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 A. 上面没有水 B. 距离恒星太近 C. 温度太低 D. 不存在大气层 ‎3. 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  )‎ ‎①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 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 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水世界”类地行星距地球近40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说明“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故C项正确。‎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水世界表面的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故B项正确。‎ ‎【3题详解】‎ 考查生命存在的条件。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故B项正确。‎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4.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 B. 地形 ‎ C. 大气环流 D. 洋流 ‎5. 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 ①④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4. A 5.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正午太阳高度角、空气中水汽含量、照射时间长短等。‎ ‎【4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洋流与可能总辐射量变化规律没有相关性。所以选A。‎ ‎【5题详解】‎ 表格中最大 ‎ 有效辐射量低纬度高,中高纬度低,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①对;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②对;纬度高,虽然白天时间长,但是太阳高度角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③错;云层厚,消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④错,所以D正确。‎ 读我国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M界面为(  )‎ A. 地表 B. 莫霍界面 ‎ C. 软流层 D. 古登堡界面 ‎7. 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B. 距海越远,地壳厚度越大 C. 山地、高原的地壳厚度较平原、盆地地区厚 D. 地形高度与M界面深度大致呈现“倒影”的关系 ‎【答案】6. B 7. 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特征。‎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M界面在青藏高原区深度为60~70千米,在青岛附近约为30千米。根据平原地壳为17千米左右,山地、高原地壳为60-70千米,则M界面为地壳和地幔分界线-莫霍面。故选B。‎ ‎【7题详解】‎ 读图,地势越高,地壳厚度越大,地势越低,地壳厚度越薄,所以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A对。距海的远近,与地壳厚度关系不大,故B错。山地、高原地区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平原地区约为30千米,C对。地形高度与M界面深度大致呈现“倒影”的关系,D对。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a表示风力侵蚀 ②b表示风力搬运 ‎③c表示流水溶蚀 ④d表示流水搬运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③ D. ②④‎ ‎9.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 A.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 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答案】8. A 9. C ‎【解析】‎ ‎【8题详解】‎ 图示蒙古高原气候干旱,风力强破坏岩石,即a表示风力侵蚀;被破坏的岩石碎屑,经b表示风力搬运,随着风速减弱,沙尘沉积下来形成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经流水侵蚀形成沟壑;流水携带泥沙,即c表示由于流水搬运,到华北平原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即d表示流水堆积作用。选A正确。‎ ‎【9题详解】‎ 黄土高原是风力携带沙土由于风速减缓,沙土堆积形成的,即风力堆积;华北平原主要是河流携带泥沙由于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形成的,即流水的堆积作用。选C正确。‎ 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0. 图中塑料薄膜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  )‎ A. 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C.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D. 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11. 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  )‎ A. 春季晚上 B. 夏季午后 ‎ C. 秋季早晨 D. 冬季傍晚 ‎【答案】10. A 11. B ‎【解析】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 ‎【10题详解】‎ 图中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消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直接影响的是地面辐射。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A对,B、C、D错。‎ ‎【11题详解】‎ 黑色尼龙网的主要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若天气晴朗,农民盖上黑色尼龙网的时段多在夏季午后,此时段太阳辐射最强,容易将作物晒伤,B对。春季晚上没有太阳辐射,A错。秋季早晨、冬季傍晚太阳辐射弱,C、D错。‎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及成因正确的是(  )‎ A. 甲地为阴雨天气,盛行上升气流 B. 甲地为晴天,受反气旋控制 C. 乙地为晴天,冷锋过境 D. 乙地为阴雨天气,受气旋控制 ‎13. 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答案】12. A 13. D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影响因素、天气系统与天气状况。‎ ‎【12题详解】‎ 气压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由图可知甲处海平面与相应6000m高空等气压差小于乙地,可推知乙地近地面气压较高、高空气压较低,甲地则相反(即近地面气压较低,高空气压较高)。甲气流上升,为阴雨天;乙气流下沉,为晴天,A正确。‎ ‎【13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近地面乙地气压高于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近地面还受到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发生一定偏转(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所以图示情况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乙地指向甲地(即自东向西),北半球风向偏转为东南风,故选D。‎ 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属于咸水湖。