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小说阅读训练(全国)7
2018届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丁家斋 孙方友 ①北下街位于陈州城西南角,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很早的时候,北下街就是回族群居的老街,到了清朝年间,回族聚居点不断由城内的“回族巷”向西扩展,北下街一带回民不断增多,只是少了一个清真寺。清末时,居住在西大街的沙、马两家富户捐资,在路西搭了个席棚,称为“经房”,回民们开始就近在此礼拜。直到1920年,回教徒才开始集资筹建清真寺。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民围寺而居,形成了较大的回民区。 ②清末民国时期,西关大街的商业繁盛,也给北下街的回族同胞带走了商机。他们纷纷做起清真风味小吃,而且很快形成了气候,打出了名气。如豆沫、羊肉胡辣汤、牛骨髓油茶、绿豆糊涂、羊肉水煎包等各有特色。名气大的有盖家“宝隆铺”的小苏肉、牛肉丸子,马家烧饼,白家豆腐脑儿,丁家斋八宝莲子粥。 ③白家豆腐脑儿配有煮熟的咸黄豆、酱胡萝卜、黄瓜丁、酱油盐卤和适量的卤汤,卤汁鲜美,豆腐软嫩,色泽明快,老少皆宜。丁家斋八宝莲子粥是用江米、薏仁米熬制而成,吃的时候,每碗现加糖莲子、糖百合、瓜条、葡萄干儿、桃仁、杏仁、瓜子仁等多种果料和白糖桂花。糯甜、味香、爽口,且又营养丰富,颇受顾客青睐。 ④传说掌柜白福祥的嗓音非常好,他站在店前一声吆喝,顺风能传到朱家街。白家和丁家的店铺挨着,席棚相连,白福祥年过古稀,身板硬朗,还能站坛前卖豆腐脑儿。丁家的老主人丁百仟已过世,接班的少掌柜丁海是丁百仟的三儿子,进铺子当掌柜的那一年才21岁,熬粥配料已很内行。 ⑤与白家豆腐脑儿相比,无论制作方法和配料,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皆属“贵族粥”,就是说,是有钱人喝的。由于它配料高档,卖价也高.当时一碗豆腐脑是一文钱,而莲子粥就需十文钱。所以前来喝粥的客人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为能与“贵人吃贵物”配套,丁家的铺子也比较高档一些:八仙桌、石鼓凳、明窗亮几。“丁记八宝莲子粥” 的招牌据说是当年丁海的爷爷专请名人写的,花了50两银子。与丁家相比,白家就显得寒酸:低桌子,小矮凳,而且又破又旧,油腻腻的样子。又由于所卖的是价格低廉的大众食品,前来喝豆腐脑儿的人也多是引车卖浆之流。对这种人,低桌矮凳自然也就可以了。每每开张,摆在街边处,上面搭卷棚,给人一种很临时的感觉。前来吃饭的人也多是慌里慌张的,全不像进丁家斋喝八宝粥的客人那样把吃饭当成了某种享受。 ⑥这样,丁海就有点儿看不起白家了,觉得白家太“下里巴人”,与他们为邻总有点儿掉份儿之感。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儿顾及父辈们的交情,每天早晨开张还时不时向白老板打声招呼,可后来就很少正眼朝白家卷棚瞧了。为能抬高自家的身价,丁海开始装修门面。他花钱将店门重漆一遍,门前的走廊间原来是砖铺地,现在换成了大理石的。店门两旁还放了两尊青田石狮,又摆了几盆时令大花盆。为与花盆对称,还在屋檐下挂了四个山东莱州的红绣球。如此一翻新,丁家斋更加“阳春白雪”,更让白家显得寒酸。 ⑦可是,让丁海不解的是,他如此这般非但没引起白福祥的不满和嫉妒,相反他还非常高兴似的,每见到丁海就禁不住由衷地祝贺,而且能让人看得出那是一种真诚与善意的祝贺,毫无虚伪之处。这就让丁海有些犯难,丁、白两家店铺相邻,世代友睦。他原以为自己如此朝“贵族化”发展能引起白家的忌恨,然后搬迁或将店铺转让于他,那样他就可以再将铺面扩大,使丁家斋彻头彻尾变成“阳春白雪”,专赚富人们的锥子。不想白老汉如此死脑筋,自己如此“欺负”他,他还表示由衷的祝贺,仿佛丁家的生意是他白家的一样,跟这种毫无野心的人为邻,除非辈辈平庸下去,决不会有大的发展。 ⑧曾有那么几天,他看白家一直无动于衷,心想你不搬我搬,可又一想,回族巷是小吃一条街,如果离开此黄金地段生意肯定会受损不说,自己花这么多钱不是白装修了。更令他不可解的是,白家的生意非但没因他的“贵族化”而减弱,反而越来越红火,自家的生意反而不见长进,某些时段还仿佛不如以前。 ⑨一天,他按捺不住,向“宝隆铺”的盖老板求教。盖老板开初不愿说,逼得急了才笑了笑,说:“丁老板,你别忘了,车有车路,马有马道,你赚的是贵人的钱,而白老板赚的是穷人的钱,可天下还是穷人多呀!”丁海一听,恍然大悟。自己一心想赚富人的钱,而北下街的富人就那么多,再加上北下街本来就是小吃一条街,人家真正有钱的人压根儿就不朝这里朱。你把店铺打扮得再贵族化,可在人家眼里你的整条街就不够格儿!人家去的是闹区的大饭店,要的是档次。 ⑩后来,丁海的生意越来越清谈,门台一高,穷人不敢进,富人不愿来。再后来,终于撑不住,就将店铺盘了出去。可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接他家店铺的不是别人,而是卖豆腐脑儿的白老汉。 (选自孙方友《陈州笔记》,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利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就交待了陈州城北下街的典型环境,它南起西关大人街北至朱家街,很早就是一条回民聚居的老街,暗示丁海生意越发清淡并最终关门的结局。 B.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北下街清真风味小吃,先概括介绍其品种及特色,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后重点描写了白家豆腐脑儿与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 C.