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北京四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 体液大量损失 D. 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答案】A ‎【解析】‎ ‎【详解】‎ 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由于第一道防线的缺失,则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故选A.‎ ‎2.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只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B. 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 D. 二次免疫的特点是更快、更强,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会快速产生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具体过程如下: ‎ ‎【详解】‎ A、吞噬细胞既能参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也能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A错误; B、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B正确; C、T细胞主要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在体液免疫中可释放淋巴因子,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C错误; D、记忆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反应更快、更强,D错误。 故选B。‎ ‎3.下列关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皮肤黏膜、胃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 B. 体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 C. 第三道防线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及抗体参与 D. 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形成的,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是特异性免疫。‎ ‎【详解】A、皮肤黏膜、胃粘膜对病原体的阻挡,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故体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B正确; C、人体第三道免疫防线主要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有免疫活性物质如淋巴因子及抗体参与的是第三道防线,C正确; D、浆细胞不能分裂,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 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C. 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 浆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均能够产生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时,人体先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扩散,然后再通过细胞免疫对侵入细胞的病毒予以彻底消灭,因此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正确; B、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病原体释放到内环境中,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所以细胞免疫可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B正确; C、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释放出抗原,C正确; D、在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中,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错误。 故选D。‎ ‎5.下列有关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 B.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 C. 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 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 B细胞和T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 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细胞起源于骨髓,在胸腺中成熟,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起主要作用,细胞免疫的主要对象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此外也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详解】A. B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A正确;‎ B.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效应B细胞,B正确;‎ C. B细胞增殖、分化需要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协助,因此大多数B细胞须依靠某种T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C错误;‎ D. 在器官移植时会通过细胞免疫发生排斥反应,此时可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来提高移植成功率,D正确。‎ ‎6.麻疹病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C. 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 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答案】B ‎【解析】‎ 疫苗作为抗原,具有大分子性,A错;疫苗作为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也就是能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正确;淋巴因子为T细胞释放,C错;与抗体结合的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错 ‎7.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 HIV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自身蛋白质 D. HIV感染人体所有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A、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A错误; B、由于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下降,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较高,B错误; C、HIV在繁殖过程中,其RNA在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控制病毒自身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D错误。 故选C。‎ ‎8.一般情况下,血清中抗体浓度会随免疫接种次数而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接种与第一次免疫接种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二次免疫比初次反应快,产生抗体多,也比初次反应强烈,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故A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中的二次免疫,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9.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 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 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 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 注射淋巴男子增强免疫能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减少自身的抗体对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的攻击,抑制免疫过程,A正确,B、D错误,C项中的注射受体蛋白无法改变后膜上的受体数量,C错误。‎ ‎10.有关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和治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剧烈,常能导致个体的死亡 C. 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反应 D.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疾病都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A正确; B、过敏反应的特点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对人体组织无伤害,B错误;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 D、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疾病是遗传因素或后天因素引起的,D错误。 故选A。‎ ‎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其遗传物质具有高度变异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的高度变异性,导致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B. HIV的遗传物质可以直接整合到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C. 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 D. 感染了HIV病毒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A、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而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导致抗体和记忆细胞不能识别HIV,从而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A正确; ‎ B、HIV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的RNA,不能直接整合到人体细胞染色体的双链DNA上,B错误; C、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抑制HIV的逆转录过程从而抑制其增殖过程,因此可用于治疗艾滋病,C正确; D、HIV感染初期,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清除大部分HIV,此时不表现艾滋病症状,所以感染了HIV病毒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D正确。 故选B。‎ ‎1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 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 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 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该病的患者将自身的胰岛B细胞作为抗原进行免疫,即该病为自身免疫病,A正确;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因患者体内一些胰岛B细胞死亡,导致其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降低,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错误;由题干可知,效应T细胞能够选择性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则胰岛B细胞为细胞免疫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是通过特异性识别使得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的,C错误;该糖尿病的起因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增殖,则要治疗该病应用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D错误。‎ ‎13.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随机取样 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本题考查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所用的方法,样方法采样随机取样,A正确;‎ B.取样时应该是随机的,B错误;‎ C.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C正确;‎ D.根据地段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取样方法,D正确;‎ 所以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所用的方法,样方法。‎ ‎14.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面积为2 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 ( )‎ A. 小于92只 B. 大于92只 C. 小于161只 D. 大于161只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有题意可知,该题调查种群密度采用的是标志重捕法;设种群数量为X,‎ 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 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种群数量=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 即50/X=13/42,可得X=161;又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即第二次捕获的标记数减少,故所得是X应该比实际值大,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161只;选C。‎ 考点:标志重捕法 点评:明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5.向装有10 mL培养液的试管中接种少量酵母菌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较长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Y)随时间(X)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有限、有天敌捕食时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值。