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6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生产劳动与经营课件(63张)
专题 2 生产、劳动与经营 考点 7 生产与消费 考点 8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点 9 企业与劳动者 考点 10 投资理财的选择 目录 考点 7 生产与消费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生产决定消费 ( 1 )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 2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 3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和水平。 ( 4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区分生产决定消费及生产决定消费的应用 01 生产决定消费的应用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促进消费方式转变,消费质量、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独特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等,都与生产、消费相关。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知识拓展】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表现为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下降,刺激消费;生产者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费欲望;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费水平;最终结果是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体现消费的总的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这是指该产业已经存在,新需要使该产业转型升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注意一是新产业的出现,二是原产业的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强调劳动力劳动能力的恢复及新劳动力的成长培育。 (2)消费的反作用的应用 从宏观上看,正确的消费的增长,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从微观上看,消费热点的出现和转型,可以引导产业转型和升级,可以带动新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依据和措施,也是企业发展时制定战略、确立市场导向的重要依据和措施。回答相关非选择题时,要注意这一知识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整合。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及反作用的应用 02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知识拓展】 生产和消费互为动力 (1)不能说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我们日常所说的消费多指生活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2)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的增长和变化相适应时,消费对生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消费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对生产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我们既要反对重生产、轻消费,也要反对盲目的超前消费,更要反对铺张浪费。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大力发展生产力 (1) 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现实依据、意义:是由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 要求:①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③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⑤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03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特别提示】 (1)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考 法 生产与消费的分析与判断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视频观感体验,网络电影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增加投入。 2016 年,我国全网上线电影由上年的 700 多部增加到 2500 多部,企业也获得了丰厚回报。对这一经济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 A. 信息技术进步→消费方式改变→供求关系变化→企业效益增加 B. 消费需求增加→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供给增加 C. 信息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增加 D. 消费需求增加→企业效益提高→技术进步加快→产品供给增加 A 例题 [江苏单科 2017·8 ] 【 解析 】 本题考查消费与生产的关系。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消费者开始选择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电影,这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改变;人们对网络平台电影的需求增多,导致企业增加投入,增加上线电影数量,这表明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引起了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从中获得了丰厚回报,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故从材料的逻辑顺序看, A 正确。 考点 8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考法 1 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的分析 考法 2 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的考查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重要支柱、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根基 。 (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考法 1 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的分析 公有制的 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的 主导作用 区别 内涵 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指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表现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侧重 侧重于基本经济制度中各种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 侧重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方向的控制上 联系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公有制主体地位在质的方面的表现形式,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我国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 特别提示 】 ( 1 )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不能说成公有制经济起主导作用。 ( 2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居于次要地位。但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 ( 3 )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的是承包经营权的变化,其集体所有制性质并没有改变。 【 易混辨析 】 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 时政链接 】 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同时各种所有制经济参股投资后,为了自身的投资回报,必定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有利于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①②符合题意; 市场对公共资源的配置存在失灵现象,因此不能单纯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而应发挥我国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③说法错误; A 例题 [课标全国 Ⅰ2017·13 ] 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 ① 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允许社会资本参股公益类项目,不是为了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且笼统地说“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是错误的,排除④。 “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制改革属于调整生产关系促使其不断完善,①正确; 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体现了发展农村经济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②正确; A 例题 [江苏单科 2017·9 ] 某村开展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立足供需对接的基础上,发展了农村集体经济,赢得了农民高度认可。