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9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三讲论证分析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9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三讲论证分析题含解析

课时跟踪练2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至传统山水画和文人画的迭变,近至20世纪中国画的时代变革,中国画一直在“守”与“变”中实现着形式更新、审美衍变;无数中国画大家也在对“守”与“变”的不断探索中成就独具个性的绘画面貌、谱写时代高峰。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同样需要在“守”与“变”中开拓新境、绘就时代新风。‎ ‎“守”,是要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国画也不例外。继承传统,一方面要深刻体悟中国画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如“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宋代郭熙在《山水训》中有言,“山水,大物也”,一个“大”字,便道出山水画所营造的精神要义,即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作者的精神追求,以大道为终极取向,同时辉映时代气象。正如北宋国力富强,收复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国家方略,所以北宋山水画也多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而南宋偏安一隅,山水画也从“大山大水”变成气象萧疏的“边角山水”。所以,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将中国画传承问题提升到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来看待,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并遵循中国画自身的发展逻辑。中国画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其笔墨法度皆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特定审美意蕴的彰显。就像中国画最高的成就是“写意”,其中既包含“写”的审美性,也包含“意”在形式上所体现出的特定审美意境,二者相辅相成。因此,中国画创新要守住其笔墨法度与核心内涵,不能仅从形式上追求创新。现在一些画家为了求变,使用宣纸、毛笔、水墨等中国画工具,但实际上画出来的是水彩、素描的样子,不能展现中国画真正的魅力。‎ 真正意义上的求“变”,是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要面向时代、面向生活。这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让“笔墨当随时代”,表现时代审美和时代精神;一是要以高蹈的视野看世界,取各国艺术精髓并将其化为己有。这都要求创作者要有广博的学识、独立的艺术观而不随波逐流。林风眠的中西融合之道、张大千的“泼彩”山水,都为中国画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径,既有借鉴外来艺术形式和观念所呈现出的现代性审美,又有立足中国画传统的核心要义进行的创新转化,最终于笔墨法度中成就新的精神气象。中国画创作者应该在“守”与“变”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以“蓬勃、正大、刚健、醇雅”的精神追求,展现新时代的审美风范。中国画的“守”与“变”,保持着中国画特有的轨迹、精神和面貌,也包含着对当代审美的追求,指导着中国画发展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洪潮《中国画的“守”与“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主要指守住文化传统、精神传统,对提升文化自信、光大中华文化意义重大。‎ B.中国绘画贯穿着“守”与“变”,在不断地探索中造就了独特的风格,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6 -‎ C.中国画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即既要表现精神追求,又要在笔墨法度中彰显审美意蕴。‎ D.“变”主要指中国绘画要融入时代精神、借鉴外来艺术,进而进行艺术创新转化。‎ 解析:C项,应是“既要在笔墨法度中彰显审美意蕴,又要表现精神追求”。‎ 答案:C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了例证法,举反例以突出只有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才能展现中国画的魅力。‎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以突出中国画有着自身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 C.围绕“守”与“变”,文章阐发了内涵,提出了做法,探索了新时代中国画的发展道路。‎ D.文章论证求“变”时,先从两方面阐明含义,然后论述两方面关系,再举例论证。‎ 解析:文章并未论述两方面关系。‎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宋山水画变得气象萧疏,境界狭小,折射出南宋国土沦丧、国力衰弱的社会现实。‎ B.“一花一世界”所包含的博大、“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构成了中国画的文化特质。‎ C.当代画家机械求变,虽然使用中国的画具,但失去了中国画的神韵,不可能取得成就。‎ D.中国画家只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文化基因,就能用笔墨“为祖国山河立传”。‎ 解析:B项“构成”错,以偏概全。C项范围扩大,应为“一些画家”,“不可能取得成就”过于绝对。D项应为必要条件。‎ 答案: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古代的法典蕴含着重德礼、慎刑罚,遵伦常、讲忠孝,重和谐、求和睦的民族精神。由此,思想家提出“明刑”(彰明刑罚)可以“弼教”(辅助教育),也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使民知法既可以远离犯罪,又可以借法保护其自身的权益。正是由于法具有止恶劝善的功能,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此守法者如沐春风,违法者如履薄冰。‎ 历史上,明刑弼教的内容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变化。汉儒传承了以礼乐主宰刑罚的传统,确立了德主刑辅的指导原则,即朝廷以道德感动民众,刑法只作为辅助手段。例如,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之说,大力宣传“大德小刑”,以德化民教民,使民不敢为非、不触法禁。唐代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便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阐明了教化为先、刑焉其后,明刑弼教的真谏。韩愈也曾经说过:“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 6 -‎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明太祖还有意识地对某些案件重法又重情,借以表达明刑弼教之意。例如,“有子犯法,父贿求免者,御史欲并论父。太祖曰:‘子论死,父救之,情也。但论其子,赦其父。’”清代在承袭明代的立法思想的同时,对政刑与礼教的目的做了经典阐述,并指出立法的精义在于“明刑弼教”。《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开宗明义:“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匡之直之而刑生焉。”‎ 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明礼导民,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一个传统。它产生于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是人本主义的具体体现。认真贯彻实施则国兴,慢而废弃则国亡,这是一条历史规律。“以德化民”的“化”与“明刑弼教”的“教”二者具有相通性,目的都在于“导民向善”,使民远离犯罪。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是互相连接、互补互用的,是国家治理不可忽视的二柄。法与德的结合减少了法律的滥用,柔化了法条严酷的外貌,便于民众接受。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遏制了犯罪的动机,有利于避免法繁刑酷的虐政。德法互补互用,使道德法律化,遵守法律的义务和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相一致,既止恶,而又劝善,使“明刑弼教”的“教”落到了实处。