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重庆市南岸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南岸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南岸区2018-2019学年上期质量调研抽测 高一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 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 D. ④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人体某组织的结构示意图,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即由①②③组成,A错误;②(血浆)中含激素、乳酸、CO2等物质,但不含血红蛋白,因为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B错误;某人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进而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增加,C错误;④的有氧呼吸产物CO2可参加体液调节,D正确。‎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理清脉络,建立知识网络;此外,还需要与细胞呼吸的知识建立联系。‎ ‎2.正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 B. 氨基酸、血红蛋白、二氧化碳、钠离子 C. 胃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 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织液中含有大量的水、二氧化碳、氧、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酶、激素、维生素、尿素等物质。激素、神经递质、血浆蛋白、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细胞内的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递质小泡等都不属于内环境。消化道、呼吸道及输尿管、膀胱内的物质都不属于体内环境。‎ ‎【详解】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均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A正确; ‎ B、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是血浆的成分,B错误; ‎ C、胃蛋白酶位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 ‎ D、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成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成分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和激素等。‎ ‎3.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B ‎【解析】‎ 毛细胞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D错误。‎ ‎4.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 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淋巴 C. 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结构 D. 若此人的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可能会导致C液增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A、B、C组成人体的内环境。‎ ‎【详解】A、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A错误;‎ B、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错误;‎ C、血浆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组织细胞膜1层、线粒体膜2层,共5层膜结构,C错误;‎ D、若肾小球发生病变(产生蛋白尿),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会使C组织液增加,D正确。‎ 故选D。‎ ‎5.对下列图中有关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若在c点处将神经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 B. 乙图为人体体液的四种成分相互关系,则体内细胞与B之间不能直接物质交换,体内细胞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C. 丙图中,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B点为茎背光侧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是茎向光侧对应的浓度 D. 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 ‎【答案】C ‎【解析】‎ 甲图中,若在c点切断,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乙图中A是组织液,可与组织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可与淋巴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是血浆,可与血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所以对向光弯曲的植物而言,若茎背光侧为B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则茎向光侧不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C正确;溶酶体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丁图中靶细胞裂解与效应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有关,而非效应T细胞中的溶酶体,D错误。‎ ‎6.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C. 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D. 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或靶器官,但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A项错误;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B项错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细胞外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C项错误;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D项正确。‎ ‎7.下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 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 1 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 1 表示原核生物,2~4 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 D. 1 表示免疫系统,2~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A项错误;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B项正确;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均属于原核生物,C项正确;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D项正确。‎ ‎【点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生物体内的膜结构如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8.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使神经纤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是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使神经纤维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当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零时,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起点应在原点.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左侧生长速度加快,弯曲角度也越来越大;当生长素浓度超过某一值时,促进作用减弱,与先前相比生长速度减慢,弯曲角度也减小。分析图示可知,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琼脂块d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a′的对侧弯曲生长,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 ‎【详解】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比b′侧的少,生长较慢,A错误;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c侧相等,B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错误;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因此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0.下列生理活动具有双向性的有几项() ‎ ‎①生长素在胚芽鞘的极性运输 ‎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运输 ‎③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④活细胞中ATP与ADP间的转化 ‎⑤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信息传递 ‎⑥人体内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间的转换 ‎⑦肝细胞内葡萄糖和糖原的转化 ‎⑧C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 A. 四项 B. 五项 C. 六项 D. 