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9.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必修四。‎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春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有产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每年的春运现象,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 )‎ A. 城市→农村 B. 农村→城市 C. 农村→农村 D. 城市→城市 ‎2. 春运压力最大的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1. B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题详解】‎ 春运期间,大量外出(一般选择城市)务工、求学人员回乡与家人团聚,是形成春运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故B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广东经济发达,有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故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春运是指春节运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影响人口迁移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我国西藏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2人/km2,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约为500人/km2。‎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造成西藏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A. 地形、气候 B. 地形、土壤 C. 植被、水源 D. 植被、土壤 ‎4. 若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藏地区,则(  )‎ A. 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 B. 促使西藏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急剧上升 C. 加剧西藏地区人口老龄化 D. 可能导致西藏地区的环境破坏 ‎5. 下列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A. 扩大耕地面积 B. 大规模建设新城市 C. 提高科技水平 D. 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 ‎【答案】3. A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黑河一腾冲一线是人口分布疏密的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西藏与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差异巨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地形、气候,所以A正确。‎ ‎【4题详解】‎ 西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物量小,土壤贫瘠。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向西藏进行大量人口迁移。‎ ‎【5题详解】‎ 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一次性消费,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人口容量,但他们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违背了持续性的原则,时间一长,势必会造成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功能区沿街道垃圾桶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该功能区最可能为 (  )‎ A. 文化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7. 下图中能够反映该功能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楼房层数,该功能区建筑物高大密集,且占地面积较小,说明该功能区地价高。高大建筑物和垃圾桶沿交通主干线密集分布,交通便利,最可能为商业区,B对。文化区往往分布在地价较低的区域,住宅区付租能力低于商业区,且建筑物高大密集程度低于商业区,A、C错。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不在市中心,D错。‎ ‎【7题详解】‎ 商业区在市中心付租能力最高,高于住宅区和工业区,距离市中心越远,付租能力越低,能够反映该功能区付租能力的是①,A对。②、③在市中心的付租能力低,不能表示商业区,B、C错。④不能表示基本功能区付租能力变化,D错。‎ 点睛:建筑物高大密集,且占地面积较小,说明该功能区地价高,是商业区的特征。商业区在市中心付租能力最高,高于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越远,付租能力越低。‎ ‎“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B. 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 C. 劳务输出数量减少 D.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9. 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 压缩耕地面积 B. 加强教育培训 C. 严格户籍制度 D. 吸引外来人口居住 ‎【答案】8. C 9.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相关知识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8题详解】‎ A.根据材料信息,就地城市化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它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故A错误;‎ B.就地城市化能减少人口进入城市,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故B错误;‎ C.就地城市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完成城市化的转变,会减少当地的劳动力向外输出,故C正确。‎ D.就地城市化会减少当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故D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A.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压缩耕地面积不符合我国的农业基本国策,A错误;‎ B.加强教育培训,能够增强农村人口再就业的能力,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行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故B正确。‎ C.就地城市化往往是自发形成的,不能通过严格户籍制度来限制人口迁移,C错误;‎ 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就地城市化的主体是当地农村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居住不符合要求,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材料信息,理解就地城市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原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宽畅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④⑤‎ ‎【答案】10. A 11. 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等。‎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路面硬化,降水难以下渗,大多通过下水道流入河道,故①②正确;‎ 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绿地多能够使城市水位过程线的高峰推迟,故③错误;‎ 人口的多少与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无直接关系,④错误;‎ 故A①②正确。‎ 故选A ‎【11题详解】‎ 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可增加雨水的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①正确;‎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能起到滞洪、泄洪作用,③正确;‎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仅能调节气候,还能增加雨水下渗、提高其涵养水源的能力,④正确;‎ ‎“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可以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但是对防御城市洪水作用不大,⑤错误。‎ 综上,C①③④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读懂城市化水位过程曲线是前提。