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2019.1 本试卷共6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卷(卡)上。 2.用钢笔或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卷上作答,必须答在答题卷(卡)规定位置上,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第一回就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革命的内涵是 A. “宗法分封制”到“官僚政治”的革命 B. “氏族部落制”到“宗法分封制”的革命 C. “中央集权”到“专制帝制”的革命 D. “氏族部落制”到“中央集权”的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诸侯对天子要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以拱卫周王室,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故B正确;“宗法分封制”到“官僚政治”的革命是秦朝推行的郡县制,排除A;周朝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C错误;周朝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中央集权”表述错误,排除D。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天子2次,而朝见齐、晋等大国多达20次,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失去对诸侯的有效约束 B. 开始出现“礼崩乐坏”局面 C. 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渐趋恶化 D. 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答案】A 【解析】 【详解】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开始衰微,齐、晋等大国地位开始崛起,分封制失去了对诸侯的有效约束,这使得一些势力弱小的诸侯国弃周天子转而投靠诸侯大国,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开始出现”“礼崩乐坏”局面,B错误;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无法体现鲁国和周王室的关系渐趋恶化,排除C;材料表明鲁国朝拜周天子次数减少,投靠诸侯大国,无法体现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并且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故D错误。 3.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 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 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有利于减少专制决策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秦朝的军国大事先由三公九卿讨论,然后再由皇帝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了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故D正确;秦朝建立君主专制制度,A“弱化”表述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没有民主观念,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中央官制,而不是地方管理制度,所以不会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排除C。 4.唐代前期,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的人常为“中书舍人”,额员有七、八人之多;中书舍人的官位并不高,但他们却有拟撰诏敕之权。这种制度设计 A. 使决策具有民主性 B. 抑制相权,加强皇权 C. 内部强调分化事权 D. 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人员多、职位不高、权力大,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正确;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专制,A错误;材料反映分散相权,而不是分化事权,C错误;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 5.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这表明 A. 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 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 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 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答案】D 【解析】 材料叙述了古代民间将科举及第的美化与神化,表现了古代民间对于考中科举的进士、举人的崇拜以及对于科举及第的崇拜,并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作用,故答案为D。ABC三项都是在论述科举制本身的作用,但材料讲的是民间人士对科举的态度,这三项与材料不符。 6.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说明了军机处 A. 官员的保密意识比较强 B.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 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 D.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大臣不敢与地方官员相交接,也不敢把军机处的事情在家庭生活中透露,体现了军机处办事及其机密的特点,也体现出了军机大臣,不敢结党营私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皇帝的亲信大臣,完全服从于皇帝,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军机大臣自己处事非常小心,而不是强调官员的保密意识比较强,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与欧美民主制度的关系,排除B;从材料可以看出,军机大臣对皇权没有任何制约作用,排除C。 7.“无论是古希腊的城邦民主,还是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他们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条件,是制度演进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这表明 A. 中西制度的差异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B. 中西制度的差异根源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C. 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 D. 政治制度的演进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中国和希腊的制度都各自适应了当时当地的历史和地理条件,由此可知,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演进,故C正确;中西制度不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但不能说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A错误;制度差异根源于经济,不是地理环境,B错误;政治制度不是主观选择的结果,D与材料主旨不符,应排除。 8.“这种专政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的 A. 自由平等精神 B. 直接民主途径 C. 集体暴政弊端 D. 科学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关键信息是“这种专政”“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意思是雅典民主制发展成对少数派和少数意见者实行专政的工具,故选C项。A不对,雅典民主的范围有限,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自由和平等;BD与题意不符。 9.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这部法律 A. 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 B. 提高了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 C. 是罗马疆域扩大后的选择 D. 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疆域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罗马法发展为万民法,万民法是适应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C正确;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的一切自由民而不是一切人,A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反映了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无法体现提高了罗马公民的法律地位,排除B;万民法适应了罗马帝国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共和国,D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联系所学万民法产生的背景和意义分析解答。 10.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实行民主共和 C. 实行民主政治 D. 实现自由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反映了英国政治民主化不断完善,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实行民主政治的诉求,故C正确;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B错误;材料信息与自由平等无关,排除D。 11.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造成美国高校考试制度相对灵活的重要原因是 A. 联邦体制 B. 三权分立原则 C. 邦联体制 D. 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A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体制,中央权力加强的同时,各州还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拥有一些州权,故A项正确;三权分立原则是政府权利构建中相互制约与平衡,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邦联体制是独立之初美国体制,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政体主要体现在总统通过选举产生,有时间任期,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表明地方拥有一定的自主权。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的宪法和法律是国家最高法律,联邦政府行使主要权力,各州可以拥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同时还拥有一定的自主权。这样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2.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可任命文武官员。但随即又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总统的科学决策 B. 防止法国的君主复辟 C. 彰显法国的民主运作 D. 消除农民的保皇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国总体掌握行政大权,但“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说明权力受到限制,这是因为法国共和制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为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采取限制总统权力的措施,故B正确;“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目的是限制总统的权力,排除A;C不是规定“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附署”的主要目的,排除;材料反映中央权力运作的问题,与消除农民的保皇思想无关,排除D。 13.1908年底,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德意志帝国议会 A. 剥夺皇帝的行政大权 B. 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 最终获取了立法大权 D. 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这些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说明德国议会政治作用加强,所以答案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内容 14.