生意清淡之后少掌柜丁海前去请教宝隆铺盖老板,盖老板起初并不愿说破个中原由,他怕说出实话伤了丁海的自尊,可见盖老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D.小说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主题鲜明突出,深得中国传统小说的韵味,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很好地表现了丁海的个性特征。 2.小说中白福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3.白老板在丁老板装修门面后不怒反而道贺,最后又接手他盘出的店铺,小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1. B 2. ①年过古稀却身板硬朗,店前一声吆喝声音能传到朱家街,是一个精神饱满的人;②遭人挤兑仍真诚祝贺,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③立足现实,生意红火,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 3.①可增强小说情节的可读性。使情节逆转,波峰迭起,摇曳多姿,从而吸引读者。②可凸显小说的主题。丁老板装修门面想损人利己,结果是生意清淡关门盘店;白老板宽厚待人诚实经营,结果生意兴隆事业发达,这就凸显了经商有道亦有德的主题。③可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白老板被人挤兑后不怒反贺,其为人宽厚、大智若愚的个性得以显现;丁老板损人利己后满脑困惑,其狭隘自私、目光短浅的个性得以显现。④充满耐人寻味的悬念效应。受人挤兑不怒反喜,装修门面生意转差,这自然有悬念效应;而接手丁家斋的竟是白老板,这自然又激发读者去深思。 3.本题考查情节的构思艺术。答题时可从表现人物、思想主题、表达技巧等方面入手。表现人物方面,白老板在丁老板装修门面后不怒反而道贺,一方面体现了白福祥待人宽厚的特点,从最后丁家生意衰败的情节看,另一方面说明了白福祥善于经营的智慧,也反衬了丁海自私狭隘、目光短浅的个性。在主题表达方面,丁老板损人利己最后盘店,白老板生意兴隆的结局,凸显了经商有道亦应有德的主题。在表达技巧方面,白老板损人利己装修门面,白老板后不怒反而道贺,设置悬念,最后丁家盘店白家接手,使小说跌宕起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小菊天空的天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 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痛。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儿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 D.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E.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 5.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 6.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答案】 4.CD 5.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 6.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 6.本文中的雨,既是现实中自然的雨,它作为人物活动的特定背景出现,渲染故事的氛围;又是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它烘托了人物内心的痛苦。另外,作为小说反复出现的事物,它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以及表现主题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下雨与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自然中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相互交织,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突出看小说的主题。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绣球花 陈 毓 晨曦微露时,绣球花是淡绿色,太阳一出,就变奶白色了,有月光的夜里,绣球花又是鹅黄色。 这是柰子的观察。住在金农山庄这三年,每年的4到6月,绣球花都会一粒粒绽开,细密的花朵慢慢张开、饱满,终于结成一个个绣球模样,团团抱紧柔韧的枝条,又如一盏盏饱满的灯盏,越过竹篱笆,沉沉地垂向江心,眼看要触及到江水,却停住了,像是故意逗耍看花人。 柰子有足够时间观察花儿。洗菜池在绣球花树下,柰子看花择菜洗菜,都不耽搁。 五年前,小柯带柰子回了趟汉江边上的老家漩涡镇。柰子一见钟情,喜欢上了这里,在她看来,漩涡镇像一幅能在四季里变换,在晨昏里变换,在风雨霜晴的日子里变换的画儿。变换就是生长,这让柰子喜欢。她嫁给了小柯,成了漩涡镇的居民。 不久,小柯在近公路又临江的一片坪上经营起这个金农农家乐。 清鲜、朴素、本真,是夫妻两个定下的经营原则,食材多本地产,顺应季节,天赐什么人吃什么。这样在原材料的第一道关口就保证了新鲜。