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学案(全国通用)(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化学常用计量学案(全国通用)(2)

研析最新考纲 洞悉命题热点 ‎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与应用 ‎2.溶液中有关组成的计算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 [全国卷]‎ ‎1.(2019·全国卷Ⅲ)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升溶液中的H+数目为0.02NA B.c(H+)=c(H2PO)+‎2c(HPO)+‎3c(PO)+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减小 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解析] pH=2的H3PO4溶液中c(H+)=10-2 mol·L-1,每升溶液中所含N(H+)=0.01NA,A错误;由电荷守恒知,该H3PO4溶液中存在c(H+)=c(H2PO)+‎2c(HPO)+‎3c(PO)+c(OH-),B正确;加水稀释能促进H3PO4的电离,使其电离度增大,由于以增大溶液体积为主,导致溶液中c(H+)减小,溶液pH增大,C错误;向H3PO4溶液中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中c(H2PO)增大,促使平衡H3PO4??H++H2PO逆向移动,抑制H3PO4电离,溶液酸性减弱,D错误。‎ ‎[答案] B ‎2.(2018·全国卷Ⅰ)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解析] ‎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n(FeCl3)=0.1 mol,如果氯化铁完全水解,则生成0.1‎ ‎ mol Fe(OH)3,而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由许多氢氧化铁聚集而成,故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远小于0.1NA,A项错误;氩气是单原子分子,1 mol Ar含18 mol质子,B项正确;甘油(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3H8O3,相对分子质量为92,1 mol(‎92.0 g)甘油含3 mol羟基,C项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会生成四种有机产物,即1.0 mol甲烷反应后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共为1 mol,D项错误。‎ ‎[答案] B ‎3.(2018·全国卷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 g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解析] ‎24 g镁和‎27 g铝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但Mg、Al的质子数分别为12、13,A项错误;1 mol O2含有16 mol电子,1 mol O3含有24 mol电子,质量相同(设为m g)的O2、O3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 mol= mol、×24 mol= mol,B项正确;1 mol D2O含有10 mol中子,1 mol H2O含有8 mol中子,C项错误;1 mol CH3—CH3含有7 mol共价键,1 mol CH2===CH2含有6 mol共价键,D项错误。‎ ‎[答案] B ‎[省市卷]‎ ‎1.(2019·浙江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 B.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微粒数大于0.5NA C.‎30 g HCHO与CH3COOH混合物中含C原子数为NA D.‎2.3 g Na与O2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A和0.2NA之间 ‎[解析] 1个CH2===CH2分子中包含4个单键和1个双键,而1个双键中有2个共价键,故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A项正确;500 mL 0.5 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包括Na+、Cl-、H2O、H+、OH-,故微粒数大于0.5NA,B项正确;HCHO和CH3COOH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30 g HCHO和CH3COOH混合物中含“C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C原子数为NA,C项正确;‎2.3 g Na与O2完全反应,不论生成Na2O还是Na2O2,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A,D项不正确,故选D。‎ ‎[答案] D ‎2.(2018·海南卷)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 g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A B.‎18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C.‎28 g的乙烯和环己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 D.‎1 L 1 mol·L-1的NH4Cl溶液中NH和Cl-的数目均为NA ‎[解析] 金刚石中每个碳形成四个共价键,但每个共价键为两个碳共用,故平均1 mol碳只含有2 mol C—C键,即‎12 g金刚石中含化学键数为2NA,A错误;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故‎18 g的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B错误;乙烯、环己烷的实验式均为CH2,‎ C正确;NH能水解,导致NH的数目小于NA,D错误。‎ ‎[答案] C ‎3.(2018·浙江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2 g 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A B.‎2 g由HO和2H2O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8 g CuO与足量H2充分反应生成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解析] 由S8的分子结构可知,在S8分子中,每个S原子平均连接1条共价键,‎32 g S8中含有1 mol硫原子,所以其共价键也为1 mol,A项正确;HO和2H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 g·mol-1,且其分子中均含10个质子,所以‎2 g由二者组成的物质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A,B项正确;‎8 g CuO完全被还原成Cu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即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C项正确;在氯水中,氯元素的存在形态有4种,分别是Cl2、Cl-、ClO-和HClO,显然Cl-、ClO-和HClO的数目之和要小于NA,D项错误。