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三)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新闻访谈类文本阅读(三) 学案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① [美]大卫•马纳尼斯 【本报讯】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昨天②宣布取消《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获奖资格。这个决定,是在该记者承认她的获奖作品纯属捏造后宣布的。 库克的报道《吉米的世界》,讲的是哥伦比亚特区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了瘾。这篇报道据说是通过采访吉米本人、他母亲及其同伴写成的。现在库克承认,她从未采访过其中任何一个人,而是根据华盛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来源提供的关于吸毒者的材料编造了这篇报道。 在她承认编造假报道后,有人揭发她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的自传也是编造的。库克曾说过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瓦萨学院,并在托莱多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昨天,库克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像珍妮特•库克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居然编造假报道,这实在是一幕悲剧,”《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向读者交代清楚事实真相,向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道歉,并立即设法完成恢复报纸信誉这一极为艰巨的任务。” 负责普利策奖评奖工作的哥伦比亚新闻学院院长奥斯卡•艾里奥特昨天下午说,委员会经电话投票决定撤销库克受奖的资格,由候补受奖人领奖。艾里奥特说:“我很伤心,这位优秀女记者的锦绣前程就这样毫无必要地给毁掉了。” 二十六岁的库克昨天发表声明说:“这篇报道严重歪曲了事实,对此,我追悔莫及。我谨向我的报社、我的职业、普利策奖评奖委员会致歉。” 库克的报道是1980年9月28日发表的。报道发表之前,库克对主编说,她得对吉米及其母亲负责,因为她曾答应不透露这母子俩的真实姓名。库克还说,吉米母亲的男朋友威胁说,假如有关方面或警察找到了吉米,他就要记者的命。库克的报道发表后,立刻就在该城引起了强烈反应。马里昂•巴里市长和警察局长B. 杰弗逊立即组织了一个小组,设法找到吉米以便给他治疗。但这项工作毫无结果。巴里表示,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一个叫“吉米”的孩子。 《华盛顿邮报》还了解到,星期二③午后库克提交给普利策奖评奖委员的自传也有失实之处。原来,瓦萨学院的官员前来拜访布莱德里,指出库克只在那里上过一年级。同时,美联社也派人来反映:库克在托莱多大学只获得过学士学位。了解以上情况后,布莱德里、经营主编和都市版主编立即同库克进行了一系列谈话,她由矢口否认到后来终于逐项承认了自传中的编造。库克的交代,使主编们进而怀疑使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否属实和吉米是否确有其人。 后来,库克同城市版主编一道驱车前往华盛顿东南区某处,据库克说吉米就住在那里,但她却找不到他的住所。《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 星期三凌晨,库克承认吉米根本不存在,报道是她根据几个年轻吸毒者的真实故事编造的。 《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 (选自《新闻阅读与写作》,有删节) 相关链接 ①《华盛顿邮报》1981年4月16日(星期四)。普利策奖:以美国著名报人J.普利策的遗赠为基金设立的奖金,新闻奖每年一次授予有优异成就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②1981年4月15日。③1981年4月14日。 1.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自然段。导语部分用简明的语言叙述并突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闻六要素中的“人物”“时间”“经过”“原因”和“结果”的五个要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B.库克因编造报道《吉米的世界》和失实的自传,而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并辞去了在《华盛顿邮报》的职务。 C.库克之所以承认《吉米的世界》是纯属捏造的,是为了使当事人——一个八岁的吸毒者——的隐私免于被曝光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D.库克编造虚假新闻,不仅违背了记者的用事实说话、凭良知报道的职业操守,败坏了《华盛顿邮报》的宝贵信誉,而且也毁掉了自己的锦绣前程。 2.下列对这篇报道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昨天”这个词多次出现在这篇报道的文字中,这样做不仅没有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反而表明了本报道已失去了新闻价值。 B.文中先后引用了《华盛顿邮报》主编、普利策奖评奖工作负责人和库克本人的话,重在突出炮制假新闻的危害。 