2018年5月24日湖泊面积为102.09平方千米,10月6日面积扩大到123.68平方千米,为1976年以来的最大值。下图示意1976-2017年小柴旦湖泊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本区域其他湖泊相比较,小柴旦湖面积变化尤为剧烈,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 A. 气温变化大 B. 降水变化大 ‎ C. 下渗作用小 D. 湖盆坡度小 ‎15. 造成2018年5一10月小柴旦湖面积持续、快速扩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降水明显偏多 B. 季节性融雪量增多 C. 冻土融水陡增 D. 农业生产引水增多 ‎16. 有关小柴旦湖面积扩大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 增加了土壤水分 B. 改善湿地鸟类栖息环境 C. 增加生物多样性 D. 增加居民直接饮用水源 ‎【答案】14. D 15. A 16. D ‎【解析】本题组以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小柴旦湖面积变化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湖泊面积变化大的原因、湖泊面积季节变化的原因、湖泊面积扩大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4题详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与本区域其他湖泊相比较……”这一关键词,同一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是相似的,因此排除A、B。下渗作用小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不大,排除C。湖盆坡度小,水位略有变化,则湖泊面积就有较大变化,因此小柴旦湖面积变化尤为剧烈,其原因最可能的是湖盆坡度小,D符合题意。‎ ‎【15题详解】‎ ‎5~10月为夏半年,柴达木盆地中北部山地降水较多,补给湖泊的水量增多,导致小柴旦湖面积持续、快速扩大,因此A符合题意。5月以后,冬季的积雪基本上已经融化完毕,因此季节性融雪量增多的可能性不大,排除B。冻土居地下,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因此融水陡增的可能性不大,排除C。农业生产从注入湖泊的河流引水增多,会导致湖泊水量减少,湖泊面积不会增大,排除D。所以选A。‎ ‎【16题详解】‎ 小柴旦湖面积扩大,表明湖泊水位增加,湖泊水下渗增加,地下水位升高,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A不符合题意。小柴旦湖面积扩大,鸟类栖息空间增大,湖泊周围的浅滩增多,食物可能增加,改善湿地鸟类栖息环境,B不符合题意。小柴旦湖面积扩大,是因为补充的淡水增加,水中盐度可能下降,水域面积加大,生物存在条件改善,有可能增加生物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小柴旦湖为咸水湖,因此小柴旦湖面积扩大不会增加居民直接饮用水源,D符合题意。‎ 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  )‎ A. 减少土壤蒸发 B. 滞留雨水污染物 C. 增加雨水下渗 D. 增加地表径流量 ‎18. 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有(  )‎ A. 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 B. 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 C. 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 D. 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团城内地面铺筑时选用梯形青砖是为了增加雨水下渗,地下水充足,古树无须灌溉;多气孔不能减少土壤蒸发;梯形砖上宽下窄,地表砖的缝隙小,不易滞留雨水污染物;下渗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小,故C项正确。‎ ‎【18题详解】‎ 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的适宜温湿环境;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对污染物的稀释作用有限;北京主要是落叶林,冬季不是古树生长时期,故B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水旱灾害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关于图中水旱灾害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旱灾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 B. 水旱灾害分布范围广 C. 北方地区以旱灾为主 D. 南方地区以水灾为主 ‎20.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可采取的工程措施有( )‎ ‎①加固堤坝 ②植树造林 ‎ ‎③河流截弯 ④退田还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旱灾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选A。从图中看,水旱灾害分布范围较广,北方地区以旱灾为主。‎ ‎【20题详解】‎ 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选B。其余都是工程措施。‎ 为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京沪等城市加快产业转型,严控“大城市病”。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2012~2017年常住人口变化示意图,圆圈越大表示人口规模越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2012~2017年间( )‎ A. 北京人口逐年增加 B. 上海人口逐年减少 C. 杭州人口逐年增加 D. 成都人口增速加快 ‎22. 影响上述四个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环境 ②社会文化 ‎③经济因素 ④政策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1. C 22. 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以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因素。‎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以及学生读图能力。直接读图判断,2012-2017年间,北京在2016-2017有人口减少的迹象,A错;上海在2015-2016有人口增加的迹象,B错;杭州的白球是逐渐变大的,即杭州人口逐年增加,且通过每年增加的数量分析,呈加速增加的趋势,C对;成都的白球是先增大,后减少,说明增加速度是先增后减,增速较慢,D错,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人口变化因素。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和政策因素。自然环境对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不大,①错误;社会文化对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不大, ②错误;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③正确,政策因素是影响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④正确, 故选B。‎ 推广精确农业、“处方”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完成下列小题 ‎23. 影响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气候 B. 交通 ‎ C. 市场 D. 科技 ‎24.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农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程度信息”是实施“处方”农业的基础。