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疆202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新疆202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解析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年普通高考第一次适应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诗经·小雅》中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记·礼运篇》强调:“圣人时以天下为一家。”《韩非子·扬权》则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上述材料体现的相似之处是 A. 华夏认同 B. 君主专制 ‎ C. 天下归一 D. 和谐万邦 ‎【答案】C ‎【解析】‎ 根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天下为一家”、“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等信息可知都体现了天下四方归于中央的思想,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天下归一,不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君主专制,排除B;和谐万邦的说法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故选C。‎ ‎2.武则天当政时,宰相在政事堂议政,实行轮流“秉笔"之制。秉笔宰相称“执政事笔”,即首席宰相,主持政事堂会议,总其记录。有诏敕签发,需宰相同署名.除特别重大之事.可由秉笔宰相代署。由此可知 A. 政事堂掌握国家最高决策权力 B. 秉笔宰相可独立决断日常政事 C. 集体议事体现了民主政治色彩 D. 轮流执笔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 ‎【答案】D ‎【解析】‎ ‎“除特别重大之事,可由秉笔宰相带署”可知秉笔宰相具有一定的权威,而秉笔宰相又是轮流担任,由此避免了单一人选专权的弊端,故选D;国家的最高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A;秉笔宰相相对来说权力较大,但并不能独立决断日常政事,排除B;唐代三省六部制下的集体议事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的表现,不属于民主政治,排除C。故选D。‎ ‎3.1078年,徐州知府苏轼在《上皇帝书》中说:“州之东北六十里,即利国监(地名),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近者河北转运司奏乞、禁止利国监铁不许入河北,朝廷从之。…况天下一家,东、北二冶,皆为国兴利,而夺彼与此,不已隘呼?自铁不北行,冶户皆有失业之忧,请臣而诉者数矣。”其意在强调 A. 治铁业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国计民生 ‎ B. 重振利国监治铁业有利于徐州安全 C. 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社会稳定 ‎ D. 保障民众就业机会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 根据“东、北二冶,皆为国兴利,……自铁不北行,冶户皆有失业之忧”可知禁止铁入河北导致徐州冶户有失业之忧,所以重振徐州利国监的冶铁业有利于实现冶铁业的均衡发展,从而有利于国计民生,故选A;“有利于徐州安全”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其意在允许铁入河北,从而保障利国监的冶铁业发展,不是取消地方保护主义,排除C;其意是保障利国监的冶铁业,保障民众就业机会的说法过分夸张,排除D。故选A。‎ ‎4.1678年,康熙帝下令在北京开设博学鸿儒科,要内外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来京,皇帝亲试录用。次年春,录取了50人,这些人都是当时儒学名流,均在翰林院供职。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化解满汉地主之间的矛盾 B. 提高汉族地主的政治地位 C. 彰显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 D. 选拔德才兼备的名人名士 ‎【答案】C ‎【解析】‎ 清王朝通过官员推荐、皇帝亲试录取50名儒学名流,并安排其在翰林院供职,说明康熙帝开设博学鸿儒科做法得到了文人的认同,从而彰显了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故选C;康熙帝的做法是为了彰显新王朝的合法性,不是为了化解满汉地主之间的矛盾和提高汉族地主地位,排除AB;选拔名人名士是目的之一,但相比较而言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故选C。‎ ‎5.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从1917年起,印数渐增,多达一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B. 批判封建礼教深得民心 C.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D.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青年》读者多数为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能够轰动一时主要和新文化运动中掀起的文学革命有关,故选A;根据《新青年》的 读者受众可知“深得民心”‎ 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十月革命爆发于1917年10月,明显不是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C;《新青年》能够轰动一时和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故选A。‎ ‎6.土地革命时期,尤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政府普遍探索采用股份制,制定相应的股票发行政策,发行了一定数量的银行、各类合作社和商业性企业的股票。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把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放在了首位 B. 为巩固政权在金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C. 吸收和借鉴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 D. 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答案】B ‎【解析】‎ 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政府普遍探索采用股份制并发行股票,这些都有利于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这说明中共为了巩固政权在金融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故选B;根据地政府在经济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并不能说明是吧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而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军事斗争才是首要的,排除A;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根据地政府是吸收和借鉴了苏俄的成功经验,排除C;根据地政府在经济方面的探索不属于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排除D。故选B。‎ ‎7.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朱家骅说:“军事胜于政治,政治胜于党务。