七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单侧光、重力以及离心力的作用下还可以横向运输,但是其运输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2、内环境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①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①不符合题意;‎ ‎②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②符合题意;‎ ‎③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③不符合题意;‎ ‎④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是双向的,时刻进行,④符合题意;‎ ‎⑤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⑤符合题意;‎ ‎⑥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内通过转氨基作用转化而来,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⑥不符合题意;‎ ‎⑦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可使葡萄糖合成肝糖原,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糖原又会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⑦符合题意;‎ ‎⑧C元素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利用,故在两者间的转换是双向的,⑧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有②④⑤⑦⑧,共五项,故选B。‎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 B. 脱落酸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C. 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 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光照无关 ‎【答案】A ‎【解析】‎ 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产生的某种物质在背光处的分布比向光侧多,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弯向光源生长,A错误;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不能为植物提供营养,但可以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促进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幼嫩的部位,且极性运输方向与重力有关,但是与光照无关,D正确。‎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植物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③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的方式是极性运输 ‎④赤霉素不仅能促进果实发育,还可延长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 ‎⑤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 ‎⑦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控制,又受环境影响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 ‎【详解】①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根的向地性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①错误;②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乙烯的合成,②正确;③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这种运输为极性运输,但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③错误;④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也能促进种子萌发,缩短植物种子的贮藏时间,④错误;⑤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的作用是可以促进果实发育,从而形成无子果实,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不能得到多倍体番茄,⑤错误;⑥对成熟期的植物喷洒一定浓度的脱落酸会加快叶片衰老和脱落,细胞分裂素不会加速叶片衰老和脱落,⑥错误;⑦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原因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同时含受环境影响,⑦正确。综上所述,②和⑦正确,A符合题意,B、C、D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对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a、b两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相同 B. 图乙中,a、b两点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同 C. 图丙中,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数一定相同 D. 图丁中,a、b两点对应的该种群的数量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甲图中a、b点的含义是: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速率相等,也就是总光合速率相等。乙图中a、b两点的含义是: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相等,但对应的氧气浓度不相等;丙图中a、b两点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相等,且无姐妹染色单体,a点可以是体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b点可以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a、b两点的含义是:增长倍数相等,但是种群数量不相等,b 的种群数量比a少。‎ ‎【详解】图甲中,a、b两点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相同,故a、b两点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相等,A正确;图乙中,a、b两点,细胞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由于a、b两点氧气浓度不同,则a、b两点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不相同,B错误;图丙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当表示有丝分裂时,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数不同,当表示减数分裂时,a、b两点对应的细胞中核DNA相同,C错误;图丁中,ab段种群数量一直在下降,a点的种群数量大于b点,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图示中关键点的含义,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可以表示总光合作用的速率,再根据题意作答。‎ ‎14.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下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 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C. 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 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可知,e点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增长速率为0,A项正确;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以前,合适的捕捞量是捕捞后到c点,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恢复最快,B项错误;蝗虫防治应在b点以前,此时数量少,繁殖慢,C项错误;环境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5.棉蚜体型微小,以吸收棉花汁液为食,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对某棉蚜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以下说法与调查结果不相符的是() ‎ 调查日期(月、日) ‎ ‎6.10 ‎ ‎6.11 ‎ ‎6.15 ‎ ‎6.20 ‎ ‎6.25 ‎ ‎6.30 ‎ ‎7.5 ‎ ‎7.10 ‎ ‎7.15 ‎ 棉蚜数量(只/株) ‎ ‎0.42 ‎ ‎4.79 ‎ ‎41.58 ‎ ‎261.73 ‎ ‎1181.94 ‎ ‎1978.96 ‎ ‎2175.63 ‎ ‎2171.46 ‎ ‎2173.23 ‎ A. 棉蚜与棉花的其他天敌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 B. 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产生抗药性变异 C. 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 D. 调查期间棉蚜种辟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6月10日-7月15日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呈现S型曲线,K值为2175.63左右。‎ ‎【详解】A、棉蚜与棉花的其他天敌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关系,A正确; ‎ B、农药不会导致棉蚜产生抗药性变异,只能对棉蚜的抗药性进行选择,B错误; ‎ C、调查棉蚜种群数量最好采用样方法,C正确; ‎ 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棉蚜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属于S型增长,D正确。 ‎ 故选B。‎ ‎16.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标号 ‎ 实验名称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① ‎ 观察植物细胞的 质壁分离和复原 ‎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镜检2:不同细胞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 ‎ ‎② ‎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 ‎③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 ‎④ ‎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动态变化 ‎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A ‎【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个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伸长区高度分化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分化程度低,呈正方形,染色体经龙胆紫染色后呈紫色,形态清晰,但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呈紫色,C项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以实验的客观事实呈现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相关生物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以达到举一反三。