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一中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 治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陕北民歌是表现陕北人民社会生活,歌唱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的民间音乐形式,包括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等。不同的体裁,不同特点的民歌形式,都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陕北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 )‎ ‎①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一定意义上属于人类精神活动及产品 ‎③自然物及其属性是文化的源泉 ‎④人们的精神产品可以离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这说明优秀文化( )‎ A. 反映了人们的物质追求 B. 提升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层次 C. 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3.2018年9月15日是中国第18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中国空军当天发布强军宣传片《头顶的家园》。通过宣传片,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空天力量的重要地位、空天安全的重要意义、空天文化的重要作用,集聚了更多智慧、更多力量,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空军。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C.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4.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3个人坐在一个车厢里。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里端着的鱼缸放在空座上。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特征?它们在科学上的意义又是什么?”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后接着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根据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这种鱼能不能生长?”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 这说明( )‎ A. 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 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 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 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5.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凭借“历史国际社区”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加上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可西里,至此我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列世界首位。我国开展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有利于( )‎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 ‎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 ‎④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世界文化大同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6.古丝绸之路因不同文明的水乳交融而流光溢彩。“一带一路”传承丝路精神,不断加强沿线国家间文化交流,坚持以开放包容心态看待对方,用对话交流代替冲突对抗。5年间,沿线国家之间建立了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了更多合作平台,开辟了更多合作渠道,成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有力诠释。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③文化在传播中得到融合趋同 ‎ ‎④文化交流借鉴可以推动文化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2018年8月21日,由刚果(金)外交学院和中国中南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在刚果(金)外交部举行揭牌仪式,这是该国开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这是基于( )‎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教育能够实施文化渗透,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念 ‎③教育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④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优先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有人认为,网络文学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学中通俗文学脉络的延续,这种通俗文学在“五四新文学”之后一定程度被压抑了,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种需求被大规模释放出来。这说明( )‎ A. 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B.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C. 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D. 传播手段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基础 ‎9.凡是有作为、有成就的民族,必然是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我们有着“天地君亲师”的祭祀传统,体现的正是敬天法地、孝亲敬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进入新时代,让我们继续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让英才更繁茂,让好教师更快乐!这主要体现了( )‎ A.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B. 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 C.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D. 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 ‎10.2014年6月12日上午,第六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开幕式在湄洲岛天后广场举行。两岸民间信仰同根同源,法乳一脉。妈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海神,为两岸民间百姓所景仰。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利用妈祖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依据有(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恒不变的 ‎ ‎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11.虽然,以之为载体的中餐馆、武馆、药店早已在世界各地星罗棋布地存在了几百年,但实际上仍然没有真正进入国外社会的主流话语体系。不管是不少海外尤其是欧美人士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偏差,还是部分影视作品里中国符号夸张失真的艺术化呈现,都折射出中国文化融入海外语境的程度依然有限。对此,我们要( )‎ ‎①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②善于借助新手段、新技术实现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 ‎③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④面向世界,在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中实现创新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2.进入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空间。这是因为( )‎ ‎①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准备了充足条件 ‎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任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2018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探索为背景,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在“创造精神”指引下,探讨梦想的崛起、探索的力量、奋斗的重要和未来的美好,引领广大中小学生感悟科学创造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更好地向未来出发。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 ‎②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精神 ‎ ‎③提升公民的法律素质 ‎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的基础上,汲取了西药的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这体现了( )‎ ‎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 ‎②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 ‎④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文化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于2013年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关注汉字,是基于( )‎ ‎①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6.儒家强调人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这是中国人信奉的主流人性论。