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4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 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推动诸侯扩充疆域 B.强化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 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 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候宾会.”该段材料的主旨是 A.介绍诸侯争霸的形势 B.说明周王室已经衰微 C.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外因 D.陈述各诸侯强国的国情 3.“到公元前800年,西周有二百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其中25个封国较大,具有重要地 位。”按照规定,这些诸侯国 A.有任意选择继承人的权力 B.完全是在争霸战争中形成的 C.应向周王交纳土地税 D.必须承担周王的各种军事义务 4.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政治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 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分封与宗法关系的说 明,最为恰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不再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小宗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侯国的大宗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5.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 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 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6.有史料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候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 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A.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B.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 C.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最大范围地扩大了国家疆域 7.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 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A.等级制度被废除 B.分封制度被破坏 C.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D.贵族特权被废除 8.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 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 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实际上 A.主张中央集权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分封制 D.反对郡县制 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 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权力高度集中 C.皇帝非常勤政 D.严格的等级制度 10.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 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 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11.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 土藩翼之卫。”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分封制 B.设置尚书令 C.颁布推恩令 D.分封诸侯王 12.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 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这一制度是 A.世官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13.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这说明 A.唐代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B.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D.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 14.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 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 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 A.众相制初步确立 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相权进一步削弱 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 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 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 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 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17.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1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 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19.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 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 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B.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 20.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谨慎,奉公守 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 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21.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 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这段话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C.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22.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 影响。其中主要有 ①“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 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C.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确保了罗马帝国境内所有居民的平等 24. 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 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发展规范了社会秩序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25.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 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B.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6.钱乘旦先生认为“民主是工业革命的结果,而不是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工业革命,就没 有现代民主化的进程”。以下事实可以支持此观点的是 A. 1832年议会改革 B.颁布《权利法案》 C.形成责任制内阁 D.发动光荣革命 27.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领袖墨尔本几乎是手 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 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1维多利亚女王“仍 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 C.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 28.孟德斯鸠认为,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宪法(法律) 的颁布首先批驳了孟德斯鸠这一观点 A.美国《1787年宪法》B.英国《权利法案》 C.法国《1875年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9.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创新” 主要是指 A.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民主共和国 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C.都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D.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 30.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 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31.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A.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制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 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D.杰弗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32.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宪法大都规定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两国的元首都 A.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C.直接领导政府,统率武装力量 D.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33.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 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法制化 B.民主性 C.普选制 D.反封建 34.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政体有所不同: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 了议会制共和制,美国则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政体的确立都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B.三国政体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各国的国情不同 C.美国政体最优,法国次之,英国的政体最差 D.在三国政体确立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的法律文献 3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民主原则的是 A.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B.规定国家采取联邦制度 C.规定不论性别、种族、人人平等 D.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36.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 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 难,并望以宾礼相待……”该类护照最早出现的时问最可能开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7.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的结果是 A.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的内地 D.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 38.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 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C.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崇 39.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 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A.革命前途上具有共同性 B.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D.后者更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40.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之一.对以下两张图片的解读,不符合史实 的是 A.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勇于斗争不惧牺牲的精神 B.反映了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破坏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 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1题10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6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州,每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 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 材料二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 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 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长平 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材料三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洪武十五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 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 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 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平常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 接奏请皇帝. ——以上材料均摘自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宋、明三代的官制有何相同之处?(2分)材料二中的地方官 制有何显著特点?(2分) (2)材料反映的明朝制度同汉、宋两朝相比有何不同?(2分) (3)简述三朝上述措施的共同进步作用?(4分) 42.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力……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 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二第十一奈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 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 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材料三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 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 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疮痍法律 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 部长副署。 (1)材料一、二分别出自哪部文献?(2分)两段材料反映的两国元首所处地位有何不同?(4分)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两国元首产生方式及与各自议会之间关系的差异?(4分) (3)在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课后,李明同学认为法国的政体进步, 史航同学认为德国的政体有效。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 43.(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处于社会最底层,深受剥削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但是,农民阶级受 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分散的个体生产方式的影响,带有分散性、落后性等阶级局限性。因此,“农 民可以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以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 材料二: (1)请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史实指出农民是怎样充当两种不同的“角色”的?(6分) (2)材料二所示文献中,哪一个更能体现农民阶级的要求?哪一个更为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为什么?(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两图所示文献中的经济主张存在怎样的经济联系?为什么? (6分) 南阳市高一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10:BCDCD ABDBC 11-20:DBDCD BACBD 21-30:CBBCA ACADC 31-40:ABACA BDCAB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1题10分,第42题14分,第43题16分,共40分。 41.(1)共同点:设置严密的监察制度,加强对官吏的监督。(2分)材料二特点:分散地方权力。(2分) (2)增设特务机构。(2分) (3)有利于整顿吏治,防止官吏腐败;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安定。(4分) 42.(14分) (1)《权利法案》、《德意志帝国宪法》。(2分)异:英国国王权力受到限制(2分);德国皇帝大权独揽。(2分) (2)德国:世袭(1分),控制议会(1分)。法国:选举(1分),对议会负责(1分)。 (3)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有利于民主进程的推进。(或)德国: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强大。(3分)判断一种政体的优劣,应从本国国情出发。(1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43. (1)保守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利用宗教方式发动、组织群众;《天朝田亩制度》违背经济发展规律;领导集团腐败内讧,导致天京变乱。(3分革命性: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重任,同中外反动势力坚决斗争;《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3分) (2)《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资政新篇》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进行改革。(4分) (3)相互矛盾。(2分原因:前者主张小生产者基础上的公有制;后者主张私有制,发展资本主义。(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