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天津市七校(静海一中、宝坻一中、杨村一中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30题,60分)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陡崖位于山顶的( ) A. 西南方 B. 正南方 C. 西北方 D. 正北方 2. 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此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 A. 10km B. 20km C. 30km D. 40km 3. 上题拟建公路中需修建桥梁的数量为( ) A. 一座 B. 两座 C. 三座 D. 四座 4. 若在附近建一座全年可以欣赏到落日景观的观景台,该观景台应选址在(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1. D 2. B 3. B 4. 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题详解】 等高线地图中方向的判断原则是:当图中有指向标时应根据指向标来进行判断,观察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据此即可判断出陡崖应位于山顶的正北方向,故正确答案是D选项。 【2题详解】 本题涉及等高线地图中的比例尺的量算,根据题意应分两步来进行:一是要根据图中等高线所反映的地形特征判断出需要修建的隧道的起止点,如下图; 二是根据图中所给的线段式比例尺进行量算即可:图中隧道长度大约为4个单位长度,故可知隧道长度约为20km,故B选项正确。 【3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图中要求修建的是平直的公路,所以桥梁应修建于公路所经的低洼谷地地区,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谷地的特征是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由此可知图中公路沿线共有两处谷地,故应修桥梁为两座,所以B选项正确。 【4题详解】 根据题意,观察日落的地点应选择向西一侧视野开阔的高地,根据指向标可判断①④两处西侧有山脊阻挡,②地位于谷地,三处视野均不利于观赏日落;而③地海拔较高,且地处山地西坡,为欣赏落日的最佳位置,故C选项符合题意。 2017年12月15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最新的“重大发现”,确认开普勒—90星系第8颗行星“开普勒—90i”存在。“开普勒—90i”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质量为地球的1.3倍,且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下图为开普勒—90星系和太阳系轨道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开普勒—90星系( ) A. 类似于太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B. 类似于银河系,位于河外星系中 C 类似于地月系,位于银河系中 D. 类似于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 6. 依据材料信息推测,开普勒—90i不利于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 表层温度高 B. 昼夜温差大 C. 大气厚度薄 D. 星球密度小 【答案】5. D 6. A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以NASA公布的最新太空发现为背景,考查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银河系直径约8万光年,而该星系距离地球约2545光年,说明在银河系内,又以某一颗恒星为中心组成的恒星系,类似于太阳系。所以选 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从材料看,开普勒-90i 距离恒星近,表层温度高,具有固态的岩石表面,星球密度估计与地球类似,大气层状况无法确定。所以选 A。 读涡阳、淮南、怀远、颖上、蒙城五县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 11月份,颖上、怀远、蒙城、涡阳四个县城的阳光照射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 A. 颖上 B. 怀远 C. 蒙城 D. 涡阳 8. 某日位于颖上(32°39′N,116°15′E)和蒙城(33°15′N,116°33′E)的两位同学同时看到了日落景象,由此可推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 全国人民欢度“五一”劳动节 B. 此日两地昼长相等 C. 此时两地的地方时相同 D. 明天两位同学还可同时看到日出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树木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的大小与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转动的角度有关,昼越长,太阳在天空转动的弧度越大,说明转动的角度也就越大。11月为北半球的冬季,对于北半球而言,纬度越高,昼越短,选项中涡阳的纬度最高,昼最短,太阳在天空中转过的弧度最小, 角度最小,因此物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故答案选D项。 【8题详解】 由图材料分析可知,颖上的纬度比蒙城高,因此颖上位于蒙城以北;颖上的经度比蒙城靠西,因此颖上位于蒙城以西;因此颖上位于蒙城的西南方向;两地的同学同事看到日落,说明两地位于昏线,根据两地的相对方位可知,该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可知,此时太阳从西北照来,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北半球,符合题意, A正确; 该两地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B错误;两地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C错误;晨昏线的左右摆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变化,第二天太阳直射北移,晨昏线向左摆动,两点不可能还在同一晨线上,D错误。故答案选A 。 某开发商分别在天津(约39°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若福州楼盘每层2.8m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m。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 1个月 B. 3个月 C. 5个月 D. 7个月 10. 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天津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 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B. 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C. 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D. 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答案】9. A 10.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 【9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①栋10层与②栋楼顶高差应为28m,且两楼间距为28米,由此可知正午太阳能照射至10层住户的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为45o,而福州纬度为26°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 计算公式(H=90o-︱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应为19oS,由此反推该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应是太阳直射点位于19oS以南的时间段,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可知,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纬度距离约为9o,而经计算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约为(23.5o*4/365天≈0.25o/天),故可算出大约为36天左右,故A选项符合题意。 【10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天津的纬度高于福州,由上题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天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神州,在保证北楼光照的情况下,天津的楼间距应大于福州,或降低南楼的楼高,所以C选项符合题意。 