‎ ‎[答案] D 考点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广泛应用 ‎1.“标准状况”“常温常压”等外界条件与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 ‎(1)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不适用‎22.4 L·mol-1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 ‎(2)在标准状况下的非气态物质也不适用‎22.4 L·mol-1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如,溴单质、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在标准状况下均为液体;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 ‎(3)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粒子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2.与物质的组成相关的NA的应用 ‎(1)稀有气体、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数目。‎ ‎(2)一定质量含某核素的物质中的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的数目。‎ ‎(3)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1 mol NaHSO4在熔融、固体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而1 mol 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 ‎(4)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电子或原子数目。‎ ‎(5)等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如烯烃)、同素异形体、N2与CO、NO2与N2O4等具有的原子、分子数目。‎ ‎(6)一定物质的量的有机物中共价键的数目(苯环、萘环中无碳碳双键)。‎ ‎(7)一定物质的量的SiO2中含Si—O键、1 mol C(金刚石或石墨)中含C—C键、1 mol P4中含P—P键的数目。‎ ‎(8)含NA个Fe(OH)3的氢氧化铁胶粒数小于NA。‎ ‎3.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NA的应用 ‎(1)与量有关类:足量/不足量Fe与稀硝酸反应、足量/不足量Fe与浓H2SO4反应。‎ ‎(2)强弱有别类:变价金属(Fe、Cu)与强氧化剂(Cl2、Br2、S、I2)反应等。‎ ‎(3)歧化反应类:Na2O2与CO2(或H2O)、Cl2和H2O、Cl2与NaOH(冷稀、浓热)等。‎ ‎(4)浓稀有别类:MnO2与浓盐酸反应、Cu与浓H2SO4反应、Cu与浓硝酸反应,均需要考虑浓度的降低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判断对转移电子数目的影响。 ‎ ‎4.与可逆过程相关的NA的应用 ‎(1)弱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数目和浓度,如CH3COOH、NH3·H2O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数目。‎ ‎(2)能水解的盐溶液中各微粒的数目和浓度,如CH3COONa、NH4Cl溶液中各微粒数目。‎ ‎(3)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微粒数目和浓度,如2NO2??N2O4、2SO2+O22SO3、合成氨反应等。‎ ‎【典例1】 (2019·全国卷Ⅲ)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数目为0.1NA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思路点拨] ‎ ‎[解析] ‎3 g 3He的物质的量为1 mol,每个3He含1个中子,则1 mol 3He含1 mol中子,A项正确;该溶液中含0.1 mol Na3PO4,由于部分PO水解,故溶液中PO的数目小于0.1NA,B项错误;K2Cr2O7中Cr元素为+6价,1 mol K2Cr2O7被还原成Cr3+时,得到6 mol电子,C项正确;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每个分子中均含10个C—H键和3个C—C键,即每个分子中含13个共价键,则‎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含13 mol共价键,D项正确。‎ ‎[答案] B 题组一:微粒数目的考查 ‎1.(2019·山西太原第二次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OD-和‎17 g—OH所含的质子与中子均为9NA B.‎7.8 g Na2S与Na2O2的混合物,含离子总数为0.3NA C.‎8.8 g乙酸乙酯中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1.3NA D.0.1 mol·L-1氯化铜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2NA ‎[解析] 1 mol OD-和‎17 g—OH(1 mol)所含的质子数均为9 mol,但所含的中子数不相等,1 mol OD-含有9NA中子,‎17 g—OH所含的中子数为8NA,A项错误;1 mol Na2O2中含有3 mol离子,1 mol Na2S中也含有3 mol离子,则‎7.8 g Na2S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数总数为0.3NA,B项正确;1个乙酸乙酯分子中含有14个共用电子对,‎8.8 g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0.1 mol,‎8.8 g乙酸乙酯中共用电子对数为1.4NA,C项错误;由于没有提供体积,无法求算0.1 mol·L-1氯化铜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天水一中第一学期第三次考试)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1 L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HF含有0.5NA HF分子 C.将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A D.含‎19.6 g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 ‎[解析] CH3COO-部分水解,常温下,‎1 L 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CH3COO-离子数目小于0.1NA,故A错误;标准状况下,HF是液态,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气体求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每个胶体粒子由成千上万个氢氧化铁粒子构成,将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0.1NA,故C正确;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逐渐变稀,稀硫酸与铜不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少于0.1NA,故D错误。‎ ‎[答案] C 题组二:转移电子的考查 ‎3.(2019·山东名校联盟期末)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每生成3 mol Cl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 B.