城市化对水循环产生的主要问题是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导致内涝和洪水发生几率增加,针对问题来回答解决措施。‎ 下图为“农业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 ‎12. 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 B.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C.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D. 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13.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塔里木盆地 D. 东北平原 ‎【答案】12. A 13.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农业地域类型和分布地区的判断。‎ ‎【12题详解】‎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密集农业、种植业,小农经营,商品率低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都属于商品农业,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题详解】‎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带季风气候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密集农业是农业的分类中按投入多少分类,如果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这样的农业称为密集农业,又称集约农业。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类型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4. 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指向属于 A. 市场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动力指向型 D. 技术指向型 ‎15. 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需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却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 A. 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 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 C. 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 D. 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 ‎【答案】14. B 15. B ‎【解析】‎ 试题分析:‎ ‎【14题详解】‎ 根据题目,生产需要的原料重,运输成本高,生产应靠近原料产地,是原料指向型产业,B对。‎ ‎【15题详解】‎ 加拿大劳动力价格高,A错。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加拿大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所以可以进口铝土矿,发展炼铝工业,B对。进口铝土矿主要是海运,C错。科研力量不是主导因素,D错。‎ 考点:工业导向型,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读“美国苹果公司iPad产品全球价值链分解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图中各产品的生产企业形成了(  )‎ A. 工业集聚现象 B. 工业分散现象 C. 工业地域 D. 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 ‎17. 图中关键零部件生产布局在图中国家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动力 D. 技术 ‎18. 经销商和代理商运输苹果iPad时,最可能选择( )‎ A. 海运 B. 公路 C. 铁路 D. 航空 ‎【答案】16. B 17. D 18. D ‎【解析】‎ 本题组以工业生产流程图为载体,考查工业分散、工业生产区位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6题详解】‎ 根据流程图,iPad的不同零部件在不同的国家生产,体现了工业分散的现象,故B项正确。工业集聚是指企业集聚在同一块区域,A项错误;工业地域是工业集聚发展的结果,C项错误;图中,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一般零部件企业之间没有投入——产出的联系,D项错误。‎ ‎【17题详解】‎ 关键零部件是iPad的核心技术,属于高技术产业,其布局的影响因素是技术,故D项正确。产品的市场面向全球,关键零部件布局受市场影响小,A项错误;关键零部件所需原料少,受原料影响小,B项错误;关键零部件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太多动力,C项错误。‎ ‎【18题详解】‎ iPad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利润高,适合用航空运输,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点睛】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1.公路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机动灵活,货物损耗少,运送速度快,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投资少。‎ 缺点:运输能力小;运输能耗很高;运输成本高。‎ ‎2.航空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运行速度快;机动性能好。‎ 缺点:飞机造价高、能耗大、运输能力小、成本很高、技术复杂。‎ ‎3.铁路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大;铁路运输过程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连续性强;火车运行比较平稳,安全可靠;铁路运输成本较低;能耗较低。‎ 缺点:投资太高;建设周期长。‎ ‎4.水路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运输能力大;适合大件货物;水运建设投资省;运输成本低。‎ 缺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运送速度慢。‎ ‎5.管道运输的优缺点 优点:运输量大;工程量小,占地少;能耗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是最低的;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输,送达货物的可靠性高。管道可以走捷径,运输距离短;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 缺点:专用性强,只能运输石油、天然气及固体料浆(如煤炭等)。‎ 微商是集移动与社交于一体的新型电商模式。网络环境下,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直接进入购物环境,无须使用现金支付,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下列企业中能受益于微商模式的是( )‎ ‎①实体零售店 ②商业地产公司 ③互联网公司 ④运输公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 微商模式相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商品价格较低,原因是( )‎ ‎①交通因素对微商的影响变小 ②精准营销降低了销售成本 ③地价因素对微商的影响小 ④商铺集聚降低了购物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9. C 20.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微商模式有关知识,以及微商模式商品价格低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要了解微商的操作方式,结合生活体验来回答。‎ ‎【19题详解】‎ 微商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购物,并通过物流的运输环节进行商品配送,因此受益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和运输公司,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题详解】‎ 微商主要是借助移动互联技术进行商业活动,实现购物,通过物流业将商品送至顾客手上,所以对物流交通的要求较高,故①错误;‎ 微商模式通过微信、朋友圈等进行宣传,精准营销,降低广告成本,故②正确;‎ 微商不同于传统的实体店面,无需土地,地价因素对微商的影响变小,故③正确;‎ 网络销售不需要通过商铺的集聚来增大影响力,故④错误。‎ 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需要依赖互联网平台和物流业的发展。‎ 元朝时,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德州被列为四大漕运码头之一; 1908年京浦铁路的修建和德州段运河的疏泼调直,使德州市区内的运河被废弃成为“旧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成立了德州航运局德州段的运河、码头再次繁荣,1979年京杭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航运局因此而解散。