在战地,最先瓦解的是党部,其次是各级政府,最后才是军队:收复某一个地方,最先到达的是军队,其次是政府,最后才是党部。”"其意在说明国民党 A. 军队凌驾于党政之上 B. 政府腐败已失去民心 C. 党部软弱涣散无权威 D. 党军政之间矛盾重重 ‎【答案】C ‎【解析】‎ 国民党的党部最先瓦解而最后到达,且党务最是无足轻重,这说明国民党党部软弱涣散无权威,故选C;朱家骅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所以他的言论重在论述党务和党部问题,所以军队凌驾于党政之上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A;材料没有论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问题,也没有涉及党政军之间的矛盾问题,排除BD。故选C。‎ ‎8.据统计,到1965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2235亿元,其中农业833亿元,工业1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1957年相比,增长59.9%,其中农业增长9.9%,工业增长98.1%。其主要原因是 A. 八大路线的贯彻执行 B. 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 C. “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D. 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到1965年我国的工农业增长显著主要和“八字方针”的提出,国民经济的调整有关,故选B;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和影响,中共八大的路线并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排除AC;全面整顿思想是在70年代提出的,排除D。故选B。‎ ‎9.罗马帝国早期,万民法作为基本法典慢慢被接受了。公民与非公民、当地民族与异族的权利,被当局看作都是值得保护的。这些权利并不平等,但它们的存在都被认可,而且使罗马式的“公正”概念超越其他古代民族通常应用于外族人的“我们针对你们”式的概念。由此可知万民法 A. 铺平了通向近现代国际法的道路 B. 保证了罗马帝国境内的公平正义 C. 解决了本民族与外族之间的纷争 D. 奠定了欧美国家法律的理论基础 ‎【答案】A ‎【解析】‎ 据题意可知万民法调整了罗马公民与其他地区和民族公民及非公民之间的关系,而且罗马法“公正”的概念为其他民族所接受,说明万民法的接受范围广,为近现代国际法的出现和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A;根据“这些权利并不平等”可知B项说法有误,排除B;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与近代欧美国家的法律基础不同,排除D。故选A。‎ ‎10.德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弗里德里希施雷格尔认为:演变是诗的本质,诗人的“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约束”是诗的第一条法则。以下与此相对应的文学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 据“为所欲为、不能忍受任何约束”可知弗里德里希施雷格尔认为诗应该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情绪和意愿,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选B;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可知个人情欲,与题意不符,排除A;现实主义侧重对社会现实的刻画,排除C;现代主义注重通过夸张、荒诞的形式表达个人感受,与题意不符,排除D。故选B。‎ ‎11.19世纪末,薛福成出使欧洲。他在日记中写到:“英国有公、保两党,互为进退,而国政张驰之道以成。然其人性情稍静其议论亦较持平,所以两党攻讦倾轧之风,尚不甚炽,而任事者亦稍能久于其位。"由此可知,薛福成认识到了当时英国 A. 民众参政议政意识在增强 B. 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C. 议会的选举避免了暴力冲突 D. 政党政治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答案】D ‎【解析】‎ 根据“两党攻讦倾轧之风,尚不甚炽,而任事者亦稍能久于其位”可知薛福成认为英国的政党政治有利于维护其政局的稳定,故选D;薛福成主要探讨了英国政党政治的积极性,没有反映民众的参政意识和责任内阁制的发展,排除AB;议会选举与题意主旨不符,“避免暴力冲突”的说法也过于绝对,排除C。故选D。‎ ‎12.1957年12月,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上宣布农业落后的现象已经消除,农产品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随即便决定削减国家对农业的投资。他做出这项决策的依据是 A. 大规模开垦荒地迅速增加了粮食的产量 B. 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C 实行粮食义务交售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 加强对国营农场控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答案】A ‎【解析】‎ 赫鲁晓夫上台后从农业入手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其中大规模开垦荒地增加了粮食产量,因此赫鲁晓夫才做出了上述决策,故选A;赫鲁晓夫的扩大玉米种植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粮食义务交售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排除C;赫鲁晓夫改革是扩大了农场自主权,而非加强控制,排除D。故选A。‎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8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丝绸和茶叶贸易地位互換的转折点。从那以后,茶叶取代丝成为中国出ロ的第一大商品。茶叶是英国对华贸易的最大追求,茶叶征服英伦不可阻挡,这对贸易双方都很重要:一方面,在初期时间里,茶叶占了英国国库总收入的十分之一和东印度公司的大部分利润;另一方面,在很多年份,茶叶出口约占中国全部外贸出口颜的90%-95%。有西方学者指出,丝绸让位給茶叶表明:“在横过大西洋或是绕过好望角行驶的船舶上,所运的货物不是为宮延或教堂而是为小港和农户预定的。这一天的到来,标志着世界进入近代体系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只有当资本能被用来生产民众所消费的货物时,近代規模的资本主义制造才有可能。”‎ ‎——摘编自郭卫东《丝、茶叶、棉花:中国外翼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材料二 1873—1910年世界主要产茶国茶叶出口统计(单位:千磅)‎ ‎——摘自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ロ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锡兰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可能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机械化。‎ ‎——摘编自(美)菲利督·费尔南德、阿迈斯托编著《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茶叶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最大追求”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73—1910年国际茶叶市场格局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答案】(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的殖民扩张,使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扩大;社会各阶层对茶叶需求的増加:政府与股份制公司的推动;茶叶贸易利润的刺激。