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天津市蓟州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天津市蓟州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蓟州区 2018-2019 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采取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 度 A. 杂交、测交、自交 B. 杂交、自交、测交 C. 自交、测交、杂交 D. 自交、杂交、自交 【答案】D 【解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 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 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 (5)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①鉴别小麦是否为纯合子,选择自交,如果不出现性状分离则是纯合子; ②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选择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选择自交。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会运用杂交法、自交 法和测交法去鉴别显性动植物体是否为纯种、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检验杂种 F1 的 基因型等,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方法。 2.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 DNA 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C.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 DNA 分子 D. 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每个 DNA 分子上都有很多个基因;A 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B 正确。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或者二个 DNA 分子;C 错误。 D.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成对存在;D 错误。 考点: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3.将用 15N 标记的一个 DNA 分子放在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复制 n 次,则后代中含 15N 的单 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比例和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比例依次是 A. 1/2n,1/2n B. 1/2n,1/2n-1 C. 1/2n,1/2n+1 D. 1/2n-1,1/2n 【答案】B 【解析】DNA 分子复制是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分子的过程;遵循半保留 复制原则。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子代 DNA 分子数目为 2n 个(单链数目为 2n+1),含有 15N 标记的 DNA 分子有 2 个(含有 15N 的单链有 2 个),所以后代中含 15N 的单链占全部 DNA 单链的 比例为 2/2n+1=1/2n,含有 15N 的 DNA 分子占全部 DNA 分子的比例为 2/2n=1/2n—1。故选 B。 4.下图 A、B、C、D 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 a 表示细 胞数目。请判断 b、c、d 依次代表( ) A.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 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 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 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 【答案】A 【解析】染色体没有复制,染色体与 DNA 之比为 1:1,无染色单体 A,染色体复制后,染 色体:染色单体:DNA=1:2:2B,C 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 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 DNA=1:1,无染色单体。由此得出 b 为 DNA 分子,c 为染色体数,d 为染色单体数。所以 A 选项正确。 5. 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一对无病的夫妇所生的头两个孩子都是白化病患者,那么他 们所生的第三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是 A. 0 B. 1 C. 1/2 D. 1/4 【答案】D 【解析】孟德尔分离定律 F2 出现 3∶1 的分离比的条件 (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2)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详解】一对无病的夫妇生出两个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是白化病的携带者,他们再 生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应是 1/4,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6.纯合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得 F1 代,F1 代自交得 F2 代,F2 代中性状不同 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 9/16 B. 5/8 C. 3/8 D. 1/4 【答案】B 【解析】相应的基因用 Y 和 y、R 和 r 表示,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 豆(yyrr)杂交得 F1(YyRr),F1 自交得 F2,F2 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 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详解】纯合黄色皱粒的基因型为 YYrr,绿色园粒的基因型为 yyRR,F1 的基因型为 YyRr, F1 自交得到的 F2 中,表现型与双亲相同的盖里为 3/4×1/4×2=3/8,因此表现型与双亲不同 的概率为 1-3/8=5/8,故 B 正确。故选 B。 7.受精卵发育成婴儿要进行的分裂方式为( ) A. 有丝分裂 B. 减数分裂 C. 无丝分裂 D. 二分裂 【答案】A 【解析】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 殖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是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方式。 【详解】受精卵发育成婴儿主要是通过体细胞增殖,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为有丝分 裂。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 分裂方式,明确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8.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 是:( ) A. 狗的直毛与卷毛 B. 猫的白毛与黑毛 C. 人的蓝眼与褐眼 D. 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答案】D 【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 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BC、狗的直毛和卷毛、猫的白毛和黑毛、人的蓝眼与褐眼符合“同种生物”和“同 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ABC 错误; 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 正确。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 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9.豚鼠的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 4 仔,则 4 仔的表现 型可能是 A. 3 只黑毛,一只白毛 B. 两只黑毛、两只白毛 C. 4 只都是黑毛 D. 除以上可能性外,还有其他可能 的 的 【答案】D 【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 3:1 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 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 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 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根据题意,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后代中黑毛的概率为 3/4,白毛的概率为 1/4,由于共产下 4 仔,数量过少,不能体现性状分离比,所以这 4 仔的表现型可能是 3 只 黑毛和一只白毛,或者两只黑毛和两只白毛,或者 4 只都是黑毛,所以 D 正确。故选 D。 10.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于 A. 有丝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受精卵发育过程中 【答案】C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此时姐妹染色单 体上的相同基因分离,而不是等位基因分离,A 错误;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此时姐妹染色单体 上的相同基因分离,而不是等位基因分离,B 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 正确; D、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 错误。 故选 C。 1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新生命发育的起点是( ) A. 卵细胞 B. 极体 C. 受精卵 D. 受精极核 【答案】C 【解析】生命始于受精卵,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发育的开 始。 