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堂演练:专题2专题测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课堂演练:专题2专题测试卷

专题测试卷(二)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1~10 小题每小题 3 分,11~15 小题每小 题 5 分,共 5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为获得不同类型的 微生物,就需要按不同的稀释度进行分离,同时还应当有针对性地提 供选择培养的条件;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 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 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尿素分解菌中的脲酶能将尿 素分解为氨,筛选分离时必须以尿素为唯一碳源。 答案:A 2.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 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即可正常生长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 能力往往不足 解析:纤维素分解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其碳源为有机物,如纤维 素等。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微生物,其碳源物质为 CO2,因此 A 错误; 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需加入维生素做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 因此 B 错误;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从培养 基中吸水,将出现失水过多而死亡的现象,对生长不利,因此 C 错误。 答案:D 3.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 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温度、pH、氧、 渗透压等的影响 D.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 解析: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但含量最多的元 素不应是碳元素,而是氧元素。营养物质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浓 度过高会导致培养物细胞失水。 答案:C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 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 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 平板进行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 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答案:C 5.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琼脂这一理想的凝固剂,下列关于 琼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B.在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琼脂凝固点低,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D.琼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透明度好,凝固力强 答案:C 6.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 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知识。高压灭菌加热 结束时,需先切断电源,让灭菌锅内温度降至 100 ℃以下,压力表的 指针回到零时,再打开锅盖,A 错误;倒平板时,应将培养皿盖完全 打开,以防污染,B 错误;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需待冷却后挑取菌落, C 错误。 答案:D 7.有关平板划线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到接种环烧红 B.接种环在平板上划线位置是随机的 C.在挑取菌种前和接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解析: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的金属用 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在 平板划线时,要划 3~5 条平行线,而不是随机的;在挑取菌种前和接 种完毕后均要将试管口通过火焰;将平板倒置放在恒温箱。 答案:B 8.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其中 LB 培养基 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对活性污泥作灭菌处理 B.②中 LB 培养基应以甲醛为唯一碳源 C.目的菌种异化作用类型为厌氧型 D.经⑤处理后,应选择瓶中甲醛浓度最低的一组进一步纯化培养 解析:活性污泥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②过程用完全培养基培养 后,可以获得大量微生物,从而增加目的菌的菌群数量;③过程可以 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即培养出以甲醛为唯一碳源的细菌;目 的菌种异化作用是需氧型;经⑤处理后,应选择瓶中甲醛浓度最低的 一组进一步纯化培养。 答案:D 9.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一种以 CO2 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氮源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解析:以 CO2 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碳源、 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对自养微生物而言,其氮源可以是有 机氮,也可以是无机氮,都能为微生物提供氮素;碳源 CO2 只能为微 生物提供碳素,不能为其提供能量,其能量可能来自光能或化学能。 但对异养微生物而言,其碳源为有机碳,既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素, 又能为其提供能量。 答案:B 10.下列有关涂布平板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 8~10 s 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解析:涂布平板操作时,涂布器浸在酒精溶液中,将少量菌液滴 加到培养基表面上后,将沾有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待 酒精燃尽后,冷却再使用。 答案:A 11.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 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 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 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培 养 基 粉状 硫 10 g K2HP O44 g FeSO4 0.5 g 蔗糖 10 g (NH4)2SO4 0.4 g H2O100 mL MgSO49. 25 g CaCl2 0.5 g Ⅰ + + + + - + + + Ⅱ + + +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解析:从表中所列的三种培养基成分着手,培养基Ⅰ中缺少氮源, 培养基Ⅱ中缺少有机碳,培养基Ⅲ中营养成分最全。由题意中所给的 情况分析,只有甲能在培养基Ⅰ中生长,而乙、丙不能说明甲能自行 固氮;乙能在Ⅱ中生长,说明乙可自行合成有机碳,是一种自养微生 物;而丙只能在Ⅲ中生长,说明它既不能固氮也不能自行合成有机物。 由此可知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答案:D 12.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 引起食物中毒,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B.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 C.带菌培养基必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 D.接种后双手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棉 球擦拭 解析: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倒掉,简单的加热 达不到灭菌效果,B 正确,C 错误。 答案:C 13.筛选是分离和培养微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 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A.在全营养的 LB 培养基(普通培养基)中,筛选大肠杆菌 B.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D.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的微生物 解析:在全营养的 LB 营养基上多种微生物可生长,筛选不到大 肠杆菌,A 错误。 答案:A 14.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 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 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解析:天然培养基是成分不明确的培养基,并不是不需加工配制 的培养基;实验者的双手需进行消毒处理;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 尿素是唯一氮源而不是唯一的碳源。 答案:C 15.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 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无机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 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 解析:乳酸菌是异养型微生物,需要有机碳源,而硝化细菌是自 养型微生物,需要的碳源是 CO2,A 错误。有些无机氮源也可以提供 能量,如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进行有机物的合成,B 错误。培养基中的琼脂是凝固剂,不会被微生物利用,C 错误。自生 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大气中的 N2 作为氮源,因此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 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D 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45 分) 16.(8 分)在调查和分离湖水中耐盐细菌的实验中,先将 10 L 湖 水水样浓缩至 10 mL,然后各取浓缩水样 1 mL,涂布到多个培养皿中 培养。请回答: (1) 可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________的浓度,筛选被调查细菌,这 种培养基被称为________培养基。 (2) 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菌的可能性, 应该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为检验(1)中筛选方法的效果,可以设 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________。