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10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高频考点解读】‎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 ‎【热点题型】‎ 热点题型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例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 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一“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知《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是:参照西方法律编纂;对于第二小问“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考生抓住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主要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三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即可得出答案;对于第二小问考生则需要考生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对于第三小问中考生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如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提分秘籍】‎ 方法1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题时结合三大制度的基本内涵分析。 ‎ 方法2 从职能演变角度命题。伴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宣告结束。解题时注意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 方法3 从国家统一与民族政策角度命题。民族区域自治以国家统一、领土完整为前提和基础,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当家作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解题时需结合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和意义分析。 ‎ ‎【举一反三】 ‎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 ‎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 ‎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答案】A ‎ 热点题型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及实践 ‎ 例2、“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 ‎【答案】D ‎ ‎【解析】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是指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殖民主义统治的结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 ‎【提分秘籍】 ‎ 方法1 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策略角度命题。“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其成功实践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解题时需结合港澳历史与现实的状况进行思考。 ‎ 方法2 从制度创新角度命题。“一国两制”构想立足世界和平与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实现了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解题时需结合“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历史意义分析。 ‎ 方法3 从历史发展潮流角度命题。海峡两岸打破长期隔绝状态,实现政治对话、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题时要结合有关两岸的时政热点进行分析。 ‎ ‎ 【举一反三】 ‎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答案】B ‎ ‎【高考风向标】‎ ‎ ‎ ‎1.(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 ‎2.(2017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B ‎1.(2017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材料三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 (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 ‎【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二“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可知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对于第二小问则需要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三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即可得出答案;对于第二小问考生则需要考生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对于第三小问中考生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如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1.(2016年上海高考单科卷历史28)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日建交 ‎【答案】A ‎【考点】中国走向世界·外交舞台的拓展·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 ‎2.(2016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答案】A ‎【解析】根据 ‎ ‎“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可见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故选A;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而不是否决票,不能说明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而且B项也过于笼统,仅凭题干的事例也不能说明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的一切决议,故B错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但是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者缺席不被视为否决,不影响决议的通过,因此题干不能说明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故C错误;题干反映的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而非联合国大会的决议,而且与“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无关,故D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2015·安徽文综·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答案】C ‎2.(2015·上海单科·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这一时期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即1949年至1956年间,由此可知C项正确。 ‎ ‎3.(2015·北京文综·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豪情满怀迎跃进   ②女民兵与样板戏 ‎③第一部宪法颁布    ④欢庆香港回归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1.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A ‎【解析】本题以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中的时间1953年以及“当选的代表”“旧社会……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A项;B项时间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C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中法制化不符合题意。‎ ‎2.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 材料二 图(a) 公元1400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 公元1400—1800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c) 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 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分)‎ ‎【答案】(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中贸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 ‎ ‎【高考冲刺】‎ ‎1.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 ‎【答案】B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基础上形成的,故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与民族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就已经提出了相关概念,故D项错误。‎ ‎2. 1953年“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通过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1979年“人大选举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这一变化(  )‎ A.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预 C.表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说明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程 ‎【答案】A ‎3. 1954年9月,主持法律制定工作的彭真指出:在少数国家工作人员中还有这么一种思想,他们以为法律是只管老百姓或者只管“小人物”的,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在此,他强调(  )‎ A.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 B.国家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 C.法律的推行遭遇了巨大阻力 D.当时国人法律意识很淡薄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至于‘大干部’‘大人物’,只要注意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够了,对法律遵守不遵守,是无关重要的”可知少数国家工作人员出现了不尊重法律的现象,所以表明领导干部也应自觉遵守法律,故A项正确。‎ ‎4.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一国际会议中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一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当时的中国(  )‎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 B.文化领域提出双百方针 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D.三大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答案】D ‎5.据统计,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  )‎ 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 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 ‎【答案】B ‎【解析】“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坚决纠正冤假错案,但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中审判坚持疑罪从无,本质上反映出法律内容的进步,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也反映出审判程序“有法必依”,严格司法,但只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司法过程贯彻民主决策,故D项错误。‎ ‎6.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 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 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马岛主权也是阿根廷历史遗留问题,而“一国两制”不是解决两国问题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香港回归之际,马岛利用中国的“一国两制”来解决马岛主权问题,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解决一个国家内的统一问题,不是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7.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这一构想(  )‎ ‎①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②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8.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A ‎【解析】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9.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实现了1949年以来的首次直接会面。这历史性的一握,冲破了两岸交流形式的最后束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重大行动反映了(  )‎ A.“一国两制”得到全体台湾同胞认可 B.“一国两制”是两岸的共同追求 C.海峡两岸存在的敌对关系全面消除 D.和平统一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 ‎【答案】D ‎10.阅读下表可知(  )‎ ‎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时间 台湾向大陆出口 大陆向台湾出口 台湾的顺差 ‎1987年 ‎1 226.53‎ ‎288.94‎ ‎937.59‎ ‎1989年 ‎2 896.49‎ ‎586.90‎ ‎2 309.59‎ ‎1991年 ‎4 667.15‎ ‎1 125.85‎ ‎3 541.30‎ ‎1992年 ‎6 287.93‎ ‎1 118.97‎ ‎5 168.96‎ A.两岸三地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 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 D.“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 ‎【答案】A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台湾和大陆的经济交流频繁,这也说明了两岸三地之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故选A项;由表格信息不能得出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的结论,排除B项;1987—1992年台湾和大陆的贸易虽然是通过香港进行的,只能说香港对两地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不能由此说明香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C说法不准确;2008年两岸才真正实现“三通”,排除D项。‎ ‎1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  )‎ 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 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国共产党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 ‎【答案】B ‎【解析】1949年以后,国民党撤退到台湾,致使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这意味着国共两党的内战并没有结束,海峡两岸仍然同属于一个中国。‎ ‎12.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答案】C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摘编自古罗马法 ‎“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世界上历来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三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网络资料 ‎(1)依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和孟德斯鸠的核心思想。(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国在革命成功后颁布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及其历史意义。(10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有权不可任性”做了哪些努力,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在追求民主法制时的共同点。(18分)‎ ‎【答案】(1)原则: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思想:三权分立。‎ ‎(2)文件:《权利法案》。‎ 意义: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进政治民主化;为他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促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3)努力:①健全法律制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实行拨乱反正,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平反;加强立法,1982年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②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恢复“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重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展民主政治,基层民主建设中出现了“海选”。‎ 共同点:都通过立法维护民主,都采用分权方式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三节 中共政权的演变 一、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55—65年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 四、创造两岸双赢,华人屹立世界 ‎1.两岸关系的发展 A.军事冲突时期(38—67年)‎ B.冷战对峙时期(68—75年)‎ C.交流对谈时期(76年迄今)‎ ‎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 A.国际因素 B.中共对台政策 C.台湾内部因素 ‎3.两岸交流的现况 ‎4.当前的两岸问题 焦点:统独之争 ‎——摘编自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 ‎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6分)‎ ‎【答案】建议一: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 理由:新中国成立,经过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建议二:增加冷战与台海关系。‎ 理由:二战后,美苏全面冷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加剧台海分裂程度。‎ 建议三: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 理由: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已为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