不仅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美国人也仍然信奉仁、义、礼、智、信,英国人也绝不可能反对父义、母慈、兄友、北巫婆恭、子孝。企业文化最自由的谷歌公司也有董事长、总经理这样的“君”,公司内部的运作也必然依循孔子讨论的君臣伦理。“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主要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 ‎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六尺巷》取材于桐城六尺巷典故,是一首展示互敬礼让、和谐包容文化内涵的民族调式歌曲。该歌曲在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RNB、说唱等国外流行音乐元素,曲调优美,经赵薇在春晚演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说明( )‎ ‎①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只要多元吸收外来文化,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8.斗拱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隼榫连接,天衣无缝,美如莲花;而汉子也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编织的图画,它的节奏与旋律之美、变化与和谐之美,都与斗拱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中国元素( )‎ ‎①生动的展示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 ‎④强大生命力,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9.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奇幻巨制大片《捉妖记》,运用最新国际特效技术,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该片在给观众带来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屡创票房新高。《捉妖记》的成功原因在于( )‎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 ‎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③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 ‎④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0.电视节目《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以现实的深度与情感的浓度穿透人性,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 ‎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1.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古民居、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 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22.2017年中央电视台农历猴年春节联欢晚会四个分会场的选择别具匠心:上海是海派文化的代表,西昌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代表,桂林是岭南文化的代表,哈尔滨是北方文化的代表。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 ‎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④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 ‎③有利于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 ‎ ‎④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4.古代经典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外交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引经据典,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态度,为破解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①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思想 ‎③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 ‎ ‎④完全直接来自于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正式公布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关于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永恒不变的主题 ‎②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③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是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具有的精神 ‎④新时代弋中国企业家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探究题 ‎26.作为一部全面梳理中国历史廉政文化的大型纪录片,《鉴史问廉》一开播就在全国引起广泛好评。部分评论摘录如下:‎ 题材严肃的纪录片,“消化”起来并不晦涩。一个个动人的历史小故事,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楹联诗词,悄然间将“不想腐”“尚廉洁”的理念吹拂入心。‎ 回应解答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明晰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使人们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形可视的影视化表达,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也更爱看。‎ 它有政治的热度、文化的温度、历史的厚度,反映了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鉴史问廉》成功的原因。‎ 三、非选择题 ‎27.“特色小镇”是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和文化领域里的热词之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在国内,浙江乌镇、梁祝文化小镇和重庆涪陵榨菜文化小镇等一批特色文化小镇异军突起。在国外,很多举世闻名的特色文化小镇,已成为令游客流连忘返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他们小巧别致,各具特色。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既充满浓浓的历史文化味,现代气息又触手可及。‎ 有专家指出:特色文化小镇的建设,除了需要有经济支撑和差异性概念,更需要有一批真正理解、懂得本地历史传统与民众情感的“文化人”“乡贤”立足本地,放眼世界,扎根生活,联结社区,自觉承担起本地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建设和品牌营造的重要责任,并且在正视、尊重、敬惜、爱护和善待本地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你该地区持续培育出独特的、有品质、可持续的地方文化。而这种基因性的文化建设工作,不是简单拿投资、拿规划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依靠小镇居民的共同努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依据。‎ ‎(2)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各地建设特色文化小镇的启示。‎ ‎28.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创新2.0模式,即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并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 ‎2018-2019学年江西省玉山县一中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政 治 答 案 ‎1.A ‎【解析】‎ ‎③选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④选项错误,人们的精神产品不能离开物质载体。题目中,陕北民歌形式多样,不同特点的民歌形式,都是陕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陕北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文化一定意义上属于人类精神活动及产品。①②选项入选。选A。‎ ‎2.C ‎【解析】‎ A选项错误,优秀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精神追求。B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D选项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黄河大合唱》作为一种优秀文化在抗日战争期间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这说明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选项入选。‎ ‎【点睛】‎ 正确区分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不 同 点 体现 只体现在主观领域 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 侧重点 强调优秀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广度 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激励作用,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力度 途径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作品的熏陶 相同点 ‎①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②优秀文化作品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③二者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B ‎【解析】‎ A、D选项不是文化的作用,排除。C选项错误,正确的表述是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空军宣传片让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空天力量的重要地位、空天安全的重要意义、空天文化的重要作用,集聚了更多智慧、更多力量,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空军,这说明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B选项入选。