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第一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中“齐鲁”是古来对山东的别称,这一称谓最早源于(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其中齐国和鲁国的封地都在今天的山东地区,因此后世以“齐鲁”称谓山东,故选B项;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与“齐鲁”称谓无关,排除A项;礼乐制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与“齐鲁”称谓无关,排除C项;郡县制是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标志着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血缘政治,排除D项。 2.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科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古人把 “祠堂祭祖”当作 “宗族的头等大事”,把“祭祖”叫做“展亲”或者“报本”等,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源于宗法制,所以A项正确;分封制是管理国家的制度,B项错误;世袭制是权力的传承,C项错误;科举制是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D项错误。 【点睛】“尊尊亲亲”使宗法制对人们生活和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的表现。 3.《诗经》由王室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诗歌及经收集、筛选的民歌构成,由周天子颁诸各国,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诗经》的流传 A. 以书面记载为主要方式 B. 有利于构建文化的认同 C. 维持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 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成为通用统一的标准诗乐,从此通过各种方式流传蔓延”可知,《诗经》在各诸侯国广泛传播,这种现象有利于增强各诸侯国的文化认同,故答案为B项。《诗经》的传播主要通过传唱形式,排除A项;《诗经》的传播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但无法看出是否能维持天下共主,排除C项;《诗经》的传播与普及平民教育无关,排除D项。 4.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 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秦朝九卿职能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都是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的,国与皇家实际上融为一体,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故选D 。仅从九卿的职能无法得出秦朝是否统一的结论,排除A;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九卿是中央官制,材料没有提及地方制度,没有对比,故强干弱枝的结论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C。 【点睛】依据图中国家官吏围绕皇室的家事设置,可以推知家国同构的特点,表格阅读时切记要寻找共性规律。 5.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这一变化( ) A.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标志着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 C. 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D. 是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郡县制下“不管是新旧贵族,还是新兴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而任命郡县长官的是皇帝和中央,通过官吏的任免,中央对地方上的垂直管理建立起来,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故选A项;选官制度的成熟完善的是科举制,排除B项;官僚都是皇帝的办事人员,官僚制度的建立并没有进一步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C项;国家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征服或归顺,郡县制是巩固疆域、管理地方的手段,排除D项。 6.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 科举制度 B. 察举制度 C. 刺史制度 D. 世官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考试成绩。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向学的风气,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的选拔依据是孝廉,B选项排除;刺史制度属于监察制度,C选项排除;世官制的依据是血缘,造成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D选项排除。 7.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局部),这一朝代应该是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北宋时期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另有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因此上图为北宋时期中枢机构示意图,故答案为D。秦朝中枢机构为三公九卿,西汉形成内外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均不符合图示,排除AB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中枢机构 8.唐太宗在位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与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这表明 A. 朝廷冗官现象比较严重 B. 中枢权力机构不断扩大 C. 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 D. 宰相的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给品级较低的官员加以“参知政事”“参与朝政”等名号来行使宰相的职权,使宰相由固定的职位变为临时职位,有利于皇权的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朝廷冗官问题最突出的朝代是宋朝,唐朝时期并不明显,A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宰相权力被削弱,并非中书权力机构不断扩大,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宰相行政效率提高的说法,D选项排除。 9.史载:“六部以及总掌军政刑狱的地方衙门都是它的下属机构,所有给皇帝的奏报,都要先报告给它,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诏令、谕旨也都经由它再下发。”材料中的“它”应是 A. 唐代的尚书省 B. 宋代的枢密院 C. 元代的中书省 D. 明代的内阁 【答案】C 【解析】 【详解】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宰相权势很大,地方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故答案为C项。唐代尚书省负责执行,排除A项;宋代的枢密院掌管军事,排除B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关或决策机构,排除D项。 【点睛】元朝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地位较前代尤为重要,中书令通常由皇太子担任。元朝的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 10.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1735年乾隆帝继位罢军机处;乾隆二年(1737年)重新恢复军机处,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了权力。这一演变主要反映了 A.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 B. 军机处逐渐成为了强化君权的工具 C. 中央权力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D. 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因用兵西北而设立军机处”“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帝继位罢军机处”“重新恢复军机处,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大了权力”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到乾隆时期,设立和罢免军机处都是由皇帝决定,体现了军机处是加强皇权的工具,故B选项正确;军机处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建立进一步加强皇权,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而不是体现中央权力机构的进一步完善,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加强皇帝的工具,没有决策权,因此也不能成为清朝最高中枢权力机关,故D选项错误。 