C.《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 D.从全文看,库克编造虚假新闻固然有错,但在新闻中宣扬社会正能量,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的行为也应值得肯定。 E.文中不厌其烦地列出了发现和处理库克造假丑闻的有关人物,表明了人们对待这一事件的严肃态度和重视程度。 3.文中相关人物对这次虚假新闻事件如此重视,试分析背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BE 3.(1)因为《华盛顿邮报》及从业人员具有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职业精神;(2)他们坚守新闻真实性和公开性原则的鲜明立场。 2.A项,“这样做不仅没有突出了报道的时效性,反而表明了本报道已失去了新闻价值”错误,使用“昨天”一词这是遵循报道的真实性原则。C项,“《华盛顿邮报》几位编辑查阅库克的采访笔记和审听其采访录音带后认为,库克的报道虽属拼凑但有一定真实性”错误,选项对“几位编辑”看法的表述属曲解原意,从文中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说“《华盛顿邮报》的几位编辑同时查阅了库克报道这件事时的采访笔记,并审听了几卷当时的采访录音带,随后确定,《吉米的世界》一文是库克仅仅根据她得到的某些真人真事拼凑起来的”。D项,“在新闻中宣扬社会正能量,鞭挞社会丑恶现象”错误,该选项的内容于文无据,且这些并不能改变编造虚假新闻的恶劣影响。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考生应先到文中圈出相关人物对库克行为以及作品影响的评价,如第四段《华盛顿邮报》主编本杰明·布莱德里说,“对报纸来说,信誉是最宝贵的,而报纸的信誉完全取决于记者的道德品质。记者的品行不端,会造成严重后果……” ,如文章最后一段“《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唐纳德•格拉汉姆昨天说:‘本报同仁均认为,首要的义务是尽力查明我们为什么刊登了这篇假报道。’在谈到库克时,他说:‘本报许多同仁一直同她的亲属保持联系,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她。’”,由此可以知道这些新闻从业人员具有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职业精神,坚守信誉原则,他们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和公开性。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张益唐教授访谈录 张益唐教授是破解数学领域最著名猜想之一“孪生素数猜想”的关键人物,2016年7月12日,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小标题一: 记者:成名之后您的生活和科研有发生什么变化吗? 张益唐:成名前后我的心态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继续原来那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记者:研究成果发表前,您曾有一段默默无闻的沉寂岁月,而您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您呢? 张益唐: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在支持着我,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也仅仅是我对数学纯粹的热爱而已。 记者:英国数学家哈代在《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说:“数学是所有艺术和科学中最简朴和最出世的。”这话似乎也是您“隐士”形象的写照,对吗? 张益唐:“隐士”倒算不上(笑),数学对我来说更像内心的一片纯净的“桃花源”。 记者:您认为您对数学的这种痴迷与您的成长经历有关吗? 张益唐:从小我就被数学深深吸引,像是一种冥冥中的指引,但同时我兴趣又尤其广泛。 小标题二: 记者:您会不会也有“偶像”? 张益唐:以前有很多历史上的数学家就是我的偶像。两年前到英国牛津,见到数学家Andrew Wiles,他证明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当时见到他我也是特别激动(笑)。其实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记者:您在数学研究中应该也会陷入数学问题的困境吧,这时候您会如何应对? 张益唐:研究中百分之九十九走的都是弯路,这种弯路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没有什么所谓的“困境”,问题的出现只是学术研究中的常态而已,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此路不通便换一种思考方式,伟大的成就都是在一次次的“弯路”中诞生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如今许多数学专业的年轻人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您对年轻人有何建议? 张益唐:一个人有自我的追求这无可非议,如果真正喜欢一件事,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同时胆子要大,不要束缚自己,保持超越现状的信心,更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忘了自己的初心,一颗平常心无论对学术还是对生活都很重要。 