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 ( ) ① 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关系 ②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③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④ “材料没有体现发展农村经济应不断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③排除; 材料体现的是农业集体经济改革,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④排除。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组成 考法 2 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的考查 01 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 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基础 。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考法 2 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的考查 02 非公有制经济在 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 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政策 考法 2 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的考查 03 混合所有制经济 考法 2 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的考查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04 ( 1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说成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针对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措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实力。 ( 3 )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联合,而不是任意两种不同所有制的联合。 ( 4 )国家政策:对公有制经济是“巩固和发展”,因为公有制经济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是“削弱、放弃”;对非公有制经济是“鼓励、支持和引导”,不是“限制、防范和放任”。 【 易错警示 】 2016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 《 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 》 ,明确下一阶段央企改革的重点工作: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新一轮央企改革的目的在于 ( ) ① 推进资源整合,实现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 ②增强央企活力,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③促进央企强强联合,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④完善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从材料中的四个“一批”可以看出,新一轮央企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整合优化国有资本,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 响力和竞争力,而不是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①②入选,排除③; ④观点错误,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A 例题 [课标全国 Ⅱ2017·15 ] 考点 9 企业与劳动者 考法 2 就业及其途径的分析 考法 3 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考法 1 公司及其经营成功的因素 ( 1 )从企业内部角度: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等。 ( 2 )企业与劳动者:完善分配方式,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原则,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签订劳动合同,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 企业与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满足消费者需求等。 ( 3 )从市场的角度:企业要遵循价值规律,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调节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融资,筹集生产发展所需资金;通过强强联合或企业兼并,实现优势互补,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等。 ( 4 )从宏观调控角度:企业要以国家的宏观调控为指导,利用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优化升级等。 ( 5 )出口型企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贸易纠纷;注意汇率波动,规避汇率风险;实施多元化的市场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等。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考法 1 公司及其经营成功的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我国是一个消费品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目前,我国生产的消费品中,家电、塑料、五金、食品、陶瓷等行业1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家电、制鞋、棉纺、服装等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 据统计,2005~2014年我国境外消费年均增长25.2%,是同期国内社会消费总额增速的2倍。2016年我国出境人次达1.35亿,境外消费达260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购买服装、化妆品、箱包、奶粉、手表等商品。2016年中国奢侈品消费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76%的消费发生在境外。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14分) 例题 [课标全国 Ⅰ2017·38 ] 【答案】我国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需要。(2分)采用先进工艺和高质量标准,提高消费品质量;(3分)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3分)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的价值;(3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3分) ( 1 )熟练掌握就业的意义、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解决就业问题的措施等几个知识。 ( 2 )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设问的主体,设问的角度是依据、原因、意义、措施等哪一方面,回答时应注意区分。而且一定要注意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关注国家的有关政策。 角度 1 :就业的意义 角度 2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角度 3 :解决就业的措施 考法 2 就业及其途径的分析 【 考法点评 】 【 考法提示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 【 时政链接 】 从公司、就业两个考点设置问题时,常见的非选择题答题观点如下: (1)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2)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3)提高企业家素质,培养企业家精神,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增强有效劳动力供给,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 【 考法提示 】 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2016 年我国对 120 万个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 ) ① 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促进就业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③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④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观点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例题 [课标全国 Ⅲ2017·14 ] D 我国之所以要对贫困家庭的新增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培训,从经济生活角度来看,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过职业培训可以促进就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③④符合题意。 ②促进就业不是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 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因 01 考法 3 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02 考法 3 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国家: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②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并依法处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企业: 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自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 ①明确享有的权利并履行劳动义务; 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③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④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措施 03 考法 3 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者维权的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的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在我国,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享受权利有利于劳动者自觉履行劳动义务。 【 特别提示 】 属于民生问题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是高考的长效热点,不排除 2017 年考查的可能性。要适当关注我国采取积极就业政策的措施和生活中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体案例。 (1) 通常考查的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 不得歧视;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 不得拖欠劳动者工资;休息休假的权利 —— 不得长期延长劳动时间等。 (2) 要将劳动者权益保护与完善分配制度、解决“就业难”“用工荒”问题联系在一起,综合考虑,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解决“就业难”“用工荒”问题、完善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来理解。 【 考法提示 】 某公司拖欠 68 名员工共计 55 万元的劳动报酬,员工因此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并在后者的干预下,从公司领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劳动报酬。由此可见,劳动者享有 () ①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②休息休假的权利 ③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④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某公司拖欠员工劳动报酬,员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并在后者的干预下,从公司领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劳动报酬,可见,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①④符合题意; 例题 [浙江 4 月选考 2017·12 ] D 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②③。 考点 10 投资理财的选择 考法 2 投资方式的比较、科学投资理财的分析 考法 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存款利息 =本金 × 利息率 × 存款期限。 熟练掌握利息的计算 01 考法 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存款业务 ( 基础业务 ) 、 贷款业务 ( 主体业务 ) 、 结算业务等。 熟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02 考法 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利率变动的影响 存款 利率 上调 会吸引居民储蓄,消费支出相对减少,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下调 会使居民储蓄下降,消费支出相对增加,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会改变居民投资方向 贷款 利率 上调 加大借款成本,使投资需求相对下降,抑制银行贷款规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 下调 减少借款成本,刺激借款,扩大银行贷款规模,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投资 收益 ①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则收益增加;利率下降则收益下降。 ② 利率涨幅高于物价涨幅时,存款储蓄才有实际收益 理解利率变动的影响 03 考法 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利率升降与投资收益:一般来说,存款利率上升则收益增加,利率下降则收益减少。储蓄存款实际收益与物价涨幅存在一定关系。只有利率水平高于物价涨幅,实际收益才会存在。 (2)存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是货币政策工具。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叫作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叫作存款准备金率。 (3)存款利息计算:如果按复利计算,计算时则应将上一年的利息作为下一年的本金进行计算。 【 考法提示 】 2015 年 5 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交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这一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 ①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 ②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平等竞争 ③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 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例题 [课标全国Ⅱ 2015 · 14 ] A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保障存款人利益,同时也能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平等竞争,①②符合题意 。 这一制度不一定能够增加银行收益,也不会降低银行经营风险,③④不符合题意 。 项目 储蓄存款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不 同 点 性质 储蓄 股份凭证 债务证书 风险保障 收益 利息 股息或红利 利息 按保险合同,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偿还 方式 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不能退股,可以买卖股票 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当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投资 效益 利率较低,风险小 收益高,风险大 利率高于储蓄,风险比储蓄大(国债风险低于储蓄) 有回报,时间长 相同点 都是投资行为,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 (1) 各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考法 2 投资方式的比较、科学投资理财的分析 【 考法提示 】 考法 2 投资方式的比较、科学投资理财的分析 【 易混辨析 】 ①股票、债券都是有价证券,其本身不是商品,其本身都没有价值。②社会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家强制实施,保障标准有一定限度,其费用由个人、单位和国家共同承担,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不属于投资行为。商业保险属于自愿的商业行为,可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 (2) 投资风险、收益率、流动性的关系 一般说来,风险与收益率是正相关关系,风险越高,收益率也越高;风险越低,收益率也越低。流动性也是影响收益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国债的风险较存款储蓄低,但由于其流动性不如存款储蓄,因而国债的利率比存款储蓄的利率要高。 (3) 家庭投资理财的原则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投资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②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即不要将资金投在一个地方,分散投资是化解风险的好办法。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⑤要注意投资的流通性和流动性。 作为资金的出让方来说,是投资,作为资金的使用方来说,则是融资。 考法 2 投资方式的比较、科学投资理财的分析 【 特别提示 】 ① 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风险性。 ② 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③ 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④ 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⑤ 要注意投资的流通性和流动性。 (3) 家庭投资理财的原则 考法 2 投资方式的比较、科学投资理财的分析 【 考法提示 】 2015 年 8 月,国务院批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养老基金在投资国债、银行债券等债权性资产的同时,可以投资股票、股票基金,但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不超过 30% 。上述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 A. 增强资本流动性,平抑资本市场的波动 B. 