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高三地理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所测得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上图中湖泊附近有一瀑布,瀑布落差‎32 米,图中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 )‎ A. ‎520 米 B. ‎514 米 C. ‎532 米 D. ‎‎540 米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最容易出现的泥石流地点应该是谷地,并且比较陡峭。据图等高线可以判定乙丁为山脊,BD错误,甲为山坡,A错误;丙为山谷,选择C。‎ ‎【2题详解】‎ 图中最高点为‎982米,根据等高线和等高距可知湖泊的海拔高度介于450‎-500米,又因为湖泊上游瀑布落差‎32米,湖泊的海拔高度介于450‎-468米,图中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14<相对高度<‎532米,最小值大于‎514米,B错误,最大值小于‎532米,因此CD错误,故四个选项中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520米,A正确。‎ 下图为英国泰晤士河河口区域示意图及伦敦气候资料统计图。泰晤士河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伦敦地区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处背风坡 B. 西风偏弱 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寒流流经 ‎4. 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 拦水发电 B. 储存淡水 C. 供旅游活动 D. 防海水入侵 ‎5. 泰晤士河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  )‎ A. 泥沙沉积量减少 B. 泥沙沉积量增加 C. 河流水质下降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3. B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背风坡没有季节变化,A错。伦敦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图示气候资料显示,夏季降水量略少,冬季降水量略多。夏季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夏季西风偏弱,B对。该地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错。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影响,D错。故选B。‎ ‎【4题详解】‎ 水闸位于河口地区,落差小,不能发电,A错。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小,不需要储存淡水,B错。旅游景点不是大坝的主要功能,C错。泰晤士河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来自北海的海水倒灌造成河水水位上涨,城市受洪涝威胁严重,水闸的主要功能是防海水入侵,D对。故选D。‎ ‎【5题详解】‎ 泰晤士河流域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较小,下游河段的泥沙主要是海水倒灌从河口带来的。水闸关闭阻断了潮涌从河口带来的泥沙,使得水闸以上至伦敦段泥沙沉积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少,A正确,B错误,D错误;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关闭水闸,会促使水闸以上至伦敦河段的河流水质上升,C错误。故选A。‎ ‎【点睛】泰晤士水闸是为了阻止泰晤士河水位泛滥染指上游伦敦市中心,经过工程师反复讨论决定修建的。历史上,泰晤士河却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伦敦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上一次泰晤士河洪水涌进伦敦市中心是1928年的事情,致使14人丧生。1953年北海大潮危及泰晤士河,引发的洪水夺去300多人的生命。‎ 下图是某年3月4日11时和5日06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由4日11时到5日06时,图中( )‎ A. ①地气压升高,形成高气压中心 B. ②地水平气压梯度减小,风力减弱 C. ③地风向由偏北风转变为偏南风 D. 高气压中心的位置东移,势力增强 ‎7. 据图推测5日白天( )‎ A. 渤海海域风平浪静,利于航行 B. 西北大范围降水,应注意防洪涝 C. 北京空气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好 D. 西安天气晴好,气温较4日升高 ‎【答案】6. D 7. C ‎【解析】‎ 该题以为亚洲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对区域气候及地理环境的影响。‎ ‎【6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①地没有形成高压中心,为低压,故A排除;②地等压线变的更加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增强,风力增强,故B排除;③地应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故C排除;图中高压中心气压值增大,势力增强,且高压中心向东移动,故D正确。故本题选择D。‎ ‎【7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渤海海域即将有冷锋过境,带来大风天气,不利于航行。故A排除;西北地区此时由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故B排除;北京受冷锋影响,可能会有降水天气,且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利于污染物扩散,故C正确;D选项,图示信息西安此时即将受到冷锋影响,产生大风降温等天气,故D排除。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C。‎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近日,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了统一涂白,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  )‎ ‎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 ‎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 ‎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9. 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 B. 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 C.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D. 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 ‎【答案】8. C 9. B ‎【解析】‎ 本题以树木涂白为栽体,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8题详解】‎ 据材料得知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可以起到杀菌、杀虫作用; 涂白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达到防冻害的作用;从图片中可看出涂白可起到美化作用,所以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项。