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各组仪器中,可以用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选定的三个基本单位对应物理量的是 A. 天平、秒表、刻度尺 B. 天平、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C. 天平、秒表、速度计 D. 秒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根据物理量来确定测量的仪器即可. 【详解】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分别是长度、质量和时间;长度是用刻度尺来测量的,质量是用天平来测量的,时间是用秒表来测量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知道基本的物理量是哪些,就可以确定需要的工具是什么. 2.2018年12月8日上午9点半,随着一声枪响,环攀枝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绕圈赛)正式开始,来自18支国际职业车队的95名运动员从三线建设博物馆出发,沿城区主要道路绕行,最终返回起点,全程80.8 km。来自厄立特里亚国家队的戴维特·也门以1小时52分22秒的成绩夺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午9点半指的是时间 B. 全程80.8 km指的是位移 C. 研究运动员在全程中的运动可将其视为质点 D.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估算出戴维特·也门的冲线速度约为43.14 km/h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根据这个条件进行判断;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详解】A、上午9点半指的是时刻,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故A错误. B、80.8 km指的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B错误; C、研究运动员在全程中的运动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成质点;故C正确. D、已知运动员的路程和时间,可以求出平均速率 ,而冲线速度为瞬时速度,其大小不等于平均速度率;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明确位移与路程、时间间隔与时刻、质点的概念、速度与速率,重在两个量的区别. 3.若恒定合力F使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时间t内移动的距离为s。则2F的恒定合力使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在2t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为 A. 2s B. 4s C. 8s D. 16s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求出位移. 【详解】质量为m的物体的加速度为,位移为,可得;2F的恒定合力使质量为的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可得;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应用,属于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的运动的类型,按照规范化的步骤解题即可. 4.一物体从离地面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的速率为v,则该物体落地时的速率为 A. v B. v C. 2v D. 4v 【答案】C 【解析】 【分析】 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 【详解】物体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由速度—位移关系可得,对全程;联立可得:;故选C. 【点睛】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重在如何选择三个速度公式和四个位移公式. 5.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作用力F,三个物体均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关于三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样大 B. 甲最大 C. 乙最大 D. 丙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受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水平方向的力相等. 【详解】三个物体均静止不动,受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水平方向的力相等,根据平衡条件,有:f甲=Fcosθ,f乙=Fcosθ,f丙=F,可见,甲乙受地面的摩擦力相等,丙受摩擦力最大;故选D. 【点睛】对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弹力成正比,对于静摩擦力,大小与外力相等. 6.如图所示,质量m=4 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在F=18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运动,加速度大小a=2m/s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该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0.2 B. 0.25 C. 0.35 D. 0.45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竖直方向上平衡求出支持力的大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以及动摩擦因数. 【详解】物体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为:;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代入数据解得:;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通过加速度,可以根据力求运动,也可以根据运动求力;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来确定合力的大小. 7.两质量均为m的木块A、B重叠在一起,静置于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作用在A上,两木块一起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如图 (a) 所示。现取走木块B,在木块A上施加一方向竖直向下的恒力F1,F1=mg (g为重力加速度)。木块A仍在上述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如图(b)所示。下列关于a1和 a2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个加速度都要用受力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详解】设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对A和B的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加一压力F1=mg,受力分析可知,整理得,解得;故选A. 【点睛】通常可以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用整体法可以求得系统的加速度的大小,再用隔离法可以求物体之间的作用的大小;两图的区别是图2中增加的是力而没有增加质量,则没有产生加速度. 二、选择题 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2s末回到出发点 B. 物体在2s末距出发点最远 C. 物体在0-1s内做匀加速运动 D. 物体在0-2s内运动方向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位移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根据图象直接求解物体在ts内的位移,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 【详解】C、D、在x-t图象中,斜率代表速度,故前2s内,在拐点之前0~1s内,做沿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拐点之后1~2s做沿负方向的匀速运动;故C、D均错误. A、B、x-t图象的纵坐标表示位置,故0~1s的位置变化为5m,0~2s内的位置变化为零;则A正确,B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对位移图象的理解,抓住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斜率代表速度是关键. 9.下列物体的运动,不可能的是 A. 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B. 物体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C. 物体速度方向向东,加速度方向向西 D. 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也随时间均匀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 【详解】A、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故A正确.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但加速度大小可以减小;故B正确. C、速度方向向东,说明向东运动,但加速度的方向可能向西;故C正确. D、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故D错误.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10.