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专题2第三单元 氯、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专题2第三单元 氯、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江苏专用)

一、单项选择题 ‎1.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选B。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 ‎2.下列对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B.用pH试纸测得氯水的pH=4‎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D.发生氯气泄露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地势低的地方撤离 解析:选C。Cl2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其产物与氯气和金属的相对量无关,A错误;氯水中含有漂白作用的HClO,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B错误;2NaBr+Cl2===2NaCl+Br2,Br2易溶于CCl4而被萃取,故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C正确;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应向地势高的地方撤离,D错误。‎ ‎3.(2020·泉州质检)下列制取Cl2、探究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原理和装置合理的是(  )‎ 解析:选B。A.MnO2和浓HCl反应制取氯气需要加热,故A不合理;B.浓硫酸干燥氯气,通过该装置可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故B合理;C.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故C不合理;D.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故D不合理。‎ ‎4.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选D。A.Cl2的颜色为黄绿色,正因为氯水中溶解了黄绿色的Cl2,才使得氯水显示了浅黄绿色,A选项正确。B.Cl-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B选项正确。C.Cl2‎ 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与NaHCO3反应生成CO2气体,C选项正确。D.氯水中的Cl2也能将Fe2+氧化为Fe3+,D选项错误。‎ ‎5.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和活性炭均可做漂白剂,若同时使用,漂白效果会明显加强 B.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 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 D.洁厕灵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原因是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的HClO易分解 解析:选B。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氯气,错误;B项,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均可生成次氯酸盐,正确;C项,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错误;D项,不能混用的原因是消毒液中的NaClO与洁厕灵中的HCl反应生成Cl2,错误。‎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解析:选A。A项,因为液溴易挥发,在试剂瓶中存放时应加少量水进行水封,A项正确;B项,只要能把碘化钾氧化成碘单质的物质都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项不正确;C项,某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碘单质而不是I-,C项不正确;D项,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SO、SO,D项不正确。‎ ‎7.(2020·哈师大附属中学模拟)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是浓盐酸,⑥是高锰酸钾,②~⑤是滤纸条,依次滴有石蕊试液、淀粉KI试液、KBr溶液、含KSCN的FeCl2溶液,实验时滴几滴浓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16H++10Cl-+2MnO===2Mn2++5Cl2↑+8H2O B.⑤处变为血红色,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C.②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溶于水后,溶液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D.③处变蓝,④处变橙色,说明氧化性:Cl2>Br2>I2‎ 解析:选D。A.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6H++10Cl-+2MnO===2Mn2++5Cl2↑+8H2O,所以A正确;B.氯气将氯化亚铁氧化为氯化铁,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溶液显血红色,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所以B正确;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遇到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所以C正确;D.氯气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氯气和溴化钾反应生成溴单质,溶液变橙色,上述反应说明氯气氧化性大于碘单质和溴单质,但不能说明溴单质氧化性大于碘单质,所以D错误。‎ 二、不定项选择题 ‎8.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a.KI溶液;b.淀粉溶液;c.NaOH 溶液;d.稀H2SO4;e.氯水。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对此过程进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a→e→b→c→d B.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5NaI+NaIO3+3H2O C.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D.④→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解析:选D。①无色→②棕黄色说明有碘生成,②棕黄色→③蓝色说明是淀粉遇碘溶液显色,③蓝色→④无色说明碘被消耗,④无色→⑤蓝色说明又生成了碘,此时发生的是NaI和NaIO3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的反应。‎ ‎9.如图是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单质③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D.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④>③>②>①‎ 解析:选CD。从图中可以看出,从F2→I2,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沸点也逐渐升高,故①为F2,②为Cl2,③为Br2,④为I2,使淀粉溶液变蓝的是碘单质,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①>②>③>④,C、D项错误。