‎ ‎【9题详解】‎ 树木涂白不会影响地面辐射,不会影响气温,因此也不会影响树木萌芽和开花时间;树木涂白可以反射阳光,减弱树干吸收太阳辐射,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皮开裂,故B项正确。‎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图中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 ( )‎ A. 2 次 B. 3 次 C. 4 次 D. 5 次 ‎11. 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下图中的 ( )‎ A. a 与小北山之间 B. b 与北区火山之间 C. c 与南区火山之间 D. d 与六棱山之间 ‎【答案】10. C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由图可知,火山碎屑岩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据此可以判断有4次火山活跃期,据此选D。‎ ‎【11题详解】‎ 据图,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显示该地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碎屑岩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一侧临山一侧临湖,C选项符合要求。‎ ‎【点睛】据图分析出火山碎屑岩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的层次有4层,同时,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显示该地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碎屑岩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一侧临山一侧临湖,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下面左图示意某地区河流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段的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关于左图中河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河流位于南半球 B. 补给类型多样,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C. 先自北向南流,后自西南向东北流 D. 有凌汛现象 ‎13. 下列关右图中河流的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都是沉积岩 B. 该河段所在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C. 河流出现于岩石甲形成之前 D. 丁、戊可能为岩浆岩,且丁形成年代晚于戊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A、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从左图可知,40°纬线穿越的河段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动。由40°纬线穿越的河流剖面图可知,河流东岸(右岸)为侵蚀岸,西岸(左岸)为堆积岸。因此,图示区域地转偏向力向右,位于北半球。故A不正确。‎ B、该区域为北半球,图中40°N以南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冬季多雨,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40°N以北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河流无明显汛期,雨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故B正确。‎ C、从左图可知,40°纬线穿越的河段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动。然后从东北向西南流,故C错误。‎ D、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最冷月气温都在‎0℃‎以上,无结冰期。故D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B。‎ ‎【13题详解】‎ 从图中看,甲乙丙岩层呈现分层结构,都为沉积岩,A正确。从岩层形状看,中部河谷处缺失岩层应该是向上拱起的,判断为背斜,B正确。从图中看,岩石甲被流水侵蚀掉一部分,则河流出现在岩石甲形成之后,C不对。D.丁戊从底部切断岩层,侵入岩层,则推断为侵入型岩浆岩;丁把戊切断,则丁形成年代晚于戊,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点睛】沉积岩的形成是经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层之间多分层结构;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多切穿岩层;不同的岩层形成时间不一样,一般是先形成底层,再形成上面层;相互切断的岩层判断规律是被切断的先形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综合应用,较基础。通过图例读出地貌岩石的差异,图示显示出河岩层的相互关系,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所学分析出图示地貌、岩石、地质构造是解答关键。‎ 下图为第17-24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图中城市 A. 1月平均气温均最低 B. 多山地,降雪比降雨多 C. 西半球多,东半球少 D. 多靠近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15. 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2月2日-‎2月17日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在此期间 A. 温哥华天气寒冷干燥 B. 日出时间都灵比利勒哈默尔早 C. 北京呈现冬小麦返青景象 D. 盐湖城比温哥华入春早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城市均位于北半球。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气温较低,但是由于与海洋距离的远近不同,受海洋的影响大小不同。内陆地区的城市,最冷月均温在1月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的温哥华、长野等城市受海洋的影响比较大,且附近有暖流流经,冬季气温降速较慢,最冷月气温出现在2月份,A错。北京位于平原地区,降雨多于降雪,B错,图中的城市,大多位于东半球,西半球数量少于东半球,C错。世界上有两条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图中城市都灵、索契、阿尔贝维尔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北京、平昌,温哥华、盐湖城等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所以图中城市多位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D对,故选D。‎ ‎【15题详解】‎ 温哥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A错。由于冬奥会举行期间为2月份,太阳直射点点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都灵的纬度低于利勒哈尔迪,所以都灵的昼长比利勒哈默尔长,日出时间早于利勒哈默尔。B对。冬奥会举行期间,为华北地区的冬季,此时气温较低,冬小麦尚未返青,冬小麦返青应当在春季,C 错。