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石阡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年级9月份月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①第八单元;必修②第1~2单元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5年11月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时,被人民下了台。1946年3月,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 A. 全球称霸战略普遍反对 B. 称霸全球的战略部署未完成 C. 敌视苏联没有群众基础 D. 对苏联外交政策犹豫不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说二战后初期,美国群众拒绝听完艾奇逊的反苏言论,通过在张贴标语甚至抗议示威等方式反对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铁幕演说,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众不支持反苏的政客及其言论,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美国在全球称霸的计划,A项错误;材料只有群众对反苏言论的态度,不涉及美国在全球的具体战略部署,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表明美国在反苏立场的动摇,D项不符合题意。‎ ‎2.美国在杜鲁门政府的主持下,对全社会中各个领域、各种力量和资源实施全面深入地动员和统筹,开始确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以及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材料反映出 A. “冷战”是一种全方位的政策 B. 冷战促使美国经济实力上升 C. 美国希望全国人民对抗苏联 D. 美苏争霸已经全面开始对抗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杜鲁门政府统筹安排下,一整套协调国内政治、经济、军事资源、意识形态和知识资源的体制在美国确立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说明杜鲁门主义即美国的冷战政策已经付诸实施,A项正确。确立材料中只有多领域协调行动,没有可提升美国经济实力的有效措施,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全民动员,而是政府已经确立相关体制的结果,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与美国对抗的信息,D项错误。‎ ‎3.在马歇尔计划执行过程中,掌管美援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合作署先后与一系列受援国签订多边和双边协定,逐步削减了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税壁垒,取消了一些贸易限额。这说明马歇尔 计划 A. 遏制了西欧关税的提高 B. 促进了西欧一体化进程 C. 巩固了美国在西欧霸权 D. 导致西欧内部经济分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关税壁垒逐步削减,一些贸易限额被取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为西欧国家联合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项正确;遏制了西欧关税的提高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不是对整个材料的正确解读,A项错误;欧洲国家之间合作增强,不能说明美国在在西欧的霸权得以巩固,C项错误;西欧国家间贸易条件的改善,只会增强欧洲的经济联系,不会导致欧洲经济分裂,D项错误。‎ ‎4.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银幕上美苏文化较量 B. 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 C. 冷战波及到文化领域 D. 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二战后初期,美苏在柏林中心分界地带,建立众多影院并播放精心拍摄的电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在本质上体现了美苏冷战发展到了文化领域里,C项正确;美苏文化较量只是表象,A项不符合题意;二战后初期,东西柏林间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紧张对抗的最前线,没有“文化共建”的基础,B项错误;冷战的大背景下,没有传媒领域的文化认同,只有意识形态的对立,D项错误。‎ ‎5.1954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八国,签订《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成立东南亚公约组织,“按照本区域情势随时的需要,进行关于军事策划的磋商”“把柬埔寨、老挝、越南自由领土划入保护区域”。该组织成立说明 A. 防止法西斯死灰复燃 B. “冷战”政策蔓延到亚洲 C. 践行日内瓦会议精神 D. 推进东南亚区域一体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越南共产党反法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的背景下,美国等西方八国建立东南亚公约组织,将印度去那“划入保护区域”,说明西方国家在东南亚推行反共的冷战政策,B项正确;1854年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已经彻底完成,A项错误;日内瓦会议精神倡导的是东南亚和平,不是军事“保护”,C项错误;欧美国家插手东南亚事务,以保护为名,不利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和一体化,D项错误。‎ ‎6.1962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反映了 A. 美苏关系逐渐走向了缓和 B. 冲突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 C. 冷战格局下军事战略制约 D. 局部地区争夺成为战略重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苏联意图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美国通过武装封锁,双方最终通过对峙与谈判解决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在军事上的对峙和战略上的相互制约,争夺世界霸权,C项正确;20世纪六十年代,特别是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美苏关系紧张,并不是缓和,A项错误;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是冷战,不是冲突,B项不符合史实;美苏争夺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并不在古巴地区,D项错误。‎ ‎7.1962年,戴高乐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 有意联和苏联抗击美国 B. 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 企图称霸整个欧洲大陆 D. 主张摆脱美苏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1962年戴高乐强调法国“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法国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正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以求摆脱美苏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要改变“两个大国”的欧洲,没有与苏联联合的信息,A项错误;当时欧共体还在筹备中,材料中的联盟指的是北约,不是欧盟,B项错误;二战后的法国实力下降,在两极格局中,要加强的是西欧的联合,而不是称霸欧洲大陆,C项错误。‎ ‎8.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趋势明显 B. 美国对西欧和日本形成联盟 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已形成 D. 欧共体变成政治性质的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中信息,美国与日本、西欧的进出口关系由二战后初期的贸易顺差变成了20世纪七十年代巨额贸易逆差,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这一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的多极化格局,并使世界局势明显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美日欧的贸易情况变化会加强世界大国的竞争,破坏二战后形成的三方盟友关系,B项错误;当时仍处于两极格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尚未明朗,C项不符合史实。美日欧三者的贸易情况变化,不能推出欧共体已经从经济一体化变成了政治性质的组织,D项错误。