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图1 图2‎ 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B.分封制、郡县制 ‎ C.郡县制、行省制 D.分封制、行省制 ‎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 ‎ A.设置官职 B.建立武装 C.禹死启继 D.制定刑法 ‎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 ) ‎ ‎ A.师、侯 B.士、王 C.相、侯 D.师、伯 ‎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C.“周公……立七十一国”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 )‎ 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 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 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8.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9.右图中的“示”指“祖先”,“示”和“司”合起来表示“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与“祠”紧密相关的制度为(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卿世禄制 ‎10.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 A.秦统一六国 B.西周的分封制 ‎ C.西周的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 ‎ C.统一度量衡 D.首创郡县制 ‎12.从下图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 )‎ ‎ ①实现国家统一 ②确立君主专制体制 ‎ ‎③确立封建土地制度 ④建立三公九卿体制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 D.郡县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14.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5.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悖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秦朝郡县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元朝行省制 D.清朝军机处 ‎16.《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 )‎ A.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 B.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 C.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 D.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 ‎17.唐代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在唐朝( )‎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 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 ‎18.史学界普遍认为,“宋承唐制”‎ 是宋代制度的主要特点。唐宋时期为维护统一局面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在边疆设立军镇 B.分化事权使各部门之间相互牵制 ‎ C.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19.2013年“中国梦”、“大部制”成为中国媒体关注最热词,对中央权力机构部门改革,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权力关于历史现象与此总趋势不相符的是( )‎ A.三公九卿制明确了职权部门分工 ‎ B.三省六部制制约分散了相权 ‎ C.“二府三司”权力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 ‎ D.行省制度创立推广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20.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21、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D.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22.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 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 A.按军功选官 B.按门第选官 C.科举考试选官 D.按品德选官 ‎23.《范进XX,是“杯具”还是“洗具”?》QQ新闻网认为在此制度下由一赤贫之民一跃官至御史巡抚,使人民中的优秀分子有参政机会,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该制度是( )‎ ‎ ‎ A.封邦建国制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 ‎24.明初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①废除了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 ②相权进一步得到强化 ‎③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因此结束 ④皇帝专制得到极大强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 A.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26.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 )‎ A.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 C.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 D.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 ‎27.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2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29.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了明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一课后,用语言归纳出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皇帝一人说了才算 ②君臣关系如主奴关系 ‎ ‎③法律严酷,视臣民如草芥 ④用察举制选官,只凭品德取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下列有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和相权的消长图,正确的一幅是( )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 ‎ 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在运转过程中,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巡抚制度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嘉靖年间,进一步规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厅巡抚处置”。景奉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 ‎ ‎ ——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13分)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建立巡抚制度的作用。(12分)‎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并指出该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9分)‎ 高一历史月考答案:‎ 选择答案:‎ ‎1-5:BACCA 6-10:ABCCA 11-15:DDDDB ‎ ‎16-20:CABDA 21-25:DCDBB 26-30:CBCBB ‎31. 答案:‎ ‎(1)相同: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 ‎ 不同:三司制: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 巡抚制: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 ‎(2)作用:解决了地方三司分权下协调不一,效率不高的问题;维持分权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和民族团结。‎ ‎32. 答案:‎ ‎(1)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积极作用: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加强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长治久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