该技术主要是(  )‎ A. RS B. GPS ‎ C. VR D. GIS ‎【答案】23. D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害等)信息,分析影响农业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措施,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该农业兴起的主导因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24题详解】‎ 因为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解译或图像处理可以提取农作物的分布、类型、结构和健康状况等信息,为农业资源调查提供服务。A符合题意。‎ 故选A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工业区宜布局在( )‎ A 西南郊 B. 西北郊 ‎ C. 东南郊 D. 东北郊 ‎26. 近十年该城( )‎ A. 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C. 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答案】25. A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位于城区的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误;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为避免水污染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下游,也就是城区的西南郊,D错误,A正确。‎ 故选:A。‎ ‎【26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城市规模都在增大,城市化水平提升快,城区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郊区耕地耕地减小,林地、草地等土地利用增多,B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该地近十年城区和郊区建设用地都在增大,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出现降低,C错误。结合图示可自该地郊区近十年耕地减小,林地、草地、水域面积增大,生态环境得到改善。D正确。故选:D。‎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其中甲、乙、丙、丁分别表不该城市不同的区域。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7.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 甲区域 B. 乙区域 C. 丙区域 D. 丁区域 ‎28.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功能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 乙功能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 丙功能区人口密度大,以住宅用地为主 D. 丁功能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因为中心商务区以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为主,付租能力强,一般占据地租价格最高的市中心附近。乙地土地价格最高,可能位于市中心,最可能是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故选B项正确。‎ ‎【28题详解】‎ 甲区人口密度小,但距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发展工业区位条件较好;乙区地价最高,位于市中心,市场广阔,适合作为商业区;丁区人口密度小,地价低,远离城区,基础设施可能不完善。故ABD项错误。丙地人口密度最大,以住宅用地为主;故C项正确。‎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些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意思是谷雨节气到来的时间雨水滋润大地,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此时播种,水热矛盾最大的地区是(  )‎ A. 华北地区 B. 华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30. 半个多世纪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 当地降水增加 C. 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 当地气候变暖 ‎【答案】29. A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谷雨节气到来的时候,华南、西南有降水,东北有融水且尚未大面积耕种,而华北地区正是春播忙却正值春旱时节,此时播种,水热矛盾最大,选A。‎ ‎【30题详解】‎ 影响东北农业的主要是热量,“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 到“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反映农作物种植时间提前了,说明热量增多,这是当地气候变暖的反映,选D。‎ 下图为三个地区的农业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商品谷物农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热带迁移农业 B. ①-水稻种植业 ②-商品谷物农业 ③-乳畜业 C. ①-混合农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大牧场放牧业 D. ①-乳畜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混合农业 ‎32. 有关三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低 B. ②生产规模小,但单产高 C. ①市场适应性差,利于恢复地力 D. ③ 生产规模小,商品率高 ‎【答案】31. C 3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各自的生产特点。‎ ‎【31题详解】‎ ‎.①种植业和畜牧业比例相当,且商品率较高,所以应该是混合农业。 ‎ ‎②种植业为主,商品率很低,应该是自给型的水稻种植业。 ‎ ‎③畜牧业为主,商品率很高,应该是乳畜业或者大牧场放牧业。‎ 综上,正确答案为C,ABD错误。‎ ‎【32题详解】‎ A. ①为混合农业,其专业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水平也较高,故A错误。‎ B. ②为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但单产高,从而成为人口稠密区的首选,故B正确。‎ C. ①为混合农业,商品率较高,农业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利于恢复地力,故C错误。D. 根据上题结论,③为大牧场放牧业, 牧场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工厂运输成本主要受布局区位的影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33. 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地是该类工厂的原料地 B. 丁地是该类工厂的产品市场 C. 丁地是该类工厂的燃料地 D. 丙地是该类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 ‎34. 该类工厂最可能是(  )‎ A. 啤酒厂 B. 制糖厂 C. 玩具厂 D. 炼铝厂 ‎【答案】33. D 34. A ‎【解析】‎ ‎【33题详解】‎ A.根据图例,距甲地越远,原料运输费用越高,甲地是该类工厂的原料地,A项说法正确。‎ B.根据图例,丁地单位产品的运输费用最低,说明丁地是该类工厂的产品市场,B项说法正确。‎ C.根据图例,丁地单位产品的燃料运输费用最低,说明丁地是该类工厂的燃料地,C项说法正确。‎ D.对比甲、乙、丙、丁四地运输费用可知,丁地的原料、燃料和产品的综合运输费用最低, 是该类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34题详解】‎ A.该类工厂产品运输费用明显高于同等运距的原料、燃料,应是增重产品,是市场指向型产业;啤酒厂是市场指向型工业,A正确。‎ B.制糖厂是原料指向型工业,B错误。‎ C.电视机装配厂是劳动力指向型,C错误。‎ D.炼铝厂是动力指向型工业,D错误。