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 结 题 报 告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的背景 地图是实施地理教学必备的工具,也是考查地理学习情况的载 体。近年来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的试题中,地理图表试题占了绝对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读图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做读图 题会丢分很多,给出的原因最多的就是读不懂。通过对一部分学生的 调查,我发现学生失分多的原因不外乎是这两种:一是不会给题中地 理空间准确的定位。比如说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给出地图 A 代 表西北地区,B 代表黄土高原地区,C 代表青藏高原地区,题中给出 问题“判断 B 所在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如果不能迅速准确 地把 B 区域定位在黄土高原,而是误判成西北地区,那么给出的答案 就不是“水土流失”而是“土地荒漠化”。二是不能准确地从图表中 获取信息,很多同学做地理题目一遇到图就会晕头,找不到思路,无 从下手。学生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有时候会把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 力相混淆,尽管地理读图能力与地理解题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关系,甚 至读图能力是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并不能因为学生没有得分就 完全归因于读图能力的问题,会存在读图过程清楚而没有得分的情 况,有欠缺答题技巧和表述不当等各种原因。进入高中后由于学科地 位、学生基础、教师教学方法等原因,特别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复习阶 段,发现很多学生基础很薄弱,对图掌握的能力很差,往往无从下手, 得分普遍较低。而地图可以把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归纳到图中进行综合 概括,使之条理化,能够清楚地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易于被学生 接受掌握。可以这样讲,学生对地图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理学习 成绩,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 淮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中微型课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读图能力较强的学生,他得地理成绩往往比较好,而且对地图有一种 莫名的好感,而不是排斥。读图能力强,对知识掌握的往往也准确、 扎实与长久。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进行“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 从而进一步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提高学生地理 读图识图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 2.同一课题的研究现状 国外地理教育普遍重视学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在美国的《国 家地理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对于学生来说,绘制地图应成为和 写一段文字一样普通、自然和简单的事情。”1995 年颁布的英国《国 家地理课程》指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地图技能应包括绘制地图、使用地 图、解释地图的能力。国外学者 Tilbury 和 wiiliams(1997 年)认为 学生应掌握的地图技能涵盖阅读地图的能力,阅读地图是学生独立地 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综合了感知、思维、地理图像知识和基本 读图方法,并且在阅读地图的过程中,同时必须解释地图,即把地理 先备知识与地图上观察到的类型、特性产生相关。 国内有关地图能力培养的研究较多,主要是从地图能力的几个方 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地理高考 评价目标第四项要求考生“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 并能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 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汪文达根据这一评 价目标,将地图能力分解为识图、读图、析图、绘图和忆图五个方面, 并从五个方面来谈在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李峻 峰、石高俊结合 2001 年高考文科综合卷江苏省考生答题情况,指出在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方法,并 在地图学习中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吴建新强调地图 能力的培养的中心环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中来,通过画图、读 图、析图等一系列能力的培养既带动地理知识的全面落实,又锻炼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能力,他在分析地图能力实施策略的基础上有提出 构建地理认知模式:有图必依——无图显图——图文合一三个层次。 我国新课程改革后,其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 位学生的发展。高中阶段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 地理素质;第二,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第三,重视对地理 问题的探究;第四,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第五,注重 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 3.课题研究的意义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 言,地图中包含了众多的地理知识,许多的地理知识与地理规律都可 以通过地图表达出来。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地在进步和文化教育事 业的发展,世界正成为一个“地球村”,地图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应 用已经十分广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对于地理教师来说, 地图既是地理教材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任何正常有效的教学都要充分利用地图。 进行高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这几个方 面: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人 们常把知识渊博的人形容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我们大部分 的学生对“渊博”可不是这么的积极。很多学生认为地理就是死记硬 背的文科知识,对地理学习没有兴趣,因而地理成绩一直得不到提高。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形象语言,也是形象思维赖以进行的表达工具,因 此,教学中借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图文并 茂,用图像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无论是地理教材、习题还是历 年的高考试卷,地图的身影无处不在,尤其是高考试题几乎无图不成 题,以图为载体考察学生的地理能力在近几年的地理高考中越来越凸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显,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要想拿高分首先依赖地图能力的掌握程度。 