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测试:必修③第二章第29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作业(人教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测试:必修③第二章第29讲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作业(人教版,江苏专用)

课时作业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下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回答1~2题。‎ ‎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 A.树冠集水作用强 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 D.土壤硬化下渗弱 ‎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 A.融雪 B.风沙 C.降水 D.蒸发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枯树根区没有树冠,不存在积水作用强、遮荫效果好。枯树根区土壤疏松,下渗作用强。枯树根区没有树冠,无蒸腾作用消耗,B对。第2题,梭梭根对融雪、风沙和降水影响较小,梭梭根区夏季树冠能够遮蔽阳光,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选择D。‎ ‎(2018·江苏睢宁检测)2015年9月,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由于严重老化、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积干枯死亡,威胁当地及京津生态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从生态的角度分析,目前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杨树出现大面积死亡情况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发动群众,迅速补种新的杨树苗 B.全部采伐后,更换新的森林树种 C.改进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 D.实行乔灌草结合或种植耐旱树种 ‎4.该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对京津地区造成的直接危害是(  )‎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剧风沙危害 C.加速地面沉降 D.加大洪水威胁 答案 3.D 4.B 解析 ‎ 第3题,杨树需水量大,不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造林绿化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林、草植被相结合,才能巩固造林成果,提高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第4题,张家口坝上地区位于京津地区的西北方向,而西北地区为冬春季沙尘天气的沙源地,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使森林防风固沙能力迅速下降,会加剧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 边坡绿化客土法的一般步骤是先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等,对于光滑岩面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然后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北方采用该方法护坡多选择3~6月施工的原因是(  )‎ 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种子发芽,恢复植被 C.土壤解冻,便于施工 D.正值雨季,水源充足 ‎6.对光滑岩面挖掘横沟的目的是(  )‎ A.利于地表水下渗 B.利于土壤融合 C.提高草种发芽率 D.避免客土下滑 答案 5.B 6.D 解析 第5题,我国北方地区3~6月正值绿草发芽生长季节,此时实施绿化客土法有利于种子发芽,为最佳施工期,故B项正确。第6题,清理岩面的碎石、松散层,对光滑岩面进行加糙处理,主要是为了避免客土下滑,故D项正确。‎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溉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完成7~8题。‎ ‎7.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 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 B.调蓄黄河洪水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汇集灌溉余水 ‎8.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广耐盐作物 B.完善排水系统 C.增加灌溉水量 D.增施有机肥料 答案 7.D 8.B 解析 第7题,根据材料,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灌溉区内水向低处流,与黄河流向一致。读图可知,乌梁素海湿地位于灌溉区的下游位置,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余水。第8题,河套平原是半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为防止土壤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完善排水系统,把盐排走;推广耐盐作物及增施有机肥料不能防止盐碱化;增加灌溉水量易导致盐碱化。‎ ‎(2018·无锡市高三期末)塞罕坝林场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林场的建设者们经过55年的艰苦奋斗使造林面积达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读图,完成9~10题。‎ ‎9.塞罕坝植树造林中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有(双选)(  )‎ A.海拔较高,冬季低温寒冷 B.高温少雨,多旱灾 C.风力大,光照强 D.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 ‎10.塞罕坝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有(双选)(  )‎ A.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减少对京津地带风沙危害 B.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C.以木材生产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D.组织生态移民,改善当地人们生活条件 答案 9.AD 10.AB 解析 ‎ 第9题,塞罕坝植树造林中遇到的主要自然困难有海拔较高,冬季低温寒冷,树种易冻死,A对,B错。风力大,光照不是影响树种成活的因素,C错。土地荒漠化严重,土壤贫瘠,不利于树林成活,D对。第10题,塞罕坝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营造绿水青山的意义是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移,减少对京津地带风沙危害,A对。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B对。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C错。改善当地人们生活条件不是主要意义,D错。‎ ‎(2019·苏州模拟)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 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澙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澙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11~13题。‎ ‎1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向北推进 B.向南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12.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 A.湖泊面积增大 B.湖泊距海变近 C.河流流程加长 D.河流流速减缓 ‎1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为垦殖 B.河流改道 C.泥沙淤积 D.气候变化 答案 11.A 12.C 13.D 解析 第11题,结合材料信息知,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澙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海岸不断向海洋延伸,结合莱州湾南部海岸线形态推知其总体向北推进。第12题,大规模的海退,使得陆地向海洋延伸,河流流程加长。第13题,结合题干材料知,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气候变化。‎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亚马孙河流域,该流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据统计,该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自身。近几十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该流域,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消失殆尽。‎ ‎(1)分析亚马孙流域50%的大气水来自雨林的原因。‎ ‎(2)推测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对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大小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3)指出保护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可行性措施。‎ 答案 (1)亚马孙流域雨林面积大,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生物循环旺盛,蒸腾作用强。‎ ‎(2)影响:与①地相比,②地径流量变化较小。‎ 原因:与①地相比,②地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其降水水汽主要来自海洋,降水受雨林减少影响较小;②地流域面积较大,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强。‎ ‎(或答:与②地相比,①地位于亚马孙流域西部山区,形成降水的水汽很大一部分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面积大规模减少导致降水量减少;①地流域面积较小,对径流量的调节作用更弱。)‎ ‎(3)对雨林合理采伐,采育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雨林的保护;设立国际基金。‎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曼则塘湿地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整个保护区总面积约为3 600 km2,划分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区内地势开阔,坡度较缓,15条溪流汇入黄河,有许多淡水湖。当地牧民以放牧为主,超载率达到了58.1%。为了增大草场面积,提高草地产草能力,从1972年至2003年,这一带通过开沟排水等措施共改良沼泽地8 000多公顷。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沙化严重。保护区还受到鼠害、挖药、打猎等破坏。下图为曼则塘湿地位置示意图。‎ ‎(1)分析曼则塘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 ‎(2)曼则塘湿地退化现象十分明显,试分析原因。‎ ‎(3)简述曼则塘湿地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答案 (1)海拔高,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有多条河流汇集;地势相对低平,排水不畅;有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 ‎(2)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草场鼠害。人为原因:开沟排水、过度放牧、挖药等。‎ ‎(3)影响: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荒漠化现象加剧;湿地的降解功能下降,当地土壤污染更加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生态平衡;旅游功能下降,环境恶化。‎ 措施:合理规定载畜量,禁止过度放牧;禁止过度挖药;消灭鼠害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