小标题三: 记者:请您谈谈切身体会到的中美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 张益唐:美国更加鼓励小孩在学习生活社交各方面独立思考,而中国的孩子基础学科知识可能掌握会更加牢固。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如果中国能向美国借鉴一点会变得更好。 记者:中国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也许要超过美国的孩子,然而国内却很难出数学界的大师,您觉得症结何在? 张益唐:也许就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怀疑的创造力。我们对学生质疑精神的鼓励还是太少。或许中国迫切需要更多能让学生自由创造的大学。同时从小学起就应当注重对小孩创造力的保护。中国学生做学问需要更大的气魄和胆识,要敢于质疑。完全跟着老师走,不敢超越老师,是不能造就第一流的科学人才的。 与张益唐教授的对话,就像一次人生哲学的课堂,张教授对名利的淡泊,对知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人生之简单的独特体悟都让人深思。 1.这篇人物访谈有三处小标题,选出对应最恰当的一项( ) A.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B.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C.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 D.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 沉迷纯净美好的“桃花源”∥喜欢宁静致远生活状态 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 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2.对于一篇成功的人物访谈来说,有质量的提问(比如专业性、趣味性、针对性)能激发受访者的热情,试在三处划线句子中任选两处提问,分析它们的妙处。 3. 张益唐曾把数学比作“纯净的桃花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文中材料指出它与张益唐成功的关联是什么? 1.B 一颗平常心无论对学术还是对生活都很重要”,从这些内容来看,这段文字主要是写张益唐勇于坚持自己兴趣所在,不因外界诱惑忘了初心;第三个部分,记者问“请您谈谈切身体会到的中美教育模式之间的差异”,可见这个部分主要是谈对教育的看法,张益唐认为“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利弊,如果中国能向美国借鉴一点会变得更好”,同时张益唐认为中国学生“也许就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怀疑的创造力。……中国学生做学问需要更大的气魄和胆识,要敢于质疑”,从这些内容来看,这段文字主要是说中美教育应当相互借鉴,中国学生需要质疑超越。 2.示例:第一处划线句子,记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哈代的话引出对张益唐“隐士”的评价,既显得提问具有专业性,又让受访者感觉对自己专业的尊重,易获得受访者的心理认同。第二处划线句子问有无偶像,挖掘受访者生活中有趣的一面,调动受访者的情绪,调节采访中沉闷严肃的气氛。第三处划线句子问中美教育的差异,是就张益唐和受众都感兴趣的话题提问,关注社会热点,使访谈具有现实意义。 3.(1)比喻数学世界给予他心灵的宁静与享受,表达自己对数学纯粹的无功利的热爱与痴迷。(2)①成名前,在默默无闻的沉寂岁月里,这份热爱支撑他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②成名后,能够不受俗世的影响,继续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③研究陷入困境时,有毅力不断坚持和探索。④不会因外界的诱惑忘了自己的初心,勇于坚持自己的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同时考查与人物成功之间的关联。先从文中找到引文,“‘隐士’倒算不上(笑),数学对我来说更像内心的一片纯净的‘桃花源’”,“桃花源”本指避世隐居的地方,后也指理想的境地,从文中来看,此处使用比喻的修辞,把“数学世界”比成“纯净的‘桃花源’”,这是说数学世界给了自己心灵的宁静和享受,“纯净”一词体现出人物对数学纯粹的无功利的热爱和痴迷。从文中来看,如“您曾有一段默默无闻的沉寂岁月,而您依然孜孜不倦地进行学术研究,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您呢”“没有什么特别的力量在支持着我,如果真要说有的话,那也仅仅是我对数学纯粹的热爱而已”,成名前,对数学的热爱支撑他不懈地进行学术研究;如“成名前后我的心态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如果可能的话,我宁愿继续原来那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成名后,他不受世俗的影响,继续保持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如陷入困境时“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此路不通便换一种思考方式”;如“不要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忘了自己的初心,一颗平常心无论对学术还是对生活都很重要”。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