‎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5.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 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 旱涝灾害频率增加 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36.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B. 推广水稻种植 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 扩大耕地规模 ‎【答案】35. C 36. C ‎【解析】‎ ‎【35题详解】‎ 根据材料,“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 1979年和2005年两个年份,方格中数字由左向右变化,即表示该方格代表空间的土地利用类型已发生变化;据此信息结合方格数字变化可知,整个区域的耕地面积扩大了,湖泊大大的缩小,居民地也增加了,再结合辽宁西北部处在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引水灌溉,易发生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因为湖泊面积大大的缩小,湖泊的湿地调蓄功能下降,空气湿度会减小,旱涝频率增加,水生生物物种减少,据此分析选C。‎ ‎【36题详解】‎ 根据材料“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可知,该地区处在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表格显示该地区大部分现有土地利用形式是耕地,而且在1979年到2005年间,耕地大大增多,已经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故继续扩大耕地会加剧生态恶化,不可行;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不适合推广水稻;应适当退耕还林还草而不是全部退耕。由于该地降水少,适合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据此分析选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 ‎37.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 A. 市场优势 B.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 C. 科技优势 D. 地理环境优势 ‎38. 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一定有明确的界线 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答案】37. D 38. C ‎【解析】‎ ‎【37题详解】‎ 黄山毛峰的市场不能影响其独特的色、香、味、形等,A不对;茶叶的特征主要由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影响,与文化关系不大,B错;黄山毛峰独特的色、香、味、形与科技没有关系,C不对;根据材料,地理标志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黄山毛峰独特的色、香、味、形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中生长而形成的,D对。故本题选择D。‎ ‎【38题详解】‎ 黄山毛峰产地属于毛峰的种植区域,在该种植区内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特征,该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但是没有明确的边界,C不对,AB对;毛峰产地的地理环境影响该区域的发展,形成独特的茶文化等,D对。故本题选择C。‎ 读某省及该省下辖四个区域2013年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39. 该省产业转移的方向最可能是(  )‎ A. 甲→丙 B. 乙→甲 C. 丙→丁 D. 丁→乙 ‎40. 该省处于(  )‎ A. 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B. 工业化起步阶段 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工业化阶段 ‎【答案】39. A 40. D ‎【解析】‎ ‎【39题详解】‎ 发达 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按比重从大到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由表格可看出,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产业转移一般是由发达国家(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第三产业占比重越大,区域产业结构层次越高,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表格产业结构比重,该省产业转移的方向最可能是甲→丙,A对。乙比甲经济水平低,B错。丁比乙、丙经济发达,但丁较乙第一产业占比重较高,乙地工业发达,不适宜向乙转移产业,C、D错。故选A。 ‎ ‎【40题详解】‎ 从全省的产业结构比重判断,该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处于工业化阶段,D对。以农业为主的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占比重大,A错。工业化起步阶段是以第一产业为主,B错。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占比重大,C错。‎ 二、综合题 ‎ ‎4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珠三角、长江经济带,一个个区域发展提升到国家级战略,并未涉及到长三角。“为了更好发挥上海等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决定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终于,在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被宣布上升为国家战略!‎ 材料二:浙江某地月降水量图和长三角一体化示意图。‎ ‎ ‎ ‎(1)结合材料列举影响长三角人口容量的因素。‎ ‎(2)分析浙江某地5、6月降水量多,7月相对较少的原因。‎ ‎(3)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的综合服务功能最为齐全,江苏经济实力强大,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地域面积大、具有后发优势,这些都为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打下了坚实基础。阐述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 ‎(4)从气候、地形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对河流径流量带来的影响分析长三角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答案】(1)科学技术水平、地区开放程度 ‎(2)5、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充沛;7月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降水较少,形成干旱。‎ ‎(3)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发展城郊农业和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利用周边三省优势转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使上海的第二产业的结构得到升级和优化;利用齐全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4)长三角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夏季多暴雨;为平原地形,地势低平;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河道填埋,下渗作用减弱,导致河流径流量增加,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长三角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和地区开放程度。