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文化常识题:试题精选与点拨(下)
2020-2021年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文化常识题:试题精选与点拨(下) 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点拨 谥号分官谥和私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等死后朝廷追加的称号叫官谥。一般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隋炀帝的“炀”。官谥不授予平民。私谥是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B.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点拨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或高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C.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点拨 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大多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也有用两个年号的,如明英宗朱祁镇、清太宗皇太极。 D.“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点拨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点拨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朱元璋为洪武皇帝,朱由检为崇祯皇帝,弘历为乾隆皇帝。 B.“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点拨 古代臣下或晚辈不能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改用同义的字。除避君讳外,文人还避家讳,避讳中可以避单名,双名只避其一则可。地名、官名等也有因避讳而改变的。 C.“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点拨 如《陈情表》中的李密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终养”。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如古代天子之死称崩,太后之死称薨,朝臣之死称卒;张衡属大夫,故说“永和四年卒”。(√) 点拨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是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举取仕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 点拨 “选士”,先秦时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袭,而中下层官吏则多是从“士”这个阶层中选拔;两汉时期,主要是通过办太学培养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征”“辟”人才。“察举”始于西汉初年,汉武帝以后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国守相在民间考察贤德才子,定期向朝廷举荐。 B.“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点拨 隋文帝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复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增加武举;宋以后均用儒家经义取仕;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 C.“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点拨 在唐代是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 D.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点拨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点拨 夏代称学校为“校”,殷代为“序”,周代为“庠”。秦代以后这些称呼不再使用。 B.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点拨 国子监来源于国子学。由晋武帝设立,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在唐代,国子监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宋代沿用此制。 C.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点拨 书院始于唐代,由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设立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宋代书院大兴,不仅官府,就连私人也都能开设书院。其中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D.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 点拨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点拨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国家最高学位名称。 B.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点拨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C.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点拨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教授遂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 D.古代女子年满十五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字”。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别童年时代。(√) 点拨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点拨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B.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赴试,称为解或解送, 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 点拨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即解送者中之冠,后历代沿用此称。 C.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点拨 原指古代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 D.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点拨 唐代进士科每年一次,凡中者皆称进士。宋代其他科逐渐名存实亡,唯有进士科最盛,举人贡举到中央应礼部试,尚书省列名发榜统称进士。明清时进士成为考中者的专称,举人在会试时考中成为贡生,再经殿试录取为进士。 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举考试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点拨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①县州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秀才;②省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③国家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④经皇上亲自监考策问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甲三元,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B.从汉代开始,把孔子编订的“五经”长期作为教学用书,后来被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用书。(√) 点拨 “五经”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孔子为了教育学生,对所搜集到的古代文献典籍加以选择、修订和整理编订的。 C.“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一开始与“五经”是封建学校及科举考试的标准书。(×) 点拨 宋代升《孟子》为经,并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为“四书”。南宋朱熹对“四书”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明清提倡理学,遂定朱注“四书”为必读书。科举八股文限制在“四书”词句中出题。故“四书”并非一开始就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而是在宋元以后才成为必读书。 D.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废,明清时仅存该科。(√) 点拨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主要考经学和时务策。因为进士科是常科,录取最少,考取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清时期在各省省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点拨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经科考合格者,均可应试。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B.明清时期各省举人所参加的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点拨 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C.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点拨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D.“三曹”是汉魏之际(建安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并称。“三曹”中曹植的艺术成就最高。(√) 点拨 “三曹”以其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影响和左右着当时的文坛。他们向乐府民歌学习,打破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使诗歌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 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点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B.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 点拨 “既望”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 C.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点拨 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D.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 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点拨 古代计算时辰、时刻主要是依据木表和滴漏。木表又叫“圭表”,即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个标杆,根据太阳的投影确定时刻。滴漏适用于夜间计时,用壶盛水,壶底有孔,壶中有一标杆,上有刻度,随着漏壶滴水,水位下降,即可以水位刻度计时。 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 点拨 会试后再行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B.古人认为恒星相互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就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选择了黄道和赤道,即地球上的“赤道”作为标志。