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省桂梧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答题结束后,请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季羡林的《朗润琐言》, 内中不少论述富有独到见解,甚至与一些学者的看法“高度不一致”,常有辩驳诘难之词。季先生主张学术上要“求异存同”。 ②在“同”与“异”的关系上,人们习惯讲的是“求同存异”, 应当说,在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作这样的强调是对的。只有“求同存异”, 才有互相合作与信赖的基础。如果反过来,“求异存同”,专“求”不一致的地方,那么,就会把关系搞得很紧张,在国际有害于和平,在人际不利于和谐。不过,在学术研究上,倒是要反过来,像季先生所说,“求异存同”。因为,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陈陈相因,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否则,不过是雷同重复,谈不上有什么意义。自然,“求异” 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 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在其《明儒学案》中说:“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着眼理会,所谓—— 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里强调“一本而万殊”, 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不要“以水济水”,而要重视“一偏之见”“相反之论” ,“着眼理会”“ 其不同处”, 正是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求异存同”。现代学者胡适、章士钊等针对喜“同”恶“异”的现象,认为“同固欣然,异也可喜”,要人做到“好同而不禁异”。学术研究就是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发展。 ④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因为,文艺创作是-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清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 要“求异”求新。“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根本方针,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要有众多不同色彩的“花”在“放”, 有众多不同声音的“家”在“鸣”,倘若千“花”一色,百“家”一声,只有“同”,没有“异”,也就不见什么“双百方针”了。 ⑤实际上,“求异存同” 所体现的创新创造精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张扬。时下不少企业的产品生产,都喜欢用一个口号,叫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 这里的“有” “优” “强”, 就是以“异”求发展,以“异”求提高。如此“求异”求变,正是当前时代创新精神的体现。 ⑥要做到“求异存同”, 而不是“求同存异”, 需要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莫泊桑说过:“应该时时刻刻躲避那些走熟的路,另寻一条新的路。”他强调这是“制造新生命的法门”。 人们熟知的司马光砸缸和曹冲称象的故事,就是求异思维闪光的产物。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要像季美林先生所主张的那样“求异存同”,发展“求异”思维,把努力的重点落在“求异”上。 1.下列关于“求异存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要在”异”中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B.在处理国与国乃至人与人的关系上应当“求同存异”, 才有互相合作与信赖的基础。 C.只有在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中,才需要“求异存同”,以“异”求发展,以“异”求提高,以“异”求创新。 D.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陈陈相因,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因而更应“求异”,不能雷同重复 。 B.学界历来信奉“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有人喜“同”恶“异”,有人“好同而不禁异”,黄宗羲、胡适、章士钊等学者都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求异存同”。 C.“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口号,强调的是“求异” “求变”的创新精神。 D .解放思想,突破常规思维,发展求异思维,是“求异存同”、创新创造的不二法门。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季羡林在其《朗润琐言》中的不少论述与一般学者的看法很不一致,常有辩驳诘难之词,说明季老学术上有主见,不人云亦云,他践行的是“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 B.要实现文艺发展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这一“双百方针”,关键在于“求异”求新。 C .齐白石的名言“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强调的是,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倡导活学活用、求异创新之风。 D.文艺创作贵在“脱窠臼,创新意”,因而一切模仿与借鉴都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没有任何价值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本报讯 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最高,超过3000元;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2019年01月11日) 材料二: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务商的2.4万个零售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续费,只能婉拒。