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南江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四川省南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周兴杰 ①“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在高雅艺术的欣赏中,接受者以能成“知音”为荣,创作者以能有“知音”为幸。说一部文学史或艺术史,是作为“知音”的批评家为他们心仪的文学家、艺术家树碑立传的历史,并不为过。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②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某些事物的“爱好者”。如果仅在“爱好者”的意义上来使用的话,那么说“我是莎士比亚的粉丝”也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 ③知音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文本的某些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④粉丝欣赏要求突破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⑤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唱和MTV翻拍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选自2017年3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节) 1. 下列对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精于深度耕犁文本,努力挖掘文本内涵,提炼出创作主旨。 B. “粉丝”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的辨别方式有一点主观随意性。 C. “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他们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 D. “粉丝”具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能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的新文本有的能与原作相媲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引用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叙述详细生动,意在引发读者兴趣,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 B. 文章第①②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的来历、内涵和大众的评价,令读者在开篇便对两个概念有了整体上的了解。 C. 为使读者对“知音”和“粉丝”有更清晰的认识,文章第③④⑤段分别从文本辨识力、参与方式和文本生产力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D. 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文中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上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接受者希望能成“知音”,创作者希望能有“知音”。 B. 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与欣赏原作本身相比,他们更加注重消费与明星有关的衍生产品。 C. 金庸的“粉丝”有敏锐的辨识力,所以他们能去芜存菁,使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被淘汰。 D. 如果知音的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知音不仅能够创作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也能创作其他类型的新文本。 【答案】1. D 2. A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只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错,原文第④段表述为“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B项,“有一点主观随意性”错,原文第③段表述为“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说明“主观随意性”很强,选项在程度上与原文表述不符。C项,“‘知音’都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说法绝对化,原文第①段表述为“‘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知音”的叙述并不详细生动,且意在“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说法不当。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原文第⑤段表述为“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其论述的是知音生产力的表现,文章没有论述“知音的生产力完全释放出来”的问题。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 郑传敏 妞儿第一次见若兰时只是闭着眼咧着嘴哭,哭得脸儿皱成了核桃。若兰用一根手指伸向那挥舞着的小鸡爪,妞儿紧紧抓住,竟止住了哭声。那时若兰47岁,妞儿出生一小时。 妞儿满月时,小脸儿慢慢地鼓起来,撑开了核桃皮,成了粉嫩粉嫩的小人儿一个。若兰扒在摇篮边,看不够那小模样。看不够的还有远在百里之外的三娘娘。三娘娘四个儿子,做梦都在想闺女。于是,三娘娘硬是死缠硬磨要把妞儿抱回家。妞儿的父亲有些心动: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就够他操心的了,这第九个整日哇哇哭的小肉团儿让他心烦。但若兰不松口,若兰不松口谁也抱不走妞儿。 照说妞儿应该感谢若兰,可妞儿连若兰的模样都不记得了。