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促进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刺激了西方场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茶叶生产的商品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趋势:中国茶叶的优势地位逐浙失去;英国殖民地(英联邦)茶叶出口量不断増长原因:英国:利用殖民地大量种植茶叶;充分利用机器生产的优势。中国: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政局的动荡;以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主。‎ ‎【解析】‎ ‎(1)根据“这对贸易双方都很重要”可知茶叶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最大追求”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国际贸易扩大、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政府的推动和茶叶贸易利润的刺激等。根据“,标志着世界进入近代体系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只有当资本能被用来生产民众所消费的货物时,近代規模的资本主义制造才有可能”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茶叶成为“英国对华贸易的最大追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市场的拓展、刺激工场手工业发展、加速中国茶叶生产商品化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2)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中国茶叶出口逐渐减少,印度、锡兰和英属东印度的茶叶出口逐渐增多,说明中国茶叶的优势地位逐渐失去,英国殖民地的茶叶出口不断增多。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根据“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锡兰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可知英国利用殖民地大量种植茶叶,利用机器的优势生产茶叶,而中国由于外来侵略和政局动荡,在制茶上以手工为主,这些都导致了中国茶叶逐渐落后。‎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个“变局”就是从秦以前的”三代世侯世卿之局”,经春秋战国时期的过渡,转変为秦以后的”布衣将相之局”,就是从秦以前的封建”"转变为秦以后君主集权的”县制”。这种转变如两汉之际的班彪所说:“周之废兴,与汉殊…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己之成,臣无百年之柄”。汉朝虽然沿袭了秦朝的君主集权制度,但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却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此即由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转变为汉朝的“行仁义,法先圣”,乃至汉武帝“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摘自李存山《汉初的尊儒一从陆贸到董仲舒》‎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西汉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论述:西汉王朝建立后,承了朵朝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制、郡县制等,但也有所创新与改变,比如.为了加强皇,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1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等。所以,四汉对秦朝的政治制度呈现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特征。‎ 示例二论题:西汉时期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出现了文化转型论述:西汉初期,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统治者总结了秦朝暴政面亡的教測.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与民体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体养生息,汉朝的宗合国力逐渐培增强但是,社会也沿伏着危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統治者推崇的正統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示例三:论题:从分封制到都县制是中国史发展的必然论述: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然而.受封诸候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逐渐威胁正室统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持別是铁型牛耕的出现和推广.诸候国的势力不断壮大.周王室的根力日日渐衰落,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同时,在各国变法中显现出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秦朝统一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所以.从分封制到都县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示例四论题: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论述: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政治上.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以皇帝制的创立和都县制的实行为标志的君主を制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和初步发展。经济上,在井田制瓦解的基础上,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思想上,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从此,儒家思想逐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总结论点,再引用史实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根据“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汉朝虽然沿袭了秦朝的君主集权制度,但在国家意识形态上,却有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可得出秦汉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转变的论点,结合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儒学确立正统地位等相关史实围绕此论点展开论述。或者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进行论述也可。论点总结准确,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15.