如图所示,一物体受到在同一平面的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表示1N,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 3 N B. 5 N C. 8 N D. 11 N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力合成可以先合成其中两个力,再与第三个力合成,也可用正交分解法先分解再合成. 【详解】以三力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水平和竖直的坐标系,参照坐标纸可知x方向,合力为零;y方向有;故选B. 【点睛】求解合力可以直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有时也可以先正交分解再合成。 11.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滑块Q,沿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体P的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P静止在水平面上,在滑块Q下滑的过程中 A. Q对P的压力大小为 B. Q对P的摩擦力大小为 C. 地面对P的支持力大小为 D. P对Q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CD 【解析】 【分析】 物块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整体受力平衡,合外力也为零,对物体和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即可求解. 【详解】A、因Q物体匀速下滑,受力平衡,在垂直斜面方向有,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故A错误. B、Q物体匀速,沿斜面方向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Q对P的摩擦力大小 ;故B错误. C、如果将斜面与物块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受力平衡合外力为零,竖直方向;故C正确. D、由于物块沿粗糙的斜面匀速下滑,故其受到的合力为零,物块受到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斜面对物块的力竖直向上,与重力平衡;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本题采用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的方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对多个物体问题是常用的思路.当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均为零时,可以采用整体法研究. 12.如图所示,一条细线一端与地板上的物块B相连,另一端绕过轻质光滑滑轮与小球A相连。滑轮用另一条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点,细线OO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30°,OA与OB的夹角为θ,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球A重10 N,则 A. 细线OA的拉力为10 N B. OO1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0 N C. 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5N D. 细线OA与OB间的夹角θ=60° 【答案】AD 【解析】 【分析】 先对小球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细线的拉力;再对滑轮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对小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T=mg=10N;故A正确. B、D、对滑轮分析,受三个拉力,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知,而;故B错误,D正确. C、对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N+Tcosθ=mg,水平方向有:Tsinθ=f,解得;故C错误. 故选AD. 【点睛】本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从系统中选取一部分(其中的一个物体或两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少于系统内物体的总个数)进行分析.隔离法的原则是选取受力个数最少部分的来分析. 1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甲、乙两木块之间压缩一轻弹簧,用细线拉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竖直,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将细线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B. 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C. 乙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1+m2)g+F D. 地面对乙的支持力大小为(m1+m2)g 【答案】AC 【解析】 【分析】 系统静止时,根据绳子的拉力,结合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的弹力,细绳烧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共点力平衡进行分析求解. 【详解】A、B、开始系统处于静止,对甲分析,有:F+m1g=F弹,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对甲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联立得;故A正确,B错误. C、D、对乙分析可知,剪断细绳前后均处于静止,则,联立F+m1g=F弹可知,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乙对地面的压力;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知道剪断细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 三.实验、作图题 14.某同学设计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木块重G=5.0N. B.将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细绳与木块连接,如图所示. C.用水平力F向左拉木板,木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稳定示数如图所示. 则,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答案】 (1). 1.4 (2). 0.28 【解析】 【分析】 实验中我们是根据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的原理,才通过测力计读出摩擦力大小的;而通过拉动木板就能让木块受滑动摩擦力,这是比较好控制的一种方案. 【详解】拉动木板后,弹簧测力计与木块一直静止受力平衡,故拉力与滑动摩擦力一直相等,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2N,估读在同一位,则;由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式;联立解得. 【点睛】通过此实验主要考查了对科学探究实验过程的熟悉、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以及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改进等.在对动摩擦因数的计算中,要依据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活学活用,在这里关键是要分析出f与N的大小.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都是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中细线应保持与木板表面平行 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作为绳的拉力,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 D.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 (3)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A、B、C、D、E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x1= 7.06cm、x2=7.68cm、x3=8.30cm、x 4=8.92cm,那么打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______m/s;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交流电 (2). AC (3). 0.74 (4). 0.62 【解析】 【分析】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2)由纸带受力分析误差,根据纸带的数据选择判断实验步骤;(3)根据打点周期和计数点得到时间间隔,然后根据△x=aT2,由逐差法求解. 【详解】(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 (2)A、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后平衡摩擦力时,图中细线应保持与木板表面平行,拉力才能等于合外力;故A正确.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B错误. C、由于沙和沙桶加速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拉力和重力的合力向下,所以拉力小于重力,那么用沙和沙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故C正确. D、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使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则纸带受到的合外力等于拉力;故D错误. 