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总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卷面分:5分(5分:使用规范字,字体端正,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4—3分:使用规范字,字迹清楚,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2分:字迹较清楚,有多处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较整洁;1分:字迹潦草,错别字、标点错误多,卷面脏乱。0分:大多主观题没写或全部没写。)‎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先秦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夏时期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夏王朝未被考古学发掘的同时期文字材料所证实,但也并非仅是“单线进化论”的阐释预设。既有的历史文本在兹,夏文化的探索,无论证实还是弥补,无论证伪还是重构,都必然是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的。‎ ‎②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一方面,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学科发现,是史料获取中的“小概率”事件。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可以确信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应当有文字存在,甚至有可能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但夏时期的文字载体未必契刻于龟骨,而如果书于竹帛的话,在北方保存环境下,可能早已湮灭于地下。即便未来有幸发现了早于殷墟的文字材料,若没有类似甲骨文的王世记录,同样无法证明。另一方面,期待发现王陵以证明夏王的存在,以目前考古认知推测也是强人所难。晚商以前,带墓道的大墓在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中并未出现。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即使发现,也不易辨识,更不易与具体的王相对应。对于学者们寄予厚望的夏都探索,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如何从龙山晚期出现于中原腹心地带的数十座大小城邑中证明某处遗址是夏代的某处都邑,同样很有难度。可以说,不具备考古学训练的知识界,都习惯于以殷墟为样板和标准来要求或判断“夏墟”,这正是当前夏文化探索的论证逻辑悖论。‎ ‎③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认可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这不仅蕴含着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必然寄托着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史料的扩充带来了学科范式的转移,但实现学科范式转移后不同史料与话语系统间的融合需要艰难探索。夏文化探索,要实现文献研判的范式转移,目前必须依赖于对考古发现的解释。换言之,先秦史框架体系研究无论离开了考古内证,还是离开了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仅局限于任何一方的讨论,都只会是片面判断。夏文化认知的突破,必然需要二者的衔接。‎ ‎④本世纪以来,考古发现一日千里,在改变对夏时期社会发展程度的想象之外,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历史文本记载的再认知问题。历史文本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东周以来对夏时期的文献记载,必有所本,而不能简单将之视为是周人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中国先秦史的框架性认识,无疑代表着对东方文明演进历程和国家、王朝形成过程的认识。在这个历史认知背景中,如何看待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的“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正是夏文化研究的关键。中原中心的形成,离不开对社会最上层的国家性质、族群差异和核心制度与政治决策等问题的捕捉。‎ ‎⑤作为史学问题存在的夏文化研究,目前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诸如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早期国家区域中心与周边聚落的控制关系、地方行政机构等问题都是当前夏文化研究的薄弱环节。‎ ‎(摘编自常怀颖《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光明日报》‎2019年3月4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夏时期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讨论,远未达到可以脱离历史文本记录而单独构建的水平,必须在先秦史整体研究框架下进行。‎ B. 鉴于甲骨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小概率”的学科发现,不具备普遍性,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 C. 夏文化探索无法脱离考古材料,是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共识,这既是对考古发现的憧憬,也是将既有考古发现的诠释转化为历史记载话语系统的愿望。‎ D. 历史文本是对过去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对东周以来关于夏时期的文献记载不能简单定为是为了某种政治或理想的伪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层次上逐层递进。‎ B. 文章第③段论述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夏文化探索不能脱离考古材料的重要性。‎ C. 文章第④段强调了对历史文本再认知的问题,并指出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 D. 文章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和薄弱问题均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 A. 文章认为,基于陶寺朱书陶文的发现,在文献史学编年体系内的夏时期,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 B. 用殷墟做样板和标准,用发现王陵来证明夏王的存在的难度很大,因为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C. 对于夏文化的认知突破,应该将考古内证与出土文献的话语背景分析相衔接,如果偏离于一端,则会导致片面判断。‎ D. 