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断句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断句2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 文言文阅读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 ‎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 ‎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 ‎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 ‎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 ‎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 ‎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 ‎ ‎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 ‎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 ‎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三个(“则”“而” “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 ‎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 ‎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 ‎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 ‎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子、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 ‎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 ‎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 ‎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 ‎ ‎9.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 ‎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仅仅起辅助作用,并不是能正确断句的决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古代汉语、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总的水平。这些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 ‎ ‎ ‎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与技巧 ‎ ‎ 一、读全文:‎ ‎ ‎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边看边断,看完了文段,断句也结束了。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大意,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因此,拿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通读,弄清文段大意,知道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内容,力求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内容将能断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 ‎ 二、看引语:‎ ‎ ‎ 对话、引语是古文断句的一个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言”等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在其后断开。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回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为标志,而把主语省略。因而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准确断句。‎ ‎ ‎ 如2007年高考北京卷断句题: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八》)‎ 这个语段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 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断句题也同理: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韩非子·说材上》)‎ 文中的“问”、“曰”是对话标志词,可作为断句依据。“其故”是“问”的宾语,“问其故”后可停顿,“答曰”、“弟子曰”,两个“曰”字后可停顿。‎ ‎ ‎ 三、找虚词:‎ ‎ ‎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开的地方。找到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做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考虑:‎ ‎1.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出现于句首,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如“夫、盖、惟、况、凡、斯、窃、敬、且夫、若夫、于是”等,一般在其前面断开,后面不断。‎ ‎2.“乎、哉、也、矣、欤、焉、耳、耶、者、而已”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尾,则在其后断开。‎ ‎3.“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出现在句中。‎ ‎4.连词连接前后内容的关系紧密不能断开,如果关系松一点,那么可以把前后两部分断开。‎ 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断句题: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了哉?‎ 此句中,可借助句首语气词“况”、句末语气词“矣”、“乎”马上就可断开三处。其中,三个连词“而”,前两个“而”字由于连接的前后内容关系较为紧密,不能断开,第三个“而”字是连接下一分句的内容,与前句的关系不是很紧密,可以在其前面断开。‎ ‎ ‎ 四、晓语法:‎ ‎ ‎ 给文言句子断句,要懂得文言的语法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人的语言习惯,如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准确掌握文言活用现象;了解古人表意多用单音节词等,断句就容易得多了。‎ 如下列例句:‎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韩非子》)(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其中第(1)句中的“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是断成“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还是断成“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这就关系到到底“琴”是“避”的宾语,还是“坏”的主语,很明显后者正确。第(2)句如断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就错了。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同时,这里“犬”也是文言语法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这里“犬坐”不能拆开。