由于温哥华位于沿海地区,沿岸有暖流流经,而盐湖城海拔较高,气温较温哥华低,所以入春时间比温哥华要晚,D错。故选B。‎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 得的径流量随着季节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 A. 雨水、雨水 B. 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 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 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17. 湖泊水对河流具有调节的作用,存在着相互补给的关系。下列关于该河流所在地区湖泊、河 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补给河流、夏季时则受河流补给 B. 该地的湖泊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 该地的河、湖水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D. 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 ‎【答案】16. D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该河上游水量小,各月份水量变化相对平缓,7、8月气温高,径流量较大,随着温度变化,冰雪融水量变化,不是降水影响的结果,所以上游是高山冰川融水。下游在冬季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不会是冰雪融水,只能是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所以D 正确。‎ ‎【17题详解】‎ 该河位于北半球,1月份是冬季,该河上游径流量小.7‎ 月份是夏季,上游径流量大,说明该河上游流量受气温影响大,最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川融水,该河流下游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分析气候特征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应是地中海气候,结合图示明显看出,该地河流的汛期主要在冬季,因此,该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河流有冬训,D正确。因此该地的湖泊在冬季时水位较高,河流补给湖泊,夏季时则湖泊补给河流,A错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不是地中海气候区,B错误;该地的河、湖水参与陆地内循环,降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进入湖泊,C错误。‎ 读某区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8. 图示地区的主要景观为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热带荒漠 D. 热带季雨林 ‎19. 该大洲自然带分布最主要体现为 A. 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布 ‎20. 图中山峰离赤道的水平距离大约为 A. 220千米 B. 330千米 C. 440千米 D. 550千米 ‎【答案】18. B 19. A 20. B ‎【解析】‎ 本题组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了非洲的气候、地域分异规律以及简单的经纬度地图中距离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洲气候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图示信息分析答题。‎ ‎【18题详解】‎ 据图的经纬线可以看出,此区域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部非洲,此处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偏少,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景观为热带草原,B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热带雨林景观,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热带荒漠景观,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热带季雨林景观,ACD错误。‎ ‎【19题详解】‎ 该大洲为非洲,非洲的自然带从赤道开始,向南北随纬度(热量)变化而变化,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体现了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正确;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B错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指在山地,随海拔增加,水热条件变化,自然带随之变化,C错误;非地带性分布主要是异于前三种地带性现象,主要受地形、洋流、水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 ‎【20题详解】‎ 图中显示,山峰所在纬度与赤道之间相差3°,在经线上,纬度每差1°,距离差111千米,可以得出两地差距为333千米,B正确,其余选择错误。‎ 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此隧道 A. 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B. 内部温差比外部大 C. 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 D. 具有冬暖夏凉特点 ‎23. 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 黑龙江省 B. 山东省 C. 内蒙古自治区 D. 陕西省 ‎【答案】21. C 22. D 23. D ‎【解析】‎ ‎【分析】‎ 该题注重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察。1月份气温低,故曲线③和④表示1月份隧道内外温度日变化曲线;7月份气温高,故曲线①和②代表的是7月份隧道内外温度日变化曲线;7月份隧道外升温快,温度变化幅度大,①日温差较大,应为7月份隧道外温度变化曲线,②为隧道内温度变化曲线;1月份隧道外降温快,温度变化幅度大,④为隧道外温度变化曲线,③为隧道内温度变化曲线。‎ ‎【21题详解】‎ ‎1月份气温较低,隧道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故曲线③符合1月隧道内气温变化曲线,因此正确答案为C。‎ ‎【22题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含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长短、海拔高地,通过气温变化不能判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A错;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具有保温作用,隧道内温差变化小,且通过材料图示也可以看出,隧道内温差小,B错;据材料可看出,1月份6时左右隧道内外温差最大,C排除; 7月份②相对①温度较低,说明夏季隧道内较两块,1月份③相对④温度较高,说明冬季隧道内气温较高,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23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日气温在15时为最高值。日气温最大值一般为当地时间午后2时左右,该地日气温最高值为北京时间15时,说明其时间晚于北京时间约1小时,应在东七区。