‎ ‎17.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 O2 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 B B. 乙图中的 D 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C.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 A 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 B 所处的营养级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A是组织液、B是淋巴、C是血浆、D是细胞内液;‎ 乙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是消费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详解】A、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的A为组织液,B是淋巴,C为血浆,D是细胞内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因此甲图中O2浓度最高的是C,A项错误;‎ B、图乙中的A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D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其中生产者即A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项错误;‎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即甲图中的A增多导致组织水肿,C项正确;‎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参与食物链构成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乙图中的B是分解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准确判断甲、乙两图中的各个字母所指代的体液名称或生态系统的成分,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C.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图解:根据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库的双箭头可以初步确定AC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其中之一,并且所有生物均指向大气,因此C是大气,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并且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 ‎【详解】A、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库,A错误; ‎ B、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B错误; ‎ C、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还必须包括E,C错误; ‎ D、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A为1÷20%÷20%=25(kg),D正确。 ‎ 故选D。‎ ‎19.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a7‎ B. 能量散失a3,可以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 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 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答案】B ‎【解析】‎ 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a4也属于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A项错误;能量a3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B项正确,C项错误;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是a6÷a1 ,D项错误。‎ ‎【点睛】输入第一营养级能量的四个去向:一部分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储存于有机物中;一部分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流入第二营养级。‎ ‎2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 A. 图中b=h+c+d+e+f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 图中b=h+c,A错误;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h/a×100%,B错误;“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利用,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即属于d,C正确;缩短食物链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h/a×100%,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21.“三分法”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划分方法,可用如图所示表示某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 A. 若A表示免疫系统的构成,骨髓属于B,吞噬细胞属于C,溶菌酶属于D B. 若A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B是基因突变,C是自然选择,D是生殖隔离 C. 若A表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B是保护基因,C是保护物种,D是保护生态系统 D. 若A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则B表示被动运输,C表示主动运输,D表示胞吞胞吐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大分子物质的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 ‎【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骨髓属于免疫器官,A正确;‎ B、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法律法规意识,C错误;‎ D、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不包含胞吞和胞吐作用,D错误。‎ 故选A。‎ ‎22.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N、P等无机盐也越多 C. 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 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2、废弃的农田保留了土壤条件,甚至还有生物的繁殖体,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详解】A、温室效应是由于短期内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释放过多造成的,大力植树造林能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改善能源结构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微生物繁殖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减少,B错误;‎ C、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体现了人类的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由于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D正确。‎ 故选B。‎ ‎2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 A. 间接价值 B. 直接价值 C. 经济价值 D. 潜在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 ‎ ‎ ‎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根据以上解析可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中的美学价值,故选B。‎ ‎24.下列有关叙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 A. 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 B. 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 C.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保持作用 D.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这是作为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A正确;‎ B、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这是作为药用等使用意义的,属于直接价值,B正确;‎ C、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这是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C错误;‎ D、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这是非实用意义的价值,属于直接价值,D正确。‎ 故选C。‎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多样性的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 B. 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不同的生态系统会因为营养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详解】A、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较复杂,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较高,A正确; ‎ B、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正确; ‎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C正确; ‎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二、探究题 ‎26.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A、B、C构成了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C代表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______、______系统。‎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______、______系统。‎ ‎(4)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 (1). 