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最能够说明( )‎ A. 儒生具有强烈的入世情节 B. 儒家和道家思想具有兼容性 C. 孔孟之道具有一定的局限 D. 道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2、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3、《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对其思想评价受到明代通俗文学影响 B. 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 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D. 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5、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在南宋时期有一位理学的集大成者,下列属于其首先提出的观点的是( )‎ A.“有欲则不刚,刚者不屈于欲”‎ B.“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 C.“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D.“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6、‎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下列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明清思想家的民主思想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宋明理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D. 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已出现 ‎7、 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9、“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即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从汉字“龙”的四种书体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汉字(  )‎ ‎①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②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成为表音文字 ‎③与书法相伴而生 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 ‎10、下表是关于唐代著名宫廷乐曲《霓裳羽衣曲》来源的不同说法:‎ 第一种 ‎《杨太真外传》载: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作。‎ 第二种 ‎《唐会要》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改编。‎ 第三种 ‎《唐书》等载:此曲前部分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创作而成。‎ 这反映出( )‎ A. 综合多种说法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11、 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成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的这一思想继承了( )‎ A. 《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B. 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 C. 汉赋的慷慨激昂、文采华丽 D. 魏晋文学的抑郁隐逸 ‎12、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13、“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相继以失败告终,国人同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在文化领域中,学校与科举、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之间的争论愈演愈烈,反对封建统治、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学习西方进步文明和要求富国强兵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可知,推动文化领域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B.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 C. 外国列强侵略加深 D. 清政府守旧势力的不断反扑 ‎14、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孙中山 D.康有为 ‎15、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 )‎ A.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16、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的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17、五四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教员中既有以陈独秀为首,以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为骨干的革新营垒;又有辜鸿铭、刘师墙、陈汉章、黄侃等知名的旧派学者。他们政见不同,在学术上也各抒已见。这一现象(  )‎ A. 有利于提高北京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 B. 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C. 体现了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D. 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 ‎18、 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梁启超一生“有定则无定见无定行”。定则是爱国之心立宪之志和新民之道,在此定则下,其见解、行动则是不断流变的:维新—保皇—君主立宪—护法—民主共和。这一事例集中体现了( )‎ A. 近代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与曲折 B.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C. 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D. 近代政坛政客投机钻营 ‎19、1919年,李大钊在与胡适先生的辩论时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拿它来做工具,用以解决中国社会的民族独立和救亡问题。由此可知,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 )‎ A. 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倾向 B. 有利于解决中国问题 C. 尚未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 只适合解决具体问题 ‎20、1924年1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又提出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材料反映出,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 A. 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 B. 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 C. 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 D. 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 ‎21、1930年,中共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有文章批评“农村包围城市”的观点违反了“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者,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者”这个马克思主义原理。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党和红军存在教条主义倾向 B.共产国际阻碍中国革命 C.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存在偏差 D.马克思主义无法本土化 ‎22、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3、它是毛泽东在苏联经济弊端并没有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该材料评价的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4、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按资分配,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魄力、巨大的勇气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这里的突破主要是指( )‎ A.1978年12月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上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 B.1978年12月--1984年12月,主张“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C.1984-1992年,主张“建立在公有制为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5、下列四张纪念邮票均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基层民主 ‎ B.建设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 D.主要矛盾 走自己的路  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 中国历史上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有识之士都能根据时势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来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需要,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 ‎ ---《荀子?天论》‎ 材料二 “我中国标本宜兼治。若遗其本而图其末…其孰能力与争衡于富强之世也耶。亟宜一变旧法取法于人,以收富强之实效。一法日本振工商以求富为无形之,一法泰西讲武备以图强为有形之战。” ‎ ‎-- 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和自觉担当意识。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对自然的认识及对改造自然的观点,这表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面貌?(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面对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面临的新变局,郑观应的应对之策。分析他的理想未能实现的原因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在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制度的不断碰壁中,我们应该传承中国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 ‎ 材料二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交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 —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三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的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请回答:‎ ‎ (1) ‎ 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2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平民趣味”?(3分)‎ ‎ (3)据材料三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3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以及代表人物 清末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9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由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李彦宏、张朝阳等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督权,造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像这样的政府,才是世界上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国家有了这样的纯良政府,才可以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 ‎——摘自1906年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中国的问题完全用西方的方法来办,必然要遭到传统的巨大阻抗;而完全用传统的方法来办,那已落后于时代。毛泽东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用西方文化(主要是马克思主义)‎ 来改造传统,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他率领一批旧时代的人——农民,取得了新时代的胜利。‎ ‎——茅海建《也谈近代湖湘文化》‎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的实践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理想,中国道路的这些精神特质从不同方面发力,促使“道路自信”得以生成。‎ ‎——《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精神特质的当代审视》‎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内涵和民权主义的特点。(4分)‎ ‎(2)说明材料二中“用改造了的传统来反对传统以及新的敌人”所代表的革命道路,并分析走该道路的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的“理论创新精神”。(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