四个答案中,黑龙江省在东八区-东九区,时间比北京早,A排除;山东省在东八区,与北京大致一致,B排除;内蒙古自治区跨时区广,C排除;陕西省在东七区-东八区,晚于北京时间约1小时,符合题意,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 ‎【点睛】小题1和小题2,,需要考生详细分析图表数据。该题与2017年全国卷I的9-11题葡萄植株双覆膜技术的原理类似。隧道有隔绝内外热量传输的作用,所以判断隧道内外的关键点在于气温变化幅度的大小,变化幅度小,温差小的是隧道内;变化幅度大,温差大的是隧道外。‎ 小题3实际考察的是时差,关键点在于要了解气温日变化规律。一天当中气温最值的一般是日出前后,气温最高值是午后2时(即当地时间14时)左右。根据这一规律得出当地最高温的北京时间及当地时间的时差,即可判断大致的方位。‎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山地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甲、乙、丙按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5. 该山地北坡属于( )‎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答案】24. C 25. B ‎【解析】‎ 试题分析:‎ ‎【24题详解】‎ 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甲乙两地位于同一侧山坡,乙处的海拔高度高于甲处,故判断乙地气温低于甲地;而丙丁位于同一侧山坡,丙地海拔高度低于丁地,故判断丙地气温高于丁,即高于甲地。故选C。‎ ‎【25题详解】‎ 由于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而丁地的海拔高度明显高于甲地,故判断甲地(北坡)位于阴坡;根据图示山顶积雪的分布状况,北坡雪线较高,而北坡又是阴坡,故判断北坡应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故雪线较高。故选B。‎ 考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综合题 ‎26.‎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乙为该地雨量和风向相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地形特征为_____。‎ ‎(2)图示区域干湿状况为_____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为_____。 ‎ ‎(3)甲、乙、丙三地中,古村落最有可能位于_____处,理由_____。‎ ‎【答案】 (1). 西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2). 湿润地区 (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 乙 (5). 临近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并学会进行迁移运用。‎ ‎【详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当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势大致在200到650之间,西部数值大且较密集,因此西部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东部地势较低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地势西高东低。‎ ‎(2)通过该地雨量和风向图可以判断,该地东南风、南风带来降水,降水量总超过800毫米,因此该区域位于我国湿润地区。我国湿润地区,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而南方地区对应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古村落最有可能会选择相对较平坦,并且靠近水源的地方。从等高线地形图当中可以看出甲的地势较高,并且处于河谷地区,容易有洪涝灾害。而丙地虽然地形平坦,但是丙地离河流比较远,取水不便。乙地处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古村落。‎ ‎27.‎‎2013年8月17日 至18日,第33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在马拉维首都利隆圭举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机构正在得到不断巩固,地区一体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读“南部非洲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分析原因。‎ ‎(2)说明峰会召开期间图示区域北部的植被景观特征,并说明理由。‎ ‎(3)图中甲、乙沿海地区相比,乙沿海地区降水有何不同?说明成因。‎ ‎【答案】(1)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作用。‎ ‎(2)草木枯黄。会议期间为南半球冬季,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该地区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 ‎(3)乙降水量大于甲;乙沿海地区由于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 ‎【解析】‎ 整体分析: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第(1)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第(2)题考查气候及植被,第(3)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 ‎(1)读图,图中大陆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作用。所以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 ‎(2)峰会召开期间为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北半球,风带气压带向北移动,区域北部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故草木枯黄。‎ ‎(3)读图,甲沿海地区为热带荒漠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沿岸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形成。乙沿海地区为热带雨林带,由于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终年降水丰富。‎ ‎【点睛】‎ 影响降水的因素 降水量 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 海陆位置 ‎①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 ‎②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大气环流 ‎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 ‎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 ‎③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 ‎④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 ‎⑤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地形 ‎①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②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 ‎③赤道附近地势高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 洋流 ‎①暖流增湿,降水较多 ‎②寒流减湿,降水较少 植被 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 水文 水域广,降水多,反之少 人类活动 ‎①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 ‎②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 ‎③兴修水库,降水增多 ‎④围湖造田,降水减少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美科罗拉多河,发源于落基山脉西部,汇入加利福尼亚湾。