‎ ‎4.D ‎【解析】‎ 题目中,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看到同一缸鱼,德国人从鱼名称、特征等角度进行思考,日本人则思考能否引进这种鱼到本国,而中国人则从食用的角度进行发问,可见,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D选项入选。A、B、C三个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 ‎5.A ‎【解析】‎ ‎③选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选项“促进世界文化大同”的表述错误。题目中,我国开展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①②选项入选。选A。‎ ‎6.C ‎【详解】‎ ‎②选项错误,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③选项“趋同”的表述错误。题目中,“一带一路”建立了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了更多合作平台,开辟了更多合作渠道,成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有力诠释。这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借鉴可以推动文化发展,①④选项入选。选C。‎ ‎【点睛】‎ 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7.C ‎【解析】‎ ‎②选项“文化渗透”的表述错误。④选项与题意不符。题目中,由刚果(金)外交学院和中国中南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在刚果(金)外交部举行揭牌仪式,这是该国开办的第一所孔子学院。这是基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是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①③选项入选。选C。‎ ‎【点睛】‎ 全面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知识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的特点 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关系 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 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交流与传播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B ‎【解析】‎ A选项错误,科学技术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选项错误,该观点夸大了网络文学的作用。D选项错误,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基础。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这种需求被大规模释放出来,这说明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B选项入选。‎ ‎【点睛】‎ 易错点--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该观点错误。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新的传媒层出不穷。但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A ‎【解析】‎ B选项没有体现。C、D选项表述均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也没有说明传统文化的内涵因时而变。在古代我国就有重视教育、尊师重教的传统,进入新时代,我们仍然继续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风尚,这表明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A选项入选。‎ ‎【点睛】‎ 易错点---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是一成不变的 该观点错误。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因此,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 ‎10.D ‎【解析】‎ ‎②选项“永恒不变的”的表述错误。③选项表述不是题目的依据所在。题目中,妈祖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海神,为两岸民间百姓所景仰。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利用妈祖文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依据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①④选项正确。选D。‎ ‎11.C ‎【解析】‎ ‎①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表述的是中国文化融入海外语境的程度依然有限,而不是表述我国如何汲取外来文化的长处,故④选项错误。不管是不少海外尤其是欧美人士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偏差,还是部分影视作品里中国符号夸张失真的艺术化呈现,都折射出中国文化融入海外语境的程度依然有限。对此,我们要善于借助新手段、新技术实现文化传播的转型升级,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②③选项入选。选C。‎ ‎12.A ‎【解析】‎ 题目中,进入新时代,我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和空间。这是因为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准备了充足条件;故①②选项入选。③④选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实践的作用不是文化创新的作用。选A。‎ ‎13.D ‎【解析】‎ ‎①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③选项“法律素质”的表述不当,应是文化素质。《开学第一课》引领广大中小学生感悟科学创造的魅力和重要意义,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培育创新精神,在新的时代节点上更好地向未来出发。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④选项入选。选D。‎ ‎14.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的配方和精选药材的基础上,汲取了西药的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这体现了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推动而不能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②说法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着生产方式,改变着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二是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促进人类的思想解放;三是改变着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15.B ‎【解析】‎ ‎①选项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④选项错误,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根据题目的表述,关注汉字,是基于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②③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B。‎ ‎16.D ‎【解析】‎ ‎②说法错误,本题意思强调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而不是强调文化的个性问题,故②错误④正确入选。不仅中国人信奉“仁、义、礼、智、信”而且外国人也是如此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说法正确。③选项的意思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 ‎【名师点睛】“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 ‎(1)“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潜移默化”是从文化影响人的方式、过程上讲的;“深远持久”是从文化影响人的时间、效果上讲的。‎ ‎17.B ‎【解析】‎ ‎《六尺巷》这一传统文化经过创新,在春晚演唱,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这说明创新能够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而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是当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②项与题意不符;对外来文化要吸收健康有益的文化成果,而要坚持抵制腐朽有害的文化成成分,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只有在 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不断繁荣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之路,必然是不断前行的文化创新之旅。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8.D ‎【解析】‎ 材料中这些中国元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不涉及区域文化,①项与题意不符;文化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运动,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19.A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交流与创新,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电影《捉妖记》以20.5亿的票房刷新华语票房新纪录,是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再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说明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故①②正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而电影属于文化产业,故③错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故④错误。故选A。‎ ‎20.C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①④符合题意,题中“《中国达人秀》以开放的创造精神与自觉的文化态度促成了‘舶来品’的华丽转身。”