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吕梁市2020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吕梁市2019年10月高三阶段性测试 历史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一段《国语·鲁语上》的白话译文:先王为诸侯订下制度,规定诸侯每五年要派使臣聘见天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事毕就集中在一起讲习礼仪,用以厘正爵位的尊卑,遵循长幼的次序,讲求上下的法度,确定纳贡的标准,在这期间不能缺席或怠慢。从这段白话译文可以看出,分封制很大程度上 A. 维护了等级秩序 B. 强化了礼乐制度 C. 具有制度性保障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的是,通过相应的制度使诸侯遵守分封制规定的统治秩序,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制度规定,不能看出分封制的效果,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排除B;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 2.唐朝时大理寺是全国最高审判机关,但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要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类似近代的特别法庭,并把会审的结果报皇帝审批。此做法的最大意义是 A. 削弱了审判机关的独立性 B. 提高了监察机关的监察效能 C. 皇帝操控了司法和监察机关 D. 减少了司法和监察的不公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司法机关与监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这样做有助于公正判案,减少冤假错案,故D正确;A和C都为负面效应,不符合“最大意义”,排除;B项以偏概全,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关乎死刑判决等重大问题需要由御史中丞(中央监察机关负责人)与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组成‘三司推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3.“显而易见的是……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材料中省略处应为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传统选官制度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因为科举制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A与血缘关系有关,故排除。察举制是直下而上,故排除B。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权力不在中央,故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4.顾炎武在其《郡县论》中说:“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在这里意在强调 A. 分封制与郡县制都存在弊端 B. 中央集权应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 郡国并行制有其积极的一面 D. 扩大地方权力有利于国家治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弊端则是中央权力过大。因此中央集权应该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即可实现天下大治。故B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郡国并行制,排除C;扩大地方权力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国家治理,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5.《万民法》摘编中有这么一句话“:宁可漏网一千不不可枉屈一人。……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这句话体现了罗马法 A. “有罪推定”的精神 B. 蕴含自由民主的诉求 C. “疑罪从无”的原则 D. 注重宽容公正的氛围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意思来看,没有证据不能定罪,体现“疑罪从无”的原则,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能“有罪推定”,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自由民主思想,排除B;材料不能说明罗马法注重宽容,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6.《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此“办法”最有可能指的是 A. 光荣革命后颁布的《权利法案》 B. 德国统一后出台的《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787年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原则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光荣革命采取妥协的办法,后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故A正确;《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皇帝极大的权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没有有效约束袁世凯专权,不符合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排除BD;美国没有长期专制,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英国光荣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7.《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中写道:“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下列符合纵向权力的划分的制度是 A. 总统制 B. 民主共和制 C. 联邦制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权力的纵向划分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AB属于横向权力的划分,排除;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D错误。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年—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年—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三次战争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反映出列强的主要要求是 A. 第一次是商品输出,后两次是资本输出 B. 前两次是商品输出,第三次是资本输出 C. 三次均为资本输出攫取土地 D. 三次均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反映的是商品输出,第三次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反映的是资本输出,故B正确;第一次和第二次是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反映的是商品输出,AC错误;第三次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反映的是资本输出,D错误。 9.梁启超说:“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而孙中山则说:“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两人不同的主张实质上是 A. 改良和革命 B. 专制和民主 C. 人治和法治 D. 迷信和科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认为,民众觉悟太低,只能“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孙中山坚持“革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故A正确;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不是专制、人治,B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迷信和科学,排除D。 10.某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一切企图拿党的正确路线来为军事领导上的错误路线做辩护……是劳而无获的。”此“政治局扩大会议”指的是 A. 中国共产党“三大” B 中国国民党“一大” C. 遵义会议 D. 政协会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纠正了李德、博古错误的军事指挥,故C正确;A是1923年,B是1924年,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1934年,AB时间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次政协会议召开是1946年,其主要内容是筹备组建新政府,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11.