早期文字与权力、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群的流动与婚姻、家族形态等问题取得突破性研究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不能对夏文字的横空出世抱有希望”分析错误,原文是“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不应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夏文字的横空出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夏文化研究的累累硕果”分析错误,文中对此未阐述。‎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概念含义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A项,“必有与殷墟甲骨文同属一种书写体系的文字存在”分析错误,原文是“甚至有可能”。‎ B项,“晚商前的王陵规模小,缺少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错,原文为“晚商以前的王陵,规模可能不大,可能没有墓道等明确标示身份地位的特征。”‎ D项,“早期文字…之后,才能打开夏文化认知的新视界”错,据原文“主要依赖于考古学的分析,但未来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不存在条件关系。‎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一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 B. 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 C. 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 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5. 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 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4. D 5. 内容上: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恩,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她的青年摆脱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天上掉馅饼的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则是增添了很多细节,直奔作者家中,清扫、做美味等,表明了贫困生活中的儿时作者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手法上:两段通过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我与文学的联系。‎ 结构上: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 ‎6. 寓意:水缸与我童年密切相伴,是我童年认识世界,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水缸引发了关于河蚌故事的论述,激发了作者诗意的想象,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方式;因为小时候物质所限,作者渴望但无法阅读儿童书,水缸刺激作者的想象、智力;水缸是作者童年时期的记忆,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我奇迹般的创造力。‎ 表达效果:贯穿全文的线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作者通过幼年与水缸的关系,以及对水缸的好奇和想象来表达对文学创作的看法,保持好奇心,面对社会现实,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刺激孩子的智力,探索现实中的未知,让孩子找到寄托物,去创造奇迹,揭示文章主旨,吸引读者兴趣。‎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一项”,立足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断章取义。错在“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原文作者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所以,应该是 “好奇心”才能“刺激想象”。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文中重要内容的不同并分析其作用。本题题目是“‎ 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题干有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先回答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的不同,要先了解第④段是如何对河蚌仙女梦想描写的,第③段又是怎样对童话故事进行叙述的。再回答作者这样写的作用,而“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解析第一小问的不同要从内容上、艺术手法上、结构安排等方面着手。阅读第④——⑤节文字,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第三段童话故事中仙女为报知遇之思,从水缸中出现然后端出饭菜,帮助救他的青年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了很多人心中的好逸恶劳、期待掉馅饼的从众心理。第四段中我想象的自家水缸里的仙女,增添了诸多细节,如仙女出水缸后直奔家中,清扫、做美味饭菜等,表明对仙女的幻想和对美味的期待,神话传说的描写和记叙,也为文章增加了文学性和神秘性。作者通过两者的对比,表现孩童时期的“我”因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而这些好奇心而生发的想象力也成就了物质匮乏时期的作者与文学的联系。同时,既承接上文回忆童年河蚌的秘密,又引出下文凝视水缸是作者最早的阅读方式。‎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标题的丰富意蕴。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十分含蓄,如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本题题干是“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回答时,要结合文本的内容理解题目“水缸里的文学”的含义。本题目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文学”,修饰语是“水缸”,表面看是问“文学”与“水缸”的关系,实际上是“文学”和“河蚌”,和仙女,和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关系。阅读文章第五节“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对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第六节说“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第七节说“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第八节说“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从以上有效的答题语句可知:“水缸”是“我”童年认识世界、水缸刺激作者想象、智力,保留了作者的好奇心,保留了作者奇迹般的创造了。