11.明成祖时,“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自是内阁权日重,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说明内阁 A. 设置的目的为防范六部专权 B.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只做顾问无权接触军国大事 D. 地位变化取决于君权的需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内阁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机构,其地位和权力完全由皇帝左右,D正确;内阁设置的目的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不是防范六部专权,A错误;内阁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当然会涉及军国大事,B和C错误。 12.宋、明画朝经筵(御前讲席)是由士大夫教化皇帝,清代经筵则是当经筵官讲毕,皇帝发表一通御论,然后讲官们跪赞皇帝圣学高深,发从前所未发,昭示万世。这种变化反映了清代 A. 文人政治地位低下 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 儒家统治地位衰落 D. 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经筵演讲者由以前士大夫变为皇帝,体现出皇权权威的不断提升,故D项正确;文人地位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错误;中央集权属于地方集权中央,故B错误;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统治思想,故C错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3.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 A.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B. 打破贵族垄断政权 C.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D. 满足男子参政愿望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故B项正确;梭伦改革中实行的财产等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贵族的特权,但不能说“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措施促进了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发展而不是“崛起”,故C项错误;D选项错在“男子”,男子并不一定是公民,故D选项错误。 14.迪奥多鲁斯是一位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雅典公民,其家庭还有: ①一名妻子: ②二个成年的儿子,一个未成年的女儿: ③进行经济生产的奴隶10个,从事家庭服务的奴隶3个: ④帮助其打理经济的来自邻邦的狄奥戈奈斯。 这个家庭享有公民权的人数一共是 A. 2人 B. 3人 C. 4人 D. 5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仅局限在成年男性公民群体中,广大的妇女、奴隶、儿童及外邦人是没有公民权的,所以这个家庭享有公民权的是迪奥多鲁斯及其两个成年儿子,人数一共是3人,B选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5.公元前3世纪中叶后,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国际法,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国际法”( ) A. 与罗马的扩张相适应 B. 废除了贵族的司法特权 C. 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 D.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权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材料中“国际法”指的是万民法,它的产生是与罗马的扩张、疆域不断扩大相适应的,故选A;罗马法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因此并不会废除贵族的司法特权,排除B;罗马成文法的开端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而材料反映的是万民法,排除C;材料信息“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表明,该法的颁布并不是为了保护罗马公民权益,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国际法”,联系所学万民法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解答。 16.蒙森《罗马史》中说道:“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的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这表明罗马法 A. 有利于平衡社会各方的利益 B. 削弱了罗马君主的司法掌控权 C. 奠定了社会契约的理论基础 D. 缓和了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关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认为罗马法“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各方关系,A项正确;罗马法的契约精神不会削弱了罗马君主的司法掌控权,B项错误;罗马法制定注重契约精神的运用,与近代西方国家的社会契约论没有因果关系,C项错误;用契约协调和制定法律,不仅仅用以缓和贵族和平民的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17.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A. 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 使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丧失 C. 意味着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D. 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壮大,要求参与政权,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处境恶劣,要求参与立法保护自身利益,三次议会改革均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民主进程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妇女并未获得参政权,排除。B项,议会改革不断加强了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优势地位,排除。C项,三次议会改革使英国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但并未实现完善,故排除。 18.2018年12月2日,英国反对党工党称,如果议会在12月11日否决了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则工党将呼吁对特雷莎•梅政府进行不信任投票。这充分体现了英国政体的什么特点? A. 国王“统而不治” B. 首相掌握立法权 C. 内阁对议会负责 D. 三权分立的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议会在12月11日否决了首相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则工党将呼吁对特雷莎•梅政府进行不信任投票”,并结合所学可知,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首相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必须辞职,或请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产生新议会,反映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故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国王,排除A;议会掌握立法权,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三权分立,排除D。 19.“《1787年宪法》比《独立宣言》更符合美国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形势。”“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关绍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 A 确立了共和制 B. 实行了总统制 C. 创立了联邦制 D. 