故选AC. (3)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有;四组连续相等的位移可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结合逐差法有. 【点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不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或过平衡摩擦力,小车受到的合力不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知道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知道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即可正确解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平均速度以及判别式推论解答纸带问题. 16.如图所示,一旅行者拉着旅行箱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请画出旅行箱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如图 【解析】 【分析】 (1)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顺序是: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液气浮; (2)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详解】旅行者拉着木箱在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N;此外还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作用和沿绳子向上的拉力T的作用,过木块重心,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这几个力,如图所示: 【点睛】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若需要画出物体受到的多个力的示意图时,要将这几个力画成共点力. 三.计算题 1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F,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已知F=640N,物体在2s末的速度大小v=6m/s,重力加速度g取9.8m/s2.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a的大小; (2)物体的质量m. 【答案】(1)3m/s2(2)50kg 【解析】 【分析】 (1)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加速度.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等式求出物体的质量m. 【详解】(1)由运动学公式: 代入数据得: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点睛】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求加速度是解决有关运动和力问题的基本思路,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8.如图所示,某长方形场地,AB边长x1=60 m,AC边长x2=45 m。一课外活动小组在此开展电动小车游戏活动。小组中的甲同学让小车P从C点以v=10 m/s的速度沿CD边匀速运动的同时,乙同学让小车Q从D点沿长方形的DB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当小车P到达D点时,小车Q刚好到达B点。求: (1)小车P从C运动到D的时间t; (2)小车Q从D运动到B过程的加速度a的大小。 【答案】(1)6s(2)2.5m/s2 【解析】 【分析】 (1)由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分析. 【详解】(1)小车P从C到D做匀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代入数据得: (2) 小车Q从D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得: 代入数据得: 【点睛】运动公式的选择关键是读懂题意,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型. 19.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块A放在水平地面上,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跨过滑轮,一端与物块A连接,另一端悬挂质量m=1kg的物块B,细绳竖直,A、B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物体A施加向左的水平外力F,使A沿水平面向左缓慢移动。物块A刚开始移动时水平外力F1=3N,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当连接物块A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37°时,水平外力F2的大小。(已知sin37°=0.6,cos37°=0.8) 【答案】(1)0.3(2)9.6N 【解析】 【分析】 (1)活结绳竖直时张力相等,由平衡知识求解.(2)抓住两物体的联系点:倾斜的活结绳上的张力依然相等,由受力分析求外力. 【详解】(1)设物块A刚开始移动时,绳子的拉力为T,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 由平衡条件得,对B: 对A: 代入数据得 (2)设当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时,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 由平衡条件得: 代入数据,得 【点睛】绳连接体的关键是掌握活结绳上的五同规律:沿绳张力相同,沿绳加速度相同,沿绳瞬时速度相等,沿绳的拉力功率相等;沿绳的拉力做功相等. 2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光滑直角斜面体,倾角θ=30°,质量M=2.5kg。平行于斜面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质量m=1.5kg的铁球相连,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Δl0=2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用向左的水平力F拉着斜面体向左运动,铁球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当铁球对斜面体的压力为0时,求: (1)水平力F的大小; (2)弹簧的伸长量Δl. 【答案】(1)40N(2)8cm 【解析】 【分析】 斜面M、物体m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加速,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结合质量可算出物体m的合力,最后利用物体的重力与合力可求出F和弹簧的弹力. 【详解】(1)当铁球与斜面体一起向左加速运动,对斜面体压力为0时,弹簧拉力为T,铁球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铁球与斜面体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 (2)铁球静止时,弹簧拉力为T0,铁球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由胡克定律得: 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 【点睛】从整体与隔离两角度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方法. 21.如图所示,长L=10m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8m/s匀速运动。质量分别为2m、m的小物块P、Q,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固定光滑小环C相连。小物块P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恰好处于静止状态,C、P间的细绳水平。现在P上固定一质量为2m的小物块(图中未画出),整体将沿传送带运动,已知Q、C间距大于10 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小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P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 (3)当小物块P运动到某位置S(图中末画出)时将细绳剪断,小物块P到达传送带最右端时刚好与传送带共速,求位置S距传送带右端的距离。 【答案】(1)0.5(2)(3)4m 【解析】 【分析】 (1)对物体P、Q分别由平衡条件求解即可;(2)判断滑块的运动是一直加速还是先加速后匀速.(3)相对运动确定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趋势弄清静摩擦力方向,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距离. 【详解】(1)设静止时细绳的拉力为T0,小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P、Q受力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 (2)设小物块P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加速度为a1,细绳的拉力为T,P、Q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P: 对Q: 假设P一直加速至传送带最右端时间为t,末速度为v1由运动学公式得: v1= 联立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v1=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
- 下载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