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与相应6 000 m高空等气压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若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丰富,此时甲、乙两地近地面的天气最有可能分别为( ) A. 晴天、阴雨天 B. 晴天、晴天 C. 阴雨天、晴天 D. 阴雨天、阴雨天 2. 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东南风 D. 正南风 3.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此时该地区出现雾霾天气( ) A. 甲处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B. 乙处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C. 乙处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D. 甲处有下降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 【答案】1. A 2. A 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状况相反,若近地面是高压,则高空是低压,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因此甲处近地面是高压,同理乙地近地面是低压;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A正确。 【2题详解】 近地面甲是高压,乙是低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也就是从甲吹向乙,最有可能是偏西风,A正确。 【3题详解】 甲处是高压中心,气流下沉,雾霾不易扩散;乙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雾霾持续时间较短,C正确。 【考点定位】等压线图的判断 某媒体报道:东亚地区沙尘暴的源地主要在中国境内;而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三分之二源于国外。回答下列各题 4. 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 ) A. 蒙古 B. 阿富汗 C. 吉尔吉斯斯坦 D. 俄罗斯 5. 当沙尘暴发生时,我国南方地区常伴有泥雨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 A. 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 B.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 C. 南方雨水把气流中沙粒冲刷下来 D. 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沙尘暴爆发的季节主要为冬春季节,冬春季节我国主要盛行西北风,西北风的源地为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西北风将蒙古的沙尘吹向中国,所以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蒙古境内,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含沙气流与南方的暖湿气流混合,沙尘变为凝结核,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抬升,水汽在沙尘凝结核上凝结,形成锋面雨降落,形成泥雨,D正确。故选D。 小明在去巴厘岛的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下图为巴厘岛水系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影响乌布稻田的主导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充足 B. 土壤肥沃 C. 水热充足 D. 河网密布 7. 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 台风活动频繁 B. 西南季风强盛 C. 东北信风控制 D. 对流活动强烈 8.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B.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C. 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D.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答案】6. C 7. D 8. D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巴厘岛的乌布考查了农业的区位条件、水土流失的治理,降水的类型和板块运动等相关知识点。 【6题详解】 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农作物,只有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才能满足其生长,水热条件是首要条件,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河网密布不是主导自然条件,据此选C。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巴厘岛主要在赤道附近,气温高,水汽充足,空气对流运动强烈。因日照很强,蒸发旺盛,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至高空冷却,凝结成雨,据此分析选D。 【8题详解】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说明地下有裂隙,地球内部热能才会释放出来。巴厘岛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容易使岩层产生裂隙,释放地球内部的热能,据此选D。 【点睛】水稻是一种好暖喜湿的农作物,只有在水热条件优越的条件下才能满足其生长。修梯田后田地的坡度减小,水的侵蚀作用减弱,有利于缓解水土流失。赤道附近和中纬度夏季的午后多发生对流雨。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多裂隙,地球内部的热能释放出来。 热岛强度是中心与郊区两不代表性观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 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可能是因为此处布局了( ) A. 住宅区 B. 公园 C. 商业区 D. 农田 11. “冷岛效应”会使①处( ) A. 年降水量增多 B. 热量交换增强 C. 空气对流减弱 D. 水汽蒸发加快 【答案】9. D 10. B 11. C 【解析】 考查等值线图,热岛效应和冷岛效应,冷岛效应出现的原因。 【9题详解】 热岛效应显著,说明城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大。读图,报据等值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大致在1l月-1月城区与郊区之间的等温线最密集.说明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D 对。故选D。 【10题详解】 图中①处出现了北京市区夏季午后的“冷岛”现象,说明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减小。住宅区、商业区地表硬化,不会形成冷岛现象,A、C错。公园绿地、水面升温较慢,可能形成冷岛,B对。农田不在市区内,分布在城郊外,D错。故选B。 【11题详解】 冷岛效应”因气温较低,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空气对流减弱,C对;空气对流减弱使年降水量减少,热量交换减弱,水汽蒸发减慢,ABDA错误。故选C。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 向斜山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背斜谷 13. 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2. D 13.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 【12题详解】 该区域中部为河流,因此地貌属于谷地,排除AB ;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因此该区域中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地质构造为背斜,故选D。 【13题详解】 由题可知,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因此越靠近河谷的阶地,形成年代越晚,故选C。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 西南季风 B. 东南季风 C. 盛行西风 D. 东北信风 15. 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苔原 16. 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土壤贫瘠 C. 风力强劲 D. 地质灾害多 【答案】14. A 15. B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可见,云雾林分布在山峰西南方向,可知其水汽应主要来自西南季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海拔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下降约 6 ℃,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B正确; 1200 米以上不可能出现所需热量更高的热带雨林A错误; 气温也没下降到针叶林和苔原的生长条件,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山顶或山脊处风力强劲,植株高容易倒伏断裂,在风的影响下树干弯曲,C正确; 热量不足、土壤贫癖等树干弯曲没有关系,A、B错误; 山顶或山脊的地质灾害可能有滑坡和崩塌等,但与植株矮小、树干弯曲关联不大,D错误。