电解精炼铜时,当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阳极溶解‎32 g铜 C.一定条件下,‎2.3 g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0.1NA D.向仅含0.2 mol FeI2的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当有0.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5NA ‎[解析] A项,反应中氯酸钾中氯化合价由+5价降低至0价,所以每生成3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5NA,正确;B项,由于电解精炼时阳极为粗铜,同时有其他杂质溶解,所以电路中转移NA个电子时溶解的铜不为‎32 g,错误;C项,‎2.3 g Na与氧气反应时,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Na的化合价均是从0价升高到+1价,Na失去电子1×2.3/23 mol=0.1 mol,数目为0.1NA,正确;D项,通入氯气首先与I-反应,即当Fe2+参与反应时,I-已经完全与氯气反应,所以该过程中碘离子反应转移电子数0.4NA,Fe2+反应转移电子数0.1NA,共转移电子数0.5NA,正确。‎ ‎[答案] B ‎4.(2019·西安八校联考)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1 mol Fe和0.1 mol Cu分别与0.1 mol 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2NA B.Na2O2和KMnO4分别制得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2NA和4NA C.‎64 g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解析] A项,0.1 mol Fe与0.1 mol Cl2反应,Cl2不足,0.1 mol Cu与0.1 mol Cl2恰好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2NA,正确;B项,Na2O2和KMnO4制得1 mol O2转移的电子数分别是2NA和4NA,正确;C项,1 mol铜与硝酸反应时,不论生成NO还是NO2转移电子都是2NA,正确;D项,常温常压下,‎11.2 L的H2物质的量小于0.5 mol,错误。‎ ‎[答案] D 题组三:多角度设陷 ‎5.(2019·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92 g甘油中含有的羟基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8NA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3NA D.‎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解析] ‎92 g甘油(丙三醇)为1 mol,其中含有3 mol羟基,A项错误;‎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1 mol氧原子,1个氧原子中含8个电子,故1 mol氧原子所含电子数为8NA,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苯不为气态,且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C项错误;ClO-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故‎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小于NA,D项错误。‎ ‎[答案] B ‎6.(2019·河南六市第二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将‎3.36 L Cl2通入‎1 L 0.2 mol·L-1 FeBr2溶液中,被氧化的Br-数目为0.3NA B.‎14.2 g C10H22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3.1NA C.等物质的量的NaN3和Na2O2中所含阴离子数均为NA D.‎11 g由3H和16O组成的超重水中,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为10NA ‎[解析] 标准状况下,将‎3.36 L(0.15 mol)Cl2通入‎1 L 0.2 mol·L-1 FeBr2溶液中,Cl2先氧化Fe2+,消耗Cl2为0.10 mol,剩余的0.05 mol Cl2能氧化0.1 mol Br-,A项错误。C10H22为烷烃,‎14.2 g C10H22为0.1 mol,含有0.9 mol C—C键,2.2 mol C—H键,B项正确。只知道NaN3和Na2O2的物质的量相等,但不知道物质的量到底是多少,无法判断所含阴离子数具体是多少,C项错误。3HO的质量数为22,‎11 g由3H和16O组成的超重水3HO为0.5 mol,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为11NA,D项错误。‎ ‎[答案] B ‎“九防”巧避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的陷阱 一防“标准状况非气体”,二防“只有浓度缺体积”,三防“溶剂粒子被忽视”,四防“‎ 胶体微粒、聚合物”,五防“阴阳离子能水解”,六防“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七防“可逆反应未到底”,八防“浓度变化、反应停止(或反应改变)”,九防“特殊物质特殊结构”。 ‎ 考点二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1.明确一个中心——物质的量 ‎2.抓住两个关系 对于气体 ‎3.明确两种方法 ‎(1)关系式法: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物质的量”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 ‎(2)差量法: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及差量(实际差量)与未知量列成比例式,然后求解。‎ ‎4.把握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个关键 ‎(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并求其物质的量 ‎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Na、Na2O、Na2O2NaOH,SO3H2SO4等。‎ ‎②含结晶水的物质,如CuSO4·5H2O―→CuSO4。‎ ‎③特殊物质,如NH3溶于水后大部分结合为NH3·H2O,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3分子作为溶质。‎ ‎(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 ‎①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体积,应根据V=求算。‎ ‎②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后,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溶质物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并注意溶液体积变化和各种守恒关系的应用。‎ ‎5.