体味人生、引发文学梦的主要对象,它引发了关于河蚌的故事,激发了作者的想象力,保留了作者的创作活力,是作者阅读和体会世界的一种方式。水缸成了作者童年不能忘却的记忆。这正是“水缸里的文学”这一标题的丰富意蕴,考生应分点有序作答。‎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文章的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人物(景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景物)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每小题3分,共9分)‎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比诸侯之列 比:比较 ②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 ‎③舞幽壑之潜蛟 舞:起舞 ④长路漫浩浩 浩浩:无边无际的样子 ‎ ‎⑤枉用相存 存:记住 ⑥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 ‎⑦而卒莫消长也 卒:突然 ⑧感慨系之 系:附着 A. ①③⑥⑧ B. ②④⑥⑧ C. ①④⑤⑦ D. ②③⑤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①句意是:排在诸侯的行列。比:并,列。‎ ‎③句意是:使深谷中的蛟龙起舞。“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⑤句意是:您屈驾来访问我。“存”,问候,怀念。‎ ‎⑦却最终没有消减和增长。“卒”,到底,最终。包含这四个选项都不正确。‎ 故选B。‎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是寡人之过也②采之欲遗谁 B.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②子亦有不利焉 D.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相与枕藉乎舟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 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代“芙蓉”。‎ B项,①②都是介词,“因、因为”。‎ C项,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句末语气助词,啊。‎ D项,①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相当于介词“于”,表处所。‎ 故选B。‎ ‎9.下列各句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 沛公安在?‎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式的判断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对所有的文言句式类型牢记于心,才能够根据语境判断句式类型。高考明确考查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 A项,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后之览者,亦将于斯文有感。‎ B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沛公在安?‎ C项,被动句,“于”表被动 ‎ D项,为判断句,肯定判断。‎ 故选A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樊哙传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黥布反时,高祖常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B.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C.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D. 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屠狗为事 为事:为职业 B. 项伯常屏蔽之 蔽:用屏风遮挡着 C.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 让:责备 D. 吾适丰沛 适:到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 课文《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也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 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 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从普通平民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答案】10. D 11. B 12. D ‎ ‎13. (1)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 ‎(2)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本题,应注意并列的谓语和人称的转换。解答本题应该依据所供语句在原文中的相关语境,分析比对,不难发现“绛”“灌”为两个大臣名,所以中间应该有停顿,故可排除A、C两项。‎ 此外“群臣……等”是“莫敢入”的主语,两者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故“等”后不应有停顿,再排除B项。‎ 原文标点: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代入法、排除法。‎ B项,句意为:项伯常常像屏风一样遮挡着。“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着。‎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错。这是一种对时势造英雄的感慨,并无消极之意。‎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1)中,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因:通过,经由。面:名词作状语,当面。谢:为……而道歉。关:古今异义词,函谷关。‎ ‎(2)中,固:本来,当然。一: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齐: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彭殇:长寿和短命。‎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舞阳侯樊哙是沛县人。以杀狗卖狗肉为职业,曾经和汉高祖一起隐藏在乡间。当初跟从高祖在丰县起兵,攻取了沛县。高祖做了沛公,就让樊哙做了舍人。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与,回过头来又镇守丰县,在丰县城下,击败了泗水郡郡监所带领的军队。……项羽驻军戏下,准备进攻沛公。沛公带领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面见项羽,为子虚乌有的闭关事谢罪。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趁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常常像屏风一样遮挡着沛公。