蒋介石在一篇文章中说:“用这种革命战术,他(指日本—引者注)要占领我们一省,至少时间就是一个月,如其统计起来,他们要占领我们十八省,至少要费十八月,这十八月时间,那国际形势的变化还了得?”这反映出蒋介石的意图是 A. 抗战到底 B. 联美抗日 C 灵活应对 D. 苦撑待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至少要费十八个月”可知蒋介石是主张持久抗战的,但从“国际形势的变化还了得”一句可知,他主要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故D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蒋介石抗战到底的决心,也不能反映“联美抗日”、“灵活应对”,排除ABC。 12.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其中“后方挖蒋根”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B.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C. 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D. 提高各个阶层反蒋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为蒋介石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后方挖蒋根”指的是中共领导的土地改革,其目的就是要摧毁蒋介石所依靠的阶级基础,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故A正确;“后方挖蒋根”指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非国统区,排除B;“后方挖蒋根”指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与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无关,排除C;D项中“各个阶层”表述错误,土地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地主阶级不反蒋,排除。 13.“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 A. 日内瓦会议 B. 尼克松访华 C. 中美建交 D. 中日建交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指中美关系正常化,“日本赶忙拥抱北京”指中日邦交正常化,结合所学,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故B正确;1954年召开日内瓦会议,1979年中美建交,A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赶紧拥抱北京”指的是中日建交,D是材料现象的反映,不是原因,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日本赶忙拥抱北京”,联系所学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14.关于“九二共识”,大陆方面的表述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台湾方面表述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可见“九二共识”的真正意涵是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一个国家两个政府 C. 一个中国共谋统一 D. 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可知,一个中国共谋统一是双方的共识,故C正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台湾方面不予认同,排除A;“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双方都不认同,排除B;“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仅台湾方面认同,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联系所学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 15.有一段文字残缺的《列宁选集》:既然建造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根据所学此残缺部分的文字应该是 A. 发展文化事业 B. 增强经济实力 C. 利用革命手段 D. 采取和平过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前提就是政权即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要实现这个前提就要利用革命手段,故C正确;发展文化事业、增强经济实力不能实现建立政权的目的,排除AB;史实证明,苏俄采取和平过渡的策略是失败的,排除D。 16.美国当代国际政治问题专家威廉汉得森指出:“干预的本质与其说是‘法律的统治’,还不如说是‘强者的统治’,因此干预威胁着正在形成中的国际社会的和谐一致。尽管干预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干预的责任,作为国家独立主权的必然结果,仍然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在形成中的国际社会中,干预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异议和谴责。”这表明 A. 美国的霸权主义行为受到有效制约 B. 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仍得到普遍遵循 C. 国家独立主权已成为应对强权的有效支撑 D. 美国的对外强权政治行径越来越不得人心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干预的本质”是“强者的统治”,“干预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异议和谴责”,说明美国的对外强权政治行径越来越不得人心,故D正确;A、B、C与现实国际政治状况不符合,排除。 17.如图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示意图,①②处应填的最佳选项是 A. 井田制度庄园经济 B. 千耦其耘小农经济 C 简单协作自然经济 D. 集体耕作商品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是“千耦其耘,集体耕作”,第一个空白部分可以填“千耦其耘”或“集体耕作”,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农经济,第二个空白部分,可以填“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故B正确;井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不符合“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期,排除A;简单协作是资本主义早期劳动社会化的基本形式,C不符合题意,排除;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错误。 18.《凤凰网—历史探究》这样叙述:“地价推高,必然导致地租率(经济学意义上的‘地租率’是指自由契约下的地权收益—无论租佃经营还是雇工经营—与地价比)下降,这反过来又成为抑制外部‘资本’‘过量’进入土地市场的一个重要调节机制”。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 地价对外部“资本”决定性作用 B. 商业资本助推土地兼并作用有限 C. 土地市场的稳定取决于地价的调节 D. 地租率与地价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商业资本助推土地兼并,地价推高,地租率下降;地租率的下降又抑制了商业资本购地行为,说明商业资本对土地兼并的助推有限,故B正确;AC表述太绝对,错误;反比例关系指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D不符合题意,排除。 19.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这些现象可用来说明当时 A. 抑商政策的失效 B. 士农工商的界限趋向消亡 C. 营商环境的改善 D. 商人的社会地位高于农民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中唐以后“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等禁令松弛,到南宋商人及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说明政府对商人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反映出营商环境的改善,故C正确;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推行抑商政策,A排除;B项错在“界限趋向消亡”,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工商杂类不得预与士伍”“商人及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0.