注意三个守恒 ‎(1)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2)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3)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1.(2019·辽宁五校联考)现取m g镁铝合金在一定量的稀硝酸中恰好完全溶解(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 mol·L-1 NaOH溶液,当滴加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沉淀中OH-的质量为(n-m)g B.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C.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 L D.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解析] m g镁铝合金当与硝酸反应后,滴加b mol·L-1 NaOH溶液到V 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 g,则沉淀中OH-的质量为(n-m) g,A项正确;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 mol,B项正确;根据B项可知,生成NO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 mol,NO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L,C项错误;在反应的过程中硝酸显强氧化性和酸性,显强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的物质的量,显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故与合金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D项正确。‎ ‎[答案] C ‎2.(2019·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调研)已知皓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ZnSO4·7H2O,受热易分解。取‎28.70 g ZnSO4·7H2O晶体,加热过程中所得固体质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物质成分为ZnSO4·H2O B.B点时ZnSO4·7H2O中的结晶水全部失去 C.C点时物质成分为Zn3O(SO4)2‎ D.从B点到D点,总反应方程式一定为ZnSO4ZnO+SO3↑‎ ‎[解析] ‎28.70 g Zn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根据图示可知,A点时,质量变为‎17.90 g,质量损失‎10.80 g,A点温度为‎100℃‎,损失的可能为结晶水,物质的量为0.6 mol,则A点物质的化学式应为ZnSO4·H2O,A项正确;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当晶体中的结晶水全部失去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7.90 g-0.1 mol×‎18 g·mol-1=‎16.10 g,即B点,B项正确;随着温度升高,ZnSO4开始分解,分解过程中,Zn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最终全部转化为ZnO,质量应为0.1 mol×‎81 g·mol-1=‎8.10 g,即D点,可见C点时物质成分既有ZnO又有ZnSO4,设ZnO为x mol,则ZnSO4为(0.1-x) mol,81x+161×(0.1-x)=13.43,解得x≈0.033,则n(ZnO)∶n(ZnSO4)≈1∶2,C点物质的化学式为ZnO·2ZnSO4,也可写作Zn3O(SO4)2,C项正确;从B点到D点,发生的反应为ZnSO4分解产生ZnO,既可能发生反应ZnSO4ZnO+SO3↑,还可能发生反应2ZnSO42ZnO+2SO2↑+O2↑,D项错误。‎ ‎[答案] D 考点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七种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一定规格的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八步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倒出装瓶。‎ ‎3.容量瓶的使用“六注意”+“一方法”‎ ‎(1)容量瓶的使用“六注意”‎ ‎①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查漏”。‎ ‎②选择容量瓶遵循“大而近”原则。书写时一定要指出规格。‎ ‎③不能用容量瓶直接溶解固体溶质,也不能用于稀释溶液。‎ ‎④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于长期贮存溶液。‎ ‎⑤容量瓶的容积是在瓶身所标温度下确定的,因而不能将热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⑥定容摇匀后,容量瓶内液面若低于刻度线,不能再滴加蒸馏水。‎ ‎(2)容量瓶的查漏方法 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一只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若漏水,可以在瓶塞处涂点凡士林。‎ ‎4.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的思维流程 ‎(2)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①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②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典例2】 (2019·福建福州质量抽测)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 称取‎4.0000 g NaOH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配制0.0100 mol·L-1的KMnO4溶液 称量‎0.1580 g KMnO4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 C 配制1.0 mol·L-1的H2SO4溶液 量取27.2 mL 18.4 mol·L-1‎ 浓硫酸于烧杯中,加水稀释、冷却后转移至500 mL容量瓶中,将烧杯洗涤2~3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后定容 D 配制0.1 mol·L-1的AgNO3溶液 快速称量AgNO3固体‎4.3 g(约0.025 mol),在烧杯中溶于滴有稀硝酸的蒸馏水中,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将烧杯洗涤2~3次,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后定容,然后置于棕色试剂瓶中 ‎[思路点拨] ‎ ―→―→―→ ‎[解析] 溶解之后需要冷却至室温再转移,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之后方能定容,A项错误。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物质,B项错误。浓硫酸在烧杯中稀释时,应该把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项错误。AgNO3见光分解,需要“快速称量”;溶于滴有稀硝酸的蒸馏水,可以抑制AgNO3水解;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是因为AgNO3见光易分解,D项正确。