【详解】极体、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 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会发育成胚,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而受精极核不 能发育成个体。故选 C。 12.减数分裂发生联会行为并形成四分体是在哪一时期:( )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A 【解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的染色体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各个时期的特征,再根据题干要 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13.在被子植物一生中,对维持染色体数目恒定和促进植物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起关键作用 的环节是 A. 受精作用和种子的萌发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 开花和传粉 D. 染色体自由组合 【答案】B 【解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 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 胞的数目。 【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而且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减 半,经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正常,因此,在被子植物一生中,减数分 裂和受精作用对维持染色体数目恒定和促进植物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起关键作用,B 项正确, A、C、D 项错误。故选 B。 14.某生物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12 条染色体,那么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 12 B. 24 C. 36 D. 48 【答案】A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有 12 条染色体,该时期由于着丝点 分裂是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并且与体细胞中染色体相等,因此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 为 12 条,故选 A。 15.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 体细胞 B. 精原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 【详解】A、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A 错误; B、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B 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 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 正确。 故选 D。 16.下列各项中,复制、转录、翻译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 A. 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 B.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 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 D. 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答案】B 【解析】(1)DNA 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2)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 (3)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故选 B。 17. 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 B. 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C. DNA 只能来自 DNA 的复制 D.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C 【解析】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 DNA 传递给 RNA,再从 RNA 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 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 DNA 传递给 DNA,即完成 DNA 的复制过程。这是 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 RNA 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 RNA 为模板逆转录成 DNA 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 补充。所以答案 C。 18.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 DNA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 核糖体不同 C. 转运 RNA 不同 D. 信使 RNA 不同 【答案】D 【解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基因的表达等 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的,二者细胞中 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 相同,但二者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 mRNA,进而通过翻译形 成了不同的蛋白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转运 RNA 是翻 译过程中运载氨基酸的工具,它们都不是导致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 的根本原因。综上分析,A、B、C 均错误,D 正确。 19.某双链 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碱基比率为 0.3,那么,在整个 DNA 分 子中 A:T:G:C 的比值为( ) A. 1:1:1:1 B. 1:1:1.5:1.5 C. 1.5:1.5:5:5 D. 5:5:1.5:1.5 【答案】C 【解析】DNA 分子中的碱基计算的常用方法 (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 A=T,C=G。 (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 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 数×50%,A+G=T+C=A+C=T+G=(A+T+C+G)×50%。 (3)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即 A1+T1=A2+T2, G1+C1=G2+C2(1、2 分别代表 DNA 分子的两条链)。 (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 DNA 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 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 (5)一条链中两种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 【详解】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一条链、互补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以及转录形成的 RNA 相对应碱基之和的比值均相等。在双链 DNA 分子中,A=T,G=C。因为双链 DNA 分子一 条链上的(A+T):(G+C)=0.3,且 A=T,G=C,则整个 DNA 分子中(A+T):(G+C) =0.3=3:10,所以 A:T:G:C=1.5:1.5:5:5。故选 C。 20.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A. 只有胰岛素基因 B. 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C.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D.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 【答案】C 【解析】人的所有体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胰岛细胞既有胰岛素 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它基因。选 C。 21.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期中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B. 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C.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D.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答案】B 【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 状。(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 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A、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如某些酶的作用,A 正确; B、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另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植物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光 照,就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出现白化苗,B 错误; 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如血红蛋白不正常,导致血液运输氧气功能改变,C 正确; D、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或间接来实现的,D 正确。故选 B。 22.