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完,就赏给他一大杯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杯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杯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后,沉默不语。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的话,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在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厉害,讨厌见人,他躺在宫禁之中,诏令守门人不得让群臣进去看他。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敢进宫。这样过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开宫门,径直闯了进去,后面群臣紧紧跟随。看到高祖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在床上。樊哙等人见到皇帝之后,痛哭流涕地说:“想当初陛下和我们一道从丰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么样的壮举啊!而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惫不堪啊!况且您病得不轻,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见我们这些人来讨论国家大事,难道您只想和一个宦官诀别吗?再说您难道不知道赵高作乱的往事吗?”高祖听罢,于是笑着从床上起来……‎ 太史公说:“我曾经到过丰沛,访问当地年老而经历丰富之人,观看原来萧何、曹参、樊哙、滕公居住的地方,打听他们当年的有关故事,听到的真是令人惊异呀!当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日后能附骥尾,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 罗隐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①罗隐: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应进士第,总共考了十多次,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②文君酒:“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西汉才女卓文君曾在临邛当垆卖酒。⑧宋玉墙:宋玉在其《登徙子好色赋》有“臣东家之子登墙窥巨三年”之句。‎ ‎14.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漠漠香”中“漠漠”一词引人联想,写出了春天桃花灼灼其华、袅袅其香的特点。‎ B. “间梅遮柳不胜芳”一句,通过桃花和梅柳的对比,映衬出桃花可以和梅柳的芳姿相媲美。‎ C. 颈联两句写出了桃花尽日无人欣赏,经过春雨之后芳华零即逝的冷落凄凉。‎ D. 桃花艳而易凋,常喻薄命佳丽,本诗大赞其味香、态美、色艳,实属独辟蹊径之作。‎ ‎15. 全诗借桃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全诗以桃花自喻,借桃花的艳丽和凄凉境遇,表达了自己才华出众却无人欣赏的失落心情。②“回首东风一断肠”流露出年华逝去、老大无成的痛苦。③“旧山”二字也透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D项,“本诗大赞其味香、态美、色艳”失之偏颇。本诗不仅大赞桃花的美,更以桃花自喻,书写了自己空有才华,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另外,“实属独辟蹊径之作”刻意拔高,不准确。‎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本题可从诗歌的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入手,结合诗中的句子通过桃花的特征分析情感。‎ 桃花艳而易凋,入诗颇多,常喻作薄命佳丽,轻浮之姝,如“人面桃花相映红”、“轻薄桃花逐水流”等。本诗却是自喻之作,以“漠漠香”、“不胜芳”喻自己才华高超,而用“艳拂文君酒”、“红欹宋玉墙”自况文追相如、宋玉。后四句转而抒说自己的冷落凄凉,透示了无限的幽伤。 诗人自命才高,却数次落第,颇有怀才不遇之叹。‎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四)名篇名句默写(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子回忆起年少时与男子在一起欢乐相处的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 ,_______。”‎ ‎(3)《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的,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辩证关系。‎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长太息以掩涕兮 (4). 哀民生之多艰 (5). 青青子衿 (6). 悠悠我心 (7). 羁鸟恋旧林 (8). 池鱼思故渊 (9). 盈虚者如彼 (10). 而卒莫消长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宴、晏、涕、兮、哀、艰、衿、羁、渊、盈、卒。‎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6小题,18分)‎ ‎17.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潭柘寺(zhè) 会稽(kuài) 伶(líng)俜(pīn) 呦呦鹿鸣(yāo)‎ B. 桂棹(zhào) 脉脉(mài) 踯(zhí)躅(zhú) 暧暧远人村(ài)‎ C. 流觞(shāng) 虚诞(dàn) 蕈(xùn)菌 瞥(piē)见 D. 麋鹿(mí) 锲(qì)而不舍 匪我愆(qiān)期 游目骋怀(ché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呦”应读“yōu”,“俜”读pīng。‎ B项,脉脉(mò)。‎ D项,锲qiè;“骋”应读“chěng”‎ 故选C。‎ ‎18.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一项是(  )‎ A. 安谧  坚韧不拔  瘦骨伶仃  没精打采 B. 嚼腊  浅尝辄止  气喘吁吁  耳根清静 C. 滑腻  迷天大谎  惩一儆百  翁翁郁郁 D. 蛊惑  纷繁芜杂  溘然长逝  枉废心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试题仍然考查常用、常见汉字。学生往往在同音字、近义字上出错。平时多采用义辨法,可以减少错别字。‎ B项,“嚼腊”的“腊”应为“蜡”;“耳根清静”的“静”应为“净”。 ‎ C项,“迷天大谎”的“迷”应为“弥”;“翁翁郁郁”的“翁”应为“蓊”。‎ D项,“枉废心机”的“废”应为“费”。‎ 故选A。‎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种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已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②“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虽已就义七个多世纪,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③参加这次书法展览的作品很多,有的虽出自业余爱好者之手,但入木三分,极见艺术功力,令参观者大为赞叹。