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青海省海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0年4月8日,“中国荆楚味 湖北农产品”促销活动正式启动。全国10省市地面频道同步联播,几十家电商平台同台助销,湖北多地市县负责人客串“电商主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消费群体在网上纷纷响应:“买买买,支持湖北!”下列图示(S1、S2分别为促销前后的湖北农产品供给量,D1、D2分别为促销前后的湖北农产品需求量)正确反映促销直接效果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全国10省市地面频道同步联播,几十家电商平台同台助销,湖北多地市县负责人客串“电商主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消费群体在网上纷纷响应:“买买买,支持湖北!”,这表明在该农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 A:该图反映的是价格不变,供给增加,排除A。 B:该图反映的是价格不变,需求增加,B正确。 C:该图反映的是价格上涨,供给增加,排除C。 D:该图反映的是价格下降,需求增加,排除D。 故本题选B。 2. 全屏幕指纹解锁、屏下摄像头、120W超级快充、折叠屏……手机厂商们投入巨大的精力用于研发,不断推出新款手机;但相对于普通智能手机,这些新款手机的价格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新款手机 ①能满足人们的特殊需要 ②价值量比普通手机高 ③凝结了更多的人类劳动 ④功能齐全、性价比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新款手机的价格较高,是由于其价值量较大,新款手机的价值量比普通手机高,凝结了更多的人类劳动,②③符合题意。 ①: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新款手机的价格较高,是由于其价值量较大,而不是因为新款手机能满足人们的特殊需要,满足需要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商品的价格,但并不是主要原因,①说法错误。 ④:功能齐全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影响商品的价格,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价值决定价格,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 到2022年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退出。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应对,在消费者关心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等技术短板问题上不断取得突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见 A. 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 B.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 规模优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 D.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答案】D 【解析】A: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营利,故A不选。 B:材料强调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故B不选。 C: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是技术,材料强调企业要追求发展的质量而不是规模,故C不选。 D: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积极应对,在消费者关心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等技术短板问题上不断取得突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体现了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4. 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有利于 ①实现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②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③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收入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分配,故①不选。 ②④:“第三次分配”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这说明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故②④正确。 ③:个人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分配”,与投资无关,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D。 5. 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上述举措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③扩大社会总需求 ④缩小地方财政收支缺口 ⑤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A. ①→④→②→⑤ B. ④→①→③→⑤ C. ④→⑤→③→① D.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④:赤字规模增加,同时发行抗疫特别国债,这有利于缩小地方财政收支缺口,④排第一。 ①: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缩小有利于保障地方政府财政支出,①排第二。 ③:地方财政支出增加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③排第三。 ⑤: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需求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⑤排第四。 故本题选B。 6.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海南自由贸易港实行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等。此举旨在 ①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 ②拓宽海南经济发展空间 ③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 ④缩小海南贸易顺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材料中的做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而不是要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①错误。 ②③ :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实行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等。可见,此举旨在拓宽海南经济发展,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②③正确。 ④:材料中的做法是为了促进贸易发展,而不是为了缩小海南贸易顺差,排除④。 故本题选C。 7. 智能机械火力全开,人工智能品控识别,数据挖掘深度改造……一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基建”在某传统纺织企业的车间里加速推进,助力企业在疫情之下“逆袭”。以前年产20万吨锦纶至少需要1100名工人,现在只需420人。可见“新基建”能够 ①优化创新生态,助力传统纺织企业实现扭亏为盈 ②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破解发展难题 ③降低人力投入成本,提高传统制造企业生产效率 ④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一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基建”在某传统纺织企业的车间里加速推进,助力企业在疫情之下“逆袭”。这说明“新基建”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③④符合题意。 ①:“新基建”能够助力传统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但不一定实现扭亏为盈,排除①。 ②: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②错误。 故本题选D。 8. 湖南花鼓戏《桃花烟雨》结合剧种特点,将“扶贫”这一重大时代题旨镶嵌进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中,演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戏中的人物借助花鼓戏热烈、张扬、明亮的艺术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花鼓戏《桃花烟雨》的创作反映出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艺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③文艺作品必须如实地演绎现实生活 ④传统文化至今都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 :湖南花鼓戏《桃花烟雨》结合剧种特点,将“扶贫”这一重大时代题旨镶嵌进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中,演绎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戏中的人物借助花鼓戏热烈、张扬、明亮的艺术语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花鼓戏《桃花烟雨》的创作反映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文艺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①②符合题意。 ③:文艺作品不一定如实地演绎现实生活,③说法太绝对,排除。 ④:花鼓戏《桃花烟雨》的创作反映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文艺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未体现传统文化至今都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故本题选A。 