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A.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B. 不了解世界形势 C. 两国治理秩序差异 D. 不懂得国际公法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本质上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国建与传统封建国家之间的国家治理的差异,故选C。ABD只是外在的表象的差异,排除。 15.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答案】D 【解析】 略 16.“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这最有可能评价的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临时约法》 D. 《变法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结合所学可知,《资政新篇》是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超越了农民阶级的思想,不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符合题意,故B正确;《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不符合题意,排除A;《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颁布的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没有涉及“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不符合题意,排除C;《变法通议》主张变法图强,不符合题意,排除D。 17.阅读下表,由此可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A. 中国北洋水师损失殆尽 B. 此战使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 C. 中国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 此战导致马关条约的签订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中直接体现了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和损失,可以看出无论是参战舰艇火炮、兵力和舰船损失,日方都处于优势,中国北洋水师虽沉船五艘,但主力尚存,因此日本也并未因此黄海海战彻底取得黄海的制海权,故C正确,A错误;从表格信息无法体现黄海海战使清政府开始避战求和,排除B;黄海海战时间是1894年,此后还有威海卫战役和辽东战役,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故D错误。 18.袁世凯曾托人请康有为主持清史馆,康有为婉拒后与人谈及说道:“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因此不可赴任。”对此以下各项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康有为具备优秀史学家品质 B. 康有为不能原谅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C. 康有为惧怕袁世凯的权威 D. 康有为反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对袁世凯的不满态度,这并不能说明康有为具备优秀史学家品质,故A错误;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使清朝皇帝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故康有为有此态度和说法,故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康有为惧怕袁世凯的权威,C错误;“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说明袁世凯的行为与清朝灭亡有关,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行为是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破坏,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若修清史,则袁世凯首为罪人,如此必不为所容”,联系所学康有为的思想和清帝退位的史实分析解答。 1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 A. 辛丑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太平天国 D. 甲午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体现了“以华制华”,即指外国侵略者利用中国人来制服中国人的政策,故A正确;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但不是“以华制华”,排除BD;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统治的起义,不属于“以华制华”,排除C。 20.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 爱国精神 B. 民主精神 C. 团结精神 D. 科学精神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陈独秀提出的是“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体现的是民主精神,没有体现出爱国、团结、科学,所以选择B项。 21.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 男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这反映了巴黎公社 A. 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 B. 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 C. 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D. 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可知,巴黎公社运动不仅反对外来侵略,还将资产阶级政府作为其敌人并向其发起挑战,说明巴黎公社运动是民族革命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故D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巴黎公社英勇无畏精神,并且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斗争策略存在较大问题,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巴黎公社“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排除C。 【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并联系所学巴黎公社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22.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仅同1789年和1793年相比,而且同1871年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A. 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 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 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 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答案】C 【解析】 A项B项与“1789年和1793年、 1871年”相同;D项与1871年相同;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相同,故本题答案选C项。 【名师点睛】由“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结合所学的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2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提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议,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党的方针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外政治形势发生变化 B. 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 C. 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 D. 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是中共三大的决议,其背景是中共所推动革命方式遭受重大挫折,认识到自身力量的薄弱,要继续革命,必须与其他革命党派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即此时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D正确;国外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属于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严格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属次要原因,不是与国民党合作的主要原因,排除B;孙中山同意与中共合作是国共合作的原因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23年”“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联系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分析解答。 24.1935年起,蒋介石就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通过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这反映了 A. 共产国际要求国共停止内战 B. 国民党放弃了武力剿共方针 C. 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 D. 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 【答案】C 【解析】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国内民族矛盾加剧,国民党通过一些途径与中共接触,推动了国共由对抗逐步转向合作,由此可知,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故A项错误. 依据题干时间“1935年”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民党还没完全放弃武力剿共,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国民党通过一些途径与中共接触,但是没有体现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故D项错误。 25.计量史学是运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历史事物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历史变化、发展及运行规律的分析。下图最主要说明了 A. 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 B. 日本陆军的近一半身陷在中国战场 C. 中国战场坚持抗战是太平洋战场盟军转入反攻的重要因素 D.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日军陆军分布地区示意图中反映出其陆军的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抗战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A项不是图表要说明的问题;从图中看不出日军的战争情况,故B说法排除;C项无法得出。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26.如果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选择最切题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 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陕西延安 B. 广州虎门——南京中山陵——北京圆明园 C. 南京天王府遗址——北京故宫——沈阳伪皇宫 D. “淞沪会战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甲午海战纪念馆”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知,时间是1919年-1949年,结合所学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延安是抗战时期(1937-1945年)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与总后方,A项均发生在1919年-1949年,故A正确;虎门销烟是1839年;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B错误;(南京天王府遗址)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851-186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甲午海战是在189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联系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时间范围分析解答。 