‎ ‎④某著名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光环的背后往往是无数晨昏的默默付出。‎ ‎⑤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⑥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是啊,高中三年的生活不经意间就灰飞烟灭,但我们的师生情、同学谊不会因岁月而褪色。‎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人心向背”指人心的拥护和反对,应改为“人心所向”。‎ ‎②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此处使用正确。‎ ‎③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此处使用正确。‎ ‎④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此处使用正确。‎ ‎⑤妄自菲薄:形容过分地看轻自己。用错对象。‎ ‎⑥灰飞烟灭: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干净。多指人死了或事物彻底消失,不复存在,含贬义。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家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高度出发,确定了长期向香港供应农副产品的惠港政策,今年又专门制定并启动了供港澳鲜活农产品相关工作及应急机制。‎ B.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蕴涵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非凡的执政能力。‎ C. 公车改革喊声多年,不仅北京市如约兑现诺言的做法迎来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又一次体现了政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的态度。‎ D. “亮剑”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铲除了许多制假售假窝点,迅速形成了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等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项,“制定并启动……相关工作及应急机制”搭配不当,应开展……工作,启动……机制。‎ C项,关联词位置不对,“不仅”应该移至“迎来了”之前。‎ D项,成分残缺,“迅速形成了”后应加“对”。‎ 故选B。‎ ‎2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中的“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B. “行”是古乐府诗的一种体裁,有“奔放”的意思,此类作品大多放情长歌,与“歌”相似,常合称“歌行体”。‎ C. 永和:是晋穆帝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位新君即位,常常改换年号,叫作建元。‎ D. “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四个词均为古代表示夜晚时段的名称,若按顺序排,应为“夜半”“人定”“鸡鸣”“黄昏”。‎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正确的排序应为:“黄昏”“人定”“夜半”“鸡鸣”。“黄昏”是19-21时,“人定”是21-23时,“夜半”是23-1时,“鸡鸣”是1-3时。‎ 故选D。‎ ‎22.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载人航天是高风险的事业,它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办事果断﹑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航天飞行所经历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再者,航天员在太空所处空间狭小,身体活动受到限制,说话也不能随便。说什么,什么时间说,都有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交流的限制,也要求航天员能忍受孤独。‎ 分条列举出文段叙述的航天飞行时航天员将会面临的挑战。(每点不超过6个字)‎ ‎【答案】①生理冲击大 ②身体活动受限 ③交流受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道压缩语段的试题,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筛选所给语段的主要信息,而题目中“分条列举出”则提示考生要先对文段进行信息筛选,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信息,再进行概括。概括关键信息一般要到所给文段中观察其几层意思,“航天飞行所经历的特殊环境对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这说明“航天员的生理冲击特别大”;“航天员在太空所处空间狭小,身体活动受到限制”,这说明“身体活动受到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交流的限制,也要求航天员能忍受孤独”,这说明“信息交流的限制”。筛选出这些相关信息后,按照题干要求“每点不超过6个字”,进行概括即可。‎ ‎23.请用楷书或者行书抄写下列语段。‎ 春节快到了,送你一篮水果,愿你:苹安福贵,橘祥如意,梨想事成,杏福快乐,柿事顺利,核家欢乐,梅有烦恼,甜如甘蔗,幸福如葡萄,请笑纳!‎ ‎【答案】春节快到了,送你一篮水果,愿你:苹安福贵,橘祥如意,梨想事成,杏福快乐,柿事顺利,核家欢乐,梅有烦恼,甜如甘蔗,幸福如葡萄,请笑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规范。这类题应注意以下方面。不要抄错,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不要涂改。标点符号也要注意规范书写。‎ 本题应注意:篮、苹、橘、福、柿、核、蔗。‎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军训是辛苦的,同时也是难忘的。军训生活中谁令你最为难忘?是老师、同学还是教官?请你以军训生活为背景,写一个你最想写的人以及军训期间的故事。‎ 要求:①可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一定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②记叙文,要有人物的描写。③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我的教官——钉哥 高中的军训,就在今天,圆满结束了。‎ 炎炎烈日下,我们挥洒着汗水,却无怨无悔。静静站立,我可以感受到我的肌肉不自觉的绷紧,身体不自觉的往前倾。侧耳倾听,你仿佛听见教官的哨音,听见有人在唱“日落西山红霞飞——”握紧拳头,我情不自禁的想摆出格斗式,连贯的打出贯耳冲膝、抓腕砸肘,一整套的擒敌拳。‎ 军训给我留下的除了身体的肌肉记忆,还有难忘的事,更有难忘的人。‎ 在这十几天的军训生活中,我感受最大的不仅是和班里面同学熟络起来,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教官:张钉。他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格,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有一次军训中,总教官说:“站军姿一小时”。