第(3)句中“立”是“饮之”的方式,中间用一连词“而”表修饰,切不可如现代“起立”连读,断作“哙拜谢起立”。古人多用单音节词,现代汉语中的“起立”,文言单用一个“起”字就可以了,因而此处“起”和“立”应断开。‎ ‎ ‎ 五、辨句式:‎ ‎ ‎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句式也可帮助我们断句。同时,记住常见的文言固定结 构,如“何……之有”、“如……何”、“唯……是”、“非唯……抑亦”、无乃……乎“、可得……欤”、“得无……乎”等,不要把它们拆散,减少断句失误。‎ 如下列断句题:(1)少长/学富五明/故又称曰班弥恒/岁癸丑/年十有五/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2008年揭阳市毕业会考)(2)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2008年汕头市一模)(3)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第(1)句段中的“于潜邸”在句中就是一个后置了的介宾短语,同时,“大悦”的主语是“世祖(忽必烈)”,而不是“班弥恒(八思巴)”,“与语大悦”是一个省略了主语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句,即“(世祖)与(之)语大悦”,若不明确这点,则有可能断成“谒世祖/于潜邸与语大悦”。第(2)句段中可根据几个判断句式“是……也”来点断,而第(3)句却可根据固定句式“其……邪”来点断。‎ ‎ ‎ 六、据修辞:‎ ‎ ‎ 古人行文同样讲究修辞,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也能较好地断句。‎ 如下面断句题:(1)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蔡泽之说激于理/若茅焦者真所谓蒯虎牙者矣/范雎亲困穰侯而夺其位/何遽不如泽哉/彼此一时也。(2008年广州一模)(2)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 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2008年江苏卷)(3)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2008年广州二模)(4)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2008年深圳一模)‎ ‎(1)和(2)句中只要注意到了其中对称、排比的句式“吕甥之言出于义”、“左师之计伸于爱”和“蔡泽之说激于理”以及“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和“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前面的几处点断就可迎刃而解了。(3)和(4)句中则可根据句中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点断。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 ‎ ‎ 七、明常识:‎ ‎ ‎ 正确断句还需要了解天文、地理、官职、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若出现人名、字号、时间、地点、年号、官职名、朝代名、事物名等专用词,可借助这些专用词进行断句,断句时不要把他们断开了。‎ 如上面所举广州二模的断句题中“下曹从事”是一个官职名,断时就不能把它们分开。‎ 再如:楚熊通怒曰/……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史记·楚世家》)‎ 其中“乃自立为武王”为错误的点断。“武王”乃是谥号,古代帝王诸侯死后,朝廷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叫做谥或谥号。带褒义的有“文”、“武”等,带贬义的有“厉”、“幽”等。熊通不是自封为武王,是死后才被尊称为“武王”的。所以“乃自立”后边应该断开,即“乃自立/为武王”。当然,上述这些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例如: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贵义》)‎ 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先读全文可根据内容理解总分论述方式可断开两句;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句首的主语“子”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另外,题目做完后,还应该做一些检查,通读一遍,看看断句后的字句意思是否讲得通,内容是否合理,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断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断句应该是“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 ‎ ‎ ‎ 文言文断句 ‎ ‎ 一、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读懂文义。在这里,句读的正确与文义的通畅相为表里。文义弄懂了,句读自然无误;句读无误,文义自然通畅。请看下文:‎ 例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节选自《学记》)‎ 这一段的正确断句是: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这样读也很上口,但是,从文义上却讲不通。因此,断句,首先要考虑的是文义的通畅。‎ ‎ ‎ 二、利用标志性的语气助词判定句读。文言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用在句首(称为发语词)或句尾(称为句尾助词)。充分利用这些语助,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准确地为文章断句。先说用在句首的,有些是引起议论的。常见的有:夫(f )、且、且夫、盖等。‎ 例如: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②且庸人尚羞之。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也有些词,同样用在句首,是表明前后句关系的,如:于是、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等。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其可怪也欤!‎ 此外,一些表示语气的助词也常常用在句首。如:其、岂(岂独)、等。例如: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③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放在句尾的词就更多了。一般都是助词。如表停顿的和表判断的“者”“也”,表语气的“矣”“焉”“哉”“乎”等。如:‎ 例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 秋 水》)‎ 例3: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年》)‎ 例4: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 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者”,在作“……的人”或者表示间断停顿、或“者也”连在一起的时候,其后面不能断句。如例3中的“献玉者”,例4中的“学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 此外,“也”字也常常用在句间,在表示句间语气的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不要在其后面断句。如例4中“教也者”。又如:‎ 例5:(晋)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矣。”(《国 语· 晋语四》)‎ 其中加点的“也”字后面均不能断句。‎ ‎ ‎ 三、利用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而理解句意。如:(1)感叹句:①甚矣,汝之不惠!