第三,提高地图教学的针对性。通过课题研究,设计问卷调查, 分析学生地图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学生学习的现状 和原因,对症下药,从而使地理教学更见成效。 第四,提升地理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地理课程标准标 6 在地图 方面增加了许多的新内容,且对于读图能力的要求也是有增无减,地 图能力的培养研究将给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可行化建议。 地理读图能力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且重要环节,地图读图 能力能够很好地体现高中生地理的学习情况,在检验学生地理成绩方 面尤其明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地理教师,我们 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学会读图的意义之所在,让学生在思想上有认识, 行动上有指导,方法上有成效。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有关“地图能力”解释有很多种,我国地理教育界大部分都认为 读图能力是从图像中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裴新生在《地理教育中的思维·实践·创新》中指出:“地理读 图能力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地从一幅没有读过的地图中获得知识的能 力,也可以叫做地图的判读能力”。 吴建新在《提高学生地图能力构建地理认知新模式》提到地图能 力的内涵包括地图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一 系列地理能力。他还进一步指出,“地图能力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有图 必依,即利用各种现存地图、示意图表、地理模型等理解和掌握地理 知识,同时通过画图,初步掌握编制常用图表和示意图的基本方法和 技能。二是无图显图,即通过自己编制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 结。三是通过前二个层次的逐渐培养、训练和提高,不断改变学生认 知习惯、思维习惯和心理习惯,通过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贮存 的能力培养,达到“图文合一”。这三个层次由表及里,逐渐深化,又相 互促进“。也有不少地理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指出“读图能力即从地理 图像中检索信息的能力”。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李世英作为在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紧密联系地理教材,选 取大量地理图像系统的教学实例,充分结合其多年从事中学地理教学 的实践,提出在信息时代应如何紧密联系生活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 力,从而提高地理素养。她指出“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爱看图的习惯, 然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画图能力、忆图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 自觉用图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通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 培养过程,让图像系统成为可亲的、有用的工具,使读图能力真正成 为人人都具有的、有用的生活能力。 所谓“读图,就是随着识图能力的提高,依据读图规范,学生能 用语言或文字表述出地图的内容,即把地图的形象语言转化成文字语 言的过程。”地理教学大纲对学生读图的要求体现在辨别方向、识别 地形、区别不同比例尺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特征及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等方面。这些读图能力都体现在学生学习地图和教师教图的过程中, 从低到高,由简入难,一步步地掌握读图的能力要求,达到高中生应 用的读图水平。 读图能力是地图能力的一部分,对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我认 为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集中训练用于“地图”章节内容中, 掌握了基本的地图知识后,要在其他各章分散练习各种读图能力,进 而全面提高地图能力的水平。对于能力提高的指导,切记要学生掌握 正确的读图步骤,不能不看图名、图例和注记就直奔目的地,这很容 易导致做错题目。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况,按照顺序,一步一步地阅 读地图,直到找到解题所在。在学生看一遍不明白的情况下,引导学 生反复多看几遍,还可以变换角度看图,这样往往可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能够探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地图教学模式和读图 训练方法,从高一到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有所侧重的培养学生读图能 力,使学生分析读图的综合能力有明显提高,顺利通过高中学业水平 测试,并为今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为 此,本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为: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1.探索出一套自我特色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 力,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方法作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 能力。 2.通过研究,形成系统的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方法,并对学 生读图的方法作相应的总结。 3.经过课题研究,完成相关的教学论文,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主 张。 四、研究内容 1.主要内容 (1)分析研究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作为普通的农村高中来说, 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学习上也显得不够 积极,所以,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必需先从他们自身入手。 (2)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途径。不论是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 还是在习题的处理过程中,重视每一幅地图,并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 展示于教学相关的地图,重视课本中的重点地图,从不同角度、方位 为去挖掘,精心设计各种相关问题,多花时间带学生读图、析图,培 养学生看图、析图的能力。 (3)教学中对读图方法的有效指导。从看图、析图、绘图等步骤 来对学生的读图作指导。看图即看整体,先正确地认图,再考虑看图 的顺序性。析图就是要说明“为什么”的问题,有图就要说出理在何 处。绘图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并理解图形,特别是课本中出现 的一些常考图形。 (4)培养学生图文转化,图形结合能力。认图、析图是为了读懂 图反映的是什么的问题,对图形本身做出理解。要完整地做出题目, 还要把读图与文字材料相结合。