(×) 点拨 这里的“赤道”不是指地球上的赤道,而是指天赤道。 C.古代文章中的“江河”多专指长江、黄河。(√) 点拨 如《史记·鸿门宴》中的“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此句中的“河”即专指黄河。 D.“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点拨 如《夏日绝句》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关内,指山海关以西地区,四川康定以东地区,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点拨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多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B.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四关之中取名为“关中”。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点拨 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故关中也称“三秦”。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C.“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点拨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D.秦汉前古代越族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点拨 如《过秦论》中的“南取百越之地”。 1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点拨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点拨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C.“塞外”又名塞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等地。(√) 点拨 塞,指要塞,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所以“塞北”即指万里长城以北,也称“塞外”。其中塞有边界之意,意指历史上汉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分界线。不同时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样。 D.“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点拨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指此。 1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少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部。汉宣帝许后葬于鸿固原,因其陵小于汉宣帝的杜陵,故称“少陵”。(√) 点拨 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于陵西,并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B.“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千米。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点拨 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和唐朝等均定都于长安。 C.“年”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夏商时期产生夏历,夏历把月亮的圆缺周期称为“月”,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 点拨 中国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两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 D.“二十四,扫房子”,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点拨 过年的习俗还有祭灶、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等。 1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宵节,为每年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求好的收成。(√) 点拨 元宵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佛事活动,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活动,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另一种是道教活动,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把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把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此三者合称“三元”。人们在正月十五日用燃灯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 B.《楚辞》是一部屈原所作的诗歌总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此,屈原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鼻祖。(×) 点拨 西汉时,《楚辞》由刘向编辑而成,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也收集了楚人宋玉和汉代的作品。作品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多采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抒情色彩鲜明浓郁。 C.诗歌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文学体裁。凡诗都要讲究格律,即在诗篇中对句数、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点拨 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以“歌”“行”“吟”为载体的古诗,也称“古风”。古体诗是唐代格律诗产生之前的诗歌,主要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及汉魏六朝诗歌。每句有几个字即称几言古诗,这种诗不大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初唐之后的近体诗的创作要求才有严格的限制。 D.清明节除了祭扫外,还有“插柳”的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春季妇女戴柳,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留恋。(√) 点拨 清明还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等习俗。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 15.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秋”,顾名思义,就是时值秋季的正中,指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晚上,月圆桂香,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祭月。(√) 点拨 中秋拜月、吃月饼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祖先或身处远方亲人们的思念,感念天地对丰收的恩典和对生命的养育之恩。 B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点拨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汉朝时期,民间广泛流行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唐朝时期,重阳节作为“三令节”之一被官方正式确定下来;明朝时期,每逢九九重阳,皇帝也开始加入登高览胜的行列;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更为丰富多彩,有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C.《乐府诗集》是第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词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点拨 “乐府”是由官府名称变成的诗体名称,是继《诗经》之后的一部诗歌总结。“乐府”原来是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主要负责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其内容一部分是由文人专门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 D.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的史书叫“正史”。(√) 点拨 正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大部分是官修的。其他还有私史和野史。 1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翔实的编年体史书,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点拨 《左传》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也记叙了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和言论。同时,《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善于用简笔勾勒战争场面,生动畅达。 B.《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点拨 《国语》记载了上至周穆王,下迄鲁悼公的514年间的历史。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史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典籍,也是我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 点拨 《史记》中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的影响。《史记》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 D.“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陶渊明的并称。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不同,但都表达出了对当时的恐怖政治和绮靡之风的不满。(×) 点拨 七人中没有陶渊明,应是刘伶。《魏氏春秋》中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政治上,由于竹林七贤不与司马氏朝廷合作,最后分崩离析。先是嵇康被杀,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向秀投靠司马朝廷,刘伶佯狂放浪,阮咸遭贬,自此各散东西。 17.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汉书》《后汉书》《史记》《三国志》是我国早起的纪传体断代史,并称为“前四史”,是研究西汉历史的基本文献。(×) 点拨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的先河,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史记》是通史,不是断代史。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点拨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点拨 《诗经》以其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先河。 D .“风”和“骚”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是《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的并称。(√) 点拨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是我国古人对诗歌甄选的最高标准,故以“风骚”并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