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辽宁省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辽宁省瓦房店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范围选修4第一二章,第三章1节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P—31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I—127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明从表中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 B. 1千克汽油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4.6×107焦耳 C. 木炭燃烧不充分时其热值会变小 D. 2m3的沼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3.8×107焦耳 2、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S(g)+O2(g)===SO2(g) ΔH=a,S(s)+O2(g)===SO2(g) ΔH=b;则a>b B. C(s,石墨)===C(s,金刚石) ΔH=+1.9 kJ·mol-1,则可判定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则含20 g NaOH的溶液与稀盐酸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8.7 kJ D. CaCO3(s)===CaO(s)+CO2(g) ΔH>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 A. C2H5OH(l)+3O2(g)=2CO2(g)+3H2O(g) △H=-1367.0 kJ·mol-1(燃烧热) B.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 kJ·mol-1(中和热) C. 2NO2=O2+2NO △H=+116.2 kJ·mol-1(反应热) D. S(s)+O2(g)=SO2(g) △H=-296.8 kJ·mol-1(反应热) 4、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C4H10),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x kJ,将此CO2完全吸收生成正盐,需5mol/L的KOH溶液100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 A.16x kJ·mol﹣1 B.8x kJ·mol﹣1 C.4x kJ·mol﹣1 D.2x kJ·mol﹣1 5、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 CO(g)+O2(g)===CO2(g) ΔH=-282.9 kJ·mol-1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 B. 1∶2 C. 1∶1 D. 2∶3 6、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四组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 A. 煤炭、石油、潮汐能 B. 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 太阳能、风能、沼气 D. 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7、某反应X2(g)+Y2(g)=2XY(g),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X-X akJ·mol-1,Y-Y bkJ·mol-1 , X-Y ckJ·mol-1则该反应的ΔH为( ) A. (a+b-c)kJ·mol-1 B. (c-a-b)kJ·mol-1 C. (a+b-2c)kJ·mol-1 D. (2c-a-b)kJ·mol-1 8、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 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 ΔH1= a kJ·mol-1 S(s)+2K(s)= K2S(s) ΔH2= b kJ·mol-1 2K(s)+N2(g)+3O2(g)= 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 ) A. a+b-c B. c +3a-b C. 3a+b-c D. c+a-b 9、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下列各图表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Ⅰ表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 图Ⅱ表示t0时刻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Ⅲ表示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图Ⅳ表示t0时升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C(s)+xD(g) ΔH>0,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D)=0.15mol·L-1·min-1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容积,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反应至15min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11、己知CaCO3+2HCl=CaCl2+CO2↑+H2O △H<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盐酸的浓度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aCO3的用量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反应过程中,化学反应速率将先增大后减小 D. 一定条件下反应速率改变,△H<0不变 12、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已知反应: Na2S2O3+ H2SO4=S↓+SO2↑+H2O+Na2SO4,下列条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选项 温度 0.1mol·L-1 Na2S2O3溶液 0.1 mol·L-1 H2SO4溶液 蒸馏水 A 15℃ 5mL 5mL 5mL B 15℃ 5mL 5mL 10mL C 35℃ 5mL 5mL 5mL D 35℃ 5mL 5mL 0 13、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方程式为:4HCl(g) + O2(g)2H2O(g)+ 2Cl2(g) △H<0。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0 2 4 6 n(Cl2)/10-2mo1 0 1.8 3.7 5.4 A. 2~6 min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min) B. 增大压强可以提高HCl转化率 C. 平衡常数K(200℃)<K(400℃) D. 0~2 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 min的反应速率 14、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15、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 + Y(g)M(g) + 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编号 温度/℃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n(Y) n(M) ① 700 0.40 0.10 0.090 ② 800 0.10 0.40 0.080 ③ 800 0.20 0.30 a ④ 900 0.10 0.15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 (M) == 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υ (N) = 1.0×10-2 mol/(L·min) B.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0 C.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16、在一定温度下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2D(s)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 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 A、B、C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⑦ A、B、C、D浓度之比为1:3:2:2 A. ②⑦ B. ②⑤⑦ C. ①③④⑦ D. ②⑤⑥⑦ 17、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2 mol充入某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H<0,—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10 12 n(Y)/mol 1.40 1.10 0.40 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 2 min 的平均速率 v(Z)=3.0xl0-2 mol? L-1min-1 B.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64 C. 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2 mol Z,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D. 反应进行到10 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18、已知0.1 mol·L-1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 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少量烧碱溶液 B. 降低温度 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 19、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①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②0.1mol·L﹣1HNO2溶液的c(H+)<0.1mol·L﹣1 ③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 ④C(H+)=0.1mol·L﹣1的HN02溶液稀释至1000倍,c(H+)<10﹣4mol·L﹣1 A.② B.①③ C.④ D.②④ 20、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醋酸 次氯酸 碳酸 亚硫酸 电离平衡常数 Ka=1.75ⅹ10﹣5 Ka=2.98ⅹ10﹣8 Ka1=4.3ⅹ10﹣7 Ka2=5.61ⅹ10﹣11 Ka1=1.54ⅹ10﹣2 Ka2=1.02ⅹ10﹣7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CO2+H2O+2ClO﹣═CO32﹣+2HClO B.少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SO2+H2O+2CO32﹣═SO32﹣+2HCO3﹣ C.少量的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相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与NaHSO3溶液等体积混合:H++HCO3﹣═CO2↑+2H2O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进行,加V2O5会使图中B点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 (3)图中A表示SO2(g)和O2(g) 的_________。 (4)图中△H的意义是__________。 (5)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过程实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6)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1·min-1,则υ(O2)=________。 22、(16分)(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 900 ℃ K1 1.47 2.15 K2 2.38 1.67 ①反应CO2(g)+H2(g)CO(g)+H2O(g) ΔH的平衡常数为K,则ΔH=_________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_(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H2(g)CO(g)+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c(CO2)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23、(10分)I.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有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态HCl ②熔融NaCl ③稀硫酸 ④蔗糖 ⑤乙醇 ⑥氯水 ⑦Al2O3 ⑧NH3 ⑨氨水 ⑩Cu CaCO3 SO2 Al(OH)3 NaOH CH3COOH。 (1)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用a、b、c填空):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三者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将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B3、D4、A5、C6、C7、C8、C9、B10、D 11、B12、D13、B14、A15、C16、A17、B18、D19、B20、B 21、 (1). 降低 (2). 无影响 (3). 总能量 (4). 2molSO2(g)与 1molO2完全反应生成2molSO3(g)时,反应放出的热量 (5). V2O5+ SO2=SO3+2VO2 4VO2+O2=2 V2O5 (6). 0.025 mol·L-1·min-1 22、△H1-△H2K1/K2吸热BC0.1mol·L-1·min-1 2.0 1.33A 23、Ⅰ.(1) ①②⑦ ; (2) ②③⑥⑨⑩ Ⅱ.(1) b﹥a﹥c(或b/2﹦a﹥c) (2) c﹥a﹥b(或c﹥a﹦2b) (3) c﹥a﹦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