会跳绳的妞儿怎么也想不起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就一边跳绳一边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啊!”妞儿仔细瞅瞅埋头梆梆梆剁猪菜的若兰:瘦长脸,齐耳短发,灰褂子。妞儿觉得若兰好像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好像又不是。玩一会儿,不由得又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啊!”妞儿7岁,若兰54岁。 可是,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30岁的大姐领走了10岁的妞儿,让妞儿和自己的三个孩子一起上学。百里外的小镇,有许多有趣事儿,妞儿和三个一挨肩的外甥外甥女沉浸其中。晚上,四个孩子一张床,妞儿比外甥大10个月,不会客气。“妈——,小姨踢我!”外甥哭叫。“姐——,他掐我!”妞儿告状。房间里每晚都要闹腾好久。 这样有趣而喧腾的日子过得飞快,一年一晃而过。妞儿回到家,感觉若兰有些怪:那痴痴的目光让妞儿分外的不自在。哥哥姐姐告诉妞儿,若兰想妞儿想得走不动路,见到与妞儿同龄的小孩就掉眼泪,还大病了一场。妞儿很是奇怪:若兰怎么了?妞儿不是好好的吗? 妞儿上初中了。渐渐觉出了自己的吃亏,心里不平衡起来,找若兰理论:“不行!你多照顾了大姐姐20年。你不能偏心,你照顾大姐姐多少年,也要照顾我多少年。你不准死咧!”这样的账时常算,若兰时常应:“好好好!” 若兰信守承诺,一直照顾着妞儿,但却渐渐地老了,妞儿便不喜欢和若兰一起逛街了。她们一起的时候妞儿三步两步就窜出去老远,回头耐着性子等若兰,等急了就扯着嗓子喊:“若兰,快点啊——”若兰急急地赶到,笑喘着分辩:“你看,我赶得上妞儿呢!”妞儿数落:“你和大姐她们一起时多有劲!临到我,连路都走不动了,偏心!” 若兰确实偏心,偏心妞儿。姐姐们相继出嫁了,五个哥哥无视妞儿的高中生身份,照样拿妞儿当小玩意儿,没事就逗着玩儿,比赛谁最先能把妞儿气哭。比赛的时间常常在吃饭时间,全家齐集一堂,正是比试本领的好时机。五哥开头,四哥接下句,三哥拓展,二哥挖掘。常常是大哥还没来得及总结,妞儿就转身进了屋,眼泪一掉,饭就不会吃了。谁让妞儿是个认真的人呢!若兰总把哥哥们骂得狗血喷头,又拿出好吃的哄妞儿。 谁让妞儿是个较真的人呢! 初二时一群女孩儿送别一位好友,难舍情谊,定下五年之约的鸿鹄盟。五年后,读大二的妞儿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得知原委,全家齐声制止,说根本不会有人记得什么“鸿鹄盟”,只有像妞儿这么幼稚的人才会当真。妞儿不信,依约赶赴那片青山碧水旁的秀竹林。她在竹林边那个古朴的石滚上坐等了整整一天,不见一个人影。妞儿想了一天的心事,流了许多泪,发了许多恨:“这次我回家,要有谁敢笑话我一句,我就一辈子一辈子不再回家。”硬着头皮回到家,哥哥们竟然出奇地体贴,全然没有往日的尖酸刻薄。妞儿松下一口气。 这口气直到妞儿结婚后,才知道是若兰帮她松下的。 若兰一直是偏心的,偏心妞儿。在妞儿生下自己的女儿朵朵时,豁然明确了这点。小时候一些不甚清晰的琐碎的细节,便温暖地浮上心头。若兰放牛时带回来的一枝山红豆,割稻回家掏出的一把野山楂……鲜红地在眼前闪耀。这年妞儿23岁,若兰70岁。 妞儿还清晰地记得带着5岁的朵朵去看若兰,若兰摸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朵朵嚷着要,若兰拿出一个小的递给朵朵:“小人儿吃小的,大人吃大的。”把大红苹果塞给妞儿,生怕朵朵来抢似的。若兰、妞儿、朵朵去逛街,妞儿搀着若兰慢慢地走,朵朵蹦跳着在前面催:“姥姥——,走快点——”这年妞儿28岁,若兰75岁。 一日,妞儿从梦中哭醒,丈夫抚慰了很久,妞儿才忍住悲痛,说出一句话:“我梦见若兰不在了。”小时候一直和若兰斤斤计较:不准老,不准死。可若兰还是越来越老了,妞儿从不敢去想没有了若兰她该怎么办。写这篇文章时,妞儿37岁,若兰84岁。 妞儿就是我,若兰是我的母亲。 母亲!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啊!今生不离不弃。 (节选自《雪莲》2011年第1期) 4.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本文叙述了一个亲情绵绵的故事,以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为主,展现了众多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而感伤的情愫。 B. 已是八个孩子母亲的若兰在47岁时生下了妞儿,这最小的女儿险些被送人,对妞儿的歉疚使得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甚至常常没有原则。 C. 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不知道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巨大的年龄差距造成了很深的代沟,使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 D.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描写妞儿,如妞儿在大二时千里迢迢赶回家乡,赶赴与好友的“鸿鹄盟”,表现了妞儿单纯执着的性格特点。 5. 文中两次写到“逛街”,情形有一些不同,但其包含的情感内涵却又有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6. 小说的题目“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含义丰富,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不同之处:①第一次是若兰和妞儿母女二人逛街,第二次是若兰、妞儿和朵朵祖、母、孙三人逛街。②第一次是妞儿走得快,在前面等若兰、喊若兰快走;第二次是妞儿搀着年迈的若兰慢慢走,朵朵在前面催姥姥快走。③第一次是若兰难为情地分辨并受到妞儿数落,第二次逛街若兰与妞儿没有对话。 相同之处:①都包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与宽容,都包含着母女之间的亲情。②都有着晚辈对长辈的某些不理解和不耐烦。 6. ①“我”(妞儿)对母亲老去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担心。 ②“我”(妞儿)对母爱的感激和与珍视,对永远与母亲相伴相守的期盼。 ③难以回报母爱的感伤。 ④对自己必然回报母爱的郑重承诺。 【解析】 4.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项,“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的原因并非“对妞儿的歉疚”,分析不正确,C项,从全文看,“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的概括不正确。