上游穿行于山区,年均降水量200〜‎500mm;中游流经科罗拉多高原,形成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下游地势低洼,平均年降水量不足l‎00mm,汛期出现在4、5月份。流域覆盖美国七个州及墨西哥两个州, 被誉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拉斯维加斯市 ‎ 90%的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依靠胡佛大坝输出的电力成为今天的世界娱乐之都。科罗拉多河曾经狂野不羁,每年春末夏初,洪水携裹近亿吨泥沙流加利福尼亚湾,在河口堆积形成巨大三角洲。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该河被驯服,并促进了其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但自1998年以后,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 ‎(1)简要分析科罗拉多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说明科罗拉多河下游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3)说明科罗拉多河被称为“美国西南的生命线”的原因。‎ ‎(4)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修建了多个大坝和大型引水工程,由此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所以有人主张拆除,有人反对拆除。对此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1)科罗拉多河上游流量丰富,下游流量少;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出现在 春季;含沙量大;无结冰期;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2)上中游流水侵蚀强,河流含沙量大;上中游流速快,河流搬运能力强;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 ‎(3)科罗拉多河流经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为沿岸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为沿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水流湍急,开发的水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奇特的峡谷河流地貌促进了旅游业和博彩业的发展。‎ ‎(4)赞成拆除:大坝和大型引水工程的建设,使得下游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来水来沙量减少,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气候干旱,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反对拆除:大坝和大型引水工程为沿岸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为沿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开发的水电,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拆除,会造成能源紧张,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河流水文特征、河口地貌的成因及大坝建设的利弊等知识点。‎ ‎【详解】(1)水文特征一般从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水位变化、流速等方面分析。据材料“科罗拉多河上游发源于山区,年降水量200—‎500mm,下游地势低洼,年降水量不足‎100mm”可知该河上游径流量较丰富,下游径流量小;“汛期出现在4、5月份”可知河流的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流经地区大多为高山峡谷,落差大,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无结冰期。‎ ‎(2)三角洲的形成需要满足:“丰富的泥沙、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泥沙沉积”,据材料可知科罗拉多河中上游流经山区峡谷,流速快,侵蚀能力强,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3)“拉斯维加斯市90%的饮用水都来自科罗拉多河”,为沿岸城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依靠胡佛大坝输出的电力成为今天的世界娱乐之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还可以为沿岸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科罗拉多河神奇的高山峡谷景观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4)开放性试题,主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若主张拆除,则主要分析大坝和引水工程的建设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坝建成拦水,使得下游水量减少;入海口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河口来水来沙量减少,附近海域鱼类饵料减少,渔业资源减少;来水减少,湿地退化,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下游气候干旱,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等等。‎ 如果反对拆除,主要分析大坝和引水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为沿岸城市提供了生产、生活用水;为沿岸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可以开发的水电提供充足的能源;如果拆除,会造成能源紧张,影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点睛】‎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其中水位、径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和流量季节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地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很小,但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水位和径流量变化较大;以冰川融水补给和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特点决定,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流量大,冬季断流,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另外径流量大小还与流域面积大小以及流域内水系情况有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