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 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这体现了先秦诸子对传统文明的传承,说明先秦时期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先秦百家诸子价值观念并不相同;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先秦诸子对“六经”的传承与守护,并未说明儒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统一的时代潮流。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春秋战国时,社会上出现特殊群体——游侠、游士,他们是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的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形成尚武重义轻死的侠义之风。促成这群体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度被破坏 B. 争霸战争导致尚武精神的兴盛 C. 儒家的重义传统观念得到弘扬 D. 兼爱思想促进侠义品格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士阶层本为统治阶级,春秋战国时期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说明周王室衰微,依靠血缘关系维护社会地位的宗法制度被破坏。故答案为A项。这一群体的形成不是受争霸战争的影响,排除B项;形成儒家和墨家的“诸子百家”现象是这一群体代表的社会状况变化的结果,不是促成这一群体出现的原因,排除C、D项。‎ ‎3.《易中天中华史》在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历史观评述中说:①家向往太古,②家向往禹世,③家向往西周,④家肯定今世和将来。这里①、②、③、④分别应该是指 A. 儒、道、法、墨 B. 道、儒、墨、法 C. 道、儒、法、墨 D. 道、墨、儒、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①是道家;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具有“赴火蹈刃”、“以自苦为极”的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②是墨家;儒家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理想的蓝图是回到西周“小康社会”,③是儒家;法家中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韩非子认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都持历史进化观,④是法家;故D正确。‎ ‎4.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 A. 是因为儒家思想不利于巩固统治 B. 是出于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C. 是出于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D. 是出于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儒学主张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A项排除;结合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兴起,诸侯争霸的政治军事形势可知法家加强君主权力、变法革新、实现争霸的需要等主张更适合当时的时代要求,是导致题干中的表述变化的原因,B项正确;主张国家统一是法家的思想,但从材料 “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可知诸侯国采取法家思想是为了变法图强,没有体现要求国家统一的内容,C 项排除;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家的主张,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D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学生需要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并能区分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点,才能正确解题。‎ ‎5.《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 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 B. 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 C. 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D. 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出儒家把修身与治国联系起来,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所说的修身指的是道德修养,并非完全指的知识,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基础,D错误。‎ ‎【名师点睛】‎ 尊重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治国联系起来,排除与材料无关选项A、C、D即可。‎ ‎6.《荀子·儒效》中勾画了一条可以让匹夫功成名就的道路,即:“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日:其唯学乎!”这条道路 A. 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实现 B. 为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 C. 认为治国应实行礼法并施 D. 是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继承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荀子·儒效》中勾画了一条可以让匹夫功成名就的道路……曰:其唯学乎”来看,荀子主张小生产者凭借才华跻身统治阶层,这有利于为官僚政治奠定人才基础。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为君主专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是董法家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治国应实行礼法并施,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7.“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 奖励耕战与民休息 B. 厉行赏罚崇尚法治 C. 仁者爱人尊君爱民 D. 崇尚贤能厉行节俭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派主张国家大一统,解决无序的状态,“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 主张集权政治,并且“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结合诸子百家特征分析可知,该派别为法家,法家厉行赏罚崇尚法治,故B正确;“与民休息”为道家思想,道家重视对宇宙论、认识论的探讨,不符题意,排除A;C项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重视个人伦理道德, 不符题意,排除;D选项为墨家思想,不符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联系所学法家思想的内容分析解答。‎ ‎8. 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 君主无为而治 B. 强化血缘等级 C. 推行礼乐仁政 D. 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材料属于韩非的话,其意为君主对于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就要他们尽力耕作,由此可知A强调无为不符合题意,B、与题干无关,C、为儒家思想,所以A、B、C都不正确,材料符合法家的主张,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9.公元前4-2世纪左右,中西文化史上,有两件事令学者们扼腕叹息:一为中国秦王朝的焚书坑儒事件,大批文化典籍与儒生学者被坑杀埋葬;二为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被古希腊雅典判处死刑,其思想体系与睿智学说在如日中天时而殇。这说明 A. 专制主义的缺陷 B. 当权者的需要 C. 其思想违背了社会潮流 D. 其思想都体现民众的利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焚书坑儒和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都是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故B正确;雅典实行民主政治,A错误;统治者的措施目的是维护统治,无法其思想体现违背了社会潮流,排除C;材料得不出其思想是民众利益体现的结论,排除D。‎ ‎10.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其后汉宣帝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种状况表明 A. 汉武帝的政策不再适应现实的需要 B. 汉宣帝继承了汉武帝的治国方略 C. 以德治国对汉代政治没有任何影响 D. 周代政治制度对汉武帝的影响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知汉宣帝是对汉武帝治国思想的继承,故B正确;汉武帝的思想被后世所采用,故A错误;材料没有强调以德治国的作用,故C错误;汉武帝的治国思想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实际上是外儒内法,受到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不是周朝的政治制度,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的政策。材料“汉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说明汉宣帝继承了汉武帝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治国思想。‎ ‎11.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 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 崇尚法家思想 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礼属于积极的规范,刑则属于消极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共成一体的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 “刑”:多指刑法和刑罚,对一切违法背礼行为进行处罚“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这种礼刑互为表里,礼在则法在,礼失则刑补的状况,正是古人眼里的法律,所谓礼法是也。维护礼制属于儒家思想,强调刑法属于法家思想,材料强调礼法的关系互为表里,没有可以突出哪一家,所以A、C、D,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汉代儒学特点(外儒内法)‎ ‎12.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A. 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B. 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 C. 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 D. 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董仲舒的言论,材料强调的是教化作用,刑罚不起决定性作用,故A错误。材料强调加强思想统治,而不是强调君权至上,故C错误。