一个转运 RNA 一端的碱基序列是 CUG,则它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 DNA 模板链的碱基 序列是(  ) A. CTG B. GCU C. GAC D. CAG 【答案】A 【解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 mRNA 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反密码子:是指 tRNA 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 mRNA 上的特定的 3 个碱基 (即密码子)配对。 【详解】一个转运 RNA 一端的碱基序列是 CUG(反密码子),则其对应的 mRNA 上的碱基 序列为 GAC(密码子),而 mRNA 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其对应的 DNA 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 CTG。综上分析,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位患白化病且红绿色盲的儿子。从理论上分析,如果这 对夫妇的子女与其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A. 0 B. 1/2 C. 1/4 D. 1/8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 传。 【详解】假设白化病由等位基因 A、a 控制,红绿色盲由等位基因 B、b 控制。白化且色盲 的儿子的基因型为 aaXbY,可推出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AaXBXb,从 理论上分析这对夫妻的子女与其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2(Aa)×1/4(XBXb)=1/8。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包括常染色体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24.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 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 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 C. 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 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分析,亲本红眼和白眼,子代全是红眼可判断出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子二代 在雌雄性中的性状情况可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 【详解】A、由题干已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所以红 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A 正确; B、由题意分析,亲本红眼和白眼杂交,子代全是红眼,子二代出现了红眼和白眼,符合孟 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所以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B 正确; C、由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C 错误; D、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 ,白眼雄果蝇占 1/4 ,红眼雌果 蝇占 1/2 ,即红眼有雄果蝇也有雌果蝇,白眼全部是雄果蝇,故可判断红眼和白眼基因位 于 X 染色体上,D 正确。 故选 C。 25.如图为一个家族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传递情况,若③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1/2,则 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Y 染色体遗传 C.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分析遗传图谱,根据亲子代之间的关系,图中有无中生有的现象,说明该病是隐性 遗传病,再根据相关信息判断致病基因的位置。 【详解】图中Ⅰ-1、Ⅰ-2 都正常,他们的儿子Ⅱ-4 有病,说明该病的遗传方式是隐性遗传病, 没有在 Y 染色体上,又因为 3 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1/2,说明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 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1/3),则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简单的在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 式的判断。 26.下图为 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 DNA 分子中 G—C 碱基对比例较高,则热稳定性较低 B. ④由①②③组成,它代表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DNA 复制时,⑨断裂需解旋酶,②和③连接需 DNA 聚合酶 D. 如果复制时⑦可脱氨为“U”,则能产生 U—G 碱基对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 DNA 分子结构,其中①是磷酸、②是脱氧核糖、③是含氮碱 基、④是脱氧核糖核苷酸、⑤、⑥、⑦、⑧都表示含氮碱基(⑤、⑥都是鸟嘌呤、⑦是胞嘧 啶、⑧胸腺嘧啶)、⑨表示碱基对之间 氢键。 【详解】A、C 和 G 之间有三个氢键、A 和 T 之间有两个氢键,所以 G-C 碱基对比例越高, 则热稳定性越高,A 错误; B、④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是 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B 正确; 的 C、DNA 复制时,⑨氢键的断裂需解旋酶,②和下一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需聚合酶, 而③是含氮碱基,C 错误; D、⑦如果脱氨为“U”,在复制时会出现 A-U 碱基对,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以 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 DNA 的分子结构、DNA 的复制等知识, 在解答 D 选项时需要牢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7.用 32P 和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然后进行测试,在子代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中, 可测到( )。 A. 有 32P B. 有 35S C. 有 35S 和 32P D. 有 35S 或 32P 【答案】A 【解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C、H、O、N、S)+DNA(C、H、O、N、P)。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侵染特点及过程: ①进入细菌体内的是噬菌体的 DN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起作用。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要经过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 (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五个过程。 3、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 殖。 【详解】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35S 标记的是噬菌 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 进入细菌后,在细菌中以噬菌体 DNA 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 壳和 DNA,又由于 DNA 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 32P 标记 的 DNA,但不能找到 35S 标记的蛋白质,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8.下列变化会出现在高等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是( ) A. 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和分离 B. 中期,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C.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D. 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A 错误; B、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因此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但不存在赤道板结构,B 错误;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错误; D、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板的形成,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9.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 胞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⑤ D. ①④ 【答案】B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 精母细胞能产生 2 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 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 2 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 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只有很小部分颜色有区别,故选 B。 【点睛】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 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 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30.复制与转录的主要区别是 A. 场所 B. 模板 C. 产物 D.