‎ ‎9.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主要意义在于 A.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 捍卫了亚非民族尊严 C. 促使多极化格局形成 D.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给出的时间、相关国家及会议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说是万隆会议,其主要意义在于促成了万隆精神,推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团结,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A项正确,材料中无关亚非各国“民族尊严”的斗争,B项说法错误;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C项不符合史实;万隆会议并没有改变世界格局,D项错误。‎ ‎10.下表中摘引了某学者研究历史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该学者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A. 东西方冷战局面开始 B. 大国之间的博弈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D. 世界局势的嬗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这位学者的研究内容涉及冷战前、后及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研究的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格局变化,D项正确;材料中不仅只有“凯南电报”这样一个与“冷战局面开始”相关的事件,还有另外三则史料,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除了有世界大国的竞争,还有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结盟运动,B项错误;苏联解体等后面两则材料反映了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项错误。‎ ‎11.《礼记》中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此材料主要体现 A. 敬畏神灵 B. 尊宗敬祖 C. 以农立国 D. 经济落后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们通过祭祀来感恩天地,以保佑农业丰收,故C正确。敬畏神灵是现象,,不是目的,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尊宗敬祖,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经济落后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特点 ‎12.《史记·货殖列传》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该材料能够反映出西汉 A. 私人冶铁业获利丰厚 B.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 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 D. 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蜀卓氏之先,赵人也……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可知,西汉私人冶铁,获得丰厚利润,A正确;明朝中期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私营手工业,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民间手工业的态度,排除D。‎ ‎13.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据此图分析得知 A. 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推动经济发展 B.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整体经济的繁荣 C. 政治局势的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D. 土地兼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自春秋战国以来农业确立了铁犁牛耕的模式,一直延续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耕作工具没有出现根本变革,排除A。封建王朝历代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农业为立国之本,排除B。D显然夸大了土地兼并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中的时间涉及隋唐宋元时期,政治稳定使得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14.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均田制度的逐渐破坏 B. 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D. 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答案】C ‎【解析】‎ 门阀族拥有着数量庞大的奴婢和耕牛,唐初取消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而不再对门阀氏族进行政策上的倾向和照顾,标志着门阀政治出现了势力衰落的情况,故C项正确;均田制在隋朝和唐初一直在施行,并没有破坏,故A项排除;取消对奴婢和耕牛的授田并不能表明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故B项排除;奴婢社会地位一直很低下,此时她们的地位也没有明显的下降,故D项排除。‎ ‎15.据【康熙】《苏州府志》载:“吴农治国力橢,夫耕妇篮,犹不暇给,雇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日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这说明当时苏州地区的农村 A. 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 B. 自然经济正逐步解体 C.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雇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说明农村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A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而是强调江南农村存在雇佣性质的经济关系,排除C。D项错在“根本”一词,过于绝对,排除。‎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的题眼是“雇请单丁以襄其事,以岁计曰长工,以月计曰忙工”,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6.恩格斯说:“哥伦布发现美洲时,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该观点的论据是 A.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 近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逐步转型 C. 欧洲因此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D. 美洲原著民族历史进程被打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观点,即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为推翻欧洲封建社会及制度,为各国人民解放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依据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整个世界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进程,B项正确;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能证明欧洲社会与制度的变革,A项错误;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殖民扩张等多种途径完成的,C项不符合史实;美洲原著民族不能证明整个欧洲和各国人民的相关论题,D项错误。‎ ‎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哥伦布横跨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到印度洋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 促进了西、葡资本主义发展 B. 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传播了工业文明最新成果 D. 