D项,是对局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且“以小见大”不够准确。 6.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学生分析题目的含义,考查分析小说题目含义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小说的主旨。小说标题的作用很多,具体作用要结合文本内容来理解,大致可以从题目反映的内容、人物、情节(线索或在文中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方面)、主题等角度来考虑。小说主要通过妞儿长大成人有了女儿后理解了母亲的爱,也更爱母亲。文章的题目“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含蓄表达了妞儿对母亲丰富的情感。其中有妞儿对母亲的担忧,担心母亲老去;有渴望能长久陪伴母亲的愿望;同时这也更象是妞儿对母亲的一种期盼和承诺,但又深知这只是愿望而已,母亲年事已高,时日无多,自己难以回报母爱,心生感伤。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数字阅读升级对文化产业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在,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在过去,以传统出版为主流的文学作为内容的提供方,只占据了产业的小部分,很难聚拢用户,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网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节是相对来说比较短。”(中国软件资讯网) (速途网) 材料二: 当前,动漫游戏、网络文络音乐、网络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与百姓生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目前群众文化消费的主产品,在这种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形态愈加数字化、网络化的形势下,出台《指导意见》,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文化产业供给水平、改善供给结构;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满足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新需求,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有利于推动文化与国民经济各门类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从内容角度来看,《指导意见》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引领和超前的特点,向社会发出国家鼓励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明确信号,形成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预期。 数字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一领域创新活跃,产业门类包罗万象,产业边界不断拓展,《指导意见》基于对产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在整体规划上提出了优化数字文化产业供给、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和引导数字文化消费四个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立足于文化部职能范围,对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主要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布局和引导,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中新网) 材料三: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数字文化馆“文化莞家”现已正式启用,为群众提供服务,并开放参观体验。 据悉,“文化莞家”网站平台试运行至今不到三个月,已有2万多名市民注册,网站浏览量(PV)接近100万次。市文化馆与六个试点分馆共在线上推广活动100多场,推出活动票数6500多张;推出培训课程119个,网络报名学位达4300多个。今年市文化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班招生实行网络报名,最快的班不到一分钟就报满,近两千个公益学位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录满。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轻松了解和获取这些服务,大大提高了市民参与文化馆活动的便利度,也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整理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东莞文化网络电视,让市民通过不同终端都可以观看到数字资源、参与直播互动,领略东莞文化的魅力,参与全民艺术普及。 为了让数字化服务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第一批文化馆数字化试点分馆也同步建设。未来两年,试点分馆还将逐步铺开,直至实现全市全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手机阅读用户的主要特征是阅读次数多,且阅读时间较短,集中值在每天3-5次,每次30分钟——1小时之内。 B. 数字阅读改变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表现之一是传统纸质出版进入手机移动市场,且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 C. 数字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化部门对行业进行预期的干预和管理,树立信心并激发社会领域的投资活力。 D. “文化莞家”的网站平台借助于数字化的手段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让群众感受数字化服务的快捷和便利。