材料 1555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内容比较简单的道路交通管理法規。1756年制定的”伦敦桥通行法”規定,车过桥须靠左行驶。1853年,左侧通行在全国实行。1930年,议会制订了《道路交通法》,奠定了道路交通法律法規的基础。交通法经过多次调整,形成了不同时期的道路交通法。其中,1988年的《道路交通法》是现行道路交通立法的基础。此后的2003年《铁路及交通安全法》2006年《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均在1988年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替換或删除。此外,交通部又以“条例”“命令”等投权立法的形式对1988年《道路交通法》进行修正、解释与补充。1988年《道路交通法》規定:在道路上或其他公共场所,以危险的方式驾驶机动交通工具的,构成“危险駕驶罪”;成他人死亡的,构成“危险驾驶致人死亡罪”等。阿时,非常重视对交通参与者安全防护的规定,如提高安全带的佩带率、严格要求儿童佩戴专业安全设施、制定新的摩托车防护头盔标淮、推广自行车防护头等。‎ ‎——摘自赵司聪《英国道赂交通法律法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道路交通法制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道路交通法不断调整的原因。‎ ‎【答案】(1)特点:制定时间早;不断修订完善;立法形式多样;对违法行为定罪惩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2)原因:工业(科技)革命的进行:交通工具的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国家的重视。‎ ‎【解析】‎ ‎(1)据“1555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内容比较简单的道路文通管理法規”得出制定时间早;综合材料内容得出不断修订完善;据“交通部又以“条例”“命令”等投权立法的形式对1988年《道路交通法》进行修正、解释与补充”得出立法形式多样;据“非常重视对交通参与者安全防护的规定”等信息得出对违法行为定罪惩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2)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道路交通法不断调整的原因主要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进行、交通工具的变革、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以及国家的重视有关。‎ ‎16.材料 让共产党人和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主义者感到可怕和震惊的是,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和希特勒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它的条款,苏联网意在德国卷入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作为回报,希特勒答应让苏联人占领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小国,以及波兰东部和罗马尼亚的一部分。这样,希特勒不再担心在他进攻波兰时,苏联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对全世界的共产党人来说,这个条约使党的路线发生180度的大转变,反法西斯主义的“人民阵线”一夜之间消失了。除苏联以外,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退党,他们无法忍受这个事实,拿别国的利益去換取苏联的暂时好处。但是斯大林赢得了一些时间,苏联几乎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摘编自【美】菲利普·小阿悠勒兰德尔·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造成的影响。‎ ‎【答案】(1)背景: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局部侵略战争;西方大国推行的缓靖政策;苏联与英法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德国担心东西两线作战局面的出现。‎ ‎(2)影: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苏联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但失去了他国共产党人的信任,破坏了“人民阵线”;最终自食其果,遭到德军突袭 ‎【解析】‎ ‎(1)据材料内容可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于1939年8月,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法西斯国家发动局部侵略战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失败、德国的担心等方面总结相关背景。‎ ‎(2)根据“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员纷纷退党,他们无法忍受这个事实,拿别国的利益去換取苏联的暂时好处。但是斯大林赢得了一些时间,苏联几乎有近两年的时间没有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信息可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造成的影响一方面是主张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给苏联赢得了战备时间,但另一方面也使苏联失去他国共产党员的信任,破坏了“人民阵线”,最终苏联遭到德军突袭。‎ ‎17.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年),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举人,后中进士。他的家乡是全国财赋中心,当地的商品农业和棉纺织业等特别发达。至于农事,尤所用心。盖以为生民率有之源,国家富强之本”。万历三十六年,江南大水,稻禾无收,他从福建莆田引来甘薯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写成《甘薯》,介绍种植方法,并指出甘薯的优点,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种植。还把北方可直接食用也可兼作油料作物的引种到南方,作《芜菁》介绍种植方法。万历三十九年夏,与传教士熊三拔开始翻译《泰西水法》。当时翻译的过程很独特,一边制器,一边翻译,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介绍西方的引水、蓄水技术,并绘出相关的水利工具图。徐光启还在天津等地购两块田地进行农学实验。并结合自己的农学实践,广泛搜集传統农书和其他书籍中的农学材料,纂成《农遗杂疏》,奠定了《农政全书》中直接实验材料的基础。‎ ‎——摘编自朱绍候张海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在农学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在农学上取得贡献的原因。‎ ‎【答案】(1)贡献:在不同地区引入外来农作物进行种植;总结生产经验,写成各类农书:翻译外国科技著作,介绍西方水利技术:制作水利工具;进行农学实验(答出4即可。共 ‎(2)原因:个人文化素质较高:江南经济发达:外来物种和西方科技的传入;善于学习借鉴,大胆实践;关注国计民生。‎ ‎【解析】‎ ‎(1)根据材料中徐光启引入甘薯、著作农书、翻译西方著作和购地进行农学实验等行为可知他的贡献主要是在不同地区引入外来农作物、总结生产经验写成各类农书、翻译外国著作介绍西方水利技术和进行农学实验等。‎ ‎(2‎ ‎)徐光启取得贡献的原因应该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总结,一方面归因于他个人的文化素质、善于学习和借鉴、大胆进行实践等;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江南经济发达和外来物种与西方科技的传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