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夏商周时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 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 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 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 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说明当时历法没有统一,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B项分封制的主体与材料的主旨历法没有统一不相符合,故B项错误。历法没有统一说明周历没有得到部分诸侯国的认同,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C。‎ ‎2.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据此推断 A. 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 B. 民族交流有利于文化发展 C. 印刷术发展促进科技进步 D. 当时中国科技已高度繁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南宋时期的《洗冤录集》和金元时期的医学注重“全体性、系统性综合”、“统一的、整体的说明”,这些都是哲理化思想的体现,故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之间的交流,而是强调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印刷术的作用,而是强调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排除C。仅凭材料无法推断出当时中国科技已高度繁荣,而是强调理学推动了科学体系构建,排除D。‎ ‎3.《资政新篇》全文分4个部分,即“用人失察类"、"风风类"、“法法类”和“刑刑类"。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下表是4个部分字数和所占比例,这说明 用人失察类 风风类 法法类 刑刑类 总计 字数 ‎511‎ ‎1,095‎ ‎5,340‎ ‎522‎ ‎8,288‎ 所占比例 ‎6.17%‎ ‎13.21%‎ ‎64.43%‎ ‎63%‎ ‎100%‎ A. 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大幅度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中国学习西方已经从器物上升到制度 C. 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 D. 《资政新篇》适应了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及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西方先进的技术问题,排除A项。学习制度是维新派的主张,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制度层面,排除B项;从《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来看,反映了洪仁玕对西方自然科学或是社会科学的引用急切,以此 来重振太平天国,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不是农民起义产物,并没有适应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需要,排除D项。‎ ‎4.截至1996年年底,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欧盟的贸易已分别占它们贸易总额的62%、64%、62%和58%。这一状况 A. 导致了欧盟内部竞争激烈 B. 加剧了欧盟与美国争夺市场 C. 推动了统一货币欧元问世 D. 提高了欧盟的经济实体地位 ‎【答案】C ‎【解析】‎ 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这说明欧盟内部贸易一体化程度较高,客观上推动了统一货币欧元问世,故C正确;欧盟内部贸易增加不会导致欧盟内部竞争激烈,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欧盟与美国争夺市场,故B错误;欧盟本身就是经济实体,这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C。‎ ‎5.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A. 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 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 “将“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思想界开始从客观实际出发来对待东西方文化,这与1919年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故C项正确。A项,“中体西用”思想也被抛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民主科学思想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与题意无关,故排除。D项,材料未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故排除。‎ ‎6.“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 “工商皆本”成为共识,社会分工日趋扩大 B. 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城市经济职能增强 C. “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 D. “团、行、市,作分”是政府加强管理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可知南宋时期都城中“坊、市”制度被打破,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故选C。中国古代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民营手工业超越了官营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不是政府可以划分的管理手段,排除D。‎ ‎7.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 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 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 D. 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阶段;改革开放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故选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开辟于井冈山时期,排除A;毛泽东思想萌芽于大革命时期,排除B;毛泽东思想形成于井冈山时期,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生可根据两种思想的时间划分作出解答,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 ‎8.“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 B. 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 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D. 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可知,在人们心中按照自然法原则对这一案件已作定性,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因为司法官失职导致结果变化,故选B。材料强调的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是定罪的依据,而不是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排除A;材料说的是遭遇到现实挑战,而不是无法实现,C项以偏概全,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法非常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排除D。‎ ‎9.“这是人类意识在劳动方面的巨大觉醒,这只有在工人觉得自己是主人的社会里才有可能”一一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作者赞颂的是 A. 苏联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 B. 