内环境 (2). 血浆 (3). 组织液 (4). 淋巴 (5). 消化 (6). 循环 (7). 循环 (8). 排泄 (9). 温度 (10). pH ‎【解析】‎ ‎【分析】‎ 本题形象地反映出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解答本题时要结合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的物质交换图解分析解答。‎ ‎【详解】(1)虚线框内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表示内环境,其中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 ‎(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 ‎(4)组织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pH。‎ ‎【点睛】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也就是说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获得氧气、营养和排出代谢废物。这些过程需要通过循环、呼吸、消化、排泄四大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即内环境是外界环境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中间媒介。‎ ‎27.如图是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 ‎ ‎ ‎(1)若该图表示人体的神经调节,则在该模型上完成的过程称 ______ ,其中E结构由 ______ ‎ 构成.模型中能对信号进行解析和综合的结构是图中的 ______ 结构(填图中字母)。 ‎ ‎(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且A、B、C、E为结构,D为物质.其中C代表垂体,则D代表 ______ 。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 ______ 调节.与酶不同,D物质起作用后,将被 ______ ,因此需不断的产生。 ‎ ‎(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C、E均代表细胞,则促使C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B物质包括 ______ .A细胞最可能是 ______ .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细胞,最终E细胞能分泌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此过程还会形成 ______ 细胞。‎ ‎【答案】 (1). 反射 (2). 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3). C (4). 抗利尿激素 (5). 神经-体液 (6). 灭活 (7). 抗原和淋巴因子 (8). T淋巴细胞 (9). 记忆B ‎【解析】‎ ‎【分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激素分级调节的枢纽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也会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相关腺体,从而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 ‎【详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完整的发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A表示感受器、C表示神经中枢、E表示效应器,其中E结构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神经中枢对信号进行解析和综合。‎ ‎(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C代表垂体,则D代表抗利尿激素.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神经-体液调节。与酶不同,D抗利尿激素起作用后,将被灭活,因此需不断的产生。‎ ‎(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表示T细胞,C表示B细胞,E表示浆细胞,则促使B淋巴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物质B包括抗原和淋巴因子。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最终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此过程还会形成记忆B细胞。‎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识记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1). 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 降低 (3). 根冠、萎蔫叶片 (4). 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干旱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茎叶的生长,同时促进根的生长,说明脱落酸的这种作用,有利于植物适应缺水环境。‎ ‎(1)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与突变体(不能合成ABA)相比,野生型(能合成ABA)植株茎叶长度增加值小,而根长度增加值大,说明ABA 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 ‎(2)加ABA后,根生长加快,从土壤吸收水分增多;茎叶生长减慢,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减慢,水分散失减少,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其作用是抑制植物茎叶的生长,而赤霉素可以促进茎叶的生长,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作为化学反应的溶剂、维持细胞渗透压、提供反应的原料、组成细胞的结构等。‎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自变量是干旱处理的时间和植物的种类,分析两种植物茎叶长度和根长度变化的不同之处。‎ ‎29.[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绿藻A是某种单细胞绿藻,能够合成物质W。某小组为探究氮营养缺乏对绿藻A增殖及物质W累计的影响,将等量的绿藻A分别接种在氮营养缺乏(实验组)和氮营养正常(对照组)的两瓶培养液中,并在适宜温度和一定光强下培养。定时取样并检测细胞浓度和物质W的含量,结果如图。‎ ‎(1)从图甲可知,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 ‎(2)综合图甲和图乙的信息可知,在生产上,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若物质W是类胡萝卜素,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用纸层析法可以将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分开,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某人拟设计实验进一步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 ‎(5)与在光照条件下相比,若要使绿藻A在黑暗条件下增殖,需要为其提供___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或“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S (2). 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3). 萃取 (4). 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 (5). 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6). 葡萄糖 (7). 在黑暗下,绿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为营养物质,而纤维素不能被绿藻吸收利用 ‎【解析】‎ ‎(1)图甲,与对照组比较,在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的瓶中,绿藻A的种群增长先增加后平稳,曲线呈S型。‎ ‎(2)由甲图可知,氮营养正常培养液绿藻增殖速度快;由乙图可知,缺氮营养液W含量高。故若要用少量的绿藻A获得尽可能多的物质W,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先将少量绿藻放在氮营养正常的培养液培养,等到细胞浓度最高时集中收集,再放在氮营养缺乏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3)根据类胡萝卜素不易挥发和易于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应选择的提取方法是萃取。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在层析液(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它们分离,这是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 ‎(4)实验目的是研究氮营养缺乏程度对物质W积累的影响,故自变量培养基中的氮营养浓度。‎ ‎(5)绿藻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吸收葡萄糖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纤维素不能绿藻利用。‎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 ‎【名师点睛】善于从曲线中获取信息是解题关键。‎ ‎30.据图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________。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 ‎【答案】 (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2). ③④⑦ (3). 3.1×104kJ ‎【解析】‎ ‎【分析】‎ 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二氧化碳库,①⑤⑥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图2中E是生产者,其余动物均是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1)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二氧化碳不会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也不会从消费者流向分解者,因此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③④⑦。‎ ‎(2)E种群将能量传给B和D后,剩余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l×l06kJ-2×l04 kJ/20%-2.5×l04 kJ/20% =7.75×l05kJ,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7.75×l05kJ×20%×20%=3.1×l04kJ ‎【点睛】C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20%,A的能量是C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的20%,据此解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