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根据材料一中《手机阅读用户特征调查》表的信息,我们能了解到手机阅读软件主要用户群的生活阶层、收入、阅读习惯等信息。 B. 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可知,国家在把握数字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引领和指导作用,推动其创新发展。 C. 互联网时代,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是因为《指导意见》的适时出台,有效地管理了文化创作生产和消费。 D. 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仅体现在手机阅读普及、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等文化服务方面,今后将会更广泛地被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E. “文化莞家”的数字化服务最大的好处就是轻松了解和获取数字化服务,通过不同终端来获取数字资源,参与全民艺术普及活动。 9.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 【答案】7. C 8. AB 9. ①改变产业发展格局。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③贴近群众,易于传播。④提升受众的文化体验。 【解析】 7. 试题分析:C项,“预期的干预”系无中生有,原文“体现出文化部对行业的预期管理,从而坚定业界创业创新的信心”。 8. 试题分析:C项,因果关系不成立。《指导意见》是个有利条件。D项,对“数字化服务”的描述片面,除“手机阅读普遍、文化馆服务效能增强”外,它还体现在其它方面;E项,中生有。“最大好处”的信息在文中没有明确提到。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考核信息筛选能力,题干要求“概括数字化服务的特点及作用”,答题的关键是找到文章中论述此问题的区位,然后筛选文中的句子作答,重点注意段首和段尾句。此题的答题区位涉及到文章的三则材料,如根据材料一 和材料二中的句子“数字阅读拓宽了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改变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网络文学从作家到读者之间的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短”“数字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概括出“改变产业发展格局”“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贴近群众”等要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质先驱力战,斩首、获马数百。又与朏行边,至柏谷,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连荐之,且条上前后功状,超迁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荐为路钤辖。 使讨贝州,文彦博至,命部城西。 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质自此益知名。 贼平,迁六宅使,历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加领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奉诏城丰州,进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召还宿卫,改马军。英宗立,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安德军节度使,为殿前副指挥使。神宗立,易节安武军,为都指挥使。元丰元年,卒,帝亲临其丧,赠侍中,谥曰武庄。 质御军有纪律,犯者不贷,而享犒丰渥,公钱不足,出己奉助之。平居自奉简俭,食不重肉,笃于信义。田朏不振而死,为表揭前功,官其一孙。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选自《宋史·郝质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B. 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C. 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D. 河上有亭甚壮/彦博虑/为贼焚遣/小校蔺千守/而质使千往他营度战具/千辞/质曰/亭焚/吾任其责/千去而亭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夏,党项羌族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为夏国,因为在中原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 B. 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是直辖于中央的最高行政区划,高于府、州等,相当于明清时期的省。 C. 谥,即谥号。古时帝王死后,为赞颂其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 D. 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中就提到,项伯和刘邦曾约为婚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郝质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在护送军需物资时与西夏几千骑兵力战。他身先士卒,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后又在巡边时,在柏谷打败敌军。 B. 郝质言而有信,重情重义。河上的亭子被烧之后,他到文彦博帐下主动承担责任;曾经与董熙约为婚姻,董熙死后,家贫无依,他依然履行婚约。 C. 郝质治军严明,生活节俭。对触犯军纪的人,严惩不贷,但对部下的犒赏也很丰厚,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补贴,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 D. 郝质历侍多君,均受重用。