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1月2日) 材料三: 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19年01月24日) 材料四: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抢红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人朋友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2019年02月0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增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 B.2018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学生群体则不足2000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 C.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改变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 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地区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 B.预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巨大,增速下降属正常现象。 C.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需求,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 D.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时不能见红包就抢,见链接就点,还是需要仔细辨认,防止误入诈骗陷阱。 6.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白云人家 夏阳 老刀和老马,我挺好的一对朋友,合伙开了家公司,不到一年,就散伙了。 朋友做成这样,真没劲,老马太操蛋了。老刀丢下这句话,怒气冲冲地走了。去哪儿?上白云山种植药材。白云山,云海苍茫,是方圆数百里海拔最高的一座山。 老刀刚去的那阵子,一天好几个电话打下来:山上太无聊了,要不是看在几个钱的份上,老子早下山了。 即便如此,这家伙还是隔三差五地躺在我家里,吃饱喝足后,霸在电脑前。 后来,老刀就来得少了,偶尔下山进城,也是采购一些药材种子,来去匆忙。不仅人来得少,电话也少,十天半个月无音讯。 我最后一次接到老刀的电话,是两年后的事。那天,老刀告诉我,不想种药材了。 挂了电话后,我愣了好一会儿:这家伙怎么了?赚钱的买卖不做,手机也不用,在山上成仙了? 又过了半年,待到满山泻翠时,我收到老刀的一封信。老刀在信里热情邀请我上山住几天,还画了一张草图,孩子气十足地写道:“不识老刀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都什么年代了还写信?我哭笑不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带满肚子的好奇进山了。 按照老刀草图的指引,我那辆心爱的路虎越野车,在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上吭哧了半天,终于走到了路的尽头——白云山脚下的一个林场场部。把车寄存后,林场的干部递给我一根木棍,指了指一条悬在头顶的羊肠小道,说:走到头,便是老刀的家。 老刀的家--山的腰际,白云深处。 我拄着木棍,胆战心惊,在深山老林里蜗牛一样连滚带爬。四野万籁俱寂,一条小路,绳一般抛向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深处,弯弯绕绕,走了七八公里,一拐弯,眼前突然变得开阔:云朵在脚下快速地流动,云海雾浪下,群山峻岭、城镇村庄、阡陌田野、河流树林,像摆在一个棋盘上一样一览无余。浩阔的地貌让人平静,我的心陡然升起一片清凉。久居城市的我,面对这样一方突然冒出来的世外桃源,如痴如醉。 老刀站在几间瓦房前笑吟吟地看着我。 晚上,老刀隆重地烧了几道菜:小鸡炖蘑菇、山笋红焖兔子肉、清炒野菜、凉拌木耳,奇香无比。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群鸟吵醒。一群鸟的嫩嗓子,唤醒了整座白云山。四周影影绰绰,牛奶一样的雾霭在指间流动。空气雨后春笋般清新湿润,我伸了伸懒腰,贪婪地做着深呼吸。 一碗鲜甜的地瓜粥,一碟爽口的咸萝卜。早餐后,我们隔桌对坐,喝着绿茶聊天。一团雾停在桌上,停在我们中间。我问老刀,干嘛不种药材——不是挺来钱的吗? 老刀说,这里的气候和土壤特殊,种植的药材,几乎接近于野生的品种,来钱确实挺快的。但你看我现在还需要钱吗?喝的吃的用的,哪一样不是自产的? 我心有不甘地说,你这样远离尘世,会远离很多快乐,容易被时代抛弃的。 老刀挥了挥手说,抛弃什么?无非是互联网上那些流水线作业的八卦新闻——谁打记者了,谁当总统了,哪个球队输了或者赢了,股票涨了或者跌了。其实想想,那都是傻瓜式的快乐,挺没劲的。我这里完全不插电,没有任何电器设备。但你看看,满天星空比不过城市的霓虹灯?飞禽走兽的啼叫比不过歌星声嘶力竭的吼唱?书上的唐诗宋词比不过电视连续剧里幼稚的缠绵?每天午后一场雨,一年四季盖被子,比不过城市里密密麻麻的空调?出门靠脚走路,双手勤耕细作,比不过打的去健身房跑步? 我得意地说,哼哼,你这里没有冰箱。 老刀笑了。拉着我转到屋后,从一口幽深的井里往上拽起一个竹篮。湿淋淋的竹篮里,两瓶红酒和一个西瓜,丝丝地直冒凉气。老刀说,不好意思,这是我们中午享用的。 我尴尬地挠了挠头。 几天的接触里,我发现老刀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抽烟,偶尔喝点酒,养一条狗几只鸡,种半亩稻田半亩瓜菜。每天早睡早起,晨时,携清风白云荷锄而出,晚霞烧天时,坐在家门口喝茶读书看脚下的行云流水。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俗人,所以还得下山。老刀一直把我送到山脚的林场场部。临别,塞给我五万块钱,叮嘱道,仔细想想,当年公司倒闭的事儿,主要是我的责任,不能怪人家老马。这点钱,算是我赔给他的。 我在这里种植药材赚钱的事儿,一定要替我保密,市侩之徒来多了,会污染这里的空气。说到这里,老刀有些忧心忡忡了。 (摘自《小小说选刊》)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通过老刀的视角描写白云山优美的自然景色,更能体现白云山的独特魅力,加深读者对老刀以山为家这一人生选择的理解。 B. 刚上山时,老刀经常打电话给“我”,还时常到“我”家吃吃喝喝,可见老刀对突然改变的生活不适应,也可以看出他与“我”关系的亲密。 C. 小说写老刀说他不想种药材,手机也不保留了。这不仅让“我”感到疑惑,也给读者留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实真相做了铺垫。 D. 小说通过讲述老刀的故事,将繁华与原始放置在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感悟,表达了对“白云人家”的理想家园的向往。 8.小说的结尾写老刀要赔钱给老马,为什么这样设置?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9.白云山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环境特点上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寄寓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 C.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5分) ②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D.