9. M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寨。近年来,该村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为当地发展增添了活力 ②文化生产力决定乡村振兴的进程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近年来,该村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传统文化元素的注入为当地发展增添了活力,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 ②:文化生产力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 ③: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0. 近年来,我国有不少影视剧出口海外,一些优秀作品频频亮相于大型国际电影电视节,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海外播出,国际传播效果明显。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因素 ②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可度得到提升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优秀文化作品在海外传播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核心因素,①错误。 ②④:我国不少优秀作品的影视剧出口海外,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海外播出,国际传播效果明显。这表明中华文化的国际认可度得到提升,这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②④正确。 ③:材料不涉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的关系,③排除。 故本题选D。 11. 尽管韩国、越南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农历新年,但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春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片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做年粽和糯米饼。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③文化多样性决定中、越、韩三国文化的差异性 ④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④:韩国、越南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说明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通过庆祝民族节日能够感受到文化的不同,说明了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④正确。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①错误。 ③:本项中“决定”的说法错误,③错误。 本题选C项。 12.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煌考察时强调,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这是基于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主要是针对本民族文化而言,而材料强调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可见材料不涉及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①排除。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排除。 ③④:要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这是基于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3. 《商书·盘庚中》中的“古我前后,周不惟民之承”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重民之意的记载,此后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民意。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古代的重民之意思想,将人民置于最高的中心位置。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思想为我国的政治实践提供思想引领 ④重民之意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古我前后,周不惟民之承”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关于重民之意的记载,此后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民意,说明文化具有继承性,①符合题意。 ②: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古代的重民之意思想,将人民置于最高的中心位置,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基本特征保持不变,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②符合题意。 ③:优秀传统思想能为我国的政治实践提供思想引领,③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4.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城市发展要增加传统建筑,减少现代建筑 ②留住记忆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 ③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能让人们记住乡愁 ④继承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③④: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这说明继承传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能让人们记住乡愁,保护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有利于延续城市的生命力,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强调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而不是增加传统建筑和减少现代建筑,①错误。 ②:留住记忆有利于延续城市的生命力,但这不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②错误。 故本题选D。 15.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很神奇:迄今为止,自源的、古老的表意字中,只有汉字绵延数千年,岿然独存,成为表意字的典型代表。汉字很美观:一撇一捺,一折一钩,有时如西岭雪、东吴船,有时似大漠沙、阴山月。汉字横平竖直,方正而不刻板;有棱有角,生动又有内涵。由此可见 ①汉字独具特色,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②汉字源远流长,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汉字薪火相传,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④汉字生命力顽强,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汉字很神奇:迄今为止,自源的、古老的表意字中,只有汉字绵延数千年,岿然独存,成为表意字的典型代表。汉字很美观:一撇一捺,一折一钩,有时如西岭雪、东吴船,有时似大漠沙、阴山月。汉字横平竖直,方正而不刻板;有棱有角,生动又有内涵。这说明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生命力顽强,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生动体现,①④符合题意。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错误。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6. 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母体中的子文化,与中原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在同一文化生态环境中共生。它一方面吸收中原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的许多成分,另一方面也向中华文化的母体及其他子文化输送血液。这种共生关系造就了藏文化多元复合、多维向心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特点。材料主要体现了 A.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C. 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D.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答案】C 【解析】A:材料强调的是藏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故A不选。 B:材料未体现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故B不选。 C:材料中指出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母体中的子文化,与中原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在同一文化生态环境中共生。体现了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故C正确。 