当前,德州市政府计划把恢复其水运能力作为可施行方案,未来古运河可能恢复水运能力使德州真正成为通达京津的立体交通枢组。‎ 读德州市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明代曾有诗人描绘德州酒运的繁荣,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 商人大量外迁 C. 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 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小 ‎22. 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德州城市空间形态呈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的唯一发展轴 B. 京沪高铁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 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 京沪高铁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23. 下列关于德州城市交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城市道路网不利于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出行 B. 城市道路网为方格一环形道路网 C. 城市道路网布局合理,不会出现交通拥堵现象 D. 西临运河,内河运输发达 ‎【答案】21. C 22. D 23.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聚落发展的影响,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解答。‎ ‎【21题详解】‎ 京杭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再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运输的出现,导致德州漕运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故C正确。‎ 故选C ‎【22题详解】‎ A.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共同构成的, 京杭运河并不是德州的唯一发展轴,A错误;‎ B.交通条件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京沪高铁的修建会使德州沿交通干线发展,B错误;‎ C.根据材料可知,德州是因为运河发展起来的,并不能成为“火车拉来的城市”,C错误;‎ D.城市往往沿交通干线发展,京沪高铁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23题详解】‎ A.据图可知,德州市城市道路网为方格状道路网,这种道路网往往会造成交通拥堵现象,不利于从市中心向周边地区出行,A正确;‎ B.据图可知,德州主要沿交通干线发展,城市道路没有环状路,B错误;‎ C.城市道路网布局不合理,可能出现交通拥堵现象,C错误;‎ 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德州市区内的运河被废弃成为“旧河”,故内河运输不发达,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德州交通示意图。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会带动城市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的衰落也可能导致交通沿线城市的衰落。‎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人类改造环境,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起来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范畴的是( )‎ A. 山区修筑梯田,防止水土流失 B. 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 C. 增加绿地面积 D. 提高国民生产总值 ‎25.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 资源可持续发展 B. 生态可持续发展 C. 经济可持续发展 D. 社会可持续发展 ‎【答案】24. D 25.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24题详解】‎ AC.增加绿地面积和山区修建水平梯田,防治水土流失,都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属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AC错误;‎ B.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这属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B错误;‎ D.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属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D ‎【25题详解】‎ 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综合国力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所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者之间的关系。‎ 读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高温多雨 C. 土壤肥沃 D. 农业技术先进 ‎27. 下列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结构与图示结构最吻合的是( )‎ A. 茶叶园艺业 B. 立体农业 C. 地中海式农业 D. 灌溉农业 ‎【答案】26. B 27.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26题详解】‎ 水稻好暖喜湿,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高温多雨。B正确。‎ 故选:B ‎【27题详解】‎ 图示反映了影响该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土壤。根据所学知识,茶叶园艺业对土壤要求较高,所以影响茶叶园艺业的主导因素为土壤;影响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为地形;影响水稻种植业的主导因素为劳动力;影响灌溉农业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茶树一般生长于土层厚达‎1米以上不含石灰石,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要求通气性、透水性或蓄水性能好,酸碱度PH值4.5-6.5。‎ ‎28.美国乳畜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五大湖周边地区,其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劳动力充足 B. 市场广阔 C. 热量充足 D. 土壤肥沃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美国乳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难度较低,解答本题需要了解美国五大湖周边和东北部地区的区域特征。‎ ‎【详解】由于美国东北部和五大湖地区,气候冷湿,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同时由于本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对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所以乳畜带主要分布在此地区,因此其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市场广阔,B正确。‎ 故选:B ‎【点睛】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的地区是( )‎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两广丘陵 ‎30.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9. D 30.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农作物的分布的理解和循环农业的意义。‎ ‎【29题详解】‎ 模式图中显示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水稻种植需满足雨热同期的条件,多分布在我国南方;甘蔗种植需要高热量,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故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的地区是两广丘陵地区,D正确。‎ 故选D ‎【30题详解】‎ 该模式下循环农业结合水稻种植、甘蔗种植、渔业养殖和生猪饲养,生产方式多元化,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①正确;‎ 循环农业对加快城镇发展的作用不大,②错误;‎ 图中显示该模式使用沼气循环作为清洁能源,降低生产消耗,③正确;‎ 该模式促进居民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积集中的区域发展,可能促使居民走向分散,④错误;‎ 综上,故①③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典型分布地区,比如水稻和甘蔗,据此来推断该模式所在地区。