‎ ‎[答案] D ‎1.(2019·安徽五校联考)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解析] 量取浓硫酸时仰视,量取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大,A项错误。浓硫酸密度大,沿烧杯内壁注入水中不断搅拌,以防液体飞溅,B项正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止液体溅出,且玻璃棒下端应位于刻度线下,C项错误。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D项错误。‎ ‎[答案] B ‎2.(2019·江西百校联考)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相关操作会造成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 A.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B.NaOH溶解后立刻转移至容量瓶中 C.用容量瓶配溶液时,容量瓶未干燥 D.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解析] A 项,定容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恒定、溶液的体积恒定,所以溶液的浓度恒定,若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不会影响溶液浓度,不符合题意。 B项,考生因不清楚温度对液体体积的影响而出错。氢氧化钠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放出的热量使溶液体积变大,定容后,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溶液体积又会变小,所以最终溶液浓度会偏高,不符合题意。 C项,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还需要加水定容,故未干燥容量瓶并不影响溶液浓度,不符合题意。 D项,考生易混淆俯视、仰视时读数的变化情况,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符合题意。‎ ‎[答案] D ‎(1)明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数据”‎ ‎①记录质量或体积的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②选择相应规格的容量瓶,作答时要标明容量瓶规格。‎ ‎③转移溶液时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 ‎④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2)实验操作易错点 ‎①称量物体时应“左物右码”,腐蚀性物质应放在玻璃器皿中。‎ ‎②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末端应插入到刻度线以下并接触瓶壁,但玻璃棒不能接触瓶口。‎ ‎③溶液配制过程中,若有任何引起误差的操作均应重新配制。 ‎ 专题强化训练(二)‎ 能力练(2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湖南省湘东六校联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 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0.2NA B.1 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目为NA C.叠氮化铵(NH4N3)可发生爆炸反应:NH4N3===2N2↑+2H2↑,则每收集‎89.6 L气体,爆炸时转移电子数为4NA D.常温下,向‎1 L 0.1 mol·L-1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至溶液为中性,则溶液含醋酸根离子数为0.1NA ‎[解析] 1 mol SiO2含有4 mol Si—O键,‎6 g Si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0.4 mol Si—O键,A错误。乙酸与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1 mol乙酸与足量的乙醇反应时,生成的乙酸乙酯小于1 mol,B错误。C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满足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当溶液呈中性时,c(H+)=c(OH-),所以有c(CH3COO-)=c(Na+),则n(CH3COO-)=n(Na+)=0.1 mol,D正确。‎ ‎[答案] D ‎2.(2019·黑龙江省重点中学第三次联考)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L 1.5 mol·L-1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为3NA B.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 g H2与足量N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向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O与1 mol NO2,容器中的分子总数为3NA D.‎17 g NH3和‎20 g D2O中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解析] 乙酸为弱酸,乙酸钠为强碱弱酸盐,CH3COO-能发生水解,故‎2 L 1.5 mol·L-1的乙酸钠溶液中含有的CH3COO-数目小于3NA,A项错误;氮气和氢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故转移电子数小于2NA,B项错误;NO2可转化为N2O4,故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小于3NA,C项错误;‎17 g NH3的物质的量为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20 g D2O的物质的量也是1 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项正确。‎ ‎[答案] D ‎3.(2019·福建三明质量检测)下列配制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配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需要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氧气后,再溶解配制FeSO4溶液 B.配制48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需称量‎8.0 g CuSO4‎ C.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D.配制1 mol·L-1 NaOH溶液时,称量‎4.0 g NaOH固体置于‎1 L容量瓶中,加水到刻度线 ‎[解析] 若FeSO4溶液中含O2,制取的Fe(OH)2会被氧化成Fe(OH)3,故需要把蒸馏水中所含的O2煮沸除去,A项正确。因为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根据“大而近”原则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溶质的质量按照配制500 mL 0.1 mol·L-1的溶液计算,溶质的质量为‎8.0 g,B项正确。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检漏,C项正确。