“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15.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屈原在《离骚)中声明“ , 。”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决不愿意同流合河,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叹人生短暂“ , ”,曹操在《短歌行》中慨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在《赤壁赋》中则云“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B. 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C. 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 D. 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B.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C. 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D. 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D.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20. 下面一则通知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关于举办中国传统节日讲座的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文化,学校将于12月10日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大厅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讲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二、讲座嘉宾 本次讲座我们应邀了德高望重的淦老师,他将抛砖引玉,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丰富详实的历史材料,为大家带来一顿精神上的文化大餐。 三、其他说明 请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准时莅临图书馆,细心聆听淦老师的精彩讲座。 学校教务处 2019年12月6日 21.请观看漫画《时间去哪儿了》,写出漫画的内容和寓意。(6分) 四、作文(60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同学们,你们进入高中已有一段时间了,对老师和同学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请选取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同学或老师,想一想:他(她)的核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事件可以印证?把这些写下来,请以“他(她)”为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1)注意材料的取舍、详略的安排,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2)不要出现学校、班级、姓名等真实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 1. [答案] A(B.答非所问,本应谈“求异存同”, 却大谈“求同存异”。C.说法绝对,作者认 为,“ 求异存同”所体现的创新创造精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张扬。D.理解片面,选项中只谈“求异”的意义,忽略了“存同” 的前提。) 2. [答案] B(说法绝对。文中说,“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而 且,喜“同”恶“异”并非“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 3. [答案]D(说法绝对。文艺创作中并不排除适当的“模仿” 与“借鉴”,只是不提倡 “陈陈相因”“雷同重复”。) 4.A 5.B 6.积极影响:①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催生了新的产业,为网络购物等提供了必要条件。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方便快捷。 ③改变了民俗习惯,出现了线上抢红包、扫“福”字等新的习俗。 7.A (“小说通过老刀的视角描写白云山优美的自然景色”说法有误,应该是通过“我”的视角描写白云山优美的自然景色) 8. ①艺术结构上,与开头形成照应,情节突转,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人物形象上,突出了老刀的厚道自省,使老刀的形象更加丰满;③思想内容上,表现白云山的生活经历改变了老刀的人生观,深化了“人不应被物化”的主题。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需就作者如此安排情节的用意展开思考,要结合全文,不能就结尾谈结尾,而要从全文艺术结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等方面作答。从形式上看,开头也写了老马和老刀的事,前后呼应。老刀为什么从一开始骂老马,到最后主动承担责任,这一改变是有原因的,则涉及人物性格、人生观改变,也与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有关。 9.相似之处:都远离尘世的喧嚣,安宁平静,简单纯净。不同之处:①白云山寄寓的是对现代文明的反思,表现了崇尚自然的思想,表达对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方式的追求。②桃花源寄寓的是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追求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对动荡世事的不满。 试题分析: 题干是这是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要注意把握全文,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小说关于白云山的描写,学生不难联想到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关于桃花源的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小说中提到“我”说老刀“远离尘世”,也与《桃花源记》中“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的内容相似,根据这些内容加以提炼,可以看出白云山和桃花源都远离尘世的喧嚣,安宁平静,简单纯净。但老刀最后选择住在白云山和《桃花源记》中的人们躲进桃花源的原因是不同的,前者是要与高度物质化的现代文明保持距离,后者则因为时世动荡不安。因此,白云山和桃花源寄寓的思想感情也是不同的,一个是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的关系,一个是表达人在动荡时代的美好追求。 