‎ ‎10.下列有关海洋中部分资源的利用(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利用Cl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 B.用MgCl2·6H2O晶体制无水MgCl2,需在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C.SO2水溶液吸收Br2的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H2SO4+2HBr D.粗碘中混有少量ICl和IBr,可加入KI进行升华提纯 解析:选A。A项,工业上用Cl2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错误;B项,为抑制Mg2+水解,故在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正确;C项,Br2具有强氧化性,溴水可氧化SO2生成H2SO4和HBr,正确;D项,ICl和IBr中I均为+1价,与KI中-1价的I可以发生归中反应生成I2,I2可以用升华法提取,正确。‎ 三、非选择题 ‎11.“84”消毒液与硫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氯气(NaClO+NaCl+H2SO4Na2SO4+Cl2↑+H2O),为探究氯气的性质,某同学利用此原理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①②③装置中选择合适的制气装置(A处)________(填写序号)。‎ ‎(2)装置B、C中依次盛放的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装置B中的布条也褪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合理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将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写出氯气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能产生无色气体,已知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该实验证明氯气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给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均为液体,故不能选用装置①;又因反应需要加热,故只能选装置②。(2)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时,‎ 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为了验证具有漂白性的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通入装置B中的应是干燥的氯气,因此装置A、B间需加干燥装置。(3)氯气通入Na2SO3溶液中,SO被氧化成SO,Cl2被还原为Cl-。(4)酸性:盐酸>碳酸>次氯酸,所以盐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而次氯酸与NaHCO3溶液不反应。‎ 答案:(1)②‎ ‎(2)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水蒸气,二者反应生成次氯酸 在装置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在装置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3)Cl2+SO+H2O===SO+2Cl-+2H+‎ ‎(4)HCl ‎12.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如下:‎ ‎(1)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⑤中溴蒸气冷凝后得到液溴与溴水的混合物,可利用它们的相对密度相差很大的特点进行分离。分离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3)溴水混合物Ⅱ中溶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在步骤⑤中可将蒸馏产生的气体通过________(填试剂名称)溶液,以除去氯气。‎ ‎(4)步骤①中用硫酸酸化可提高Cl2的利用率,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提取溴单质,采用蒸馏“溴水混合物Ⅱ”而不是蒸馏“溴水混合物Ⅰ”,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浓缩、氧化、提取三个步骤。‎ 步骤①发生的反应是Cl2+2Br-===2Cl-+Br2,生成的溴仍溶解在海水中,根据溴的沸点比水低的性质,可以鼓入热空气(步骤②),使它随热空气一起挥发出来,再用SO2吸收(步骤③):Br2+SO2+2H2O===4H++2Br-+SO,这样可以得到较高浓度的含Br-的溶液,进一步用氯气氧化(步骤④),得到粗溴,然后蒸馏便得到液溴。‎ 答案:(1)Br2+SO2+2H2O===4H++2Br-+SO ‎(2)分液漏斗 ‎(3)溴化铁(或其他含Br-的盐类物质)‎ ‎(4)酸化可抑制Cl2与水反应 ‎(5)将“溴水混合物Ⅰ”转变为“溴水混合物Ⅱ”是Br2的浓缩过程,可提高效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 ‎13.碘是合成碘化物的基本原料。空气吹出法从卤水中提碘的流程如下:‎ ‎(1)“氧化”时若Cl2过量,则会将I2氧化为HI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出”在吹出塔中进行,含碘卤水从________(填“塔顶”或“塔底”)进入,热空气从________(填“塔顶”或“塔底”)进入,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塔应选择耐酸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氧化”所得含碘卤水中提取碘还可以采用加CCl4的方法,该分离方法为________;为进一步分离I2和CCl4,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与I2反应,生成的I-、IO进入水溶液,分液后再酸化,即得粗碘。加入NaOH后溶液中I-、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H2O2也能发生与Cl2类似的反应,若先用H2O2将卤水中的I-氧化为 IO,再将其与卤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酸化制取粗碘。处理含I-为254 mg/L的卤水1 m3,理论上需20%的双氧水________g。‎ 解析:(1)反应物为Cl2、I2,生成物有HIO3,氯气被还原为H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2)空气的密度小,所以从塔底进入,液体从塔顶进入,逆流操作,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吹出率。(3)吸收塔中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生成的H2SO4、HI均为强酸,所以选用耐酸材料。(4)发生反应为3I2+6NaOH===5NaI+NaIO3+3H2O。(5)H2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为3H2O2+I-===IO+3H2O。含I-为254 mg/L的卤水1 m3相当于含I- 2 mol,由(4)中反应可知n(I-)∶n(IO)=5∶1,所以需要用H2O2氧化的I-量占总物质的量的,即2 mol×= mol,即需要n(H2O2)= mol×3=1 mol,需要H2O2质量为34 g,需20%的双氧水170 g。‎ 答案:(1)5Cl2+I2+6H2O===2HIO3+10HCl ‎(2)塔顶 塔底 因热空气密度小,且气体与溶液逆向接触,有利于提高吹出率 ‎(3)反应生成HI和H2SO4两种强酸 ‎(4)萃取(或萃取分液) 5∶1‎ ‎(5)17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