在学习中,图文的转化能很好地帮助 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点。课本的文字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地理图像构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学会“画图总结”,加强地理示意图、模式图等地图教学,从整体上 把握地理知识。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2.研究重点 探寻规律,总结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方法,提高教学针对性,让 学生会读图。 五、研究对象与步骤 (一)研究对象 我校高一、高二地理必修学生和高三地理选修学生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12 年 3 月至 2012 年 12 月) 学校开展课题申报工作,进行了宣传发动,个人确定申报课题, 拟定课题申报表上交审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搜集 关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文献资料。 2.研究阶段( 2013 年 1 月至 2014 年 8 月) 按照课题计划方案进行各项研究调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穿 插图表的读图解题的方法与思想。通过调查问卷从广面上探寻学生学 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谈心,发现学生个体存在 的疑惑。适时地作下记录与交流心得。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方式 向学生展示各种静态的、动态的的图片与视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对于做读图题,采用渗透方式逐步的教会学生做题,做题有方法,解 题有思路,让学生形成一套解题方法,培养他们形成一种地理做题思 维。查找资料,做好读图题类型归纳,形成一套较为完整读图专题训 练。对考试题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给出较为详细的讲解,及时做 好专题研究的记录与教学发思。 3.总结验收阶段( 2014 年 8 月至 2014 年 10 月)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投身实践,总结经验, 撰写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最后总结实验得失, 申请结题。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重点了解学 生读图用图能力,用地理学科中难易程度不同的主要图像类型来考查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学生的读图现状。 2.观察记录法:每次练习或测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 在做读图题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的进 行教学。 3.文献研究法:参考高中地理图像教学的文献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筛选出有效的经验和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接下 来的教学提供指导。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了一套颇有成效的教学方法 1.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必要条件。但实 际上很多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在这方面需要监督和加 强。课前预习、课上笔记、课后复习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环节。 不会预习、不会复习除了学生自身约束力差外,往往与学生的地理自 学能力有限密切相关。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安排时间让学生看书。我主 要采用了这三种方法,一是在课堂中留出时间让学生看书,给学生画 出阅读范围,指出阅读重点;第二种是进行预习,上一节课布置预习 作业、提前发导学案给学生,督促其进行必要的预习;第三种就是布 置课后复习作业,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其次,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读书。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1)确定自读要领:比如明确地理事物的位置、弄清主要地理事 象的特征、规律并分析成因。 (2)指导自读方法: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有选择性,有的细读、 有的略读,有的默读、有的朗读,有的采用图文结合读、有的对照比 较读。 (3)突出自读重点:有时教材内容繁多,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内容, 提取关键词,突出重点。如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鲁尔区发展的 区位条件、遇到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学生读课本黑色字体即可,有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重点的读。 (4)强调读思结合:在平时读书中指导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积极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通过教学工作中这些方法的使用与坚持,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 能力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后期几次考试中成绩取得明 显的进步。 2.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办功备的效果。但学生 在日常学习中普遍缺乏行知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其中不会“用图”、 不会“概括”、不会“综合”和举一反三是学生感到地理难学的重要 原因之一。因此,在课题实施阶段,要注意在这三方面的方法培养上 多下工夫。 (1)突出地图教学,培养图文转化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材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学会用图。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重视教材中的每一幅地图,并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相关 的地图,从不同角度、方位去挖掘,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的能力。比 如对“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地球的位置(北半球)”的教学时,教师 通过转换公转方向、地轴方向、“二分日”与“近远日点”的位置区 分等角度帮助学生读图和理解公转的相关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单单 会读图还不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完整地规范答题,少失分乃至不失分, 光靠会读图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还得 十分注重图文结合与图文转化的训练。指导学生做到“左书右图”, 将课本的文字系统内容与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地理图像构 建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2)突出学科特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先见森林,后见树木”, 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结构。