‎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下图中,AB图为两国三个年龄段人口比例示意图,C图为某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C图20岁人口比例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图人口增长模式带来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 ‎(4)针对B图人口增长模式带来的人口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以缓解?‎ ‎【答案】(1)传统型 现代型 ‎(2)大学生人数多,外来务工人员 ‎(3)人口增长停滞甚至负增长的人口问题;会引起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社会福利支出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的社会问题.‎ ‎(4)鼓励生育,接纳移民推迟退休.‎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人口年龄结构图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详解】(1)读图可知,A国小于15岁和15至65岁人口的比重大,且65岁以上人口比重很小,说明该国人口结构属于年轻型,人口出生率较高,应该为传统型模式;B国65岁人口比重远超7%,说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属于现代型模式。‎ ‎(2)读图可知,C图20岁左右人口比例大,可能是因为青年学生和务工人员较多,推测该地可能教育水平较高,吸引大量学生迁入。‎ ‎(3)B图65岁人口比重很大,说明老龄化现象严重,可能带来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活力较低等问题。‎ ‎(4)针对人口老龄化现象该国可以鼓励生育,接纳国外移民,推迟退休等。‎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熟练掌握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解决措施是解题关键。一般情况,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7%,超过越多老龄化越严重。‎ ‎32.读美国及我国东北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图中阴影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甲图所示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图阴影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3)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热量条件不足(或答多低温冻害)‎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甲图示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的小麦带和玉米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乙图表示的是我国的三江平原;甲乙两地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从经营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 ‎(3)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综合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农业基础等方面分析。‎ ‎【详解】(1)甲图示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的小麦带和玉米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乙图表示的是我国的三江平原;甲乙两地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有利的自然条件: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平原面积广,便于耕作,适合发展多种经营,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不利的条件: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纬度高,冬季热量不足且易受寒潮侵袭,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流失。‎ ‎【点睛】本题难度较低,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熟记美国和我国东北的农业地域特征即可解答。‎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最大钢铁公司在印度投资建立多家工厂,以满足印度汽车制造商和建筑商对钢材的大量需求。‎ 材料二 印度已成为向澳大利亚移民人数增长最快的国家。‎ 材料三 澳大利亚(左图)和印度(右图)略图 ‎(1)A地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说明促进该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并指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自然条件。‎ ‎(2)简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亚钢铁公司建厂的主要区位条件。‎ ‎(3)分析大量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给澳大利亚带来的影响。‎ ‎【答案】(1)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答对其中三点即可)限制性自然条件:降水少(或灌溉水源不足)。‎ ‎(2)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 ‎(3)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口对社会、环境的压力。‎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农业区位因素及其限制性条件,人口迁移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 ‎(1)促进区域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机械化等.‎ ‎(2)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还可以从市场、政策、交通等方面回答 ‎(3)结合实际,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说.‎ ‎【详解】(1)结合澳大利亚的实际,A地是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有:国内国际市场广阔;四面环海,港口众多,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限制性自然条件:降水少(或灌溉水源不足)。‎ ‎(2)读图可知,印度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提供充足原料;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 ‎(3)有利影响:印度人移民澳大利亚给澳大利亚带来大量劳动力,加快城市建设,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进入澳大利亚,增加人口对社会、环境的压力。‎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比如农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区位因素,再结合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实际情况回答。‎ ‎34.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制约乙城港口进一步发展的自然条件。‎ ‎(2)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简述其港口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哪个选线方案较为合理?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1)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水位较浅,大型船舶容易搁浅 ‎(2)水位相对较深:有铁路通过,交通便利,可深人内陆。‎ ‎(3)B选线方案较合理,理由:地势起伏和缓,工程量小,而且加强了乙城与甲、丁两城的联系,有利于区域体化、协同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港口的选址要求、公路线路选择。‎ ‎【详解】(1)读图可知,乙城港口位于河流的出海口,泥沙容易淤积,等深(高)线稀疏,地势平缓,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 ‎(2)根据题干可知,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读图可知,丙城附近有铁路经过,运输便利,且港口水位相对较深,便于建港。‎ ‎(3)A线经过山脊,沿线地势起伏大,修建公路工程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安全性强。‎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港口的区位选择从陆域条件和水域条件分析,尤其是水域条件更为重要,海港区位选择要求港阔水深,有避风海湾,背风避浪等;陆域条件要求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建港,有便利的交通运输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