中国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 C. 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D. 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这只有在工人觉得自己是主人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可知罗曼·罗兰(1866—1944)赞颂的是苏联,故选A。新中国在1949年成立,排除B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但很快失败了,排除D。‎ ‎【点睛】注意题干中带括号的部分,它是出题者帮助你解题的重要一环,就比如本题中的“1866—1944”,如果没有这个限定条件,ABC就比较难以区分。‎ ‎10.1933年,苏联规定农庄的首要义务是每年向国家交售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其中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而国家给付的价格却低于成本,这就是苏联的“义务交售制”。这一制度 A. 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B. 完全否定了市场的作用 C. 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 D.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粮食的交售额占到产量的32%—43%”可知,尽管农业的发展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使得国家的粮食储备非常充足,可以较好地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故选A。对于上交的农产品国家尽管给付的价格非常低,但还是有给,这说明苏联还没有完全否定市场的作用,排除B;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措施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非“义务交售制”,排除C;“义务交售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适应苏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排除D。‎ ‎11.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启蒙运动 A. 注重提高人们认知能力 B. 传承了西方人文精神 C. 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 D. 反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到启蒙思想家的使命是要让人们获取新的思维方式,由此可知启蒙运动更加注重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故A正确;启蒙运动传承了西方的人文精神,但材料中没有提到人文主义的发展,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科学知识,而且启蒙运动的宗旨也不是传播科学知识,故C排除;材料中只是强调要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并没有提到反权威,故D排除。‎ ‎12.据资料统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从1990年的20:1下降到2006年的16:1.在2003~2007年间,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30%,而同期内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0%.这些变化 A. 反映出发达国家经济的衰退 B. 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C. 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 表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及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逐渐缩小,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因此这有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C正确;据题意可知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虽然低于发展中国家,但是仍在增长并未衰退,故A排除;据材料可知虽然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但是依然差距明显,因此国际经济秩序仍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建立,故B排除;D项中并非这些变化主要表明的内容,故D排除。‎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这些早已被欧洲人适应的疾病对印第安人极具杀伤力。天花成了欧洲人征服美洲的同盟军。一方面是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一方面是西班牙殖民者“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印第安人的文献被殖民者当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 ‎——摘编自易富贤《大国空巢》‎ 材料二 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因为机器大工业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与织布。这样,工业资本才完全征服了整个国内市场。‎ ‎——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征服美洲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美洲和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业资本征服整个国内市场的过程,并指出在这一征服过程中“纺纱与织布”领域的一项重要发明及其发明人。‎ ‎【答案】(1)方式:疾病;武力。‎ 影响对美洲:导致美洲人口锐减;破坏印第安文明;实行殖民统治,美洲失去独立自主地位。‎ 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2)过程: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国内市场;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使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 重要发明:凯伊的飞梭、哈格里夫斯的手摇纺纱机、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等。‎ ‎【解析】‎ ‎【详解】(1)方式:由材料“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可知,方式主要有疾病和武力。‎ 影响对美洲:根据材料“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等信息可知,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导致了美洲人口的锐减和对印第安文明的破坏;另外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美洲独立自主地位的失去等方面展开。‎ 对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欧洲来说,这种征服是欧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2)过程:由材料“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游离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同时也建立了国内市场”可归纳为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国内市场和劳动力;由材料“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可归纳为机器生产使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 重要发明:紧扣“纺纱与织布”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列举凯伊的飞梭、哈格里夫斯的手摇纺纱机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2年4月12日,被誉为“永不沉没的轮船”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导致1500余人丧生,这是和平时期最为惨重的海难。