②甚矣,吾衰也;久也,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③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以上都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感叹句,同时也都是带有标志性语气助词的句子,断起来并不难。‎ ‎(2)骈偶句:骈偶句多用于赋体文字之中,句子成对儿或成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句子的节奏,正确断句。如: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③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问答句:在文言文中,无论是叙事性文章还是议论性文章,都常有问答的情况出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曰”,此外还有“对曰”。如果不是一般的转述性(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语句,常常要在这些“曰”字后断句。如上面例5。课文中的例子如:①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②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里要注意,和“曰”字有关的句子,其前面断句的位置很重要。断与不断,断在哪里,很有讲究。一般地说,如果前后联系比较紧,或者前面是对“曰”的修饰,一般不断。如下面一段文字:‎ 例6: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划线部分的句子,如果诵读的节奏快一些,“之”字后可以不断,“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相反,诵读得慢一些,也可以停顿,读成“孟尝君笑而 受之,曰:‘诺。’”这两种断法,并不影响对句意的理解,都可以。考试时为阅卷方便,一般也不会在这些地方出题。‎ 但是有一种情况需特别注意。比如下面一段:‎ 例7: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普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唐孙樵《书何易于》)‎ 划线部分的断句,是一问一答。“曰”字后肯定要断,问题是“曰”字前面怎么断,断在何处。不看下文,仅看“曰”字前,“刺史惊问易于曰”,可以有两种断法:一,“刺史惊问,易于曰:……”。二,不断,即“刺史惊问易于曰:……”。这两种断法,表现了对文章两种不同的理解,前者是刺史问,何易于答,即“曰”字后的话是何易于说的,而后者就变成了刺史问,即“曰”字后面的话是刺史问的。根据下文,可知这话是何易于说的,因此,第一种断法正确。‎ 例8: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文中画线部分“曰”字前也有两种断法:一,“扁鹊请除,左右曰:……”,这种断法表明后面是“左右”说的。二,不断,即“扁鹊请除左右曰”,这表明“曰”字后面的话是扁鹊说的。根据下文,可以看出第一种断法是正确的。如果在这些地方出题,那就不仅考查了句读,还考查了对文章的理解。因此要特别注意。‎ ‎(4)对应句:文言文中有很多对应性的句子,不仅在形式上,还有内容上的相关性。利用这些特殊的句子,可以在断句方面给我们很多有益的提示。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例9: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魏邯郸淳《笑林》)‎ 文中画线部分,有两个前后对应性的句子。一个是“竖执之,不可入”,一个是“横执之,(亦)不可入”,这表明叙述的是两个相关的不同的方面,前面断了,后面也要同样断;后面断了,前面也应相应断。如果断成:“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就打破了前后句子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断法应该是:“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 ‎ 四、参考固定的词语结构来帮助断句。文言文里有很多固定的词语结构,常常是单独运用的,必须和其他句子划分开来。如:①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孟子·离娄下) “虽然”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而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虽”相当于今天的“虽然”,“然”是“这样”的意思。必须注意其区别。也有些是和其他句子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断开。如:①是近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类似的词语在前面讲发语词时已经涉及,此处不再多谈。有些词是表示时间的,如:俄、俄顷、俄而、无何、居无何、顷之、须臾、有间等,也不能断开。‎ ‎ ‎ ‎ ‎ 文言文断句技巧 ‎ ‎ 一.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古人写文章,较多使用虚词,且有一定的规律:①句首常用“夫”“唯”“盖”“凡”“至若”“若夫”“窃”“请”“敢”“辱”“敬”等发语助词和表敬副词,因此,这类词前就是上一句;②句尾常用“也”“矣”“耳”“耶”“乎”“欤”“焉”“哉”等语气助词,因此,遇到这类词一般就是一句话完了,要断句;③句中常用“以”“于”“为”“而”“则”“乃”等连词,遇到这类词,就要分析前后结构,正确断句。借助这些具有标志性的虚词,我们就可以判断何处是句首,何处是句尾,何处是句中,从而确定断句的地方。‎ 如,《论语》中的几个句子: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不可不勉乎。(“焉”“也”“乎”是句尾助词,这三处无疑要断句,“夫”是发语助词,前面须断句。)‎ 再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12题: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矣”“乎”“哉”都是句尾助词,其后须断句。)‎ ‎ ‎ 二.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和固定句式,根据这些句式的特有表达形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句子句首和句尾的位置在何处,从而准确断句。①判断句的形式有:“……者……也”“……也”“……者……”“……者也”等,还有用“乃”“为”“即”“则”“非”“皆”表判断的;②疑问句的形式是:用“何”“安”“胡”“曷” “奚”“盍”“焉”“熟”“孰与”“孰若”“何如”“何以”“何为”“奈何”“若何”“如之何”“奈之何”“若之何”等疑问代词或语气助词构成疑问句;③固定句式常见的有:“……不亦……乎”“得无……乎”“无乃……乎”“何……为”“安……哉”“熟与……乎”“与其……熟若……”“为所……”“为……所……”“见……于……”。如,《吕氏春秋"慎大览》中的一段: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②非不贤也/③为其不可得而法/④先王之法/⑤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⑥人或益之/⑦人或损之/⑧胡可得而法/⑨虽人弗损益/⑩犹若不可得而法。(两个“胡”表明第一句、第八句是疑问句, “非”“也”表明第二句是判断句,“者也”表明第五句是判断句,借助这些句式的特有表达形式我们就可以正确断句。)‎ ‎ ‎ 三.借助修辞断句 古人写文章讲究语言的工整,多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凭借句子的对称、节奏等进行断句。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几句: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这几句作者多运用对偶句,每句四字,句式整齐匀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很容易断句。)‎ ‎ ‎ 四.借助“曰”“云”断句: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作标志。人物对话时,一般第一次对话中出现对话双方的姓名后,后面就省略主语而只用“曰”,因此,还是有“曰”的地方就应断句,“曰”前为上句,“曰”后为下句,“云”跟“曰”相同。