对世界近代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一个生机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是从哥伦布的航行开始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肯定了新航路的开辟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近代化的积极影响,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并没有推动封建王国西、葡发展资本主义,A项不符合史实;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B项不符合史实;新航路的开辟时,航海家们追求的是黄金等贵金属,工业革命远没有开始,不能传播工业文明,C项错误。‎ ‎18.有学者在描述17世纪荷兰工商业者的生产情景时写道:“他们不是在加工西印度群岛的生 铁吗?不是在加工俄国大麻吗?不是在加工英国的铅、锡和羊毛吗?材料反映出荷兰 A. 推动了世界性市场的发展 B. 加强了对世界的经济掠夺 C. 国内工业化程度领先世界 D. 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平衡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17世纪“荷兰工商业者”对来自西印度群岛的生铁、俄国的大麻、英国的铅、锡和羊毛等物品“生产加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上马车夫”荷兰在17世纪的工商业活动,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荷兰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进行加工,而不是掠夺,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荷兰以商业和造船闻名,且工业革命是从18世纪的英国开始的,C项错误;材料只有生产加工世界各地的产品,没有消费情况,无法得出产销不平衡的结论,D项错误。‎ ‎19. 据记载,1788年卡特来特在建造新棉纺工厂时曾将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被称为“革命工厂”。这说明 A. 资本家醉心于生活享受 B. 工资间的矛盾有所缓和 C. 技术的革新被日益轻视 D. 企业经营管理走向规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建造经理室、会计室和门房”等信息,体现卡特莱特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视,说明企业经营管理逐步轴向规范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20.下表是《英国职业人口的分配和产值构成变化表》。这说明工业革命 A. 提高了英国农业机械化程度 B. 实现了英国向工业国转变 C. 引起了英国区域经济的变化 D. 改变了英国世界经济地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业实行机械化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中农林渔业比重和职业人口降低,制造业和采矿业比重和职业人口上升,且超过农林渔业,反映出英国转变为工业国,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区域经济的变化,故C项错误;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后都是当时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强国,故D项错误。‎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3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5分,共计6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地区的开发得力于西晋末年开始的具有先进劳动技能的北人南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外地人口的涌入,江南人口急剧膨胀,北宋时人稠地狭的矛盾已初露端倪。明清时期,北方的过剩人口问题很难解决,而江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较为成功地化解了这一难题,避免了因人口过剩而导致的流民动乱。‎ 材料二 江南地区的可耕土地在北宋时即已开发殆尽。在近代农业兴起以前,挖掘土地潜力的主要方式是强化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收益。但劳动投入的增加也并不单意味着使用更多的劳动力,相反由于劳动技能的熟练和改进使生产率得到提高,将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固定数额的土地上排挤出去。‎ 材料三 个体小生产者基于生产条件的差异和个人技能的专长,或专门从事粮食生产,或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还有的离开土地后专职从事丝、棉等家庭手工生产。…并且由于人口依然大量过剩,众多无地或少地以及土地瘠薄的人弃农就商,或兼事货殖作为副业。‎ ‎------摘编自《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人口增加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解决人地矛盾的办法。‎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人地矛盾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关系: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但人口过多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和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商品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过剩问题。‎ ‎ (2)办法:开发可垦荒地;强化精耕细作;发展家庭手工业。‎ ‎(3)影响: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和专业化;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详解】(1)关系:根据材料一“江南地区的开发得力于西晋末年开始的具有先进劳动技能的北人南下”,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古代人口增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由“江南人口急剧膨胀,北宋时人稠地狭的矛盾已初露端倪。明清时期,北方的过剩人口问题很难解决”,人口过多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和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由“江南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较为成功地化解了这一难题,避免了因人口过剩而导致的流民动乱”,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过剩问题。‎ ‎(2)办法:根据材料二“可耕土地在北宋时即已开发殆尽”,“在近代农业兴起以前,挖掘土地潜力的主要方式是强化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收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解决人地矛盾时通常用的三个方法,即垦荒、精耕细作和发展家庭手工业等。‎ ‎(3)影响:根据材料二“由于劳动技能的熟练和改进使生产率得到提高,将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固定数额的土地上排挤出去”,材料三“个体小生产者基于生产条件的差异和个人技能的专长,或专门从事粮食生产,或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还有的离开土地后专职从事丝、棉等家庭手工生产”,“由于人口依然大量过剩,众多无地或少地以及土地瘠薄的人弃农就商,或兼事货殖作为副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出人地矛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生产经营出现多样化和专业化等发展趋势。‎ ‎22.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登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陵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陵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埠喧盛,实为邑中诸镇第一。‎ ‎——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封商业繁荣原因。以相国寺的庙会集市为例,分析当时集市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新兴城市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答案】(1)原因:开封位于汴水两岸,交通便利,各地商品汇聚于此;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打破坊市界限,政府对商业政策宽松;对外贸易繁荣。