1997年,美国导演詹姆·卡梅隆将其改编成电影上映,引起世界的巨大轰动。电影梗概如下:‎ ‎1902年,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美国美国国际海运公司合并,为了在与对手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轮船——泰坦尼克号。它耗费巨量钢铁,长269米,宽28米,高32米,以蒸汽机为动力,首航从英国南安普顿至美圆纽约。没落的贵族女露丝随其依靠钢铁制造大发横财的新贵未婚夫搭乘该船前往美国。船上还本自欧洲各国怀着美国梦的各阶层的人们,其中就有穷画家杰克。露丝与杰克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他们亲眼目睹了轮船撞上冰山。在无力回天之时,船长向周边船只发出无线电求救。此时,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危急之中,有遵循“妇孺优先”的善良与高贵,也有着“金钱至上”的丑恶与卑劣。最后,杰克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爱人露丝,自己则在冰海中被冻死。‎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 情节: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美国美国国际海运公司合并,与卡纳德航运公司展开激烈竞争。‎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20世纪初垄断企业的诞生。‎ 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和资本逐渐集中,产生了跨国性大企业和垄断性企业,使企业竞争更趋激烈。‎ 评价:垄断企业的产生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减少了市场竞争的无计划性,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但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对外加紧殖民扩张,使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示例二:‎ 情节:耗费巨量高铁建造超级巨轮,采用蒸汽机为动力,遇难时用无线电求救。‎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 概述:19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制度、劳动力、资本等因素的推动,西方国家的科技迅速发展,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评价: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工业化时代来临。工业革命还推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但工业革命也引起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环境的恶化。对外关系上,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示例三:‎ 情节:贵族女的没落与新贵的兴起,贵族女与穷画家的相爱 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后阶级关系的变动概述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四:‎ 情节:船上还有来自欧洲各国怀着美国梦的各阶层的人们 历史现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崛起概述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五:‎ 情节:危难之中,很多乘客“金钱至上”的丑恶与卑劣 历史现象:工业革命后金钱至上、人文精神缺失概述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02年,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与美国美国国际海运公司合并,为了在与对手英国卡纳德航运公司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建造了当时世界最大的轮船——泰坦尼克号。”可知反映的第二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的产生,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产物,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但大企业对市场的垄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对外加紧殖民扩张,使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根据材料“它耗费巨量钢铁,长269米,宽28米,高32米,以蒸汽机为动力,首航从英国南安普顿至美国纽约。”可知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出现是制度、市场、劳动力、资金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但工业革命也引起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对外关系上,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根据材料“没落的贵族女露丝随其依靠钢铁制造大发横财的新贵未婚夫搭乘该船前往美国”可知工业革命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动。这一现象需要结合工业革命对传统政治的冲击及对工业资产阶级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即可。‎ 根据材料“还有来自欧洲各国怀着美国梦的各阶层的人们,其中就有穷画家杰克。露丝与杰克抛弃世俗的偏见坠入爱河。”可知美国的强大与移民的关系,结合美国的移民历史及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人才的引进论证美国的强大与移民之间的关系即可。‎ 根据材料“泰坦尼克号上一片混乱,危急之中,有遵循“妇孺优先”的善良与高贵,也有着“金钱至上”的丑恶与卑劣”可知工业革命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结合工业革命造成金钱至上、人文精神缺失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即可。‎ ‎【点睛】本题题型为论述题,解答论述题的关键在于论点或者现象的准确提炼,然后用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论点的合理性,本题可提炼的论点主要和工业革命的组织形式、成就、阶级关系的变化、移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论述相关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评价即可得分。‎ ‎15.材料 ‎ ‎ 190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修律变革。在修律实践中,法律首次挣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改变了“出礼而入刑”的传统制度与观念。如旧律中“子孙违犯教令”是重罪,改革启的新律则认为子孙违犯教令属家庭教育的范围。从1903年到1906年,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栩》、《公司律》、《破产律》等各种单行商事法规。1906年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在中国最早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律师制度。1908年完成的《大清新刑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刑法典。1911年编纂完毕的《大清民律草案》,采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原则,成为《中华民国民法》的基础。1911年11月,清政府为了挽救因辛亥革命造成的时局动乱,在3天之内仓促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相对扩大了议会和总理的权力,但仍强调皇权至上。这是清政府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 ‎——摘编自蔡黎明《清末修律的再认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清末法律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法律改革的历史影响。‎ ‎【答案】(1)被动进行;受西方影响;区分礼法(儒家伦理与法律相分离);兼有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法治特征;形成新的法律体系(新的法律部门或法律专门化、分工明确也可得分)。