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解析版)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 第Ⅰ卷 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2016 年 9 月 25 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 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下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 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2. 如果发现类似地球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最可能是 A. 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的水 B. 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C. 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D. 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 形成天坑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断层塌陷 B. 流水侵蚀 C. 火山喷发 D. 风力侵蚀 4. 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A. B. C. D. 【答案】1. D 2. A 3. B 4. C 【解析】 【1 题详解】 由材料中的“‘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可知,目前该望远镜可探 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总星系,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 项。 【2 题详解】 如果发现类似地球的地外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最可能是有适宜的 温度和液态的水,因为适宜的温度和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项。 【3 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天坑是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的,其属于喀斯特地貌的一种表现,该区域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量比较大,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可知形成天坑地貌的主要地质作 用是流水侵蚀,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 项。 【4 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大窝凼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区,由选项中的图片信息可知 C 图所示的地貌属 于喀斯特地貌,因此可知大窝凼地区多岩溶漏斗、天坑、溶洞和地下暗河,与之成因相同的 地貌是 C 图中的地貌,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项。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 A. 北京郊区 B. 青藏高原 C. 赤道地区 D. 极圈附近 6. 为了取得拍摄的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 A. 太阳辐射强度 B. 耀斑活动周期 C. 大气层的厚度 D. 八大行星位置 【答案】5. D 6. B 【解析】 【5 题详解】 极光是出现于星球的高纬度地区上空,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发光现象。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 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 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北极被称为北极光。地球的极光是来自地球磁层或太阳的高能带电 粒子流(太阳风)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北京郊区、青藏高原、赤道地 区等地纬度较低,没有极光现象。故 D 符合题意,ABC 错。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极光产生的原因。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极光现象是跟太阳活动有关,因而要取得最 佳效果,应该提前查询耀斑活动周期,而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层的厚度、八大行星位置与极 光发生无关,B 符合题意,ACD 错。故选 B。 2018 年 5 月 9 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 几乎成一条直线(如下图所示)。凌日是指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 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这体现的行星运动特征是 A. 同向性 B. 共面性 C. 近圆性 D. 连续性 8. 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A. 土星 B. 金星 C. 火星 D. 海王星 9. 此次木星冲日现象发生时 A. 木星的亮度大 B.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 木星公转速度较快 【答案】7. B 8. B 9. A 【解析】 【7 题详解】 “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即三者的质点要处于同一个平面之 上,因此可知“金星凌日”时,金星与太阳、地球近乎排成一条直线,体现的行星运动特征 是共面性,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 项。 【8 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能够冲日的行星必须是在地球运行轨道以外的,可知选项中所给的四个行星 中金星是处于地球运行轨道以内的,该星体会出现凌日的现象,不会出现冲日的现象,B 正 确,ACD 错误。故选 B 项。 【9 题详解】 此次木星冲日现象发生时,日地木三者是处于同一直线的此时木星距离地球的距离最近,可 知此时木星的亮度最大,A 正确。冲日现象发生时为 5 月 9 日,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比较 慢的,B 错误。冲日现象发生时为 5 月 9 日,地球并不在远日点上,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不 是最慢的,C 错误。此次木星冲日现象发生时,其公转速度是不变的,D 错误。故选 A 项。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 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我国下列地区中,自然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11. M 地的年日照时数比 N 地多,其主要原因是 M 地 A. 纬度较低 B. 地势较高 C. 气候干旱 D. 白昼较长 12. N 地的太阳辐射比 M 地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N 地 A. 地势高,大气稀薄 B. 海拔高,多冰雪 C.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D. 气候干旱,光照强 【答案】10. A 11. C 12. A 【解析】 【10 题详解】 在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山东半岛以及东南丘陵四个区域中柴达木盆地的太阳辐射量是最 大的,该区域的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因此可知选项中的四个地区柴达木盆地最适宜建太阳 能光热电站,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项。 【11 题详解】 读图可知 M 地位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该区域的气候比较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 日照时数比较多,而 N 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南部地带,该区域降水量多于 M 地,N 地的晴 天数量少于 M 地,因此可知 M 地的年日照时数比 N 地多,其主要原因是 M 地气候干旱,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项。 【12 题详解】 由第 2 题的解析可知 N 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的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达到地面的太 阳辐射量比较多,因此可知 N 地的太阳辐射比 M 地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N 地地势高,大气稀 薄,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项。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 1060 km2,14 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 200 多万年,被誉为 “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 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读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14. 