10.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侪小人,当效命。” 11.B 12.D 13.翻译①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 ②苏轼二十年中两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 【参考译文】 苏轼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泛滥到梁山泊,流入南清河,汇集于徐州城下,水位上涨如不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富裕的百姓争着出城避水。苏轼说:“富人出去了,百姓都动摇,我和谁守城?我在这里,一定不能让水冲塌城墙。”又把富人重新赶进城去。苏轼到武卫营去,对卒长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去,筑起东南长堤,从戏马台开始,直到城墙。雨日夜下个不停,城墙没有被淹没的仅有三版。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他又请求调发第二年的役人来增筑旧城,又用木头筑堤岸,以防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做法。 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等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置他于死地。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神宗独自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 元佑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杭州原来近海,当地泉水咸苦,居民稀少。唐代刺史李泌首先引西湖水造了六口井,百姓用水充足。白居易又疏通西湖水流入运河,从运河流入田亩,灌溉田地达一千顷,百姓因此殷实富裕。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从唐朝到吴越钱氏,每年都疏浚治理,宋朝立国后,停止了,茭白根积为田,剩下水面没有多少了。苏轼看到茅山一条河专门接受江中潮水,盐桥一条河专门接受湖水,就疏通二河来通航运。又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积蓄和排泄湖水的枢纽,江中的潮水不再流入城市。用剩下的物力人力修复了六口井,又把茭白根堆积在湖中,筑成南北长三十里的长堤以便通行。堤筑成后,又种了木芙蓉、杨柳在堤上,看上去就像图画一样,杭州人称之为“苏公堤”。苏轼二十年中第二次到杭州,对百姓有功德,家家有他画像,人们饮食时一定向他祝福。又造了生祠来报答他。 14.D 15. 情感:①希望终老田园;② 心念国事;③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题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及“岂不怀归官有程”表明作者心念国事,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无奈之情。 16.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7.答案:B 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关大局: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第一横线处是针对改动大部头著作,并非针对整个局势,填入“无伤大雅”恰当,填入“无关大局”则误用对象,不合语境。伤筋动骨: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能与后面的“面目全非”构成递进关系。遍体鳞伤:形容受伤很重。但与后面的“面目全非”不构成递进关系。“一字千里”是说差一个字意思就会相差很远。失之千里:意思是失误虽小,结果损失很大。比较词,前者强调相差很远完全切合句意:后者强调损失很大不合语境。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切合句意。耳闻则诵:是说记忆力好。不合语境。故B恰当。 18.C. 依据文意,第一段是在阐述很小的错漏都会对诗歌产生极大影响。前有“…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面目全非”,后有“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C项符合前后语意。而其他几项所言均与本文无关,本文没有涉及。故C恰当。 19. D .A“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应调换语序,“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为因,“信息辗转传播”为果。故A、B有语病。C项“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这就偷换了“大不一样”的内容。故C有语病。D项修改了上述所有语病。故D没有语病。 20. 通知修改 牵涉:牵扯,涉及;关系到;根据语句“本次讲座主要牵涉以下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可以看出此处用“包括”恰当; 应邀:受到别人的邀请;此处用来说我们的邀请不得体,可用“邀请”;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此处用“抛砖引玉”来陈述淦老师不得体; 拜托:托人帮忙办事的敬词,学校教务处对学生的要求不能用“拜托”可改为“希望”;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此处用在学校教务处对学生的要求,谦敬不当,可改为“到达”; 参考答案: ①“牵涉”改为“包括”。 ②“应邀”改为“邀请”。 ③删掉“抛砖引玉”。 ④“拜托”改为“希望”。 ⑤“莅临”改为“到达”。 21. (1)内容:画面中一个女孩在桌旁坐着,前面摆着书,但左手却拿起手机,眼睛盯着手机,在玩微博、微信,看小说。 (2)寓意:这幅漫画揭示了一些同学将学习时间用于手机上网、学习三心二意的现象,呼吁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的各种功能而使时间白白流逝。 22. 作文评分细则: 一类卷(53--60):结构严谨精巧;思想独到深刻;细节感人;语言准确生动。 二类卷(44--52):有构思;有一定的思想;有细节描写;语言恰当。 三类卷(36—43):(基本)切题,叙述清楚,有描写;语言素养不差。 四类卷( 0—35):不切题,记叙描写能力很弱,语言素养差。 作文注意点: 审题要清。 1、本次写作限定只能写进入高中以来接触过的老师或同学,而不能写亲戚、朋友、父母。 2、要求写“二三事”,不能只写一件事。或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再用极少的篇幅带到其他 事,使得片段之间详略比重严重失衡。 中心要集中。要注意从不同方面抓住人物的核心特征。 刻画要鲜明。要捕捉细节、关注生活,写活了身边的人物。 立意要深刻。不能只满足于趣事的堆积,不能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与思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