‎ ‎(2)影响:积极:顺应了时代潮流,(或改变了原有法律落后局面、或突破了原有诸法合体的法律体系),推动了法律近代化;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为后来国民政府法律的制定提供借鉴。‎ 消极:目的是维护清朝专制统治,但无法挽救清朝覆亡命运。‎ ‎【解析】‎ ‎【详解】(1)从材料中“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修律变革”“在修律实践中,法律首次挣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得出:受西方影响;从材料中“改变了‘出礼而入刑’的传统制度与观念”得出:区分礼法;从材料中“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律师制度”“采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原则”得出:兼有封建性和资本主义法治特征;从材料中“从1903年到1906年”“1911年11月”“在3天之内仓促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得出:形成新的法律体系。‎ ‎(2)影响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作答。积极方面:从材料中“为了挽救危局,被迫进行自上而下的修律变革”得出:顺应了时代潮流;从材料中“在修律实践中,法律首次挣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改变了‘出礼而入刑’的传统制度与观念”得出:推动了法律近代化;从材料中“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栩》、《公司律》、《破产律》等各种单行商事法规”得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从材料中“成为《中华民国民法》的基础”得出:为后来国民政府法律的制定提供借鉴。‎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普金:“当苏联意识到自己正独自面对纳粹德国时,苏联不希望两国爆发直接的冲突,于是就诞生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普京强调:由英、法、德、意四国在1938年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使得成立一个反纳粹同盟的计划破产,这致使苏联被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默克尔回应:条约非法,作为合约签署的另一方,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周日谴责了这份包含秘密瓜分波兰和把波罗的海诸国划拨给苏联的秘密协定,同时坦诚德国在二战历史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默克尔说:“在我个人看来,除非你了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的那些秘密条款,否则你很难理解为什么会签订这份条约。”“就这个观点来说,我认为这个条约是不正确的,它建立于一个非法的基础之上。”‎ ‎(注)在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后的第一天默克尔访问了莫斯科,与普金就二战历史问题交换意见,影射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并和普京一道为无名二战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 ‎——外媒:普京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进行辩解 ‎(1)根据普金总统的谈话指出苏联二战前对德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中默克尔说“条约非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默克尔这时讨论这一历史问题有什么“潜台词”?你怎么看待默克尔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的举动?‎ ‎【答案】(1)态度变化:从打算与英法等构建共同防御德国法西斯到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影响:使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为苏联卫国战争赢得了准备时间。‎ ‎(2)依据:秘密瓜分波兰和把波罗的海诸国划拨给苏联。“潜台词”:影射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默克尔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是对二战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向牺牲的英雄致歉 ‎【解析】‎ ‎(1)‎ 本题根据材料“当苏联意识到自己正独自面对纳粹德国时,苏联不希望两国爆发直接的冲突,于是就诞生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打算与英法等构建共同防御德国法西斯到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方面指出苏联二战前对德态度发生了怎样变化。再从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助长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卫国战争赢得准备时间等方面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本题据材料“这份包含秘密瓜分波兰和把波罗的海诸国划拨给苏联的秘密协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秘密瓜分波兰和把波罗的海诸国划拨给苏联等方面回答默克尔说“条约非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再从影射俄罗斯占领克里米亚的角度回答默克尔这时讨论这一历史问题有什么“潜台词”。再从对二战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向牺牲的英雄致歉的角度回答怎么看待默克尔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了花圈的举动。‎ ‎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甘地的思想是留给印度和世界的一笔宝贵遗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何新华《评甘地反工业主义思想》‎ 材料二 (甘地)试图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并且通过诱导资本家进行道德转变来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儿……德国绿党创始人佩特拉·凯莉曾公开宣称:“在我们政治生活的某些特定领域,我们受到了甘地的巨大启发……把有责任地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会降低以我们的名义继续暴力政策的危险。‎ ‎——【印度】PA.纳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甘地思想对当代工业社会而言,“是一付适当解毒剂”。据材料二,指出甘地思想对解决当今工业社会弊端应有的启示。‎ ‎【答案】(1)思想:印度不能以西方工业文明为发展模式;建立与印度文明相适应的经济秩序;重建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原因:社会背景: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农村经济衰败。‎ 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 ‎(2)启示:在经济发展中注重道德建设;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独立后的印度约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印度的国家民族命运及农村经济状况分析甘地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从甘地的教育经历及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 ‎(2)根据材料”在道德规范和经济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使无情的资本主义秩序变得有人情味..把有责任的使用原料作为以生态为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一部分…“结合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思想从道德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解决争端的和平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