扩大投资渠道,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C. 优化投资组合,追求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D. 提高投资安全性,促进资本市场的增长 例题 [课标全国Ⅰ 2016 · 13 ] C “可以投资股票、股票基金,但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比重不超过 30% ”,做到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既追求了效益,又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C 符合题意。 A 平抑资本市场的波动夸大其词; B 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忽略其风险; D 提高投资安全性表述不当,应为风险会略有增加。 网贷平台上一款号称年利率 3% 的“低息贷款”,规定若借 10 000 元,需先扣除 2000 元“保证金” ( 到期抵充应还本金 ) 。一年后需除归还本金及约定利息外,还得支付 1000 元的“管理费”。为帮助同学们认清“低息”的真相,陈同学计算出该产品的利率实际应为 ( ) A.3.75% B.13% C.16.25% D.33% 例题 [上海单科 2016·17 ] C 【 解析 】 本题考查投资方式比较中有关利率的计算。 10 000 元当中扣除 2000 元保证金,这说明贷款的本金是 10 000-2000=8000 元,支付的实际利息应是 10 000×3%+1000=1300 元,贷款利率 = 利息 ÷ (本金 × 年限) ×100% ,所以该产品的实际利率为 (10 000×3%+1000)÷(10 000-2000)÷1×100%=16.25% 。 综合考法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考查 2 我国就业问题的综合运用 综合考法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考查 ( 1 )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2 )确立的依据: ( 3 )怎样正确对待: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0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1 )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主要表现在: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 作用:①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② 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02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综合考法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考查 (1) 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国家税收,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等。 03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综合考法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考查 (1) 含义。 (2) 作用。 (3) 政策。 【 特别提示 】 把握五个不等于 (1) 国有资产≠公有资产。 (2)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3) 外资≠外国的投资。 (4) 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5)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4 混合所有制经济 综合考法 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综合考查 例题 [课标全国Ⅱ 2015 · 38(2) ] )( 14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2015 年 3 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材料二 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2015 年 3 月,国家税务总局出台十大措施确保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 2015 年一季度,全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小微企业有 216 万户,受惠面在 90% 以上,减税 51 亿元;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有 2700 万户,减税 189 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14 分 ) 【 答案 】 ①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健康发展能吸纳大量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4 分 )② 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税负较重、融资难、融资贵等困难; (4 分 )③ 税收优惠可降低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其生存与发展; (3 分 )④ 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 分 )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解决好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综合考法 2 我国就业问题的综合运用 01 就业的重要意义 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 综合考法 2 我国就业问题的综合运用 02 我国的就业形势 (1) 从需求的角度看,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 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应该积极促进就业。 ① 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科技水平的同时,要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 从产业结构看,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③ 从所有制结构看,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 ④ 从企业结构看,在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的同时,要鼓励、支持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⑤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城镇化 (3) 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应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壮大企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4) 从劳动者的角度看,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综合考法 2 我国就业问题的综合运用 03 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 必须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大力弘扬创业精神。 (2) 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 特别提示 】 例题 [浙江文综 2015 · 41(1)(2) ] )( 20 分) 近期,“创客空间”“梦想小镇”“创业咖啡馆”等创业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社会热词。 材料一 2010 — 2014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补充说明: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于 50% 。 (1) 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近期国民经济状况。 (8 分 ) 例题 [浙江文综 2015 · 41(1)(2) ] )( 20 分) 材料二 2010 — 2014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 补充说明: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 以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材料三 国务院今年 4 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该文件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提出 27 条意见,并明确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在有关创业创新扶持和优惠政策方面对高校毕业生给予倾斜。 (2) 结合材料,运用就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阐述高校毕业生创业创新的意义。 (12 分 ) 例题 【 答案 】 (1) 经济总量不断增加, GDP 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质量不高。 (4 分 )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略有上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4 分 ) (2)① 创业意味着创业者自身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创业既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能够获得生活来源,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全面发展。 (6 分 )② 鉴于当前国民经济形势,高校毕业生创新,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6 分 ) [浙江文综 2015 · 41(1)(2) ] )( 20 分) 敬请期待 下一专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