如,《庄暴见孟子》中的一段: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和齐王的对话,省略主语而只用“曰”,还是有“曰”处前后都要断句。)‎ ‎ ‎ 五、借助行文思路断句 古人写文章,叙事说理是很讲究层次和条理的。若是叙事,则线索分明;若是说理,则逻辑严密,或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据此,我们可以借助文段的层次条理,行文思路进行断句。如,荀子《劝学》中的一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段从行文思路来看,是先分后总,作者先说“终日而思”“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这个行文思路,我们就可以准确断句。)‎ ‎ ‎ 六.借助名词(代词)断句: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一般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常见的名词有: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年号、国名、官职名等。断句时,我们先找出名词(名词性短语)、代词,再看文句讲的是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还是讲的谁怎么样,谁是什么,据此就基本上可以准确断句。如,刘开《问说》中的几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这几句话中,名词性短语作主语,有“智者千虑”“圣人所不知”“愚人之所能”三个,讲的是智者千虑有一失,圣人知道的愚人不一定不知道,愚人能做的圣人不一定会做。据此,就可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句,另外,每句主谓间又有停顿。)‎ ‎ ‎ ‎ ‎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 ‎ ‎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 ‎ ‎2.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话曰“、“云”、“言”为标志为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 ‎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 ‎ ‎ ‎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 ‎ ‎5.找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要从文中辨识句子,必须先找出主语来,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活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 ),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 ),彼、此、其、之(表示“他” )‎ ‎ ‎ ‎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 ‎ ‎7.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如《谋攻》的最后一段:“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显然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 ‎ ‎8.根据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断句也就容易多了。‎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觑。"(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 ‎ 9.利用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与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这两个句子是对称的,可以作为断句的参考,又如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 ‎ ‎ ‎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 ‎ ‎ 第一: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 ‎ 第二: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 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 ‎ ‎ 第三:看虚词,找位置。(因为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1、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 ‎6、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 ‎ 第四:用语法,辩句式。‎ 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第五:明修辞,巧判断。‎ 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短句时可以利用。‎ 如顶真句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如对偶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 ‎ 示例演练 ‎ ‎ 答案:1、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2、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3、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4、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 ‎5、其温室之奥/则穴其上以为明/其虚室之疏以达/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凡偃休于吾斋者/又如偃休乎舟中。‎ ‎6、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7、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 ‎8.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 ‎ ‎ 断句练习答案 ‎ ‎ ‎1、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已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从狙皆伏而喜。‎ ‎2、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3、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4、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5、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6、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7、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党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援——引,拉。  ‎ ‎②烹(pēng)——煮。   ③舒雁——鹅,行步迟缓,所以叫舒雁。宜——相宜,合适。   ④翔雁——鸿雁,善飞翔。燔(fǎn)——烧,烤。  ‎ ‎⑤讼——争辩是非曲直。社伯——一社之长。社,古代的地区单位。   ⑥剖(pōu)——破开。   ⑦已而——随后,完了以后。索——寻找。   ⑧凌——升、登。