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C 【解析】1、DNA 复制的条件:(1)模板:亲代 DNA 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 4 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 2、转录的条件:(1)模板:亲代 DNA 分子的一条链;(2)原料:游离的 4 种核糖核苷 酸;(3)能量:ATP;(4)酶:RNA 聚合酶。 【详解】A、复制与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A 错误; B、复制与转录都是以 DNA 分子链为模板进行,B 错误; C、复制的产物是 DNA 分子,而转录的产物是 RNA,C 正确; 。 D、在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D 错误。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 DNA 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 DNA 分子复 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场所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1.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最可能在( ) A. 常染色体上 B. Y 染色体上 C. X 染色体上 D. 线粒体中 【答案】C 【解析】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详解】A、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男女患病几率相等,A 错误; B、伴 Y 遗传的只是家族中的男性患病,女性没有,B 错误; C、伴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C 正确; D、线粒体中的基因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有母系遗传的特征,母亲患病,子代全患病,D 错误;故选 C 32.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 【答案】D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所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①过程,故选 D。 3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B. “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D.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答案】A 【解析】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 F1,然后让 F1 自交,发生性 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孟德尔所作假设包括四点: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 3.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详解】A. 在“一对相对性状 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 传因子改名为基因,A 错误; B.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 交,B 正确; C. 假说内容包括四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 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 正确; D. 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 F1,然后让 F1 自交,发生性状分离, 经思考提出问题,D 正确。故选 A。 34.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与浸在水中的叶形不同的原因是控制叶形的基因不同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所有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D.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答案】B 【解析】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该株水毛茛的基因型 没有发生改变,是环境影响了性状表现,A 错误;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 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 正确;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 遗传规律,而细胞质基因不遵循,C 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 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并能理清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 关系。 35.关于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 A、a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 B. 分别位于同一个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 C. 分别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录 D. 分别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1、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在完全显 性的条件下,杂合子表现出显性性状; 2、人类遗传病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病和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详解】A、等位基因 A、a 控制的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A 错误; B、等位基因 A、a 位于不同的 DNA 分子上,B 错误; C、等位基因 A、a 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转录,C 错误; D、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正确。故选 D。 的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等位基因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同源染色 体上。 36.下面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一丁一乙一丙 B. 乙图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的数量比为 8:8:8 C. 丁时期开始出现染色体,丙时期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 D. 丁时期的细胞中,含有四对姐妹染色单体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其中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细胞 中着丝点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的细胞质中央向内凹陷,应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D 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A 正确; B、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无染色单体,B 错误; C、染色体出现于分裂前期,即丁时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末期,即丙时 期,C 正确; D、丁时期的细胞中含有四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是一对姐妹染色单体,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识记细胞有丝分裂 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7.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之间的一般相同的是 A. 碱基序列 B. 碱基数目 C. 碱基种类 D. (A+T)/(G+C)的比值 【答案】C 【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一般不同,因此 DNA 的碱基序列、所含的碱基数目 和(A+T)与(G+C)的比值一般不同,但组成不同 DNA 分子的碱基种类(A、C、G、T) 相同。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的碱基序列不同,A 错误;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的碱基数目一般不同,B 错误; C、任何 DNA 分子都由四种碱基(A、C、G、T)组成,C 正确; D、不同 DNA 分子的(A+T)与(G+C)的比值不同,D 错误;故选 C。 38.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 A. DNA 上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B. mRNA 上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C. tRNA 上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D. 基因上的 3 个相邻的碱基 【答案】B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mRNA 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详解】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构成一个密码子;tRNA 一端的 3 个相 邻碱基构成反密码子,通过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互补配对,把特定的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 故选 B。 39.如图所示的四个遗传图谱中,不能表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所生的子女中出现了“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则“不同于双亲 的表现型”为隐性;再依据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假设,结合系 谱图中的亲子代的表现型,明辨致病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若无上述规律,则根据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的遗传特点及规律分别加以讨论。 