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 (进湖风)。下图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 6~14 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 该日,湖陆风有明显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 A. 陆风转湖风 8:30~9:30 B. 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 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 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12.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湖陆的湿度差异 B. 湖陆的面积差异 C. 湖陆的海拔差异 D. 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陆风从陆地吹来,气温高湿度小,图中10:00~11:00湿度明显增加,之后湿度一直较高, 说明为陆风转湖风,B正确。 【12题详解】 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湖泊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和降温速度快,湖泊热容量大,升温和降温速度慢,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所以选D。 13.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 A. 3~4日 B. 5~6日 C. 6~7日 D. 7~8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对问题中“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的正确理解:关键词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生活热水,所以夜间温度较低时效果最佳,读图分析可知,5-6日时昼夜温度相差最小,且夜间温度较高,对热水需求较少,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气象战”技术就已经被娴熟运用,留下许多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4. 赤壁之战,诸葛亮立军令状,三日内赶制十万羽箭,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诸葛亮命二十只草船驶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可拨弓弩手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草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得胜而归。周瑜叹曰:“吾不如此也!”文中“是夜大雾”的主要原因是 ( ) A. 江南多雨,空气湿度大 B. 晴夜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损失热量多 C. 冷空气南下,气温骤变 D. 晴夜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15. 庞统献连环计,曹军以铁索打造连环战船,程昱忧虑,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诸葛亮夜观天象,设坛借得东风,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下图中,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形势的是( ) A. B. C. D. 【答案】14. B 15.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要求学生掌握雾的形成原因,并且能够判读天气系统图,从图中读出天气和风向。 【14题详解】 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补偿给近地面的热量较少,所以近地面的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另外,江面水分蒸发,为空气补充了大量水汽,故形成大雾天气。这是典型的辐射雾现象,日出后,近地面气温升高,此雾即散。 【15题详解】 根据风向的判读方法,此时赤壁应位于高压脊的西侧,所以形成偏南、偏东风。 下图为2017年7月10日凌晨2:00我国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此时渤海海域可能( ) A. 艳阳高照 B. 大雪纷飞 C. 乌云密布 D. 海鸟高飞 17. 此时,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风速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渤海海域正值深夜,海鸟休憩,不会出现艳阳高照、海鸟高飞的景象;渤海地区7月份不会出现降雪;渤海海域此时受低压槽控制,多阴雨天气。 【17题详解】 风速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读图可知,此时丁城市附近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 在电影《举起手来Ⅱ——追击阿多丸号》中,郭大叔和女兵小刘还有国民党特工在生命危急的最后时刻在可口可乐瓶子里装入希望投入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瓶子随之变成了漂流瓶在海洋中不停地漂流。直到60年后……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假如扔漂流瓶的海域在我国的福建沿海地区,60年后该漂流瓶漂到了南极附近,其经过的海域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下列有关上图中①②③④海域的洋流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B. ②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的大洋东部水温低 C. ③海域洋流异常增强容易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D. ④海域洋流促使甲岛西侧形成热带雨林景观 【答案】18. C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①②位于大西洋,③位于太平洋,④位于印度洋。①海域附近有巴西暖流,②海域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③海域附近有东澳大利亚暖流,④海域附近有莫桑比克暖流。漂流瓶从我国福建沿海进入大海,最可能沿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南极环流到达南极附近。综合判断其经过的海域最有可能为③,故选C。 【19题详解】 四个海域附近的洋流都是暖流,对沿岸都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②海域水温比同纬度的大洋东部水温高;③海域洋流与厄尔尼诺现象关系不大;甲岛东侧位于迎风坡并受暖流影响,降水多,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故选A。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 递减 B. 先减后增 C. 先增后减 D. 递增 21. 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20. D 21. A 【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类题,应结合题图材料分析做答。 【20题详解】 本题为读图题,结合图例即可得出自西向东浮游植物密度递增趋势,故D选项符合题意。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再结合图中所示8月浮游植物分布情况分析可知,冬季由于温度较低,受温度影响浮游植物总量应减少;冬季长江为枯水期,受入海径流减少的影响近海盐度会变大,故密度高值区应向陆地方向移动。故A选项符合题意。 某中学生进行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试验。设计如下:准备两块搓衣板,如图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块铺上毛巾,分别从上面淋上相等数量的水,并观察实验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 两块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无毛巾:水流量较大 B. 有毛巾:水流速度较快 C. 无毛巾:蒸发量较大 D. 有毛巾:盆底存水较多 23. 