D:文化差异性不会消失,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谣言不时侵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它不仅会给民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干扰,还会不断摧毁社会信任体系,并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基于此,政府需要 ①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正确引导 ②提高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③提供更多、更健康、更科学的文化产品 ④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针对网络谣言政府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同时政府需要提高社会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针对网络谣言政府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政府不是市场主体,并不能提供文化产品,③说法错误。 ④:题中网络谣言的出现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有关,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但并不能消除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 酿酒、熬红糖、做糕点、烤全羊、造纸、蜀绣、制墨、做秋千、做竹子家具……以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出名的李子柒把中国人传统而本真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了。浓浓的中国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这些短视频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发挥大众传媒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②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增强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教育发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无此功能,①错误。 ③:应该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③错误。 ②④:“李子柒拍摄古风美食短视频,把中国人带有浓浓的中国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呈现出来,这些短视频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这给我们的启示有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9. 当今时代,社会更加开放,大众视野更为开阔,价值追求更显丰富,但人性中善良、真诚、友爱等美好的部分永远不会改变,也不能缺失。当置身于困境时,人们期待的仍然是雷锋式的帮助;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时,人们渴望的仍然是雷锋式的友爱。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雷锋精神凝聚了人们的美好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最持久的物质力量 ②弘扬雷锋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③饱含人性光辉的雷锋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 ④雷锋精神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是中国价值的重要内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之所以人们期待的仍然是雷锋式的帮助,渴望的仍然是雷锋式的友爱,是因为弘扬雷锋精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饱含人性光辉的雷锋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②③正确。 ①:雷锋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①错误。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④错误。 本题选C项。 20.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快得多。仅仅在过去10年里,北极地区的气温就上升了0.75摄氏度;相比之下,整个地球在过去137年里才上升了0.8摄氏度。科学家们得出的这一结论 ①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②是全球气候变化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是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事实的主观映象 ④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关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最新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快得多,这是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事实的主观映象,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①③正确。 ②④:实践决定认识。科学家们得出的“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方要快得多”这一结论是深入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全球气候变化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的产物,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这对中青年干部的启示有 ①勇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正确处理好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③在实践中超越和推翻现有真理 ④掌握真理比实践更具积极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要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这说明中青年干部要勇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正确处理好实践和认识的关系,①②正确。 ③:应该是在实践中超越和发展现有真理,而不是推翻现有真理,真理性的认识不能被推翻,③错误。 ④:掌握真理和实践都重要,二者无法比较谁比谁更具积极意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2. J省省委强调,推进本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加强系统研究,把自己能做的事更加积极有效地做好,努力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列。可见 ①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提高发展质量要立足整体,统筹考虑各个发展要素 ③部分的发展影响整体的发展 ④只有准确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才能认清发展方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②③ :材料中强调,“推进本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加强系统研究”,说明了提高发展质量要立足整体,统筹考虑各个发展要素,材料中又强调,“把自己能做的事更加积极有效地做好,努力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走在前列”,说明了部分的发展影响整体的发展,②③正确。 ①:整体对部分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①错误。 ④:材料中主要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到主流与支流之间的关系,④排除。 本题选C项。 23. 优秀的人,不是与生俱来就带着光环,也不一定比别人幸运。他们只是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对自己有要求,不因舒适而散漫放纵,不因辛苦而放弃拼搏。自我提升的过程,必定伴随辛苦与疼痛,唯有经历打磨,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材料启示我们 ①正确面对挫折,坚持必胜的信心 ②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 ③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 ④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发生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③:“优秀的人只是在每一件小事上都对自己有要求,不因舒适而散漫放纵,不因辛苦而放弃拼搏。自我提升的过程,必定伴随辛苦与疼痛,唯有经历打磨,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这启示我们要正确面对挫折,坚持必胜的信心,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①③正确。 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可见,该选项没体现,②排除。 ④:材料体现了要注重量的的积累,不涉及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发生,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4. 教育部自2003年开展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在探索综合评价学生、破解招生“唯分数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近几年,自主招生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为此,自2020年起,我国停止自主招生,实施“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强基计划”代替自主招生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实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 ③“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符合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④对自主招生的评价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强基计划”代替自主招生是因为自主招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这并不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错误。 ②:“自主招生”和“强基计划”并不是矛盾的双方,二者无法转化,②排除。 ③:“强基计划”招生改革试点体现的是通过从试点地方总结共性的经验,以用共性的经验指导其他地方改革,可见,这符合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对招生不“唯分数论”,而是综合评价学生,可见,对自主招生的评价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20年3月开始,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启动消费券发放工作。截至2020年5月8日,一共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累计发放了190多亿元消费券,消费券种类形式多样,线上线下齐发,覆盖餐饮、百货、文旅、汽车、爱心扶贫等领域。 在消费券的吸引下,市民走进实体店,开启“线下选购、线上支付、在线补贴”的消费新模式。在消费券发放后,多家大型商场(综合体)的日营业总额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5%左右。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发放消费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振居民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能,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2)促进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复苏。 (3)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促进社会公平。(考生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启动消费券发放工作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培养思考的兴趣和品质,激发公民政治责任感。 本题设问指向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发放消费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解题的步骤是原理+意义。在消费券的吸引下,市民走进实体店,开启消费新模式,这说明发放消费券有利于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促进社会公平,降低居民消费成本,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在消费券发放后,多家大型商场(综合体)的日营业总额恢复,这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发放消费券促进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复苏,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点睛】解答意义类主观题有以下对策: 对策一: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从不同主体进行分析。比如,分析经济意义时,常见主体有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 对策二: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比如,分析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我们可以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 对策三:回归教材分析意义。即把试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对题中的材料和设问做出分析,把材料观点与课本知识一一对照,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对策四:结合材料分析意义。即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教材观点谈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 对策五:要遵循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原则,体现由小到大原则。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在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良渚古城文化遗址公园也同步开园。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渚古城文化遗址公园集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展示、教育、科研、游览、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这既是对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展示、利用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也让良渚古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得到不断传承。 良渚古城文化遗址公园河道旁的作坊、莫角山上的宫殿,遗址上有限的景观设计都体现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明的敬畏。良渚古城遗址管理委员会按照“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真实可逆”的原则,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运用绿植标识、模拟复原、小品雕塑、数字演示、场馆展示等手段,开展遗址保护展示,科学、立体、全面地展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文明特征、价值内涵,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引入5G技术,让古城更加智慧化,增强游览的体验性,让这座世界遗产的历史景区更具魅力。 体验遗址创新,静听良渚“诉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良渚“诉说”了怎样的文化创新理念。 【答案】(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导向,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实践中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 (2)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内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的保护、展示、体验和传播方式,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解析】本题以良渚古城文化遗址公园的开园为背景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设题,主要考查了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良渚“诉说”了怎样的文化创新理念,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本题所设定的问题指向,即为“良渚‘诉说’了怎样的文化创新理念”,以此为标准,考生可以从文化创新上来进行回答;其次,考生需要注意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材料中,“开展遗址保护展示……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说明了文化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导向,在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实践中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材料中,“在充分尊重遗产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说明了文化创新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正确处理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国内外大型遗址展示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材料中,“引入5G技术,让古城更加智慧化,增强游览的体验性,让这座世界遗产的历史景区更具魅力”,说明了文化创新要坚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文化的保护、展示、体验和传播方式,扩大文化的影响力。 【点睛】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提醒: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立即动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材料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的严峻考验,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国家、为人民筑起最值得信赖的第一道防线;广大人民群众服从大局、听从号令、严守纪律,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火墙”;广大科研工作者奋战在实验室,与科研仪器、病毒样本为伴,从事临床救治探索、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开发、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等研究,为抗疫注入科学力量。我们相信,只要14亿中华儿女勠力同心、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战胜疫情,就一定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 材料二 疫情既是教育的背景,也是教育的资源。新时代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将有效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烈情感。