【详解】A、图谱 A 中,母亲、父亲均正常,女儿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所以该遗传图谱不可能表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 正确; B、图谱 B 中,母亲、父亲均正常,儿子患病,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 X 染 色体隐性遗传病,B 错误; C、图谱 C 中,母亲和儿子患病,父亲和女儿均正常,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错误; D、图谱 D 中,父亲患病,母亲、女儿、儿子均正常,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 错误。故选 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的识记并理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规律,据此结合各图谱呈现的亲 代与子代的表现型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40.某种植物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减 I 前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联会 B. 减 I 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相同 C. 减 II 后期,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点尚未分裂 D. 减 II 中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A 【解析】(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 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减 I 前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联会,A 正确; B、减 I 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 组成不同,B 错误; C、染色体的复制在减 I 前的间期进行,C 错误; D、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错误。故选 A。 【点睛】本题需要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过程即可。 二.简答题 41.如图为孟德尔研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__________,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__,操作②处理后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 (3)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若 P 皆为纯合体,让 F1 进行自交,F2 性状中高茎与 矮茎之比为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 【答案】纯种 相对性状 去雄 套袋 3:1 性状分离 【解析】试题分析: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从实验过程图解中提取有效信息,围绕“人工异花传粉、分离定律”的知识,明辨图示中的有 关操作,推知亲、子代的基因型,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2)操作①是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去雄;操作②是人工授粉。为了避免外来花粉对 实验的干扰,人工授粉之后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 (3)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若 P 皆为纯合体,则母本的基因型为 DD,父本的基因 型为 dd,F1 的基因型为 Dd;让 F1 进行自交,F2 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DD∶Dd∶dd=1∶2∶ 1,可见,F2 性状中高茎与矮茎之比为 3∶1,这种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42.下图甲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图乙表示分裂过程中核 DNA 含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填字母),含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____(填 字母)。 (2)图甲中 C 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此细胞称为________。 (3)图甲中 B 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 DNA 分子。 (4)图甲中 A 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哪一段? 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该动物在图乙 E-F 段时,细胞中有_________条染色体。 (6)孟德尔发现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图甲的哪个细胞中发生的? __________ (填字母) 【答案】 A 和 B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8 0 8 C-D 2 或 4 (缺一不可) A 【解析】分析图甲:A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精母细胞;B 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 有丝分裂后期;C 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分子的变化。 【详解】(1)有丝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所以 A 和 B 细胞含有同源 染色体;图中只有 A 细胞含有姐妹染色单体。 (2)图甲中 C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该动物为雄性,所以此细胞称为次级精母细 胞。 (3)图甲中 B 细胞内有 8 条染色体,0 条单体,8 个 DNA 分子。 (4)图甲中 A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DNA 分子数目加倍,对应于 CD 段。 (5)该动物在图乙 E-F 段时,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前期和中期有染色体 2 条,在后期有 染色体 4 条。 (6)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在图甲的 A 细胞。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需要考生识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细 胞图像,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变化规律。 43.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 该种性状的表现者。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 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Y 染色体上,依照 Y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 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答案】隐性 Ⅲ-1、Ⅲ-3 和Ⅲ-4 Ⅰ-2、Ⅱ-2、Ⅱ-4 Ⅲ-2 【解析】(1)分析系谱图可知,表现型正常的Ⅱ-1 和Ⅱ-2 生了一个患病的Ⅲ-1,因此可以确 定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Y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具有由父亲传给儿 子,儿子传给孙子的特点,并且女性不会患病.因此Ⅱ-1 正常,不会生患该病的Ⅲ-1;Ⅲ-3 是女性,故不会患此病;Ⅱ-3 患此病,因此其儿子Ⅲ-4 也应患此病。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则该病为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Ⅰ-1 患 病,其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女儿,因此Ⅱ-2 肯定为杂合子;又因为Ⅱ-3 为该病患者,其致 病基因一定来自于母方,因此Ⅰ-2 肯定为携带者;由于Ⅲ-3 患病,其致病基因之一肯定来 自于母方,因此Ⅱ-4 肯定是携带者.由于Ⅱ-2 肯定为杂合子,因此其所生女儿Ⅲ-2 有一半 的概率是杂合子。 【点睛】通过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 (1)首先确定是否为伴 Y 遗传 ①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 Y 遗传。如 下图: ②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 Y 遗传。 (2)其次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下图 1。 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下图 2。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 X 遗传 ①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a.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 X 隐性遗传,如下图 1。 b.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下图 2。 ②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a.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 X 显性遗传,如下图 1。 b.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下图 2。 (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①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再根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 如下图: ②如下图最可能为伴 X 显性遗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