‎ ‎【详解】接种酵母菌的初期阶段,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在这样的条件下,种群会呈“S”型曲线增长,后来由于酵母菌数量增多,剩余葡萄糖越来越少,使资源不足,酵母菌种内斗争加剧,死亡率上升,会使酵母菌的数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D图所示的数量变化状况便属于此种情况。即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6.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并绘图如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B. 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C. 从0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剧烈 D. D点是进行捕捞以维持该种群的持续生存的最有利时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增长,考查对种群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则减少。‎ ‎【详解】A、据图可知,B点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故 A正确;‎ B、D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表示时种群密度最大,故B正确;‎ C、从0点到D点,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逐渐增加,种内斗争越来越剧烈,故C正确;‎ D、B点时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捕捞可以维持该种群的持续生存,故D错误。‎ 故选D。‎ ‎17.科研人员对一个6公顷海岛上的歌带鹀的种群数量与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 B. 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 C. 歌带鹀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共同限制了种群数量的增长 D. 该岛上的歌带鹀种群数量会不断波动,种群K值约为80只 ‎【答案】D ‎【解析】‎ 随着繁殖期有领域的雄鸟数的增多,无领域的雄鸟数所占雄鸟数的百分比随之增加,可见随成年雄鸟总数量增加,有领域与无领域的雄鸟数量均会增加;A正确;随着繁殖期繁殖雌鸟数的增加,到幼鸟离巢时每只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可见繁育期繁殖雌鸟的数量增加,雏鸟出生后的成活率降低,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歌带鹀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其领域行为和环境资源共同限制,C正确;从题干和曲线图中看不出该种群的K值,D错误。‎ ‎18.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年龄/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存活数/只 ‎1000‎ ‎801‎ ‎789‎ ‎776‎ ‎764‎ ‎734‎ ‎688‎ ‎640‎ ‎571‎ ‎439‎ ‎252‎ ‎96‎ ‎6‎ ‎3‎ 死亡数/只 ‎199‎ ‎12‎ ‎13‎ ‎12‎ ‎30‎ ‎46‎ ‎48‎ ‎69‎ ‎132‎ ‎187‎ ‎156‎ ‎90‎ ‎3‎ ‎3‎ A. 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来源于存活数 B. 该种群的幼龄个体死亡率很高 C.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7岁(平均生理年龄)以后大量死亡,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的种群存活曲线,应为凸形(类型Ⅰ),该生物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详解】A、以存活数量为纵坐标,以年龄为横坐标作图绘制的曲线即存活曲线,A正确; BC、该野山羊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其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属于相对比较高等的动物,B错误;C正确; D、根据题目表中数据分析,早期死亡率较低,反映出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D正确。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种群的存活曲线,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表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 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J形和S形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 B. J形所示增长仅决定于种群的内在因素 C. 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加的两种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详解】‎ A、J形和S形曲线均是数学模型的一种表现形式,优点是比较形象直观,缺点是不够准确;故A正确。B、J形曲线是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种群增长快慢;故B正确。C、S形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c点种群增长率为0,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使得种群数量增加;故C错误。D、K值是环境容纳量,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则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J”形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 “S”形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有限、有天敌捕食时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 ‎20.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昆虫乙以昆虫甲为食 B. 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构成了生物群落 C. 调查昆虫甲的数量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D. 昆虫乙数量的增加对丝瓜产量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该图表示的是某年度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种群数数量的变化,据此答题。‎ ‎【详解】A、由图可知,甲的数量先增加到最大值后减少,乙的数量随后发生变化,说明甲为被捕食者,即昆虫乙捕食昆虫甲,A正确; B、生物群落应包括该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丝瓜、昆虫甲和昆虫乙不能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生物,B错误; C、调查昆虫甲的数量可用样方法,C错误; D、由图可知,乙捕食甲,故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所以昆虫乙数量的增加会影响丝瓜产量,D错误。 故选A。‎ ‎21.图1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的数量变化,图2表示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下列对图1、图2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形 B. 一段时间后,两种草履虫数量均不再增长是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的限制 C. 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D. 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取样时应混匀培养液,然后随机取样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图1可知,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以后,在K值上下保持稳定,是典型的S型曲线,其数量不再增长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食物资源有限;从图2可见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说明大、小草履虫之间属于竞争关系。‎ ‎【详解】A、 根据图1可知,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形,A正确;‎ B、根据图1,两种草履虫数量均不再增长时,主要原因是受食物和生存空间的限制,B正确;‎ C、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数量变化表明两者的种间关系为竞争,C错误;‎ D、测定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为了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可靠,取样时应混匀培养液,随机取样,D正确。‎ 故选C。‎ ‎22.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夏季葱绿。下列有关我国北方落叶阔叶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夏季到冬季群落发生了演替 B. 植物的垂直分布,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 C. 由夏季到冬季群落的水平结构会发生变化 D. 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的垂直分层创造了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群落的结构 (1)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2)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详解】A、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由夏季到冬季优势种不改变,所以不发生演替,A错误; B、植物的垂直分布,提高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B正确; C、由夏季到冬季群落水平方向上生物的分布发生改变,因此水平结构会发生变化,C正确; D、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的垂直分层创造了食物和栖息条件,D正确。 故选A。‎ ‎23.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详解】A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说明岛屿上存在水平结构,故A正确; B、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故B错误; C、旅游等人类活动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故C正确; D、该岛屿上植被茂盛,已经演替到森林阶段,属于顶级群落,说明一定经过漫长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B。‎ ‎24.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B. 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度越来越大 C. 所调查的当地植被及其无机环境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D. 群落植物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曲线图分析,群落发展阶段E,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群落发展阶段F,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群落发展阶段G,乔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 ‎【详解】A、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由于高度不同,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A正确; B、根据图中群落中植物物种数变化曲线可知,在A-I群落发育阶段中,植物丰富度的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后增加,B错误; C、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的,即所调查的当地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才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 D、群落丰富度越高,其所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群落的演替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概念,掌握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演替过程的变化,明确生物群落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解答。‎ ‎25.关于草原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碳元素可在草原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 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C. 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草原群落中 D. 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2、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3、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4、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是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详解】A、碳可在草原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进行循环,A正确; B、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B错误; C、草原群落中具有多种种间关系,不同生物可形成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关系,C正确; D、植物产生的氧气可用于所有生物的有氧呼吸,即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呼吸作用利用,D正确。 ‎ 故选B。‎ ‎26. 如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M、N两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 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C. 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