建立民选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它用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去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联系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改变了“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的邦联状态,故C正确;共和制指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是以民主选举方式选出,不符合题意,排除A;总统制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建立民选制度与材料“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不符合,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代替……一个松散的、众多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联盟”,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析解答。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或众议员不得在其当选任期内担任合众国政府任何新添设的职位”“在合众国政府供职的人,不得在其任职期间担任国会议员”。这一规定体现了 A. 联邦制原则 B. 人民主权原则 C. 分权制衡原则 D. 代议制原则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议会的议员不得在政府任职,在政府任职的不得担任国会议员,这体现的是彼此平等独立、分权制衡原则,故选C项;联邦制原则指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有机结合,排除A项;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均实行任期制,排除B项;代议制原则指公民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排除D项。 21.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他总共罢免了大约20位内阁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国务卿、联邦调查局长、代理司法部长、白宫幕僚长等核心官员。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的做法 A. 直接表明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B. 严重违背宪法对总统权力的规定 C.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分权制衡机制 D. 反映总统对国会的反制力量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有权罢免政府官员,故A正确;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行使了总统的权力,没有违背宪法,B错误;特朗普频繁变更内阁官员,行使了总统的权力,没有破坏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国会,排除D。 22.俾斯麦因领导德意志统一战争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后,在很多问题上与威廉二世意见不同,1890年因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务,正式下野。材料表明德意志 A.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B. 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C. 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 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皇帝权力至高无上。材料“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务,正式下野”说明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A项正确;皇帝掌握行政大权。排除B项;德国皇帝与宰相之间有矛盾,但宰相由皇帝任命,听命于皇帝。材料并不是强调二人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实行君主专制政体,排除D项。 23.有学者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的特殊道路。德国的这条特殊“道路”是指 A. 建立带有专制色彩的代议制 B. 开创重工业优先工业化道路 C. 建立中央权力极大的联邦制 D. 实行上院与下院并立的议会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明德意志宪法偏离西方,是指所实行的代议制具有专制主义色彩,A正确;德国工业化也是按照发展重工业道路,B错误;联邦制不是“偏离西方”的特殊道路,C错误;两院制也是符合西方道路特点,D错误。 24.1789年之后,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直到1875年才走上相对稳定的民主政治的道路,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艰难的。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 A. 专制传统和专制势力强大 B. 法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 C. 多次遭到外国武装的干涉 D. 国家长期分裂政局动荡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共和政体之所以艰难的原因有专制传统和专制势力强大、法国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多次遭到外国武装的干涉等原因,故排除ABC项。法国政局虽然长期动荡,但是没有长期分裂,故D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25.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宪法,而共和派希望的一院制议会最终被参、众两院制议会取代。这表明当时法国 A. 各派反对该宪法 B. 宪法的不稳定性 C. 面临战争的威胁 D. 各派之间的妥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宪法是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体现了当时各派力量的妥协,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当时各派对宪法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875年宪法确立,并未提出其之后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875年宪法的特点,没有描述当时法国所面临的环境,故C项错误。 26.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 A. 总统 B. 议会 C. 首相 D. 大法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议会,是代议机构,故B正确。 【详解】 2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这一规定 A. 推动了近代教育产生 B. 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权利 C. 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 D. 促进了近代工业的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文书写,遇有文词辩论之处,以英文为标准”中的规定使英国人在和中国交往中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中国主权的维护,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中英双方之间条约签订的不平等,与融入世界和促进近代工业发展无关,CD选项排除。 28.“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选项,第一次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与其他国家没有直接联系,故错误;B选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由英法发动的,美俄名义上调停实际借机侵略,此次战争加深中国民族危机的同时,也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符合题意故正确;C选项,甲午战争是由日本发起的与英法等国无直接联系,故错误;D选项,八国联军侵华除此四国之外还有其它四国,且同时入侵不分先后,故不符合题意错误。 29.《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反映了 A. 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 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 C. 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思想 D.