每一节课堂给学生一个较为完整的 知识体系,包括地理学习的内容构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位置和 联系研究,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和途径等。此外,当学习到某一专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时,教师也注意首先从整体上让学生进行把握。如学习区域地理时让 学生明确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区域特征:何地、何物、何种状况、方 向如何。其次,帮助学生提高概括道理原理的能力。教师帮助学生处 理好众多的地理事实材料(如地名、分布状况等),将其总结归纳, 上升到地理基本原理(如地理概念、分布规律等)。在学习区域地理 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某一区域的现状,掌握该区域面临的可持 续发展问题所在,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发 展战略。通过“地理”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提高,形成 一定程度的地理概括能力。第三,“画图总结”,加强地理示意图、模 式图等地图教学。凡是思维都需要载体,在地理教学中,形象思维的 物质载体主要是图象语言(地图)。我们在学习掌握地理知识时,一 般是一个要素接着一个要素进行的,这样就有必要在一定时候进行、 归纳和概括,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这时利用示意图、模式图等地 理联系图表的教学就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3)、突出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学会“综合”。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教授指出:“地理学传统上是联系自 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长期以来,地理科学既研究地球表面的 自然成分,也要研究非自然成分的人文现象,同时研究自然与人文关 系。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它科学的显著特点,也是其优势所在。这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兼容并蓄的特性,决定了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 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科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区域性、实用性等 特征,在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具备一定优势。高考文综改革更是把在 地理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到了重要位置。 3. 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否具有创 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往往又是能否敏捷得提出问题。爱因斯 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更重要”,可见让学生 学会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首要问题。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课堂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1 上,教师用尊重知识、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的学风去感染学生,鼓 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见解。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集思广益,组织 学生讨论、辩论,营造一种竞争、和谐的探究环境。 其次,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自主推理过程中发现问 题。比如在必修一的教学中,内容基本属自然地理,不少内容如地球 运动、大气环境等有关章节需学生进行逻辑性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由于此时学生还未学过立体几何、物理知识,理解难度就比较大,学 生学习一直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采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实际出发,在问题情景中引导学生该根据事物之间的关系主动探 索,培养问题意识。如在热力环流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回忆烧开水 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锅中心的水向上翻滚,而四周的水又下 翻?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气温、气流、膨胀上升、 冷却下沉、气压等词,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黑板上的 名词。这个图实际是学生提出的一个假设,假设是否正确,再引导学 生结合教材内容理解热力环流。这样一个提出问题的过程比以前老师 单纯的讲述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也获得更巩固的知识。 (二)总结出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技能的方法 1.教师的示范读图是学生读图的镜子,大部分学生对于读图相当 于一张白纸,你怎么教,他怎么学。教师的示范显得非常重要。课堂 示范读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告诉学生读图先读图名,知道你读 的是什么图。二是要看图例,帮助学生指出代表不同地理因素的符号, 不同符号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如城市及城市的等级符号、各种矿产的 符号、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图等。三是将一些近似概念进行比较, 通过指图加以区别,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 2.学生读图练习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 读图是大脑收集地理事物、地理信息的过程,是提高初中学生读 图能力的重要环节。看懂地图与熟悉地图是理解地图的重要准备,又 是进一步学习地图知识与地图技能的基础。读图练习中,要读的对象 较多:有的是分布于地图各个部位的散点,如城市,矿山等,有的是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2 蜿蜒曲折于地图上的各种形状的图形,如海洋、陆地等。对于地图上 这些不同形式的符号,在读图时要区别对待,以便较为准确地把握这 些符号所代表的地理因素。例如:读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 量月份分配图,回答问题:图中四地的气候条件最适合种水稻的是?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气候的两大要素:气 温和降水。不同的气温与降水的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甲图 中最冷月(1 月)气温在 0℃以上,7 月份气温高;降水分布不均, 冬季多,夏季少;结合气温与降水,可判断甲地为地中海气候,气候 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乙地气温最冷月在 0℃以上, 降水季节分配相对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同样的分析方法,可判 断出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次,分析第二 个因素——水稻的分布区,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主要分布 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区,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亚、南亚以 及东南亚地区。