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所谓“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故B正确。材料没有论述后天教育的作用,故D错误。‎ ‎13.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 皇帝 举措 汉高祖 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 汉文帝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 汉武帝 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 A. 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B. 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C. 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 D. 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 ‎【答案】B ‎【解析】‎ 汉高祖推举“有修行”的人为乡三老,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通过“劝学”以“举遗兴礼”,这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的思想,促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黄老思想,A项“始终”说法错误,排除。封建等级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材料主旨是实行社会教化,而不是否定了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 ‎14.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 ‎15.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D.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孔子主张重人事”“济天下”“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儒家思想坚持关注社会现实,具有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故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有效工具,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儒家思想顺应经济发展需求,故B项错误;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但材料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故C项错误。‎ ‎16.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D ‎【解析】‎ 魏晋时期,斥责佛教的人在指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危害的同时,强调“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这正是儒家伦理的体现,也表现了佛教“四大皆空”与它的冲突抵触。‎ ‎【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佛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三教合一)。‎ ‎17.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在服饰上比较保守。由材料中佛像的衣衫单薄到服饰整齐可知体现佛教塑像艺术受到儒家思想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绘画技术及政治权力不属于佛像变化的主要因素,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对佛像的影响,ABC选项排除。‎ ‎18.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这表明程朱理学 A. 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 B. 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 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 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关内容——程朱理学。根据关键信息“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是对题干材料的直接简单理解,不正确;D项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史实和题意。进一步可知,C项客观,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对程朱理学的相关认识 ‎19.程颢程颐兄弟俩去朋友家赴宴,席间有歌妓助兴,弟弟程颐认为有辱斯文拂袖而退;而程颢却怡然自得,尽兴而归。次日程颐责问程颢,程颢笑曰:“昨日‘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今日‘座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程颐闻之,面带愧色而去。这一故事实质上反映了 A. 程颢思想带有心学倾向 B. 程颐主张知行合一 C. 宋代市民文化繁荣 D. 二程思想走向对立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中程颢说“座中有妓,而我心中无妓”可知与心学“心外无物”相似,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与市民文化繁荣无关,并且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带有心学倾向的理学思想,故C项错误;二程都是理学的代表,未走向对立,故D项错误。‎ ‎20.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 A. 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 融合释道儒观念,以求达到三教一统 C. 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 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秩序,A项正确。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B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C项错误。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D项错误。‎ ‎2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D.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A项错误;明代妇女地位低下,李贽主张男女平等,故B项错误;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D项正确。‎ ‎22.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这主要体现了 A. 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 B. 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 C. 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D. 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 ‎【答案】C ‎【解析】‎ 材料“1840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形成著作18种150卷。1865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56种280卷”反映的是近代知识分子对王夫之的著作的整理和出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符合题意;A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相关信息,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主张是否先进,D不正确。‎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以转化为“问题意识”,本题可转化为曾国藩等人为什么要重刻、校阅《船山遗书》?是为了保存和宣扬王夫之的思想,这体现了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23.黄宗羲认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其历史意义是 A. 尖锐揭露封建制度是天下之大害 B. 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C. 号召人民使用暴力推翻封建制度 D. 否定了“家天下”行为的合法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中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从而否定了“家天下”的合法性,故D正确;A符合黄宗羲的思想,但不属于历史意义,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黄宗羲是封建士大夫,不可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的权利”,B错误;材料反映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无法体现号召人民使用暴力推翻封建制度,C错误。‎ ‎2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应该做有益于社会的学问。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牌,捕风捉影。”他的这种观点与下列哪种主张最接近 A. 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 B. 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C.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认为应该做有益于社会的学问”“为学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脾,捕风捉影”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做学问应该务实,即与“经世致用”思想相通。“其器则无其道,尽器则道在其中”是王夫之的唯物主义道器观,系统地驳斥了割裂、颠倒道器关系的唯心主义思想;“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反映的是南宋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反映了顾炎武大力提倡求实学风;“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映的是李贽的思想,他认为人伦物理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社会生活就是人伦物理的表现。综上分析可知,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ABD项排除。‎ ‎【点睛】文言文选择题,这类题目往往被认为是难度最大 ‎,是最难做对、很难拿到分数的。其实,解答这类题目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管出题人如何选择古文的语句,都会隐约说明所选句子的用意。方法是:①分析题目的主题,到底是研究什么;②分析题目要解决什么问题;③通过这些分析再回过来研究文言文句子,这些句子是证明主题的证据,因此可以猜测到其隐含的意思了;④分析文言文的句子大意即可。‎ ‎25.如图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学科贡献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我国古代 地理学 工程 技术 化学 农学 生物学 数学 天文学 物理 医学 ‎17.8%‎ ‎11.9%‎ ‎15.7%‎ ‎3.8%‎ ‎8.5%‎ ‎8.9%‎ ‎16.7%‎ ‎22.9%‎ ‎3.4%‎ ‎23.8%‎ A. 