当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对教育者而言,面对疫情,要化危机为机遇,要挖掘蕴藏于战“疫”故事中的典型事迹,讲好抗疫故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答案】(1)①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②广大人民群众服从大局、听从号令、严守纪律,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③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为抗疫注入科学力量,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④虽历困难,但阻挡不了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⑤无论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他们的付出与努力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①引导青年学生从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充分认识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④以抗击疫情中的英雄模范为榜样,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引导青年学生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⑤ 鼓励青年学生科学应对人生的各种挑战,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 【解析】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设问要求是“说明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 材料“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国家、为人民筑起最值得信赖的第一道防线”,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材料“广大人民群众服从大局、听从号令、严守纪律,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火墙”,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材料“广大科研工作者奋战在实验室,与科研仪器、病毒样本为伴,从事临床救治探索、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开发、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等研究,为抗疫注入科学力量”,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只要14亿中华儿女勠力同心、自强不息、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战胜疫情,就一定能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最后,从广大医务工作者、广大人民群众,还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付出与努力,可看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设问范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设问要求是“说明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分析材料和设问,运用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紧扣“把青年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育的引领作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睛】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四要素”:第一要素:审清主观题的设问,明确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确定答题范围,这是答题的关键。即通过阅读试题的背景材料及设问,确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错。第二要素:学会分析材料、围绕材料提示搜索相关知识点是答题的依据。分析材料,弄清材料的层次,就可以利用材料的暗示,搜索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第三要素: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是解答主观题的基础。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确保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第四要素:规范答题。要正确运用政治术语答题;注意多角度思考问题, 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防止出现理论和实际相脱离,即“两张皮”现象。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再好的政策、再周全的计划,也需要深入人心,只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取得实效。 某地为了给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热心居民建议,组织成立了居民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宣传垃圾分类,推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线下,广大志愿者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公益宣传活动、教育活动等方式引起居民关注,并指导“身边人”做好垃圾分类以发挥表率作用;在线上,广大志愿者通过视频、动画、垃圾分类小程序等方式进行宣传,还通过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动员居民每天自觉上传自家垃圾桶的照片,群里每个人都可以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目前,该地居民不仅自己认真做,还会主动宣传,带动亲朋好友一起践行垃圾分类。居民的参与热情和自觉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垃圾分类成效喜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该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该地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3)请你为该地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精练,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有利于营造促进垃圾分类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能够影响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推动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并使人对其付诸行动。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有助于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并持之以恒。 (2)坚持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该地心系群众利益,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从群众中获取智慧和办法,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开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和榜样引领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垃圾分类成效喜人。 (3)答案示例:垃圾要分类,生活更美好;垃圾可变宝,分类更环保;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生活我先行。 【解析】本题通过垃圾分类设置情境,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化对人的影响和群众路线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 (1)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属于微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该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依据;题型是原因类题,是某主体做某事的原因。 第二步:列举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点:文化影响人的来源、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这几个知识点就是该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依据,然后根据原理依据推出该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具体意义。 (2)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属于中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说明该地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根据分析对象缩小知识点为坚持群众路线; 题型是说明类题。 第二步: 列举坚持群众路线的知识点:持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步:分析材料,找出有效信息:某地为了给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广泛走访调研、听取热心居民建议,组织成立了居民志愿者队伍,用知识点说明材料。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注意围绕垃圾分类的主题,字数限定在15字内,形式为标语。 【点睛】说明类题的判断与解答: 1.设问特点:运用某原理分析某做法、某事,最大特点是知识范围与分析对象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分析知识范围:知识范围一般为微观知识范围,列举出知识点。 3.分析材料,根据知识点和分析对象有针对性的提取材料中的信息。 4.组织答案,答题思路为:原理+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