‎ ‎8、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 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9、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注:突,烟囱)‎ ‎10、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3.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4.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表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1、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隰朋为人名)  ‎ ‎2、苟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3、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4、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6、求而无变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6、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 翻译:难道没有听说过子产作郑国相的事吗?推举品德高尚的人,提拔才能出众的人,压制邪恶,褒扬善行;对有杰出谋略的人不去计较他的缺点,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 ‎7、除暗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 识破对方的诡计来(与其周旋)应付他们,叫作忠;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叫作信。现在虞君把自己憎恶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就说明他没有识破晋国的诡计;因为贪图晋国的贿赂就允许他灭掉自己亲近的国家,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生存,没有信就不能稳固。‎ ‎(这种做法)已经拔除了自己的根本了,凭什么能长久(存在下去)呢?(忠信是立国之本。)‎ ‎8、①确实,实在 ②疲倦 ③努力 2.断句: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 翻译:桀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遇到了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贤君,现在天下都是夏桀王,而您是商纣王,桀纣同时存在,怎能互相灭亡呢?‎ ‎ ‎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答案 ‎ ‎ ‎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物可辨 翻译:枣和棘很相似。枣一般独自生长,树高且横枝较少;而棘则丛生,相互交织成林,这是他们的区别。再从字面上来看,他们都是从朿字而来,本意是芒刺。朿独生则为枣,朿相邻横生则为棘,不认识这两物的,看字就可看出。‎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 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 变的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书经说命篇说:“教是学的一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 翻译: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翻译: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 翻译: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一面顺手把“举烛”二字误写上去。其实“举烛”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举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才。”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 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 ‎7.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翻译: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石,便把它献给自己尊敬的齐国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献玉石的人说:“我给玉匠看了,玉匠说这是块宝石,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子罕最终也没有要那块宝玉。‎ ‎8.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翻译:从前有人赠送鱼给郑国的宰相,郑国的宰相不接受。有人问郑国的宰相,说:“你平时爱好吃鱼,什么原因不接受赠送的鱼呢?”郑国的宰相回答说: “因为接受别人送来的鱼会使自己失去官职,没有俸禄也就无鱼可吃,不接受,则可清廉,保官职,可一辈子有鱼吃。”‎ ‎9.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翻译: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梦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 ‎10.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翻译: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 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 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 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1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翻译: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12.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 翻译:南朝刘宋元徽年间,顾宪之任建康县令。当时有个偷牛的,他偷的牛被失主认到了,偷牛的也说这是自己的牛。双方的言辞理由一样,前后几个县令都不能判决。顾宪之到任,复核了那个案件,对两家说:“不要再多说了,我已经想出断案的办法了。”于是命令解开牛绳听任牛自己走去,牛一直返回了本主的家,偷牛的人这才认了罪。顾宪之揭发奸恶,揭露隐情,有很多这种类型的事,当时人称赞他断案如神。‎ ‎13.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翻译: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14.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 翻译:河里有一种叫豚的鱼,在桥下游玩,撞到桥柱子上,河豚不懂得应该远离桥柱,却为那桥柱子撞了自己而发怒,就张开腮盖,直立起背鳍,鼓着肚子浮在水面上,长时间一动不动。有只鹰飞过来抓起它,撕开它的肚子吃掉了。喜欢游玩却不知道停止,因为游动而撞到桥柱子上,不知道责怪自己,反而胡乱发怒,以至于被撕破肚子而死掉,真是可悲啊!‎ ‎15.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翻译: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16.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翻译: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味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