曾被破格提拔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英宗时,被授予殿前副指挥使等职;神宗时担任都指挥使;死后,皇帝还亲临其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敌堑道以阻官军,质御之于寒岭下,转斗逐北,遂修复宁远诸栅,以扼贼冲。 (2)质趋至帐下曰:“千之去,质实使之,罪乃在质,愿代千死。”彦博壮其义,两释之。 【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 (2)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 【解析】 10. 试题分析: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根据句意,“为贼焚”做“虑”的宾语,中间不能停顿,排除A、D项。“千辞”结构完整,“亭焚,吾任其责”是“质曰”的内容,其中“质”做主语,“曰”为谓语,“质曰”不可断开,所以排除C项,选择B项。 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11.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情况。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 C项,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都可以有谥号;“赞颂”一词表述片面,谥号有褒有贬。 12. 试题分析: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而他自己吃饭却从不吃两样菜”错,原文是“食不重肉”,意思是郝质吃饭时少吃肉食。 13. 试题分析: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堑道,在路上挖沟;质御之于寒岭下,介词结构后置句;北,名词作动词,败北的敌兵;扼,阻塞;冲,交通要道。第二句中,趋,跑,小步快跑;乃,是;壮,钦佩。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 参考译文: 郝质字景纯,是汾州介休人。年少参军,拉硬弓是第一名。担任殿前行门,换任供奉官,担任府州驻泊都监,掌管麟府军马。与田朏率军护送军需物资到麟州,途中遇到西夏的几千骑兵劫夺,郝质前行开路,奋力作战,斩杀、缴获数百匹马。又与田朏巡视边疆,到了柏谷,敌人在路上挖沟来阻止官军,郝质在寒岭下抵御他们,辗转作战并追赶败北的敌兵,于是修复了宁远各栅,来阻塞敌人的交通要道。宣抚使杜衍、安抚使明镐联名推荐他,并且上奏章分条向皇上陈述他前后立功的情况,皇帝破格提拔他为内殿承制、并代路都监。大名贾昌朝又推荐他为钤辖。 皇帝派他征讨贝州,文彦博到了,命令他部署城西。河上有一个亭子很壮观,文彦博担心被敌人焚毁,派小校蔺千看守,而郝质派蔺千到其他营地考察作战武器,蔺千推辞,郝质说:“(如果)亭子被焚毁了,我承担这个责任。”蔺千(就)离开了,而亭子被焚烧。文彦博将要斩杀蔺千,郝质跑到(文彦博)帐下说:“蔺千离开,实际上是我派他去的,罪过是在我这里,希望(让我)代替蔺千受死。”文彦博钦佩他的正义,释放了他们两个。郝质从此更加出名。 贼人被平定,郝质升迁为六宅使,历任高阳关、定州、并代钤辖,驻泊副都部署,龙神卫、捧日天武都指挥使、马军殿前都虞候等职,还兼任贺州刺史、英州团练、眉州防御使。郝质奉诏在丰州修筑城墙,晋升步军副都指挥使,宿州观察使。皇帝召他回京宿卫,改任马军。英宗即位,他任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加封为安德军节度使,担任殿前副指挥使。神宗即位,改任安武军节度使,担任都指挥使。元丰元年,(郝质)去世,皇上亲临他的丧礼,追赠他为侍中,谥号武庄。 郝质治理军队有纲纪规章,违反纪律的人不宽恕,同时,犒赏也很丰厚,公款不够,就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平时自己需求的日常供养简单,吃饭少吃肉食,笃守信义。田朏因无法拯救而死去,郝质写奏章说明他以前的功劳,(朝廷)让他的一个孙子做了官。在并州,他与朝士董熙交好,约为儿女亲家。董熙死后,董家贫困没有依靠,郝质已经是节度使了,最终把女儿嫁到了董家。他自从做官,不看重自己的功劳和资历,他的地位从低微到显贵,都凭功劳的大小逐次升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 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 “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久病初愈,精神健旺,宾客满堂,诗人喜形于色。 C. 七、八两句写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 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暂时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 诗歌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对聚会场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也体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 15. 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 【答案】14. BE 15. 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 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 【解析】 14. 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项,“风驰雨骤令人厌烦”错。风雨让池阁变得清凉而适意,可见诗人并无厌烦。E项,诗中并无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写。 15. 试题分析:该题要求分析诗句的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然后分别理解诗句的情感内涵,再加以比较。“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意思是: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白居易诗《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意思是,默念着这些,私下里越发感到羞愧,乃至终日都不能把它遗忘。作者感到惭愧的是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不能忘”的又是想到这些不能遗忘。