如果铺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拟的是植被恢复后的山地,则该山地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下渗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铺有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有植被的地方,无毛巾的搓衣板相当于荒地。两块搓衣板淋水后,无毛巾的摩擦力小,流速快,水流量大,蒸发量小,盆底存水较多;有毛巾的摩擦力大,流速慢,水流量小,蒸发量大,盆底存水较少。A对,BCD错。故选A。 【23题详解】 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山地植被恢复后,大气湿度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C对,ABD错。故选C。 24.下面图片中这个“地狱之门”位于土库曼斯坦一个叫做达瓦扎的小镇附近。1971年,地质学家意外发现一个地下洞穴,里面充满了可燃气体,将气体点燃后,大火竟燃烧了40年仍未熄灭。下图为“‘地狱之门’所在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特点。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地狱之门的形成是由储存于地下可燃气体泄漏燃烧所形成,由该地区地质构造图可知图中④处为断层构造,且断层面紧邻资源储集层,由于岩层断裂才有可能使地下可燃气体沿断层面发生泄漏,故D选项正确。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郭亮村绝壁岩层( ) A. 具有层理构造 B. 由内力作用形成 C. 由变质岩构成 D. 由岩浆冷凝而成 26. 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 A. 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 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 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 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答案】25. A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照片中的岩石为砂岩,而砂岩属沉积岩,故C、D项错误;而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故A选项正确;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故B选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选项。 【26题详解】 判断地形的形成顺序的思路应是先形成岩石,再内力抬升,然后再外力侵蚀塑形。而图中形成绝壁的岩石为沉积砂岩,所以应先流水沉积、再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后再外力侵蚀形成绝壁景观,故D选项符合题意。 明代以来,中国气候转寒,红驼悄然出现在我国内蒙古与蒙古国边境间的荒漠草原上。红驼食性广杂,主要啃食荒漠中的梭梭草、骆驼刺等盐地沙生植物的嫩枝,它属游走性动物,吃一顿要走几十公里,其粪便散落在荒漠中,能起到改善土壤、促进沙生植物生长的作用。阅读资料和“我国红驼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7. 资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 ) A. 复杂性 B. 整体性 C. 区域性 D. 差异性 28. 造成红驼分布区与同纬度沿海地区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光照 【答案】27. B 28.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27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其主要反映的是红驼由于气候变化而迁至图中荒漠区并与当地的植物和土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所以应反映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点,故B选项正确。 【2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红驼分布区为干旱荒漠地区,而同纬度沿海地区为湿润气候区,故二者最大的差异是由于距海远近不同所产生的水分差异(即符合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所致,故B选项符合题意。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0. 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答案】29. B 30. D 【解析】试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出甲、乙、丙处位于西风带,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森林植被;乙、丙处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分别形成草原、荒漠,B正确。 【30题详解】 从图中看,乙、丙两地受地形影响,山地阻挡西风进入形成草原和荒漠,属于非地带性规律。故选D。 二、综合题:(共3题,40分) 31.某中学学生利用暑假到我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考察各地地貌景观的差异是研学的重点之一。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位同学拍摄的照片,请根据所学知识,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甲同学考察归来呈现的地貌景观照片①,表现出的地貌形态特点是________,该照片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___地(填字母)拍摄的。 (2)乙同学考察回来说道:“这次我站在温度高达65℃的地面拍摄了这张照片,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乙同学拍摄的照片最可能是_______图(填数字),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_________。 (3)古人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佳句来描述丙同学的考察地,据此判断其拍摄的照片应是_____图(填数字),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4)丁同学的考察活动是在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丁同学拍摄的照片最有可能是______图,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 (2)④ 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3)③ 峰丛林立/地表崎岖/多溶洞等 (4)② 三亚地处沿海,海浪作用使岩石呈浑圆状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地形的地区差异。 【详解】(1)观察照片①可看出该地地表形态表现为沟壑纵横,据此可判断拍摄地应为图中A地(黄土高原),而该地地表形态的特点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由题目和材料所知乙同学考察地点夏季地面温度高,应考虑④图(沙漠地区)该地地处西北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地面温度高。观察图中地貌可知为新月型沙丘,其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故自然条件是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一般是用来描述我国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峰林、孤峰地貌,所以应是③图;而喀斯特地貌的特点是:地表崎岖、峰丛林立、多溶洞等。 (4)根据图片景观特点可知②图为典型的海水侵蚀地貌(地处海岸,岩石耸立),故最可能位于海南三亚地区;判断依据就是:三亚地处沿海,海浪作用使岩石呈浑圆状。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小题。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半岛及附近地区等高线图,R地盛产地中海栓皮栎,生长缓慢,环境适应性强,其外层树皮是理想的软木塞原料。栓皮栎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是良好的薪炭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是防火林的优良树种。我国云南也有少量栓皮栎分布,欲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图乙为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年降水量资料(单位:毫米)。 (1)概述图示区域半岛的地形特征。 (2)说明波尔图和巴塞罗那的降水差异及原因。 (3)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C处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4)在图中C线段上用箭头标出该处洋流流向,并在该洋流流经海域画出两条等温线T1和T2,要求T1>T2。 (5)评价大量引种地中海栓皮栎对云南省的生态影响。 【答案】(1)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海岸线曲折。(答出4点即可) (2)差异:波尔图年降水量较巴塞罗那多,雨季较巴塞罗那长。(答出2点即可) 原因:波尔图位于迎风坡,受西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且雨季较长;(或巴塞罗那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 (3)夏季:受副高控制风浪小,多晴朗天气;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较大且多阴雨天气。 (4)如图: (5)利:栎炭火力强而耐久,有利于缓解能源压力,减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皮质坚硬不易燃烧,有利于防治森林火灾;云南省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贫瘠,栓皮栎环境适应性强,存活率高;弊: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利弊各任答一点) 【解析】 【详解】(1)关于地形特征的描述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地形高低趋势(等高线图中的高低值)、地表起伏情况(等高线的疏密)、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情况、若有海岸线则也应适当描述其走向及曲折程度。根据图中半岛的等高线特征即可得出当地地形特征:地势总体东北高,西南低;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小,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海岸线曲折。 (2)根据乙图可知波尔图(注意图例)各月降水量均较巴塞罗那多,分析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知波尔图位于大西洋沿岸,其纬度特点决定了当地介于地中海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之间,冬半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且处于盛行西风迎风坡,由此即可推出波尔图年降水量大于巴塞罗那;且多雨季长于巴塞罗那(当地地处冬季西风背风,受地形影响,冬半年降水少且降水季节较短)。 (3)海上行船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天气的要求一般应考虑风浪条件和能见度条件两个方面,再根据当地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即可知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平风力弱风浪小。降水少晴天多大气能见度好;而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多阴雨能见度低,且风浪较大。 (4)当地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欧洲大陆西岸,则可知当地沿岸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流向是由北向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且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据此即可做图。 (5)对引进外来物种的可行性评估,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可行性,即外来物种能否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云南省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土壤贫瘠)能正常生长。而由材料可知地中海栓皮栎环境适应性强,存活率高;二是要考虑该物种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而地中海栓皮栎用途较广,有经济价值(本题主要考察其生态影响故可不答此方面)。同时根据云南喀斯特地貌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现象严重等)再结合材料中关于地中海栓皮栎优点的描述(栎炭火力强而耐久、皮质坚硬不易燃烧)即可推出其在缓解能源压力、防治森林火灾、保持水土等方面的作用;最后一定要注意的是在分析作用或影响类问题时一定要从利和弊两方面来分析:外来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生长缓慢,见效较慢等。 33.阅读材料,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是世界第六大岛屿,岛上植被茂密,生物资源丰富。目前,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雅加达(6°10′S)的一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到该地某年7月30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17:46。 (1)雅加达的经度为 。 (2)印度尼西亚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简述其自然原因。 (3)该地区的热带雨林大面积锐减,分析其可能的人为原因及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106°45′E(106.75°E) (2)地处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任答三点即可) (3)原因: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毁林开荒,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城市建设,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任答一点即可) 不利影响: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加剧温室效应,降低农业生产能力;植被减少,造成土壤流失加剧,造成河流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材料中所给出的日出日落时间的类型:根据图中雅加达的经度位置可确定当地时间(国家标准时)应为东七区区时,时区中央经线为105oE。据此可根据当地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当地正午时的区时为: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1:53分;则可知当地与105oE之间的时差为7分钟,按时差与经度的换算关系1o=4分钟,可知两地经度差为1.75度(1o45′)按“东早西晚”的原则,故当地经度应为105o+1o45′=106o45′E。 (2)按题意“地质灾害的超市”可知,常见地质灾害在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而常见地质灾害主要有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根据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再结合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板块位置,地形和气候特征即可推出当地各种地质灾害成因,再分别做答即可:火山地震的发生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地带,而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与当地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等因素有关。 (3)东南亚雨林资源破坏的主要与当地人类经济活动有关。如:木材出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城市和公路的建设等;而植被破坏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有:森林是动植物主要的栖息地,雨林破坏会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失衡从而使生物多样性减少;雨林面积的减少使森林调节气候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气候恶化,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地表植被减少还会使地表土壤失去保护,加之当地多暴雨且地形多山,水土流失现象也会加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