‎ ‎(2)浙江某地5、6月降水量多是因为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7月相对较少是因雨带的北移,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3)上海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可行性措施可以从城郊农业、产业转移、综合服务功能三个方面分别说明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 ‎(4)长三角多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气候说明降水多,从地形说明地势低平,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说明改变了水循环的环节,造成河流径流量增加。‎ ‎42.读“黄淮海平原地形图和地形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淮海平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2)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3)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答案】(1)流水沉积 ‎(2)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扇 ‎(3)分布特征: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解析】‎ ‎(1)黄淮海平原为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为流水沉积作用。(2)冲积扇形成过程为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口,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河水搬运能力下降,泥沙不断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3)由右图可以得到答案,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变小,但自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小。‎ ‎4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 材料二:苜蓿是一种上等饲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农场采用苜蓿与玉米轮作,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成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1)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水汽主要来自于________洋,影响该河流向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 ‎(2)与初期阶段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________,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3)此时甲地吹_______风,其风力比乙地_______,乙地将迎来_______(天气系统)天气。‎ ‎(4)从农业生态保护角度,简述乙地农场发展苜蓿与与玉米轮作的作用。‎ ‎【答案】(1)大西洋 地形 (2)高 不平衡 (3)东北 小 冷锋 ‎(4)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解析】‎ ‎(1)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离大西洋较近,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充足,降水丰富。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地处,地形是影响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 ‎(2)与初期阶段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区域内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速度更快,区域发展呈现不平衡的趋势。‎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北部为高压中心,受其影响,该地吹偏北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甲地等压线较乙地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乙地位于低压中心西侧的低压槽附近,将受冷锋影响。‎ ‎(4)由材料可知,苜蓿根部具有固氮作用,有助于保持土壤中矿物质,而玉米秸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苜蓿与与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因使用化肥等造成的土壤污染,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图1为山西省略图。图2为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太原某企业过去向美国出口普通钢材,近年来该企业研发出超薄钢材,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交货周期短,主要用于高端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并对美国出口。‎ 材料三:图3为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日落位置年内变化示意图。ɑ为图1中甲地观测到的年内日落位置变化最大角。‎ ‎(1)说出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并说明这种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 ‎(2)有专家认为山西省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难以取代火力发电,请说明理由。‎ ‎(3)该企业产品升级后向美国出口钢材,推断运输方式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特点:重工业为主;工业门类增多;问题:煤炭等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较重;经济效益较低。‎ ‎(2)太阳能、风能资源不丰富;生产波动性较大;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较高。‎ ‎(3)变化:海运变为空运。理由:普通钢材体积、重量大,附加值低,宜海运;超薄钢材体积、重量小,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时效性强,宜空运。‎ ‎【解析】本题以山西省工业结构为背景,考查工业结构、能源的开发和运输方式等知识点。‎ ‎(1)读图二可以得知工业结构特点:工业类型集中在重工业板块;从单一的煤炭工业到煤炭、焦化、电力和机械等工业类型,部分工业门类增多。问题:都是一些重资源和重污染的工业类型,例如煤炭工业会使煤炭资源消耗量大;重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污染较重;集中在传统行业,经济效益较低。‎ ‎(2)结合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省情,从太阳能和风能的资源量上看,太阳能、风能资源不丰富;开发利用难度、生产的稳定性上看,生产波动性较大;开发成本上看,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较高。‎ ‎(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该企业从过去出口普通钢材转向出口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超薄钢材,普通钢材体积大、重量重,附加值低,适宜选择海运;超薄钢材,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且市场需求的时效性强,适宜选择空运。因此,运输方式从海运转化为空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