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不同之处:韦诗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的指责。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蜀道高险,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已演奏完毕,但周围船上的人们鸦雀无声,借明月映照江中宁静优美的环境,从侧面描写烘托琵琶声的优美动听和琵琶女演技的高超。 (3)韩愈《师说》结尾阐述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说明作者写作此文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噫吁嚱 (2). 危乎高哉 (3). 东船西舫悄无言 (4). 唯见江心秋月白 (5). 余嘉其能行古道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噫吁嚱、舫、唯、嘉等词,都要格外留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雷锋热线”志愿者前来探望时,这位爱热闹的孤寡老人激动地坐了起来,在病床上振振有词,和志愿者们分享他的人生经验。 ②据统计,我国人均捐赠额远不如发达国家,也低于经济水平相类的国家,所以要促进我国的慈善捐赠,就应该细大不捐,充分尊重捐赠者的意愿。 ③年轻画家毅然赴藏,深入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④年终,各种盘点甚嚣尘上,其中“中国年度新锐榜”备受关注。在该评选活动中,“刷”字当选年度汉字,“诗与远方”“匠人精神”等入选年度关键词。 ⑤梳理以往案例,大额订单催生“妖股”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订单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之中,一些资本大鳄上下其手。 ⑥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旋律优美庄重却处理得哀而不伤,在略带伤感的曲调中,低音的弦乐旋律部分随着音乐的前进不断积蓄着力量。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在病床上”,不合语境。 细大不捐: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不蔓不枝:不生蔓,也不长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不芜杂。“创作画作”,适用对象不当。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形容“各种盘点”,感情色彩不当。 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哀而不伤: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度或不及的地方。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微信、支付宝今年不再鼓动红包大战是一大好消息,因为这能让人们在春节期间少一分浮躁与功利,多一分平淡与从容。 B. 目前,为确保“二十四节气”的代际传承,在文化部等多部门的努力下联合制定了《二十四节气五年保护计划(2017~2021)》。 C. 我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D. 电影《七月与安生》中,两个女主人公尽管天各一方,但纯真美好的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两人的心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B项,成分残缺,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C项,句式杂糅,把“发射了”改为“发射的”; D项,语序不当,“七月与安生”应放在关联词“尽管”之后。 点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句式杂糅都可用此法。第二,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以用此法。第三,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第四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第五,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的语音标志。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B. 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公山书院的期刊杂志《思则文》难免有缺点,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为我们办杂志尽一点绵薄之力。 C. 昨日本人不慎丢失《南江雅韵》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谢。 D.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不吝赐教,斧正为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A项, “八斗之才”是赞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用来形容自己,可改为“才疏学浅”。B项,“绵薄之力”是谦辞。C项,“璧还原物”是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 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而是能否确保①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会因失重而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因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等。此外,②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建立永续基地也是巨大的挑战。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保证呼吸。 