故选C。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 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砂砾洪积 C. 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 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18. 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7. C 18. B 【解析】 考查地形剖面图和地质构造。 17题详解】 据图中岩层的运动状况,可知③地为断裂下沉,该区域有黄河流经,可推断该冲积平原为黄河干流泥沙冲积而成,C正确;根据图中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看出①、②分别是断裂抬升和断裂下沉,但两地离黄河较远,外力作用不是黄河的影响,②处为明显为河流流出山口形成的洪积扇地貌,排除A、B两项;④地的地貌是沙丘覆盖的平原,沙丘应是风力堆积地貌,排除D。故选C。 【18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该王朝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陵寝。从图上可以看出,②地的沉积物最深厚,地势也较高,地下水位应该较深,受河流洪水的影响较小,是建都城的理想之地,B正确。故选B。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20.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 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 人均耕地减少 21. 该现象会 A. 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 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 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答案】19. A 20. C 21.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迁移。 【19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比2000年有大幅度增加,说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A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人口迁移现象,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为正值,人口数量在增加,B错误;我国人口分布东西差异较大,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C错误;材料中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反映的是人口迁移增长,并不是自然增长率,D错误。故选A。 【20题详解】 出现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因素往往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C正确。故选C。 【21题详解】 材料中反映的是人口迁移现象,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就业率,利于产业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B项正确。故选B。 2017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人口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6782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读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下列关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量仍在增大 B. 人口总数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继续增大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人口总量逐年减小 D.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3. 促使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经济发展较快,劳动力需求量大 B. 工业化迅速发展,劳动力需求量大 C.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生活方式普遍得到认可 D. 人口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 【答案】22. D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D正确;我国由于实现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人口总量仍在增大,AB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降低,促使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D正确。故选D。 下图为目前348路公交车运营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目前348路公交车途经的城市功能区主要是 A. 住宅区 B. 文化区 C. 工业区 D. 中心商务区 25. 目前348路公交车沿线 A. 站点1附近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B. 站点3附近适合建大型批发市场 C. 站点14附近适合开发高端住宅区 D. 站点15周边高楼林立,建筑密集 【答案】24. A 25.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348路公交车途经的区域以住宅小区为主,属于的城市功能分区为住宅区,A正确;该线路学校和工厂较少,不属于文化区和工业区,BC错;该线路主要位于城市三环路以外,不属于中心商务区,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站点1处为国贸大厦,属于商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A正确;站点3处为东三环路与城市干道、普通城市道路的交汇点,交通便利,地租相对较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布局在此处,B错;站点14靠近焦化厂,距离工业区较近,不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C错;高楼林立,建筑密集一般为中心商务(CBD)的建筑特点,不符合站点15周边的建筑物特点,D错误。故选A。 如下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据图可推断( ) A. 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 B. 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期阶段 C.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D. 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7. 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 A. 生物多样性增多 B. 雨季地表径流减少 C. 土地的质量改善 D. 城市热岛现象出现 【答案】26. A 27. D 【解析】 考查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6题详解】 读图中曲线可知,北美洲城市化速度最低,A正确;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加速发展阶段,B错误;从图中可知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现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C错误;非洲地区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D错误。故选A。 【27题详解】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大面积地面硬化,地表水不易下渗补给地下水,雨季地表径流增多,A、B错误;城市化过程必然是伴随着强烈的人为活动,这些活动对土地的质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剧土壤侵蚀,打破养分平衡,导致生态功能下降,土地质量下降,C错误;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导致城市地区较郊区气温高,产生热岛效应,D正确。故选D。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 人口密度 B. 城市等级 C. 城市面积 D. 服务范围 29. 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 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 提高城市化水平 D.