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作业(79)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吉普车是老朱的。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乡长气得拍桌子,说:“他们不栽,我们栽!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真去栽啊?” 老朱说:“可不是!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没办法,乡里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忙了一秋天。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政府大院里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一溜三轮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个壮汉。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 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笑什么笑?没白吃!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你是不是庄稼人啊?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老朱听罢,连连点头:“对对对,就这意思。”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作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 C.小说善于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如老李头的“踢”“冲”“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但每次笑的含义都不同:“三个听众都笑”包含了对老朱做法的肯定和赞许,“四个人都笑”则表达出对扶贫工作见成效的开心和满足。 解析 “乡长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逼迫乡镇干部种树,可见乡长是一个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的领导”错:“为了避免被上级批评”这一说法于文无据;“逼迫”“不能体恤下属、沽名钓誉”概括不当,乡长带领乡镇干部种树是想通过示范带动老百姓种树,进而“逼着他们富起来”。 ★2.“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应从文中梳理出与老朱相关的情节,然后抓住老朱的言行,进行分析概括。根据“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可知,老朱精通农业知识;根据“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可知,老朱工作踏实;由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可知,老朱一心为民,廉洁奉公。 答案 ①精通农业知识。农大毕业生,讲桃、讲樱桃都很内行。②工作踏实。给农民栽了一个春天的樱桃树。③为农民着想,廉洁奉公。把菜农送来的蔬菜送到食堂,给菜农联系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 3.小说写了三个扶贫故事,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概括出每个故事反映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内容的深化、主题的表达等角度思考答案。第一个故事中,老百姓不接受樱桃树苗说明他们不信任政府的扶贫工作;第二个故事中,老百姓抢着报名种菜则反映出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第三个故事中,老李头抱怨不送稻种和化肥则反映出老百姓对政府的扶贫形成了依赖心理。由此可见,这三个故事分别表现出扶贫工作的难心、开心和闹心,侧面反映出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深入的过程,也反映出老百姓对扶贫工作的认识过程。其中第三个故事反映出的老百姓对政府扶贫的依赖心理显然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以这一故事结尾又起到了引人深思的作用。 答案 ①三个故事分别展示出扶贫工作中的难心、开心和闹心,侧面反映出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使小说内容更丰富、更真实。②三个故事表现出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百姓对政府由不信任到信任再到依赖的过程,反映出政府扶贫工作逐渐深入人心,深化了小说主题。③小说以老李头的故事结尾,揭示出当前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引人深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郝柏林,何妨吟啸且徐行 清晨,北京中关村。一位两鬓略见斑白的男人,穿褪色蓝的确良,推着自行车,书包斜挎,精神满满地走向计算中心,周身洋溢着“对一天工作即将开始的期待、兴奋和执着”。二十年后,已在硅谷做了多年工程师的符洪,见到来美国研究访问的郝柏林,觉得眼前的导师还和记忆中这幅鲜明的画面里一样年轻—— 那时,他是“文革”后中科院首批增选的最年轻学部委员之一,是中国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核心人物,还是国内混沌研究的先驱。他最早在国内提倡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 在学生面前,郝柏林毫不掩饰“一直在从事第一线的具体科学工作”的自豪。