【答案】 (1). ①移民者身心健康 (2). ②即使顺利到达火星 (3). ③如何提取氧气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处结合后面关于“失重”“辐射”的危害的论述可知,此处应该是讲身心健康问题;②处结合后面内容,此处表示假设,即使到达火星;③处结合“保证呼吸”可知,此处应该是讲如何提取氧气。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仿写。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面对这种情景,你有何感想,请以“低头族,你错过了”为开头,仿写一个句子。 低头族,你错过了眼与眼的交汇,茫茫人海中,难道就没有一种眼神值得你期待?那像童心一样纯洁的眼神,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牵挂;低头族,你错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低头族,你错过了心与心的共舞,漫漫人生路,难道就没有一种声音值得你留恋?那像春风一般的絮语,也许会成为你一生的追求。 ...............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1月20日晚,号称“全世界最美女孩聚会”的维密大秀在上海开启,中国籍超模奚梦瑶意外跌倒在T台,她整理衣冠,10秒钟后重新站起,微笑着走完全程。此事迅速成为微博热搜首位。国内舆论哗然。有人批评: 只顾着跟观众互动、没注意台步。T台跌倒和医生出现医疗事故有什么区别? 有人却说:摔跤只是意外,微笑才是姿态。外媒评价也不一。有国外报纸配上了奚梦瑶跌倒的各种角度的照片,称她是“跌倒的超模”;而时尚杂志《ELLE》说:奚梦瑶摔倒,起身后表现堪称天使。 对于奚梦瑶的意外跌倒和重新站起,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论述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摔倒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后缺乏应变能力 2017年11月20日晚,上海维密大秀开启,一众国内外维密天使闪亮登场。但在表演环节中,奚梦瑶不慎出现意外跌倒在台上,令人大呼惊险,替她捏了把汗。 奚梦瑶摔倒后并未立马起身,而是在后来的超模帮助下站起来,看上去摔得不轻。对于自己的失误,奚梦瑶随后发文道歉称让大家失望了。 对不起让大家失望了,谢谢所有人的关心,做模特7年,这条路上一路走来摔过无数次…但是我知道不管摔得多疼,我都一定要站起来,把路走完…未来的路很长,我会一直走下去…谢谢你们。 诚然,别说维密走秀,即使卫星飞天,也会有失误的时候。然而,奚梦瑶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 首先她是第一位在维密秀场中心摔倒的模特。之前维密秀不是没有出现过事故,但是,总是在出场或退场的间隙出现的。在秀场中心结结实实摔倒,奚梦瑶是第一位。 其次她摔倒后,并没有体现出一名模特该有的专业素质。摔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摔蒙了手足无措。正如我上面所言,大家看视频,会发现奚梦瑶摔倒后,大约有十来秒的时间,后续还靠着别人扶了起来。 最后而最重要的,则是作为一名模特,摔倒的奚梦瑶,必须马上爬起来继续走!为什么,因为维密秀或者其他秀场,所有的模特走秀都是已经安排好的。奚梦瑶的停顿,会如连锁反应一样,影响后续模特的表现。维密模特,不是那种小地方开业花200请的姑娘,相对来说正是云泥之别的她们,维密模特必须要更加专业和更加努力,才配的上赋予她们的荣誉和报酬。 从奚梦瑶的微博内容来看,她还会继续走下去,那么之前立的flag就显得毫无意义。现在的公众人物,明星也好,模特也罢,似乎说过就忘。之前陈羽凡因为白百何事件,曾说退出娱乐圈,现在又回归了。之前奚梦瑶也说过,在维密秀场跌倒,就退休,现在又说“会一直走下去”。 当然作为超模的奚梦瑶自然也参加了这次走秀,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走秀奚梦瑶却不小心摔倒了,这次可谓是奚梦瑶在维密走秀中最大的一次失误,而摔倒之后的整整十秒才站了起来。随后,奚梦瑶微笑着起身完成了这次走秀,让人大赞十分敬业,整个过程可谓让人大呼惊险。所以摔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摔蒙后应变能力缺乏(10秒钟影响了整场维密大秀精心安排),要无愧于超模的称号,摔倒就是摔倒,走完全程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褒扬,专业素养是事业的生命,分清主次,精益求精。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该材料审题立意可从多个角度立论阐述:可以先把我关键句子“中国籍超模奚梦瑶意外跌倒在T台,她整理衣冠,10秒钟后重新站起,微笑着走完全程”,网友观点就是围绕这个事件展开,我们审题就可以用由果溯因法。为什么网友会有这种观点或者那种观点,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辩证看待?这样可以有以下方向: (1)从批评的角度阐述:摔倒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摔蒙后应变能力缺乏(10 秒钟影响了整场维密大秀精心安排)要无愧于超模的称号 摔倒就是摔倒,走完全程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褒扬 专业素养是事业的生命 分清主次(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2)从肯定的角度也可以,但须有辩证分析: 摔跤只是意外,微笑才是姿态。只要有勇气直面,那么失败就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再多的训练,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3)从综合的角度阐述: 既要有良好职业道德,更要有扎实专业素养,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把握珍贵的机会专业素养的提升永无止境。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1 )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这种方法来立意最多。(2)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3)由果溯因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4)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