特点: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有分区;商业活动与庙会文化相结合。(6分)‎ ‎(2)条件:地处交通要道;当地手工业、商业发达;新特点:专业化的城市出现;经济功能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文字“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可知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开封商业繁荣的重要条件;依据所学知识归纳开封商业繁荣的其他原因:如政治中心的影响(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打破市坊界限;对外贸易繁荣等等;从材料一后半部分文字“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可以归纳出商品交易的特点:商业活动与庙会文化相结合;商品丰富,种类齐全;商品交易有分区。‎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二文字“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可以直接概况出明清时期新兴城市的有利条件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丝绸之路在隋唐有了全面的发展,有着贸易路发展的自身规律。首先,贸易路往往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开始而产生,中国与周边各族的贸易主要是通过西北草原民族(匈奴突厥蒙古人)中亚粟特人伊朗高原的伊兰民族由长安经关陇、河西走廊、西域去中亚、西亚、欧洲的贸易路称为“丝绸之路”;由长安经甘肃青海去逻些的“青海路”又称为“麝香之路”;由蒙古草原至伏尔加河流域、南俄草原、地中海的“草原之路”又被称为“毛皮路”;由华中、华南、华北的景德镇、磁州、定州、龙泉、洛阳、耀州等陶瓷生产中心经西北去索格狄亚那、波斯、萨拉森帝国、埃及、地中海世界的贸易路在9世纪之后被称为“陶瓷之路”‎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 材料二(17世纪)与世界人种的全球迁徙同时发生的,是不同地区的商品物产、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全球流动扩散,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丝绸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国际贸易总量显著增长了。旧大陆的马、牛、羊扩散到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亚洲的稻米、小麦、甘蔗、香蕉也扩散到美洲大陆、热带非洲和南太平洋。‎ ‎-------赵瑞芬《欧洲北美近代史》‎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利物浦的人口不到4000,一年上交的船税只有可怜的12英镑。1709年,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从非洲向美洲的巴巴罗斯种植园运送了200多名奴隶,获利4000多英镑。此后,利物浦逐渐成了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按照英国人自己的说法,利物浦“没有一块砖不浸透着奴隶的鲜血”。‎ ‎-------郭文钠《英国: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贸易与17世纪西欧贸易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影响。‎ ‎【答案】(1)相同:都沟通了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都利于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不同:丝绸之路贸易以中国长安为中心,以陆路为主;以中国为主导,呈放射状展开,属于朝贡式贸易等;西方贸易的范围更广,以太平洋为中心;行程远及中南美州;航线自西向东:西班牙殖民者主导;属于垄断性贸易的一种;白银等贵金属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更大规模的华人外迁。‎ ‎(2)影响:密切了各大洲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的整体性;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推动了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合作的深化;带动了一些港口城市的发展繁荣等。‎ ‎【解析】‎ ‎【详解】(1)相同:根据材料一“丝绸之路”、“麝香之路”、“毛皮路”、“陶瓷之路”;材料二“世界人种的全球迁徙同时发生的,是不同地区的商品物产、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全球流动扩散”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丝绸之路贸易与17世纪西欧贸易都有沟通中西交通,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的重要作用。不同:根据材料一“中国与周边各族的贸易主要是通过西北草原民族(匈奴突厥蒙古人)中亚粟特人伊朗高原的伊兰民族由长安经关陇……”,材料二“是不同地区的商品物产、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全球流动扩散”,“国际贸易总量显著增长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可得出丝绸之路贸易以中国长安为中心,以陆路为主;中国为主导,呈放射状,属于朝贡式贸易等,17世纪西欧贸易,则范围更广,以太平洋为中心;行程远及中南美州;航线自西向东:西班牙殖民者主导;属于垄断性贸易的一种;白银等贵金属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更大规模的华人外迁等。‎ ‎(2)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世界人种的全球迁徙”,“不同地区的商品物产、动植物、矿产资源的全球流动扩散”,“国际贸易总量显著增长了”,材料三“利物浦逐渐成了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贩奴港口”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人口、经济的地理分布,对世界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24.‎ ‎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持续到19世纪中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阶段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1)变化: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 主要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举例: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一例。‎ ‎(2)评分表: ‎ 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 一等 开篇明确呈现正确的观点: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 ‎(1)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性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促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非工业国与工业国的联系更为密切。‎ 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 ‎(5)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二等 论证过程中提到正确观点 按点给分。‎ 层次较分明,但关联性不够;史论尚能结合 三等 论点偏颇 按点给分。‎ 非要点式列举;层次缺乏关联性 四等 论点不合理;无论点 按点给分。‎ 要点式列举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变化,由材料一“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得出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由材料一“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得出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第二小问特点,由材料一“科学在……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依据材料一二,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从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国际分工与合作、贸易中心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阐述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之间的关系。‎ 考点:资本与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