五大连池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答案】13. B 14. C 【解析】 【13 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认为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读图可知②位地幔, 可知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 项。 【14 题详解】 读图可知五大连池景观图中有草木、水体、山以及天空,可知其共涉及了生物圈、水圈、岩 石圈、大气圈等四个圈层,A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项。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 15. 图中 a 地所属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向斜 C. 背斜 D. 地堑 16. 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图中 a、b、c、d 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5. C 16. D 17. B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对地貌的影响。 【15 题详解】 a 处岩层上弯是背斜构造,b 处岩层下弯是向斜构造。故选 C。 【16 题详解】 图中主要呈现了沉积岩和岩浆岩两类岩石,沉积岩分层明显,岩浆岩侵入到了沉积岩中且出 露于地表,所以岩浆岩形成时间最晚。故选 D。 【17 题详解】 向斜处易储存地下水,背斜处易储存油气资源。故选 B。 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下图为某 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8. 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于下列哪个地质时期 A. 古生代前期 B. 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 C. 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D. 新生代后期 19. 下列关于岩层和岩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岩石由变质作用形成 B. 乙形成前该地地壳抬升 C. 丙岩石由外力作用形成 D. 丁岩层由内力作用形成 【答案】18. C 19. B 【解析】本题组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和岩石的成因。 【18 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含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新生代岩层没有断裂,含恐龙化石的中生代及以前的 沉积岩地层都发生了断裂,说明断层最可能发生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ABD 错,故本题 选 C。 【19 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A 错;丙处岩石由于岩浆侵入时受到高温高压作 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属于内力作用形成,C 错;丁岩层属于沉积岩,由外力作用 形成,D 错;乙丁岩层之间有一个侵蚀面存在,说明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运动,B 对,故本题选 B。 李老师 2017 年 1 月 1 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 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问题。 20. 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A. 5 小时 B. 11 小时 C. 15 小时 D. 19 小时 21.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A. 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 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 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不同半球 D. 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答案】20. B 21. D 【解析】 关键对“经度差即时间差”这一概念的理解。 【20 题详解】 图中注明,所有起飞、降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本次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是 1 月 1 日 0:15, 到达时旧金山时间是当地时间 12 月 31 日 19:20,因为旧金山与北京时间相差 16 个时区, 比北京时间晚 16 个小时,到达旧金山时,北京时间是 1 月 1 日 11:20,因此飞行时长约 11 小时,B 对。A、C、D 错。 【21 题详解】 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两地日期时间差异,D 对;而飞行方向、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不是两地日期差异的根 本原因。A、B、C 错。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示气象信息可能是哪一天 A. 11 月 18 日 B. 9 月 23 日 C. 8 月 28 日 D. 3 月 28 日 23. 图示气象信息当天,以下四地昼最长的是 A. 重庆 B. 广州 C. 北京 D. 哈尔滨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 题详解】 昼长为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读气象信息图可知,该日昼长为 10 时 20 分,小于 12 时,昼 短夜长,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时间,A 符合题意,BCD 错误。故选 A。 【23 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昼越短,纬度 越低昼越长,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广州、重庆、北京、哈尔滨,故当天广州昼最长, B 符合题意,ACD 错误。故选 B。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 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A. 16 日 6 时 30 分 B. 16 日 18 时 30 分 C. 17 日 4 时 30 分 D. 17 日 20 时 30 分 25. 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24. B 25. D 【解析】考查区时计算,光照图判读。 【24 题详解】 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 13 小时,用北京时间减去 13 小时即可得到纽约所在的时区区时,为 2016 年 10 月 16 日 18 时 30 分。故选 B。 【25 题详解】 10 月 17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秋分之后不到一个月,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现象且极 夜范围不大,排除 AB 项;C 项是昼夜平分,为春分或秋分日,C 错,D 图中,北极点及其以 周边出现极夜现象,10 月 17 日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的范围接近,D 对;故选 D。 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 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看它的外观如同地表的沙体被流水冲出的细沟 (如图)。但当人们深入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 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26. 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 A. 8 点前后 B. 12 点前后 C. 18 点前后 D. 20 点前后 27. 羚羊峡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 B. 岩石风化和流水侵蚀 C. 岩石风化和风力侵蚀 D. 生物作用和冰川侵蚀 28. 去羚羊峡谷游览,需要当地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是由于 A. 峡谷幽深,山势险峻 B. 自然和人文保护的需要 C. 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 D. 位于当地人的保护区内 【答案】26. B 27. A 28. C 【解析】 【2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由题意知,羚羊峡谷是狭缝型峡谷,只有太阳高度大时阳光才容 易照进峡谷。故要欣赏“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应在当地正午 12 点前 后,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最大时效果最好,B 对,ACD 错。故选 B。 