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30. 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 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 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 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 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答案】28. C 29. A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C对。人口密度、 城市等级、服务范围不受该理念限制,A、B、D错。 【29题详解】 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限制城市面积扩张,保护城市边缘农田,A对。限制城市面积扩张,不利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B错。控制城市面积,不能提高城市化水平、优化城市产业结构,C、D错。 【30题详解】 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提高建筑高度,B对。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会加重交通拥堵等城市化问题,A错。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不是限制城市面积,C错。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相当于扩大城市面积,D错。 【点睛】“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保护城市边缘农田。限制城市面积增长,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形成于第三纪,属于较年轻的凹陷湖。下图为新疆部分区域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分布图。 (1)根据图中信息,简析博斯腾湖湖水淡的原因。 (2)罗布泊盐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经济开发潜力巨大,推测罗布泊盐湖成因。 (3)近年来博斯腾湖湖水变咸,试分析人为原因。 【答案】(1)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补充大量淡水,且地势低洼利于汇水,河流汇入水量大,湖泊水量较多;孔雀河从湖泊流出,对湖泊具有排盐作用。 (2)罗布泊地势相对较低,有众多河流汇入,地表径流将盐分带入罗布泊;气候极端干旱,年蒸发量大,降雨极少,强烈的蒸发促使罗布泊中的水量逐渐减少,盐分积累。 (3)上游河流截流建设水利工程(引水),下游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加大出湖水量,引起湖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盐度逐年升高。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新疆部分区域及博斯腾湖附近水系分布图为主要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影响湖水性质的因素、盐海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题,博斯腾湖湖水淡的原因可从补给淡水量大、湖水与外部水体能交换角度分析。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当地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较丰富,通过河流汇入的淡水量大;材料表明,博斯腾湖泊面积大,水量大;图中显示,博斯腾湖有孔雀河将湖水流出,湖泊中盐份有进有出,不断更新,很难积累。 第(2)题,盐湖成因可从盐分汇聚、淡水补给减少角度分析。罗布泊地势低洼,孔雀河不断把盐类物质注入其中,气候极端干旱,年蒸发量大,降雨极少,强烈的蒸发促使湖水盐度上升,或潜水中盐分上升,盐分积累。 第(3)题,近年来博斯腾湖湖水变咸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用水,导致湖泊淡水减少所致。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河流上游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量截流,用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使得入湖水量减少,引起湖水位下降,湖水盐类物质很难通过下游河流排出,使得湖水盐度逐年升高。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 奈瓦沙湖畔(如下图)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至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首都内罗毕,在当地马赛语的意思是"冰凉的水"(ColdWater) (年均温摄氏17.7度)。位于中西部海拔1,680公尺的高原上,距肯尼亚第一大港孟巴萨(Mombasa)约480公里。 (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指出内罗毕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靠近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交通便利;土地面积广,地价低。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3)地处高原,气候凉爽;有机场、港口设施,交通便利;首都政治中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肯尼亚的鲜花种植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善、城市布局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 【详解】(1)许多农场集聚在奈瓦沙湖畔,说明该区域发展玫瑰种植的区位条件优良,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角度结合材料合理分析即可。读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海拔较高,等高线稀疏,为低纬地区的高原,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湖泊主要依赖河水补给,因此灌溉水源充足;鲜花需要及时运送到市场,该地靠近机场,便于鲜花的及时运输;同时,该地位于肯尼亚内陆高原地区,土地面积大,地租相对较低。 (2)通过温室种植玫瑰,能很大程度的减小自然条件变化对玫瑰种植的影响,从而保证玫瑰的品质和稳产;根据材料“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 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可知,温室种植生产效率高,产量大,规模化种植,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3)注意解读关键词“首都”“年均气温17.7℃”“机场、港口”可分析出该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该城市为首都,具有政治中心的优势;该城市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靠近机场、港口、交通便利。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 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 1961 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 1087 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3)从大气环流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桌布”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高,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说明抬升后经历了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 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 【解析】 【分析】 考查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地质作用与地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作用形成在地势低洼处。桌山海拔较高,说明有地壳抬升。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是风力侵蚀地貌。 【详解】(1)读图,桌山位于南半球,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根据材料,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因此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沉积作用形成在地势低洼处,桌山海拔较高,说明沉积岩形成后,又经历了地壳抬升作用。桌山地表平坦,为荒芜的戈壁滩景象,是风力侵蚀地貌。说明抬升后,受到强烈的风力侵蚀作用。 (3)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携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称为“上帝的桌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