同时,德法互补又使法律道德化,使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节选自张晋藩《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心》,有删改)‎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彰明刑罚、辅助教育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人民了解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B.儿子被判死刑,父亲行贿求情,最后判子赦父,这一事例体现出明太祖重法律又重伦理的情怀。‎ C.“明刑弼教”的“教”与“以德化民”的“化”之间存在相通性,目的都是使百姓“向善”。‎ D.以德化民与以法治国互补互用,能止恶劝善,可以使法律道德化并使其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解析:“使人民了解教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分析错误,“教育”与原文所说“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内容不符,原文没有说教育,而是说法律。‎ 答案:A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不同时代的事例,论证了“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治理的传统。‎ - 6 -‎ B.文章以董仲舒大力宣传“大德小刑”的事例来论证汉代儒家德主刑辅的主张。‎ C.文中用韩愈言论、朱元璋修订法律等材料,论证教化先行、刑罚居后的观点。‎ D.文章从以德化民、以法治国、德法互补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古代在治国上的特点。‎ 解析:C项结合原文看,韩愈的言论论证的是“唐代教化先行而刑罚居后”,朱元璋修订《大诰》和《大明律》两个论据是用来论证“明朝严刑治国同时德化天下”。‎ 答案:C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法律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这对违法者具有约束力的同时,对百姓也有教化作用。‎ B.清代的立法思想承袭于明代,《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就明确地阐释了政刑与礼教的关系。‎ C.中国古代国家治理过程中,认真贯彻实施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明刑弼教传统,国家方会兴盛。‎ D.为了减少法律的滥用、柔化法条严酷的外貌、遏制犯罪的动机等,必须以德化民,使民心向善。‎ 解析:D项断章取义,以部分代整体。“必须以德化民”不够全面,结合原文,应该是“以法治国与以德化民相结合”。‎ 答案: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它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从夏代的宫殿遗址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就已经呈现出一种封闭庭院的面貌。在夏代至商代早期这种形式就开始走向定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到皇家宫殿、寺庙,小至百姓住宅,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形式结构,蛰伏着封建儒家思想的灵魂。而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根基在于“礼”。“礼者,天地之序也。”儒家不但强调礼,而且重视“乐”,主张“礼乐”并举。体现在建筑上,“礼乐”秩序要求建筑空间寄寓伦理,利用差序格局来分尊卑关系,方位上讲究主从关系。建筑围合的“院”是“乐”的艺术升华。这里,建筑是“礼”,庭院是“乐”,二者相得益彰。‎ 合院作为集合体,对内是封闭的、凝聚的,对外是排斥的、抗拒的。人们对外界的流动性降到最低,而这种以院落为中心组合起来的建筑满足了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并且分区明确,就仿佛是一个微型的宇宙,万事俱备,伦理有序。传统院落式建筑符合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惯。因此,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是这种传统的居住习惯与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 6 -‎ 行为心理学表明,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范围内进行限定是一种心理需求。中国传统合院建筑是以高墙围合起的建筑空间,与外界隔绝,阻断了外界的喧嚣,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私密、休憩、愉快、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能够提供明确、稳定的空间环境,给人心理以充分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所以说,它不仅是人们组织生活起居的核心空间,也成为人们在居住空间内与天与自然对话的场所。‎ 虽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由房屋或围墙围合而造成了封闭性,但这只是一种在形式上的现象,实际上这种围合反而增加了院落建筑内部的许多情趣。“院”作为一种过渡,在人的思想内核中,是一处独立的冥想、思考的空间。当人们回到家,所有的心情和感受,在“院”中获得沉淀和洗礼。‎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居住环境和方式的变化,邻里之间、亲人之间变得越来越陌生,同住一幢楼不相识,门对门之间不说话,父子在家中也是各做各的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所以现代人们都希望通过建筑环境的改变来唤回昔日和睦的邻里关系和家庭关系,拥有一栋有院落的房子,的确是一件让人着迷的事情。‎ 然而,仅仅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形式的模仿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真正的需求,“院”的营造蕴涵着中国传统的美学智慧,它通过空间的外化形式,传递着一代代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情感。正是这种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精神需求,现代越来越多人才表现出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渴望。那么如何立足传统,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形式新建筑,仍将是未来建筑或室内设计师共同努力的方向。‎ ‎(选自《浅析中国传统建筑院落的意蕴》,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院落在夏代已经初具雏形,一直到明清中国各类建筑大多采用这种几乎唯一的形式。‎ B.院落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精神内核,是能够给人安全感和领域感的空间形态。‎ C.合院作为集合体,像一个小宇宙,万事俱备,能满足一个家族共居生活的功能需求。‎ D.中国传统合院建筑能够营造出一种舒适私密的生活环境,很好地阻隔了外界的喧嚣。‎ 解析:A项,“各类建筑”范围扩大。‎ 答案:A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文章从院落的文化、现代意蕴及人的心理需求等角度进行论述。‎ B.作者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建筑和院落分别喻为“礼”与“乐”,并论证了二者关系。‎ C.文章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证明:院落作为能让人独立冥想、思考的空间,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D - 6 -‎ ‎.作者用对比的方式,指出现代居住环境的弊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建筑院落难以割舍的情感。‎ 解析:B项,不是“比喻论证”。‎ 答案:B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居住环境使人与人之间日趋疏远,“院落”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精神向往。‎ B.中国传统建筑院落,是一个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的有效载体。‎ C.院落建筑对内凝聚对外排斥,因此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 D.现代人对“院”的渴望,让融传统和现代气息为一体的新建筑形式的出现成为可能。‎ 解析:C项,形成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的原因还有“传统的居住习惯”。‎ 答案:C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