钉哥说:“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老用北京时间吗,知道他为什么老让我们站一小时吗?”同学们不做声。钉哥说:“告诉你们吧,其实他地理没学好,只知道北京这块地,他数学也没学好,总以为一小时是最能吓唬人的。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啊,每隔一个小时就得上厕所啊。唉,岁月不饶人啊”!同学们都笑晕了。‎ 钉哥非常合情合理,该罚就罚,该奖就奖。我能感觉的他在用心的对待我们。他教的非常仔细,每一动他都要演示无数遍,然后让我们反复练习加深记忆,也会陪着我们一起打。‎ 他从来没用过“大声公”,分解练习时每一动他都说得非常大声,在每一次合唱,无论是营合唱还是团合唱,他都会在我们旁边和我们一起扯着嗓子唱。我想,大概没几个教官能做到这样吧。‎ 他是我们的教官,但是同时也是师兄、更是朋友,他虽然会严格要求我们,但他更会每天晚上提醒我们泡一下脚好好休息,会在休息时间和我们围成圈子玩游戏。‎ 他喜欢说一句话:“我带的排,一定不能怂”。 每次练站军姿,起步走,跑步,正步走,蹲坐。我们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枯燥的动作;唱歌喊口令,我们用全身的力气吼叫,却总不能让教官满意。腰酸了,必须撑着;背疼了,还要挺直;喊哑了嗓子,喉咙还依然忍痛嘶叫。无论是滂沱的大雨,还是火热的烈日,我们的训练依旧;不管是流汗还是流泪,我们的步伐不能停止。铁一样的纪律无时不刻地约束着我们。‎ 我们排的擒敌拳经常被其他教官表扬,我想这是我们三连一排每个人都付出努力的结果,里面既有教官对我们认真付出,也有我们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认真对待,我们才能真正做好!‎ 军训给了我军人的气质:挺拔、刚直。还有,我的教官——钉哥,让我认识到了军人不仅仅只是严肃的不苟言笑,军人也是有些有肉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题干要求:请你以军训生活为背景,写一个你最想写的人以及军训期间的故事。①可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一定要真实,要有真情实感。②记叙文,要有人物的描写。因此写一篇记叙文最合适。‎ 审题: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对周围其他人肯定非常熟悉,对发生过的洋溢着浓浓友情、师生情的一个个故事一定记忆犹新。这样,写“同学情”“师生情”作文自然就显得驾轻就熟,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些同学觉得大家的经历差不多,写不出什么新意,于是觉得无话可说那么,怎样写好我和同学、老师或教官的故事呢?我们在写作文时,理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显个性。‎ 一、说真话,就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去选取题材。写作时要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最有体会的事情来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可感,才能打动读者。‎ 二、诉真情,就是用真情拨动读者的心弦,抒情真切,不要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学校是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所在,所以,在写作“情感类”作文时不管写什么,怎样写,都要以“真情”贯通全篇。要流露真情,就得抓住友情故事中最让我们感动的部分来写,哪怕只是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细节。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通过描写父亲送“我”远行的情景,特写了父亲在火车站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我”买橘送别的背影,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父爱子、子爱父的真挚感情在写作中,如果我们都能如朱自清这般将深深镌刻在自己心头的难以忘怀的人、事、物写进自己的文章中去,那么,我们的文章就会产生一种动人的艺术魅力,拨动读者的心弦文章不是无情物,笔尖饱蘸须真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显个性,就是写出自己作品的独特性,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在写“情感类”文章时,要想与众不同,就得考虑大多数人可能会写什么,“我”有没有更好更新的选择,能不能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东西,能不能以一颗慧心来书写独到的体验与感悟。一般来说,写作时选材立意包括顺向立意和逆向立意。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顺向立意;反之,则是逆向立意。只要我们多角度、多侧面的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就能写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把我们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写作指导:‎ 要求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要求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有血有肉。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要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求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要求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 立意:‎ ‎1.《最难忘的军训生活》‎ ‎2.《我的军训教官》‎ ‎3.《军训中的我和他》‎ ‎4.《被风吹乱的军训生活》‎ ‎5.《幸福的军训》‎ 素材:‎ ‎1.十多天的军训即将要结束了。在这短短的十多天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对我来说,由于高中都没有组织过军训,所以这次的军训的确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难得的考验和磨励,军训不但培养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能磨练人的坚强意志。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唯有一句话让我感触最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特别的面对艰苦的环境时,我们应该坚强,勇敢面对,而不是逃避,畏首畏尾。‎ ‎2.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经过这次的军训,我的确深有体会这句名言的含义。作为男生最多的我们,在这次的军训中也应该是最艰苦的了,每天的立正、稍息、下蹲、摆臂、踏步这些基本动作要我们反复地做着,这些动作平常看起来非常简单的而现在做起来却没那容易了,教官对动作的准确性要求的非常严格,对同学们也充满很高的期望,因此我们每做错一个动作都要做十个俯卧撑,而且每天半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几乎把我们班的每个同学累得半死,全身都发痛。不过,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教官有半点的怨言。