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B. 传统科技居于主导地位 C. 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D. 从事科技研究人员众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的传统科技以天文、数学、农学、医学为主。根据图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天文、数学、农学、医学等占据主导地位,而物理、化学等占的比例较小,说明我国古代的科技以传统的科技为主,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科技并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故A项错误;没有比较,材料数据不能说明我国科技发展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从事科技研究人员的多少,故D项错误。‎ ‎26.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B. 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C. 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D. 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题干中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纸,故A项正确;东汉时期的蔡伦纸得到广泛应用,故B项中的“源于”;CD项中的“发明”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 ‎【名师点睛】造纸术:概况:‎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7.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D ‎【解析】‎ 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答案。‎ ‎28.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从王羲之自身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B项错误;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项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D项错误。‎ ‎29.《说文解字·序》载:“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以下关于秦朝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秦朝官方使用的文字只有小篆 B. 焚书坑儒造成了大篆等古文字灭失 C. 隶书因其结构特点被官府用于公文书写 D. 李斯以书写隶书著名 ‎【答案】C ‎【解析】‎ 根据“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可知,因为官狱职务繁忙,开始出现简约的隶书,C正确;根据“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表明秦朝官方使用的文字除了小篆外,还有隶书,排除A;B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30.国画大师齐白石说:“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这表明中国画强调 A. 得意忘形 B. 神形兼备 C. 以形写神 D. 物我两忘 ‎【答案】A ‎【解析】‎ 由于中国画是强调主观意识的绘画,是自我精神的真实写照,强调意境,不追求形似,即得意忘形,A正确,排除BC;D表述错误,排除。‎ ‎31.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成就。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言两拍”以商人和城市的商业为写作题材,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偏离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古代中国由于重农抑商,商人的社会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32.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兴起的还有 A. 文人画 B. 《农书》‎ C. 昆曲 D. 风俗画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昆曲在明代初年就已流行,后来在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总结,吸收了南戏诸声腔的特点和长处,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就流传开来,后来人称昆山腔,也叫昆曲,故C正确;文人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A错误;《农书》是元朝时期王祯的作品,故B错误;风俗画兴起于北宋时期,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明朝文学艺术成就。结合材料各项艺术成就出现的时间即可知文人画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书》是元朝时期王祯的作品,昆曲在明代初年就已流行,风俗画兴起于北宋时期。‎ ‎33.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答案】C ‎【解析】‎ 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特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而元曲在当时属于社会地位低下的戏子们(戏曲演员)演唱的曲目,在当时属于市民文化(当时宋词不属于市民文化,我们现在认为宋词也是市民文化),受到官修典籍和士大夫(儒硕)的排斥。‎ ‎34.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 小说成为明代唯一受欢迎的书籍 B. 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市井生活丰富 C. 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 D. 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小说受欢迎,但不能说成是唯一受欢迎的书籍,故A项错误;小说是市民阶层的产物,“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仅仅小说繁荣与市井生活丰富不相符,故B项错误;明朝小说繁荣反映了明朝市民阶层的壮大,不同阶层有不同的文化追求,认为小说繁荣是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小说是市民阶层的产物,也说明小说具有世俗化特征,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小说的成就 ‎35.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草书笔划简洁、勾连不断,符合表格中字体的特点,日文中的平假名主要仿自中国草书。怀素是草书的代表人物,D正确。王羲之擅长行书,颜真卿擅长楷书,柳公权也擅长楷书,排除AB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书法。本题较为简单,学生需掌握各种书法字体的特点及代表人物,结合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二、主观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1)概括材料一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 ‎(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多元性(兼收并蓄)。‎ 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 ‎【解析】‎ ‎(1)从材料“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结合所学可知分别是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背景:分别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大变革、经济上生产力发展分析历史背景。‎ ‎(2)特征:根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得出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影响:根据所学可知,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特点:从材料“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可得出多元性的特点。原因:可从唐代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等角度分析。‎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补充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但不是冲突与反抗),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词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宋词“兴旺”的主要原因。‎ ‎(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不利因素”。‎ ‎【答案】(1)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及对文学艺术的创新。‎ ‎(2)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得出:趋于平民化“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词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概括得出: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在当时文人看来,词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北宋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得出: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得出: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个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努力。‎ ‎(2)“不利因素”,依据材料一信息“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地体会到强大的社会政治组织与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得出: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科技上,科技发明难以推广;思想上,理学的束缚等角度补充。‎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解析】‎ 本题要求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史实加以论述。据材料“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并结合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知识即可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论述。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观点可以多元化,例如: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等。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