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物质,因为NaOH溶解放热影响溶液的体积,D项错误。‎ ‎[答案] D ‎4.(2019·重庆调研测试)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4 g白磷(P4)中所含的P—P键数目为0.4NA B.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NA C.1 mol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A D.‎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5NA ‎[解析] ‎12.4 g白磷(P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键,故0.1 mol P4分子中含有P—P键的物质的量为0.6 mol,所含P—P键数目为0.6NA,A项错误;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B项正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所以1 mol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NA,C项错误;‎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H2O2的结构式为H—O—O—H,每个H2O2分子中含2个极性键,故‎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NA,D项错误。‎ ‎[答案] B ‎5.(2019·山东滨州模拟)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生成NH的数目为2NA B.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 C.‎18 g OH-和‎20 g—OH所含电子数相同 D.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375NA ‎[解析] 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溶液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NH的数目小于2NA,A项错误;每个乙烯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5个σ键、1个π键),故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B项错误;‎18 g OH-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20 g—OH所含电子数目为×9NA,故两者所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生成0.25 mol NO2,剩余0.125 mol O2,另外还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故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小于0.375NA,D项错误。‎ ‎[答案] C ‎6.(2019·辽宁大连质量检测)将‎50 g质量分数为ω1、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加入V mL水(水的密度为‎1 g·cm-3)中,稀释后得到质量分数为w2、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w1=2w2,则c1<‎2c2,V=20‎ B.若w1=2w2,则c1>‎2c2,V<50‎ C.若c1=‎2c2,则w1<2w2,V<50‎ D.若c1=‎2c2,则w1<2w2,V>50‎ ‎[解析] 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浓硫酸的密度为ρ1,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稀硫酸的密度为ρ2,显然ρ1>ρ2。由c=知,=,分别讨论:(1)若w1=2w2,则c1>‎2c2,V=50,A、B项错误;(2)若c1=‎2c2,则w1<2w2,而w2=,故V<50,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7.(2019·贵阳市适应性考试一)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2 mol NO和1 mol 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为0.1NA C.常温常压下,‎28 g CO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D.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A ‎[解析] 密闭容器中,2 mol NO和1 mol O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O2,但存在2NO2??N2O4,故分子总数小于2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甲醇为液体,‎2.24 L甲醇不为0.1 mol,完全燃烧生成CO2的分子数不为0.1NA,B项错误;1个CO分子含有14个质子,常温常压下,‎28 g CO为1 mol,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C项正确;1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常温常压下,‎30 g乙烷为1 mol,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7NA,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8.(2019·西安八校联考)Ba2+是一种重金属离子,有一环境监测小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试剂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需配制250 mL 0.100 mol·L-1的标准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量筒、250 mL容量瓶、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_。‎ ‎(2)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另取废水50.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到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盐酸溶解,此时CrO全部转化为Cr2O;再加入过量KI溶液进行反应,然后在反应液中滴加上述标准Na2S2O3溶液,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36.00 mL。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6I-+14H+===2Cr3++3I2+7H2O;②2S2O+I2===2I-+S4O。则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 (1)要抓住“玻璃仪器”的字眼,因此还需要用来溶解固体的烧杯及用来定容的胶头滴管。(2)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0.100 mol·L-1×‎0.25 L×‎158 g·mol-1=‎3.95 g,但实验室所用的托盘天平只能准确称量到‎0.1 g,故需准确称取Na2S2O3固体的质量为‎4.0 g。