表明借鉴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②不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材料未涉及;③符合题意,《中国达人秀》将镜头定格在平凡小人物身上表明进行文化创新应考虑到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故本题选C。‎ ‎21.B ‎【解析】‎ 文化的差异性是受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故A错误;异中有同可说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故B符合题意;材料中各地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说明的是文化的区域性特征,不是民族性特征,故C不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同文化相互借鉴也要求同存异,并不是日趋同一,日趋同一否定了文化的多样性,故D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22.A ‎【解析】‎ 材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华文化的区域性而不是民族性,③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2)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 ‎23.C ‎【解析】‎ 题目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故①②④入选。③选项中“居于统率地位”的表述错误。选C。‎ ‎24.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是悠远中华文化同当今时代的共鸣,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不合题意,排除;④说法太绝对,错在“完全”故本题答案选B。‎ ‎25.C ‎【解析】‎ ‎①选项中“永恒不变”的表述错误。③选项“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具有的精神”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这种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故②④选项入选。选C。‎ ‎26.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借助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文化判断和选择。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鉴史问廉》通过发挥大众传媒的这一功能,使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增强。③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借助历史小故事和楹联诗词等经典的文化形式使廉政理念易于被人们接受。④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又是文化享受的主体。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文化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⑤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鉴史问廉》倡导的廉政文化符合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鉴史问廉》成功的原因。根据本题的设问可知:本题的知识是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切入点是《鉴史问廉》的成功,题型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来组织答案:根据一个个动人的历史小故事,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楹联诗词,悄然间将“不想腐”“尚廉洁”的理念吹拂入心。可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角度来组织答案;要据回应解答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可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来组织答案;根据进一步明晰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使人们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组织答案;根据有形可视的影视化表达,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也更爱看。可从大众传媒的特点角度来组织答案;根据《鉴史问廉》反映了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可从政治决定文化角度来组织答案。此外还可从文化创新、优秀文化的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是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传媒的特点、政治决定文化。‎ ‎27.(1)①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特色文化小镇建设既 有 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②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特色文化小 镇建设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显示着自己的特色,有利于丰富中华文化。③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特 色文化小镇建设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④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建设 特色文化小镇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 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启示:①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根据当地的现实与历史条件;② 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③ 要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打造文化特色;④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国外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先进经验。‎ ‎【解析】‎ ‎(1)利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依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特色小镇带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发挥区域文化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还可以拉动经济的发展。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以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态度,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说明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的依据。‎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我国各地建设特色文化小镇的启示。‎ 材料中文化小镇建设有创新,可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的主体等方面,谈对我国各地建设特色文化小镇的启示。‎ ‎【点睛】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二)。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封闭主义是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倾向。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是文化创新的要求,‎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6)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8.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创业精神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创业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③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体现,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弘扬创业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创业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弘扬创业精神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详解】‎ 本题要求考生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本题属于依据类主观解析试题。依据类材料题通常考查考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常见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此类试题从解答方式上看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引申类,材料只展示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另一类是隐含类,设问所指向的原因,就隐藏在材料的具体表述中。故本题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创业精神的作用、意义的角度展开分析即可。‎ ‎【点睛】‎ 如何作答依据类主观试题:‎ 依据类材料题通常考查学生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常见的必然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事材料,展示以“某一核心观点”为中心的具体现象、具体行动措施。从理论依据、行为授予以及现实意义三个角度,来论证现象和措施的合理性。此类主观题经常采取的设问方式有:为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做的必要性、……的原因是、……的理由是。此类试题一般着眼于两点:一是为什么能,二是为什么要。同时此类试题从解答方式上看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问题引申类,材料只展示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此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另一类是隐含类,设问所指向的原因,就隐藏在材料的具体表述中。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