投身理论物理一甲子,他亲身实践着“两弹元勋”彭桓武先生“用理论物理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的格言。直到2018年3月7日去世前一天,84岁的他还在与同事发邮件讨论他们合作的著作,去世当天上午还在用笔记本电脑工作。 与郝柏林在中科院共事近30年的刘寄星回忆:20世纪70年代,郝柏林与于渌一起担负了用骨架图计算临界指数的工作,而计算到关键时刻,郝柏林犯病,仍坚持卧床工作。1962年,他在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时,翻译《量子场论方法在统计物理学中的应用》,只吃点面包喝点茶,创造了一昼夜译出一万字的纪录。同一时期,更具传奇色彩的是,他通过了苏联著名物理学家朗道设计的“朗道势垒”,即一门数学和八门物理组成的理论物理“最低标准”考试——要知道他最初留苏时分配到的是矿业经济专业,通过自学他不仅成功转入哈尔科夫大学物理数学系,还在3年内修完了5年本科课程——可惜考最后两门时,朗道突遇车祸丧失智能,未能由他亲手将其名字写入通过者名录,因此郝柏林也从不对外宣称自己是“朗道的学生”。此前28年间通过该考试者仅仅43人,至少有18人后来成为苏联或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士或通讯院士,更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即使在理论物理受到严重冲击的“文革”时期,他也没有颓废,积极参与完成胰岛素结构分析、天线小型化、地震活动分析等国家任务。“挨整”时则“躲在家里”求解三维伊辛模型,最终求得的一个封闭近似解,被王竹溪先生称为“迄今最好的结果”。 在“五七”干校劳动时,每天傍晚两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他就打开自带的木箱子,在上面写作最早的计算机语言——FORTRAN教科书,该书在“文革”后一版再版。 郝柏林从不以聪明人自居,还一再告诫学生,“我见过的自认为聪明的人没有一个做成了事”。相反,这位“科学战士”把老老实实做学问挂在嘴边,身体力行,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 2007年,郝柏林公开批评某些科学机构领导人“官越大,文章越多”。“要抓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研究生导师没有权力在学生的每篇文章上署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管理和资助体制必须改变”,“警惕用宽容失败掩饰研究资源的浪费”,“必须撤销一大批管理和评估机构”…… 他也因此招来一些人的嫉恨,引来不少匿名攻击。朋友劝他发声正名,他说,“我也许总的声明一次,以后概不理睬,为人做事,自有公论”。令刘寄星敬佩的是,郝柏林经常慷慨激昂地抨击学术官僚的昏言昏举,纯出自公心,从未有“取而代之”之意。 “他根本不像一些人流传的那样‘严肃地板着个黑脸’,对我们这些做学问的小弟弟,他完全没有门户之见,而且很容易接近。”中科院院士葛墨林记得,第一次见面后,郝柏林夫妇去他家,竟送上一捆用过的计算机程序纸,说背面可以做草稿用。 有学生视他为科学界的鲁迅。11年前,他欣然同意在科学网开博客,自言“至少部分减少‘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的状况”;晚年与友人聚会,念及“文革”中含冤早逝的青年物理学家孟宪振,以及遇害的熊大缜(清华叶企荪先生之徒),其悲愤往往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郝柏林院士投身理论物理一甲子,是我国统计物理学研究的核心人物、国内混沌研究的先驱。 B.他读研究生时,创造了一昼夜翻译出一万字的纪录;他求解三维伊辛模型的结果,获得了王竹溪先生的称赞。 C.在苏联留学时,他挑战“朗道势垒”,却因朗道的车祸意外没能完成所有考试,留下终生遗憾。 D.他经常抨击学术腐败现象,批评某些科学机构的领导人,因此招来一些人的嫉恨,甚至匿名攻击。 解析 “却因朗道的车祸意外没能完成所有考试,留下终生遗憾”错,根据原文第四段“他通过了苏联著名物理学家朗道设计的‘朗道势垒’”“朗道突遇车祸丧失智能,未能由他亲手将其名字写入通过者名录”可知,郝柏林完成了所有考试,只是朗道没有亲手把郝柏林的名字写进通过者名录。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以时间先后为线索,概括了郝柏林院士一生的学习和研究历程,以及对我国理论物理研究的突出贡献。 B.开头通过对郝柏林学生的回忆画面的描写,既写出了郝柏林先生的精神面貌,也使文章语言更灵动活泼。 C.文中多处引用他人对郝柏林的评论,饱含了解他的人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使文章更有感染力,资料更翔实。 D.文章以比较平实的叙述为主,而题目和末尾引用的古典诗句,既增添了文采,也使文章显得蕴藉厚重。 解析 “文章以时间先后为线索”错,文章先回忆了二十年前郝柏林院士给学生的印象,然后写了郝柏林院士的去世,接着回忆郝柏林院士一生的学习研究与贡献,并不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的。 3.文章写出了郝柏林院士的哪些品格?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答出郝柏林院士的优秀品格,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郝柏林院士的言行及他人的评价,分点概括。根据“一直在从事第一线的具体科学工作”“直到2018年3月7日去世前一天,84岁的他还在与同事发邮件讨论他们合作的著作,去世当天上午还在用笔记本电脑工作”等,可概括出他勤奋忘我。根据“郝柏林从不以聪明人自居”“把老老实实做学问挂在嘴边,身体力行”等,可概括出他工作踏实。根据“对学术腐败深恶痛绝”“公开批评某些科学机构领导人‘官越大,文章越多’”“要抓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等,可概括出他为人正直。根据“ 对我们这些做学问的小弟弟,他完全没有门户之见,而且很容易接近”等,可概括出他平易近人。 答案 ①勤奋。工作投入,勤奋忘我。②踏实。主张老老实实做学问。③正直。痛恨学术腐败,批评科研体制弊端,开博客纪念含冤早逝和遇害的学者。④平易近人。对做学问的学弟们,没有门户之见,很容易接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