为防止冷凝水影响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________培养。 在培养基上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可以被称为________。 (4) 根据培养皿上菌落的平均数可以计算湖水中该种细菌的密度, 但计算的数据要比实际活菌的数目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要分离耐盐细菌,需要在培养基中加盐来选择,因此可 以通过提高培养基中的盐浓度,筛选耐盐细菌,该培养基有选择作用, 属于选择培养基。(2)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排除培养基未彻底灭 菌的可能性,可设置对照组不接种该耐盐菌,要证明选择培养基是否 有选择作用,对照组不加高浓度的盐。(3)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 压蒸汽灭菌。为防止冷凝水滴入培养基中,需将培养皿倒置放置。单 个菌落是由该细菌繁殖形成的,属于一个种群。(4)当两个或多个细胞 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所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 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偏少。 答案:(1)盐(或 NaCl) 选择 (2)未接种(或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 养皿 未加高浓度盐的培养液 (3)高压蒸汽灭菌 倒置 种群 (4)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17.(8 分)在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回 答下列与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有关的问题: (1)下图是利用________法将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把混合 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获得________菌落。接种后培养基应________放 在 37 ℃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2)分析 下面培 养基的 配方: NaNO3 、KH2PO4 、NaH2PO4 、 MgSO4·7H2O、KCl、H2O。若此培养基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则应除 去上述培养基成分中的________,并加入________和________物质, 以补充其生活所需的________和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指示 剂的原因是尿素分解菌能合成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使培养基 pH 发生改变,酚红由黄变红,使菌落周围呈现红色。 (3)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在 对应稀释倍数为 106 的培养基中,取 0.2 mL 稀释液涂布,得到以下统 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 1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60;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10、240 和 246,取平 均值 232;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 21、212 和 256,取平均 值 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_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相对准确可信 的。按照该同学的结果,每毫升原液中的菌体数是________。用这种 方法测得的菌体数比实际活菌数量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_处理后,才能 倒掉。 答案:(1)平板划线法 单个 倒置 (2)NaNO3 尿素 葡萄糖 氮源 碳源 脲酶 (3)乙 1.16×109 少 (4)灭菌 18.(8 分)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 是指利用不同微生物间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设定环境条件,使仅适 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在微生物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 加,人们能够更容易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富集条 件可根据所需分离微生物的特点,从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多个方 面进行选择,如温度、pH、紫外线、高压、光照、氧气、营养等。下 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 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所需培养基为________,碳源为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能降解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微生物。 (5)⑥为________组,⑦为________组,设置⑥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都和分离纤维 素分解菌类似。本实验所用培养基是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 择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是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经过①②③ 的重复培养,增大了分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比例。最后通过设 立对照及使用单菌落挑取法将培养基上的单菌落分别接种到含有对羟 基苯甲酸及不含有该物质的培养基上,验证是否得到了目的微生物。 答案:(1)利用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经富集 培养,选择出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2)选择培养 基 对羟基苯甲酸 (3)增大分解对羟基苯甲酸微生物的比例 (4)对羟基苯甲酸 (5)对照 实验 说明通过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目的微生物 19.(10 分)下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分析: (1)从上图可知,甲图是为了使酵母菌进行________,以增加酵母 菌的数量,乙图是为了使酵母菌发酵获得葡萄酒。最后,可以用 __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整个酿制过程一般将温度控制在 18~25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对使用的发酵瓶要________,并用 ________________消毒。 (3)从野生酵母菌群中分离纯化酵母菌时,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稀 释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两种。接种后,培养基上会出现一些分别由 一个酵母菌繁殖而成的________(填“群落”或“种群”) (4)泡菜的制作离不开________菌,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还要跟 踪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________(填“会”或 “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 ________。 解析:(1)甲图中容器留有一定的空间,一天搅拌 2~3 次,便于酵 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大量增殖,而在无氧条件下酵 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检验。(2)为防止发酵液 被污染,对发酵瓶要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消毒。(3) 微生物常用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由同种生物构 成种群。(4)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 害人体健康,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 答案:(1)有氧呼吸 重铬酸钾 这一温度最适合酵母菌生长和繁 殖 (2)清洗干净 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 (3)平板划线法 种群 (4)乳酸 不会 亚硝胺 20.(11 分)大肠杆菌有许多菌株,野生型菌株在普通培养基中就 能成活,菌株 A:me-bio-thr+leu+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甲硫 氨酸、生物素,菌株 B:met+bio+thr-leu- thi-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中补 充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科学家 Lederberg 和 Tatum 曾做了如下实 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上图所示,菌株 A 和 B 混合培养几小时后,把大肠杆菌洗涤 后涂布在基本培养基的固体平板上,发现长出了若干野生型菌落,对 此实验现象可做出如下假设: ①不同大肠杆菌间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上述假设①,有人设计了一种 U 型管(如图),中间用 过滤器隔开,大肠杆菌不能通过,但培养液和营养物质可通过,实验 如下。请补充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①在 U 型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U 型管两端各加入菌株 A、菌株 B,培养几小时; ③将 U 型管两端的大肠杆菌各自取出洗涤后涂布在________上, 观察有无菌落。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菌株 A 与菌株 B 之间遗传物质发生重组。 (3)现有 1 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 1 mL 转至盛有 9 mL 无菌水的 试管中,依次稀释至 103 倍。各取 0.1 mL 稀释 103 倍的水样,分别接 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 31、34、37,则每升原 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该数据理论上比细菌实际数目 ________。 (4)该实验中需要灭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 少写 3 个) 解析: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31+34+37)÷3÷0.1×103÷ 10-3=3.4×108 个。由于培养基中细菌会相互重叠,所以观察到的菌数 比实际菌数少。 答案:(1)②大肠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2)①液体基本培养基(基本 培养液) ③基本培养基 没有菌落产生 (3)3.4×108 个 少 (4)培养基、培养皿、试管、吸管、U 型管、 过滤器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