【2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由题意知,羚羊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 涸的河道之中,且谷底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质着岩壁流淌,说明该峡谷的形成主 要是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A 对;冰川侵蚀地貌边缘锋利,棱角分明,不符合题 意;岩石风化是指在化学、物理、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岩石发生崩解破碎的现象,与题意不符; 因此排除 BCD 选项。故选 A。 【2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由题意知,羚羊峡谷是处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中的狭 缝型峡谷,到陌生的沙漠中旅游,需要当地导游的带领,以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C 对。去羚羊 峡谷游览,需要当地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主要出于安全角度考虑,自然和人文保护,位 于当地人的保护区内都不是主要原因。峡谷幽深,山势险峻是次要原因。故选 C。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 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 可能的是 A. B. C. D. 30. 关于曲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预防洪涝灾害 B. 对曲流筑堤束水,曲流地貌无法继续发育 C. 河漫滩平原,大多是农业的高产区 D. 我国西部草原上的蒙古包蜿蜒密布在蛇曲两侧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 题详解】 图中①在河流的凹岸,以流水侵蚀为主,河岸水深;②在河流的凸岸,以流水堆积为主,河 岸水浅,即 CD 错误;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该处两岸水位差不可能太大,A 错误。所以 B 正确。 【30 题详解】 曲流多在地形较为平坦处,容易发洪水,一般通过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预防洪涝灾害,A 正 确;对曲流筑堤束水,影响流水的自然侵蚀和堆积,曲流地貌无法继续发育,B 正确;河漫 滩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大多是农业的高产区,C 正确;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一般的居民点多在凸岸一侧分布,D 错。选 D 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行星 C 的名称是_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行星 D________(填名称)与行星 E________ (填名称)之间。 (2)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包含________级天体系统。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____。 【答案】 (1)地球 火星 木星 (2)二 (3)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 的温度条件。 【解析】 【详解】(1)地球在八颗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中居第三位,应是 C,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 星之间, (2)图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下一级是与地月系处于同一级的其它行星系统,所 以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两级天体系统。 (3)图中反映的是行星环境,八大行星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等远动特征,八大行 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图 1 是以________(北极点或南极点)为中心,此时地球在图 2 中的位置为________ (填 序号)。 (2)图 1 中晨线是________。 (3)D 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乙点日出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此时全球与甲地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面积为全球面积的________ A.1/2 B.2/3 C.3/4 D.1/4 (5)将 A、B、C、D 四地自转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序________ (6)图中 B 点位于 D 的________。(填方向) (7)李先生在某地(21.5N)准备买房。他在某楼盘看房时发现,正午北楼部分楼层会被南楼 的影子遮挡。南楼北楼每层高度均为 3 米,共十层,楼间距为 18 米。为了保证全年都能被太 阳照射,李先生买房至少要买在________层及以上。 【答案】(1) 南极点 ① (2)AB(弧) (3) 9 3 18 (4)C (5)B<D <C=A (6)西南 (7)5 【解析】 【详解】(1)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越来越大,所以图中所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根据“北 逆南顺”原则,说明图中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南极点为昼半球范围,说明此时太 阳直射南回归线上,只有①位置符合要求。 (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到昼半球,须穿过晨线。所以 AB 为晨线。 (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A 点,地方时为 6 时,D 点在 A 点东边 45°位置,根据“东加西 减和每经度差相差 15°等于 1 个小时”原则,D 点地方时为 9 时。某地的昼长等于该地所在 纬线圈与晨昏线两个交点之间的昼弧所跨时区数。图中所示,乙所在纬线的昼弧跨 270 经度 差°,所以乙跨了 270°÷15°=18 个小时,昼长为 18 小时,根据“日出时间=6-(昼长-12) ÷2”公式,日出时间为 3 时。 (4)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越来越大,据图所知,图中 90°为 90°E。90°E 经线为太 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对应经线上,所以 90°E 经线地方时为 0 时。新旧两天分界线为 0 时所 在经线和 180°经线。180°经线往西到 90°E 经线为新的一天,且两条经线相差 90°,所 以新旧两天比例为 1:3。甲位于 45°W,为旧的一天,所以旧的一天在全球的 3/4。 (5)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C、D 纬度大小关系为 B>D>C=A,所以自转线 速度关系为 B<D<C=A。 (6)根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南极点指示为正南方向,所以 B 点位于 D 的西南方向。 (7)此地纬度为 21.5N,所以当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一年中最小值,根据正午太 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纬度差”,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45°。楼间距为 18 米, cos45°=1/2,所以从楼顶往下 18 米的楼层都能晒到太阳。每层高度均为 3 米,所以从上到 下能晒到太阳层数为 18÷3=6,第 5 层才能晒到太阳。 3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________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 板块。 (2)图中 A 为__________边界(类型)。 (3)甲是印度半岛,⑤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地____________。(填“扩大”或“缩小”)。 (5)图中 C 边界附近形成了世界是最狭长的山脉,试从板块角度分析其成因。 【答案】(1)岩石 (2)消亡 (3)印度洋板块 (4)扩大 (5)南极洲板块(小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 【解析】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完整的一块,而是 被断裂带分割成了六大板块。 (2)读图可知 A 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相互碰撞地带的,因此可知其属于消亡边 界。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⑤属于印度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和印度洋部分海域。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海是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的,可知红海是处于不 断的扩大的。 (5)读图可知 C 边界附近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是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 消亡边界的,该山脉的是由于这两大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