂合子。 2.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选C。由杂交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中的双亲为杂合子;杂交A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结合杂交B后代中2/3黄色、1/3灰色,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死亡,因此,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没有纯合子。 题型三 亲子代间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型) 亲本 子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1∶1 全为显性 AA×aa Aa 全为显性 Aa×Aa AA∶Aa∶aa=1∶2∶1 显性∶隐性=3∶1 aa×Aa Aa∶aa=1∶1 显性∶隐性=1∶1 aa×aa aa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 (1)隐性纯合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是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后代表现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表现型 全显 AA×AA (或Aa或aa)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隐 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1∶1 Aa×aa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3∶1 Aa×Aa 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例 绵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现有一只白色公绵羊与一只白色母绵羊交配,生了一只小黑绵羊。则公羊、母羊、小黑羊的基因型依次是( )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解析] 首先,判定性状的显隐性,由于“白×白→黑”,所以白色对黑色为显性;其次,根据上述推断及题意列出遗传图解(如图所示);最后,以隐性纯合子为突破口,小黑绵羊的两个b基因分别来自双亲,因此双亲的基因型均为Bb。 答案] C 1.基因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隐性亲本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再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本和母本,来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2.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所以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 题组精练] 1.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 B.1∶2∶1 C.3∶5∶1 D.4∶4∶1 解析:选A。因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则1/3AA自交子一代为1/3AA,2/3Aa自交子一代为2/3(1/4AA、1/2AA、1/4aa),即(1/3+2/3×1/4)AA、2/3×1/2Aa、2/3×1/4aa,其三者AA、Aa、aa的种子数比为3∶2∶1,所以A项正确。 2.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解析:选C。将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说明玉米的有、无色子粒应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玉米的有色子粒应为双显性,而双隐性、一显一隐均表现为无色子粒,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题型四 概率计算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方法 1.用经典公式计算 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根据分离比推理计算 AA、aa出现的概率都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1/4。 3.根据配子的概率计算 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目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概率;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例 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一组全部让其自交;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 A.1/9、1/6 B.3/8、1/9 C.1/6、5/12 D.1/6、1/9 解析] Aa自交后代去掉隐性个体后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该群体产生配子A、a的概率分别为2/3、1/3,若让其自交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若让其自由传粉,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2/3×1/4=1/9。 答案] D 1.杂合子Aa(亲代)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 纯合子 隐性 纯合子 显性性 状个体 隐性性 状个体 所占 比例 1/2n 1-1/2n 1/2- 1/2n+1 1/2- 1/2n+1 1/2+ 1/2n+1 1/2- 1/2n+1 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为: 2.自交与自由交配不同 (1)自交:自交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2)自由交配:自由交配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计算后代某基因型比例一般利用基因频率。如群体中基因型情况为AA、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2=,Aa=2××=,aa=()2=。 3.Dd连续自交选择显性纯合或杂合个体(即逐代淘汰隐性性状) 因此,Fn中DD基因型频率为,Dd基因型频率为。 注意:此结论也可根据Dd连续自交,Fn中Dd、DD、dd的概率计算,如Dd概率为,DD、dd的概率分别为-,淘汰掉dd个体,根据条件概率推知Fn中Dd的概率为,代入计算,Fn中Dd的概率为,DD的概率为1-=。 4.计算出群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再用棋盘法进行运算 合并后,基因型为AA、Aa、aa,表现型为A_、aa。 题组精练] 1.(2017·北京石景山区期末)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统计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得到如下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 解析:选C。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于1,但不会为1,可用a曲线表示;其中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可用b曲线表示;而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于0,但不会为0,可用c曲线表示。 2.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解析:选C。依题意可首先分析出前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据此可判断曲线Ⅰ、Ⅱ、Ⅲ、Ⅳ分别对应表中的②、④、③、①4种情况。 ①连续 自交 ②随机 交配 ③连续自 交并逐代 淘汰隐 性个体 ④随机交 配并逐 代淘汰隐 性个体 P 1 1 1 1 F1 1/2 1/2 2/3 2/3 F2 1/4 1/2 2/5 1/2 由图可知,曲线Ⅱ的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与曲线Ⅲ的F2中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均为0.4,A、B正确;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和上一代中纯合体的比例分别为1—1/2n和 1-1/2n-1,两者相差1/2n,C错误,曲线Ⅰ和Ⅳ分别代表随机交配和连续自交两种情况,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淘汰和选择,所以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D正确。 课堂归纳] 填充:①后 ②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③3∶1 ④1∶2∶1 ⑤1∶1 易错清零] 易错点1 小样本问题——小样本不一定符合遗传定律 提示] 遗传定律是一种统计学规律,只有样本足够大,才有规律性。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可能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甚至还可能3白1黑。 易错点2 从性遗传问题——错误地将“从性遗传”视作“伴性遗传” 提示] 在涉及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有时会出现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即从性遗传现象(这表明生物性状不仅与基因组成有关,也受环境等其他因素影响),然而,该类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这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区别。 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 易错点3 不明确果皮、种皮及胚、胚乳来源及相关性状统计时机 提示] (1)果皮(包括豆荚)、种皮分别由子房壁、珠被(母本体细胞)发育而来,基因型与母本相同。 (2)胚(由胚轴、胚根、胚芽、子叶组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基因型与其发育成的植株相同。 (3)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基因型为母本配子基因型的两倍加上父本配子基因型,如下图表示: (4)相关性状统计 欲统计甲、乙杂交后的F1性状,则: ①种子胚(如子叶颜色)和胚乳性状的统计:在本次杂交母本植株所结种子内直接统计即可。 ②其他所有性状的统计(包括F1的种皮颜色、植株高矮、花的颜色、果皮的颜色或味道等)均需将上述杂交后所产生的种子种下,在新长成的植株中做相应统计。 随堂演练] 1.(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解析:选A。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所需满足的条件,逐项进行解答。用于杂交的两个个体如果都是纯合子,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方法是先杂交再测交或先杂交再自交,子二代出现1∶1或3∶1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不都是或者都不是纯合子,则可以用自交或者测交的方法来验证,A项符合题意;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项不符合题意;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项不符合题意;如果不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D项不符合题意。 2.(2015·高考山东卷)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 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