27.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的制定,根本目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滤”。分析选项,A早在《共同纲领》就已体现出来;B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D是新时期。所以应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28.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信息“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可知,这是“立行合一” 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项正确;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不符合材料“建国初期”“ 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一种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图宣传画(图中标语: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打倒美帝、打倒苏修)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20世纪50年代初 B.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C. 20世纪60年代晚期 D. 20世纪70年代初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漫画中“抓革命”可判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从漫画“打倒美帝、打倒苏修”说明中美、中苏关系恶化,符合20世纪60年代晚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时代特征,故C正确;20世纪50年代初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开始时期,此时我国和苏联关系友好,不符合“打倒苏修”,排除A;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不符合“抓革命”,排除B;20世纪七十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和,不符合“打倒美帝”,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抓革命”“打倒美帝、打倒苏修”,联系所学文革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外交分析解答。 30.邓小平在《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中讲到:“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它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邓小平所指方针政策的目的在于 A. 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 B. 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C. 换取英国在香港问题上妥协 D. 争取香港同胞的广泛支持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邓小平所指方针政策是一国两制,材料反映的是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符合香港人民和英国利益,一国两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而不是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施,故B正确,A错误;C表述错误;D不是主要目的,争取香港同胞的广泛支持也是为了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40分。 31.通观古代中国政治发展历程,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往往是复杂、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三公”指三个高位官职。丞相为一人时,丞相是三公之一;丞相一分为三时,三个位置合称三公。三公无论怎么变化,皇帝助手的性质未变,有议政权,但无决策权。唐朝的“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是机构设置的概念。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机制,叫“三省制”。三省机关从不同角度参与最高决策,在一般情况下,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清代部分中央机构的变动表 时间 机构变动及其主要职责 1901年 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6年 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 1911年 正式取消军机处和旧内阁等机构,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 ——摘编自王云坚:《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唐代三省制如何继承了秦汉三公制?唐代三省制有何创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末中央机构改革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央机构演变的主要因素。 【答案】(1)继承:三省长官都是皇帝的助手,具有议政权。 创新:三省是政府机关或形成宰相集体;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具有决策权和执行权;三省互相配合、互相制衡;三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2)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步伐较快;涉及到根本体制的变革;体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向学习西方不断学习的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3)因素:本国历史传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转变(时代变迁);外部的影响。 【解析】 【详解】(1)继承:根据“丞相一分为三时,三个位置合称三公。三公无论怎么变化,皇帝助手的性质未变,有议政权”得出三省长官都是皇帝的助手,具有议政权。 创新:根据“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得出三省是政府机关或形成宰相集体,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根据“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得出具有决策权和执行权;根据“三省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的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运机制”得出三省互相配合、互相制衡;根据“皇帝下达的诏令,原则上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得出三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2)特点:根据“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得出涉及到根本体制的变革;根据“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得出体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要求;根据“撤销了旧有的六部机构,改设陆军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法部等”“成立新的责任内阁作为君主立宪政体的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得出向学习西方不断学习的结果,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趋向;清末中央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综合材料信息可知,清末中央机构改革范围广、力度大等。 (3)因素:综合材料,可从本国历史传统、时代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 32.政治妥协是高明的政治智慧,在近代民主宪政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自然向往并总是称赞英国革命的平和。但在英国革命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善于妥协,才使英国革命相对平和。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材料三 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辛亥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但这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显然,妥协之所以成立,一方面是卷入革命的各种政治势力发挥了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更是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 ——摘编自薛恒《辛亥革命中的三大妥协及其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英国革命时期”政治妥协的主要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充斥了哪些主要矛盾?最终又通过哪些方式实现了妥协? (3)根据材料三,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决不意味着是无原则的和平妥协”?并简要分析“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对近代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4)上述近代中外三次政治妥协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启示? 【答案】(1)史实: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1832年议会改革等。 (2)矛盾: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方式:实行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制衡;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3)原因: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 积极影响: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 (4)启示:适度妥协维护社会稳定;妥协需要坚持原则。 【解析】 【详解】(1)史实: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1832年议会改革等都体现了政治妥协。 (2)矛盾: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存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矛盾,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方式:结合所学,美国实行联邦制解决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矛盾,通过三权分立与制衡解决了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的矛盾,通过参众两院议员的分配比例不同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通过奴隶按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解决了南方州与北方州的矛盾。 (3)原因:根据“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得出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的底线。 积极影响:根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得出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根据“因为革命的共和底线确立及其大势所趋所逼”得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根据“国家没有陷入民族战争、领土分裂的局面”得出避免长时间的社会动荡和战争流血,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4)启示:综合材料,可从适度妥协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妥协需要坚持原则等角度分析总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