(3)设Ba2+的物质的量为x,则根据相关反应可得以下关系式:‎ Ba2+~BaCrO4~Cr2O~I2~3S2O ‎1 3‎ x ‎0.036 L×0.100 mol·L-1‎ 解得x=1.2×10-3 mol,则c(Ba2+)==0.024 mol·L-1。‎ ‎[答案] (1)胶头滴管、烧杯 (2)4.0‎ ‎(3)0.024 mol·L-1‎ 拔高练(2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广州市综合测试一)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5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C—Cl键的数目为3NA C.密闭容器中,1 mol NH3和1 mol HCl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为NA D.100 mL 1.0 mol·L-1 FeCl3溶液与足量Cu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解析] D2O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0,M(D2O)=‎20 g·mol-1,‎10 g D2O为0.5 mol,其中含有的质子和中子均为5 mol,A项正确;CHCl3在标准状况下呈液态,只根据体积无法确定其物质的量和C—Cl键数目,B项错误;NH3和HCl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4Cl为离子化合物,生成物中不含分子,C项错误;该溶液中含0.1 mol FeCl3,根据2Fe3++Cu===2Fe2++Cu2+,可知0.1 mol FeCl3与足量Cu反应,转移0.1 mol电子,D项错误。‎ ‎[答案] A ‎2.(2019·河北唐山调研)常温下,将‎0.1 L 0.2 mol/L KMnO4酸性溶液与一定量pH=3的草酸(HOOC—COOH)溶液混合,放出V L气体。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草酸溶液中含有H+数目为0.001NA B.当1 mol KMnO4被还原时强酸提供H+数目为NA C.1 mol HOOC—COOH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A D.该反应释放CO2分子数目为NA ‎[解析] 没有给出溶液体积,无法计算H+数目,A错误;根据反应2MnO+5HOOC—COOH+6H+===2Mn2++10CO2↑+8H2O可知,当1 mol KMnO4被还原时,强酸提供H+数目为3NA,B错误;1个HOOC—COOH分子中含有2个碳氧双键、1个碳碳单键、2个碳氧单键、2个氢氧键,共有9对共用电子对,故1 mol HOOC—COOH中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9NA,C正确;常温下不能用‎22.4 L/mol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D错误。‎ ‎[答案] C ‎3.(2019·安徽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25℃‎时,将10 mL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 g/cm3)的硫酸稀释成1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 B.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 mL C.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 D.上述100 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 g,该稀硫酸不属于电解质 ‎[解析] 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A项错误;上述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不知,所以无法计算所需要的蒸馏水的体积或质量,故B项错误;根据c== mol/L≈7.14 mol/L,所以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故C项正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上述100 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 g/cm3×‎10 cm3×50%=‎7.0 g,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9·陕西西安模拟)某工业含钴废渣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后的成分测定如表所示,则煅烧后所得固体混合物中,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元素 Co Zn Cu Fe 含量(%)‎ ‎59.00‎ ‎0.52‎ ‎0.20‎ ‎13.16‎ A.CoO         B.Co2O3‎ C.Co3O4 D.CoO2‎ ‎[解析] 已知Zn、Cu、Fe在空气中充分煅烧,生成物分别为ZnO、CuO、Fe2O3。设煅烧后所得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100 g,则钴的氧化物中,m(O)=‎100 g-‎59.00 g-‎81 g·mol-1×-‎80 g·mol-1×-‎160 g·mol-1××≈‎21.3 g,n(O)=≈1.33 mol,而n(Co)==1.00 mol,则钴的氧化物的分子式为Co3O4。‎ ‎[答案] C ‎5.(2019·洛阳市尖子生第二次联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羟基(—OH)和1 mol OH-所含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9NA B.1 mol分子式为CnH2n的烃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一定为3nNA C.‎56 g Fe与一定量的HNO3恰好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A D.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2通入到‎2 L水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解析] 1 mol—OH和1 mol OH-所含的质子数均为9NA,但所含电子数分别为9NA、10NA,A项错误;分子式为CnH2n的烃可以为烯烃或环烷烃,根据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知1 mol CnH2n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NA=3nNA,B项正确;‎56 g Fe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Fe可被氧化为Fe2+或Fe3+,因此转移的电子数可以为2NA或3NA或在2NA~3NA之间,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为0.1 mol,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的Cl2小于0.1 mol,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转移电子数小于0.1NA,D项错误。‎ ‎[答案] B ‎6.