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制定并颁布了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绝对平均的思想,体现了其落后性,无法反映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是以洪秀全为首的一次农民起义,不属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故C 选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主要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不能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故D选项错误。 30.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D. 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是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进步,故C正确;材料反映出太平天国的局限性,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分析,不能说明“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排除;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D错误。 二、非选择题 31.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极为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元行省)……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钱穆《国史大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与秦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分析秦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后果。 (3)依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对行省制度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郡县制。 特点: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2)原因:吸取秦亡的教训。 后果: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3)观点: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性。 (4)认识:在继承中不断发展;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根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得出西周实行分封制;根据“皆为郡县”得出秦推行郡县制。 特点:根据所学可知,郡县制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 (2)原因:根据“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得出吸取秦亡的教训。 后果:根据“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结合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3)观点:根据“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分析得出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性。 (4)认识:综合材料,可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总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2.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妥协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宝贵智慧。 材料一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正如梭伦的诗歌中所写:我给人民以恰好满足的权力,所得不短少也不多加,有权势有令人羡慕的财产的人我劝告他们不要过分,我手持盾牌站稳,为双方挥舞,不容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材料二 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三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各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而不必走上推翻宪政的极端道路,从而保证了宪法能够面对不断出现的现实挑战,适应不断发展变动的社会。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如何“促进了两个阶级的妥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一句话。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 【答案】(1)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多者权利大;废除债奴制;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2)光荣革命;保留了君主制,但是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3)确立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掌握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保留各州较大的自治权;国会选举中,参议员人数各州不论大小每州两人,众议员人数根据各州人口多少确定;保留黑人奴隶制,但黑人数量在众议员选举中按白人人口的3/5计算;黑人、印第安人和妇女的权力逐渐得到保障。 【解析】 【详解】(1)妥协:根据材料“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实现妥协的说法需要从梭伦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如财产等级制的推行、废除债奴制、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关等。 (2)事变:根据材料“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变指的是光荣革命。变化:关于“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的说法理解需要从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政体变革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3)妥协:根据材料“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且在实施中也变成了一种妥协的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通过联邦制原则缓和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通过议院席位的划分缓和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通过黑人数量在众议员选举中按白人人口的3/5计算的做法缓和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东印度公司解散后的英国商人,一脑门的做生意,抢市场,把一大堆西餐刀叉和钢琴之类运到中国。卖不掉,便以为是口岸不够,于是就逼政府把大英帝国的舰队开过来。……说起来,今天的先沿海,后沿江的区域开放,还是他们路线的翻版。英国人企图在这根“丁”字型的水线上,按尺寸分割,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 ——以上材料均摘自李天纲《历史活着》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 ——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企图“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的原因和手段。 (2)指出材料一中三项规定的内容;概括这些规定的危害? 【答案】(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扩大市场和原料场地;手段: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2)内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英国人企图在这根“丁”字型的水线上,按尺寸分割,把每个城市都变成新孟买、新广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和原料有关。手段:结合鸦片战争的过程进行分析出手段是发动侵略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2)内容:材料“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体现的是协定关税;材料“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体现的是领事裁判权;材料“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体现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关于《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危害可从主权破坏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