相比较而言,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更好,更适合 种植水稻。对于这样的练习题,需要学生根据图会准确地判断出各种 气候类型,然后结合题干要求,做出准确地判断。 3.学生填图是提高学生读图技能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生填图是大脑对已有的地理事物、地理信息进行再现的过程, 是提高学生读图技能的不可缺少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 册,让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有印象的情况下进一步熟练掌握图上信息。 通过对地理填充图册的运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地理图像进行分 析、记忆,并动手填图,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3 读图、记图能力。 4.学生拼图、补图、绘图是提高初中学生读图技能的最有效方法。 拼图,就是把分省(或国家)图拼成一张完 整的地图。在讲政区 图时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既有趣又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补图,是填图的另一种形式。在复习时,我有意画一些不完整 的图让学生补画完整。如降水柱状图、气温曲线图,只画出其中的一 大部分,留有一小部分让学生补充完整。如下图把地球补充完整就很 好判断出地方时等信息了。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主要动手环节。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 线、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让学生 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 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如复习地球的公转时,要求学生绘出太阳 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以及地球的公转图。 学生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是大脑对地理事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4 地理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再现的过程,是提高初中学生读图技能的 最有效方法,而在复习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图的点、线、 面,绘制各种分布略图、示意图、剖面图、统计图等等。自己动手绘 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 生的地理技能。 (三)基于课题研究写成了两篇相关教学论文,《浅析地理学科学业 水平测试复习方法与策略》与《从 2014 年江苏地理高考题看地理图 表教学》。 高考是我们高中教学最终的试金石,是课程标准规定之依据,也 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地理学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特别是 在新课程标准下,彰显着明显的与时俱进,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每 年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图表丰富、形式多样,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的考查,通过考查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和判读能力,反映学生 对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阐释和运用水平。不管考查人文地理还是自 然地理,大多通过图表来阐述。所以地理图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训练读图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课 本上的地图是必须要记住的。同时要在原来读、填、绘、记的基础上, 进行强化复习,通过对课本上的地图强化复习,巩固地理知识。对于 区域地理部分,要用地理课本中的理论,形成一定的知识模式,必要 时可以套用回答一些问答题。比如,回答关于区域发展措施的问题, 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回答: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生态环 境。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既是地理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 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比如 2011 年第 43 题图 15“北京市 简图”,图 16 为“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示意图”判断地租最高水 平的地区以及工业地带的分布,这些信息的获取都要依赖于对地图的 分析。再如 2012 年第 10 题就要取决该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的判断, 基于对向斜的判断才能最 11 题作出正确的选择。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5 一般较难的图,如光照图、气压带风带图、季风图、锋面图、 洋流图、自然带图、等值线图,读懂其常见的图示即可。学业测试题 考查较难图时都是呈现常见的图示。多联系学生生活,强化实例分析,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小高考题目强调灵活,主要是综合分析能力增强。 八、研究后的思考 这次的微型课题研究,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如何研究课题,用一 定的时间与精力去认真地做一件事,不论成效结果怎样,坚持就是一 种成长。研究过程中,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对比相关的概念,做问卷 调查,写分析报告,收集材料等等,这些工作全由一个人完成,由之 前的难以想象到完成后的难以置信。当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还有许 多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缺乏课题研究的学习与经验,对于一些概念 没有搞清楚,比如“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就没有很清晰地理解是对 什么进行界定,怎么界定。二是对于过程中的一些数据材料没有及时 整理归纳,最终材料显得不系统。三是对问卷调查的内容选择上不够 细致,没有明显的针对性,系统性也不够强。四是与学生的沟通上不 够细心,引导作用不明显,对待问题的现状、原因与措施挖掘的不够 深刻,总结得尚不够细致。由于本人经验及能力各方面存在很多不足, 因此得出的研究成效局限于以上内容。这次微型课题结束后,课堂依 然在继续,探讨依然在前进。地理学科的时代性也要求着我们的教学 要适应新的需要。今后,我们将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加强理论研 究和实践探索,重点放在进一步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地理能力的 培养,图像系统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一定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不足。 有了这次亲身实践,我定会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为今后的研究学习作铺垫。 淮安市车桥中学 张 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