清朝初年,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一种现象,包买商通过供给原料和收买其产品的方式把那些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控制在自己手中,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这种现象本质上属于 A. 商业资本对手工业品的控制 B.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特征 C. 农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 D. 官营手工业品的市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资本主义萌芽有两条途径,一种是手工业者的分化,另一种是商业资本打入生产领域,材料反映的是第二种,材料现象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特征,故B正确;A不属于本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农副产品商品化”,排除C;官营手工业主要为皇室和官府服务,不面向市场,排除D。 21.某个时期,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同时,赋役征银也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欧洲、美洲、非洲的三角贸易 B. 中国海陆交通的发达 C. 中国赋役制度的改革 D. 欧洲、亚洲、美洲的三角贸易 【答案】D 【解析】 【详解】AD项三角贸易中欧洲、美洲是共同的,A项突出了非洲,D项突出了亚洲,中国属于亚洲,所以是欧洲、亚洲、美洲的三角贸易促进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D正确,排除A;BC无法说明“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的原因,排除。 22.某国通过议会出台了某法案,以后该法案不断修改完善,出台该法案的目的,一是为了控制殖民地经济发展,独占殖民地市场,从而禁止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直接进行贸易。二是为了打击当时强大的海上贸易竞争对手,据此判断“法案”以及“法案”的实质是 A. 《航海条例》,殖民扩张 B. 《独立宣言》,商业资本的扩张 C. 《权利法案》,资本的原始积累 D. 《航海条例》,贸易保护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荷兰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海上马车夫”,英国出台了《航海条例》,打击荷兰势力,实行贸易保护,故D正确;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的主要目的是打击荷兰势力,实行贸易保护,排除A;美国颁布《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与“打击当时强大的海上贸易竞争对手”无关,排除B;《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与“打击当时强大的海上贸易竞争对手”无关,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打击当时强大的海上贸易竞争对手”,联系所学英国殖民扩张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 23.1832年,英国进行了议会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二、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后来又通过改革后的议会废除了《谷物法》和《航海条例》。上述举措 A. 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B. 彻底破除了非关税壁垒 C. 有利于自由贸易政策的出台和贯彻 D. 促进了垄断资本向全球范围的扩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资本主义领先世界,提倡自由贸易,因此,体现贸易保护主义的《航海条例》被废除,故C正确;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力,并非扩大无产阶级利益,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4.某个时期被冠以“大企业时代”、“大公司时代”。这个时期的许多大企业往往由高级人才进行管理,开始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现象本质上属于 A. 垄断组织的发展 B. 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 C. 生产关系的调整 D. 政府经济职能的缺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所指现象是职业经理人的大量出现,经理人出现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故C正确;A是“大企业时代”、“大公司时代”出现的原因,排除;BD不属于材料现象的本质,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进行了各种政体试验失败后,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后的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胆的民主创新。在这个伟大的过程中苏联的影响是巨大的,苏联是中国可贵的朋友,它的成功促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政治环境仍然面临着严重威胁,还有大片领土尚待解放,这也急需运用强大的民主政治威力,群策群力巩固新生政权,并且尽快恢复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另外,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占据了新中国文化的大部分,同时新中国文化又是兼有帝国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混合文化,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负面性。 ——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材料二 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成立后,在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下,为调动一切力量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行中国独有的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实施,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废除政治协商制度,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一直存在至今。这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建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政治基石。 ——摘编自刘诚《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新创造——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理论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立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 (3)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 【答案】(1)背景:新生政权面临威胁,人民民主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新生政权面临挑战;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中苏建交,苏联的影响。 (2)关系:两者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到1954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1954年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人民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4)认识: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具有伟大的开创性;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是根据中国国情而建立的;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政治环境仍然面临着严重威胁”得出新生政权面临威胁,人民民主政权需要进一步巩固;根据“尽快恢复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得出国民经济千疮百孔,新生政权面临挑战;根据“新中国文化又是兼有帝国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混合文化,这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负面性”得出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的顺利发展;根据“在这个伟大的过程中苏联的影响是巨大的”得出中苏建交,苏联的影响。 (2)关系: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同构建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完整体系,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政治基石”得出两者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基石;根据“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行中国独有的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实施,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废除政治协商制度,其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一直存在至今”得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到1954年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1954年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根据所学可知,人民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是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4)认识:可从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开创性、符合中国国情、实现民主等角度分析总结。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交换物品的场所称作“市”,通常设在人民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 ——摘编自童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商业经营形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发展演变:商代就已出现商人,商业区域广泛,形成“工商食官”格局;战国时期,“工商食官”被打破;秦汉时期全国商品流通普遍;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并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主要因素: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变化: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相继在中国出现。评价:给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进程。 【解析】 【详解】(1)发展演变:根据“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独立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得出商代就已出现商人,商业区域广泛,形成“工商食官”格局;根据“直到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得出战国时期,“工商食官”被打破;根据“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得出秦汉时期全国商品流通普遍;根据“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得出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并出现纸币;根据“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得出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 主要因素:可从政府的经济政策、国家的政治环境、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角度分析解答。 (2)变化:根据“中国通商银行”“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大型百货公司”得出银行、股份制企业、证券机构、百货公司等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相继在中国出现。评价:可从为近代中国商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中国近代化、促进思想解放等角度分析总结。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节选) 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路。 阐述: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运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融合发展的载体。 【解析】 【详解】阅读材料,可提出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之路。阐述:根据“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说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根据“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说明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最后,总结升华,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融合发展的载体。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英国枢密院内部形成一个核心,被称为“内阁”,作为国王的高级咨询机构,威廉三世时,两党人士被延揽入阁,但因政见不同,争吵不休。鉴于此,1693年以后,从议会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然而当议会多数发生变化时,政府和议会将发生冲突,使国事陷于混乱。安妮女王时,规定任何人(若不具备进入上议院资格)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竞选进入下院。1708年,女王组建辉格党政府,开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但安妮性格软弱,容易造成决策的反复。于是,大臣们遇事先进行磋商,达成一致后再报告女王,使其无选择余地。于是,形成了内阁意见必须统一的先例。由此逐步发展成内阁集体责任制,内阁作为整体对议会负责。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 材料二 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立宪派欢欣鼓舞,纷纷组织立宪团体。积极参与咨议局和资政院的组建及议政活动,并连续多次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国会请愿运动,将立宪运动推向高潮。1911年5月8日,宪政编查馆会同会议政务处将所拟《内阁官制》与《内阁办事暂行章程》上奏,得到允准。在《内阁官制》公布的同一天,清廷任命了国务大臣,责任内阁正式成立,在13名国务大臣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4人。因此,时人形象地称此内阁为“皇族内阁”。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内阁体制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英两国内阁形成的不同之处,并对近代中国内阁的产生进行简评。 【答案】(1)趋势:内阁由咨询机构向权力机构演变;内阁组建与政党联系日益紧密;对政务的处理形成内阁协商一致的惯例。 影响:英国逐渐形成了责任内阁制,资产阶级君立宪制也得到完善,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不同之处:英国适应近代政治实践需要而形成,惯例、议会的推动起重要作用;中国清政府为延续统治被迫推出,民主政治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简评:从形式上看是民主宪政的创举,但从意图、组成人员来看,是一场骗局,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高涨。 【解析】 【详解】(1)趋势:根据“国王的高级咨询机构”,并结合所学得出内阁由咨询机构向权力机构演变;根据“从议会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得出内阁组建与政党联系日益紧密;根据“形成了内阁意见必须统一的先例”得出对政务的处理形成内阁协商一致的惯例。 影响:可从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完善资产阶级君立宪制、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2)不同之处:根据“当议会多数发生变化时,政府和议会将发生冲突,使国事陷于混乱。安妮女王时,规定任何人(若不具备进入上议院资格)出任国王的大臣,都必须经过竞选进入下院”得出英国适应近代政治实践的需要而形成,惯例、议会的推动起重要作用;根据“清末新政”“立宪派欢欣鼓舞,纷纷组织立宪团体。积极参与咨议局和资政院的组建及议政活动”得出中国清政府为延续统治被迫推出,民主政治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简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形式上是民主宪政的创举、实质是加强君主专制、客观上推动革命形势高涨等角度评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