香料也是这样。藿香茴香葱蒜花椒丁香肉桂当归百合山药,一律本地产。小柯在烹饪的时候喜欢随灵感混搭,那些随灵感降临创造的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特别是那张写满一页纸的正反两面的菜单,上有一道“小柯炒”,回回味道不同,顾客吃过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 夏天来漩涡镇旅游的人多,停留在金农农家院的人也多起来。别的季节也许只做一桌两桌,在夏天一定超过了三桌四桌。好在不会再多了,再多可能做不出来了,但从来也没多到他们应付不过来的局面。 来农庄吃饭的人在国庆小长假后又慢慢回落到一年中最少的状态,但于小柯他们也是合适的。一两天做一桌,一周做一桌。人少,正好可以缓缓神,缓缓目光。用春天晒的干笋炖火腿,干锅灰菇里加洋葱丝,好吃。冬天也有新鲜的汉江酸味鱼,酸萝卜红艳艳清洌洌的,牛肝菌爆牛肉、萝卜干炒腊肉、焗老南瓜…… 农庄的后门外有一条公路,通往凤堰梯田。梯田开发于明清时代,梯田近年申遗,于是漩涡镇嵌进陕南这条长长的旅游链条里。 那第一个拍下凤堰梯田美景的人带动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拍摄,梯田、菜花、碧绿稻田,看见图片的人感概,何必要去元阳,原来离家不远就有啊。 这就是小柯夫妇金农农庄生意不愁,过上好日子的缘故。 日子顺,时间就快。转眼他们的女儿出生了。这一天,我们在看完漩涡镇的梯田后,顺路来到了小柯夫妇的金农农庄吃饭。我们赞叹小柯长得那么帅,有手艺。柰子人美,好脾气。感慨了又感慨,直到客人主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但我们还是慷慨奉献着也许他们不需要的赞美。 我们告辞的时候,女主人用几瓶自家做的腐乳相送,刚才桌上吃锅巴饭的时候她就送上一碟,说当地人最喜欢这样配锅巴饭吃,我们第一次这样吃,很是喜欢。自然又是赞美不断。 我们告别,看见主人的女儿用粉笔在粉墙上写字,写人。许多的人。 (本文略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绣球花的多姿多彩的美,以诗意盎然的氛围烘托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幸福感,也引出下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B.小说写柰子看花择菜洗菜,再写她五年前对漩涡镇一见钟情,最后写顾客对她的赞美,可以看到她的美丽、勤劳和她对生活的热爱。 C.小说对食材津津乐道,似泉水汩汩而出,表现了“我”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所陶醉及农家乐经营方式的赞美,读来畅快淋漓,很有感染力。 D.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结尾部分写女主人把几瓶自家做的腐乳送给我们,表现了女主人经营方式灵活多样,采用赠送的方法吸引回头客。 8.小说中的小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答: 9.这篇小说没有以情节取胜,而是花费很多笔墨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描写漩涡镇景象,介绍凤堰梯田等,这样些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答: 【答案】 7.D 8.①有生意头脑。在是旅游点的家乡创办了金农农庄。②经营有方。和妻子一起定下清鲜、朴素、本真的经营原则,“农家乐”办出了特色,打出了影响,吸引了顾客。③烹饪技术高超。他烹制的美食使来小店的食客赞不绝口,特别是他创制的“小柯炒”,回回味道不同,顾客吃过了,满意了,下次来时,还会再点。 9.①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过程,体现了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表现了丰富的饮食风俗,使小说内容充实,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②描写漩涡镇景象,再现了当地生态环境,突出了小说绿色自然生态主题。③介绍凤堰梯田,表现了当地的人文风俗,介绍小镇景色表现了自然风光,这些都增强了小说乡土风俗面色彩。④从侧面介绍了金农农庄生意不愁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完善了故事结构。 9.解答本题需认真审题,理清题干提供的重要信息。本题可以分解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小说花费很多笔墨交代食材的来源、烹制有何作用;②描写漩涡镇景象有何作用;③介绍绍凤堰梯田有何作用;④交代这些与情节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对小说表达有什么好处。第①点,交代食材的来源说明当地物产丰富,介绍烹饪过程意在表现小柯这一形象,二者又表现了丰富的饮食风俗;第②点,描写漩涡镇景象,一方面体现了绿色生态的主题,另一方面突出了漩涡镇风景之美,交代柰子扎根于此的原因,与小柯夫妇热情好客的人性之美与生活之美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第③点,介绍凤堰梯田,表现当地人文风俗,使小说极具乡土色彩;第④点,侧面反映了农庄生意不愁的原因,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一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