(2019·南昌市NCS项目第一次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H2和‎22.4 L的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2NA B.‎30 g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C.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为10-1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6NA ‎[解析] H2和F2混合发生反应生成HF,而HF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A项错误;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的最简式均为CH2O,故‎30 g二者的混合物中氢原子数为×2×NA mol-1=2NA,B项正确;常温下pH=12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但没有提供溶液体积,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无法确定,C项错误;1个C2H6分子中含有6个C—H键、1个C—C键,共7个共价键,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为0.1 mol,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7NA,D项错误。‎ ‎[答案] B ‎7.(2019·湖南湖北八市十二校第二次调研联考)某氮肥样品可能含有NH4HCO3、NH4Cl、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该样品‎1.000克,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将溶液分成两等份依次完成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10 mL 0.2 mol·L-1的盐酸与之充分反应,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CO2气体44.8 mL(设产生的CO2全部逸出)。‎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6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设产生的NH3全部逸出)至少需要25 mL 0.15 mol·L-1的硫酸才能被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 g样品中一定含有NH4HCO3 ‎‎0.316克 B.向①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NH4Cl C.原样品的含氮量为21%‎ D.无需另外再设计实验验证,就能确定原样品中是否含有NH4Cl ‎[解析] 由①数据可以知道加入0.002 mol HCl,生成0.002 mol CO2,说明HCl完全反应,但不能确定NH4HCO3是否完全反应,故A错误;①中加入盐酸,引入氯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H4Cl,故B错误;由②计算可以知道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0375 mol×2=0.0075 mol,则‎1.000克样品可生成0.015 mol氨气,样品中的N 元素来源于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则含氮量大于21%,故C错误;由②计算可以知道‎1.000克样品可生成0.015 mol氨气,则NH4HCO3、NH4Cl、NH4NO3共为0.015 mol,可以知道平均摩尔质量为=‎66.67 g/mol,而NH4HCO3、NH4NO3的摩尔质量大于‎66.67 g/mol,NH4Cl的小于66.67 mol/L,则一定含有氯化铵,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2019·四川成都诊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根据下列步骤完成实验:‎ ‎①装配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用砂纸擦去镁带表面的氧化物,然后取‎0.0480 g的镁带加入仪器a中,分液漏斗内加入足量1 mol·L-1硫酸溶液。‎ ‎③量气装置中加入适量水,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0.10 mL)。‎ ‎④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适量硫酸溶液,使镁带与硫骏充分反应。‎ ‎⑤当镁带完全反应后,再次记录量气管读数(读数为49.60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通过分液漏斗向仪器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________,再_________,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切,水平读数。‎ ‎(3)该同学测出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________,测定结果比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 b.镁带含有杂质铝 c.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 d.镁带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 ‎(4)与原方案装置相比,有同学设想用装置B代替装置A,实验精确度更高。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仪器a为锥形瓶,操作时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 ‎,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2)待装置冷却后,再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保持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切,即可读数。(3)‎0.0480 g镁带的物质的量为=0.002 mol,气体的体积为(49.60 mL-0.10 mL)=49.50 mL=‎0.0495 L,此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Vm==‎24.75 L·mol-1。镁带中氧化膜未除尽,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偏小,摩尔体积偏小,a项错误;镁带含有杂质铝,导致生成的氢气偏多,摩尔体积偏大,b项正确;③记录量气管读数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生成的氢气偏多,摩尔体积偏大,c项正确;镁带完全反应后有残留的未溶固体,说明镁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偏小,摩尔体积偏小,d项错误,答案为bc。(4)用装置B代替装置A,避免加入硫酸时,硫酸溶液所占的体积引入的实验误差,可提高实验精确度。‎ ‎[答案] (1)锥形瓶 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 ‎(2)装置冷却至室温 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 ‎(3)‎24.75 L·mol-1 bc ‎(4)避免加入硫酸时,液体所占的体积引入的实验误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