的确,教官心里是对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十分关心,负责任。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我丢失军帽的那次,是他把他的军帽给我,把我原以为要被惩罚的不安的心变得平静,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官对我们每个同学的无微不至的爱。在这艰苦的十来天的军训里,我们每天都利用休息的时间和教官一起唱军歌,一起体会军人的生活的艰辛与乐趣。‎ ‎3.在这短短的十多天的军训里,我不仅仅学到了军人的一些技能,‎ ‎ 站军姿,给了我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身体,也给了我龙之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人类活跃敏捷的思维,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同时还学到了不少的军歌,这给了我的军训生活中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不过,在这次的军训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学到了在人生最艰苦环境中一定要坚强,勇敢地面对的哲理,这是在人生中难得的一节有意义的课 :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这是一种人生体验,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最佳良机。心里虽有说不出的酸甜苦辣,在烈日酷暑下的曝晒,皮肤变成黑黝黝的,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一种更好地朝人生目标前进的勇气,更增添了一份完善自我的信心吗?。‎ ‎4.烈日下,站军姿,踢正步···最大的考验就是得每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我们虽然站得汗流浃背,双腿酸痛,但仍然坚持,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苦”乃军训之首。这些苦让我们明白并相信军训是我们正式进入学习生活之前十分重要的一次锻炼,也是人生一份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这次军训建立了许多欢乐的友情,不单让同学们在军训的日子里学会同甘共苦、励志前进,进一步的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彼此的友谊,通过这次军训还使得我们来自全省各地的同学们拉近了距离,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难能可贵的情谊。这让我们在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快的融合、更好的互相沟通、互相学习!‎ ‎5.与教官的情谊是复杂的,教官们近乎完美的人格魅力,让我们对教官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敬仰.教官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师,在训练中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朋友,在生活中幽默诙谐,与我们打成一片。教官身上的那种乐观开朗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会出现,有了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我们又多了几分战胜它们的勇气!‎ 军训收获经过了这次军训,我们获益良多,收获彼丰。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加强,学会了更好的生活,学会了团队精神,学会了自信,学会了拼搏;锻炼了意志,锻炼了毅力,锻炼了品格;以健康、潇洒、精神、自信的姿态迎接人生中新的一页。‎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军训的结果。军训,不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崭新的课堂,一个成长的阶梯,一个火热的熔炉,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当别人享受锲而不舍的喜悦时,你千万不要成为功亏一篑的典型。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美,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谁坚持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谁才是战胜了自我的强者,就是这盛夏最美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人生没有挫折磨难就不再坚强。樱花如果没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就不会成为美丽春天里的一枝独秀;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会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没有傲立霜雪的勇气,就不会成为残酷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人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成为紧张军训中的一颗亮星。‎ ‎7.我们的主教官是一位年轻的士官,他身材并不高大,但是军营里的磨练使他练就了坚实挺拔的身躯。从教官标准英挺的军姿中,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美,而那些非主流什么的,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情绪的发泄罢了。教官很腼腆,开始的时候脸上始终挂着严肃的表情。但是在军训过了几天后,教官就渐渐的和大家熟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多了,休息之余还会主动的开开玩笑,教我们唱歌《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让我也认识到了军人不仅仅只是严肃的不苟言笑,军人也是有些有肉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8.给我们训练的教官是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他身材不高,年龄和我们相仿,甚者还比我们同学中有的人小,在他那稚气未脱的脸上写满了严肃和认真。他还很爱笑,而且笑的时候原本就不大的眼睛变得更小了。但是,教官在军训的时候对我们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只要大家不努力,他就会批评我们;只要大家动作不规范,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给我们看。这可是我第一次与军人接触。‎ 行文结构:‎ ‎1.军训给我留下的除了身体的肌肉记忆,还有难忘的事,更有难忘的人——我的教官“钉哥”;‎ ‎2.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通过语言描写进行细致地刻画;‎ ‎3.钉哥非常合情合理,该罚就罚,该奖就奖;‎ ‎4.他喜欢说一句话:“我带的排,一定不能怂”;‎ ‎5.我的教官——钉哥,让我认识到了军人不仅仅只是严肃的不苟言笑,军人也是有些有肉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