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二)数学试题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8月线上考试(二)数学试题答案

答案第 1页,总 12页 数学线上测试(二)参考答案 1.C【解析】 由 , ,a b cR ,且 a b ,则 0a b  , 对于 A 中,由 ( ) ( ) 2a c b c a b c      ,其中 ( ) 2a b c  不一定大于 0,所以不一定成立; 对于 B 中,由 ( )ac bc a b c    , 当 0c  时,可得 ( ) 0a b c   ,此时 ac bc ,所以 B 不一定成立; 对于 C 中,因为 20, 0a b c   ,可得 2( ) 0a b c  ,所以 C 一定成立; 对于 D 中,当 2c  0 时,可得 2 0c a b  ,所以 D 不一定成立. 故选:C. 2.A【解析】 8 1 1x y     8 1 16 162 2 10 10 2 18y x y xx y x y x y x y x y 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16y x x y  ,即 12x  , 3y  时, 2x y 取得最小值18故选 A 3.D【解析】因为 na 等比数列,且 3 11 74 ,a a a 2 7 74 0a a   ,解得 7 4a  , 数列 nb 是等差数列,则 3 11 7 72 2 8b b b a    ,故选:D. 4.A【解析】根据三视图,画出多面体立体图形, 1 4D D 上的点在正视图中都对应点 M,直线 3 4B C 上的点在俯视图中对应的点为 N, ∴在正视图中对应 M ,在俯视图中对应 N 的点是 4D ,线段 3 4D D ,上的所有点在侧试图中都对应 E ,∴点 答案第 2页,总 12页 4D 在侧视图中对应的点为 E . 故选:A 5.D【解析】 圆的方程可化为   2 21 1 4x y    ,点 M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2 2 2 1 1 2 5 2 2 1 d       ,所以直线l 与 圆相离. 依圆的知识可知,四点 , , ,A P B M 四点共圆,且 AB MP ,所以 14 4 42PAMPM AB S PA AM PA       ,而 2 4PA MP  , 当直线 MP l 时, min 5MP  , min 1PA  ,此时 PM AB 最小. ∴  1: 1 12MP y x   即 1 1 2 2y x  ,由 1 1 2 2 2 2 0 y x x y        解得, 1 0 x y     . 所以以 M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   1 1 1 0x x y y     ,即 2 2 1 0x y y    , 两圆的方程相减可得: 2 1 0x y   ,即为直线 AB 的方程. 故选:D. 6.A【解析】 ∵ b c ,∴ B C , 又 °60C  , ∴ °B 60 ,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sin b CB c   2sin 60 2 26   ∴B=45°. 故选:A 7.A【解析】 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 答案第 3页,总 12页 则: 1C E  (1, 1, 1)   设平面 1 1B D C 的法向量为 n ( , , )x y z 则 1 11 0 0 n B D n B C        可得: 0 2 0 x y x z       取 n (2, 2, 1)   则 1,cos n C E  = 1 1 n C E n C E   5 5 3 93 3    设直线 1C E 与平面 1 1B D C 的夹角为 则 5 3 9sin  , 2 61 sin 9cos    . 故选:A. 8.B【解析】 因为方程  21 3 2y x    所以 1 0y   ,所以 1y  或 1y   将原式变形可得   222 1 3x y    所以曲线为两个半圆,半径为 3 所以曲线的长度为 2 3 2 3C     故选:B 9.C【解析】 答案第 4页,总 12页 设球 O 的半径为 R ,则 24 16R  ,解得: 2R  . 设 ABC 外接圆半径为 r ,边长为 a , ABC 是面积为 9 3 4 的等边三角形, 21 3 9 3 2 2 4a   ,解得: 3a  , 2 22 2 99 33 4 3 4 ar a        , 球心O 到平面 ABC 的距离 2 2 4 3 1d R r     . 故选:C. 10.C【解析】 在等式 m n m na a a  中,令 1m  ,可得 1 1 2n n na a a a   , 1 2n n a a   , 所以,数列 na 是以 2 为首项,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 12 2 2n n na    ,         10 1 10 1 1 10 5 10 1 2 10 1 2 2 1 2 2 2 1 2 2 11 2 1 2 k k k k k k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2 2k  ,则 1 5k   ,解得 4k  . 故选:C. 11.B【解析】 如图,设 SC 的中点为O , AB 的中点为 D ,连接OA,OB , OD . 因为 4ASC BSC     , AC AS , BC BS , 所以 90SAC SBC    , 答案第 5页,总 12页 所以 OA OB OC OS   .所以O 为棱锥 S ABC 外接球的球心,设半径为 R , 又 OD AB ,且 10AB = , 所以 10 2AD DB  , 2 5 2OD R  , 则 21 1 10 252 2OABS AB OD R     . 又由 SC OA , SC OB 且OA OB O 可证 SC 平面 OAB , 所以 21 1 1510 25 23 2 3A SBCV R R      ,解得 3R  .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  34 3 4 33V     . 故选:B. 12.B【解析】 法一:如图,由已知可设 2F B n ,则 2 12 , 3AF n BF AB n   ,由椭圆的定义有 1 2 1 22 4 , 2 2a BF BF n AF a AF n       .在 1AF B△ 中,由余弦定理推论得 2 2 2 1 4 9 9 1cos 2 2 3 3 n n nF AB n n      .在 1 2A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14 4 2 2 2 43n n n n      ,解得 3 2n  . 2 2 22 4 2 3 , 3 , 3 1 2 ,a n a b a c           所求椭圆方程为 2 2 13 2 x y  ,故选 B. 法二:由已知可设 2F B n ,则 2 12 , 3AF n BF AB n   ,由椭圆的定义有 1 2 1 22 4 , 2 2a BF BF n AF a AF n       .在 1 2AF F△ 和 1 2BF F△ 中,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1 2 2 2 1 4 4 2 2 2 cos 4 , 4 2 2 cos 9 n n AF F n n n BF F n                 ,又 2 1 2 1,AF F BF F  互补, 2 1 2 1cos cos 0AF F BF F     , 两式消去 2 1 2 1cos cosAF F BF F , ,得 2 23 6 11n n  ,解得 3 2n  . 2 2 22 4 2 3 , 3 , 3 1 2 ,a n a b a c           所求椭圆方程为 2 2 13 2 x y  ,故选 B. 答案第 6页,总 12页 13.1【解析】 绘制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目标函数 7z x y  即: 1 1 7 7y x z   , 其中 z 取得最大值时,其几何意义表示直线系在 y 轴上的截距最大, 据此结合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知目标函数在点 A 处取得最大值, 联立直线方程: 2 2 0 1 0 x y x y        ,可得点 A 的坐标为: ( )1,0A , 据此可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 max 1 7 0 1z     . 故答案为:1. 14. 2 3 【解析】  60A   , 3a  , 3 2 3sin sin sin sin 60 b c a B C A     ,  ( )2 3 si 2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 3n A B Ca b c A B C A B C + ++ + = =+ + + + . 故答案为: 2 3 . 15. 3 2 【解析】 答案第 7页,总 12页 根据椭圆的定义: 2 2 3PF a  在焦点三角形 1 2PF F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2 2 2 1 2 1 2 1 2 4 2 PF PF ccos F PF PF PF    , 代值可得: 2 24 4 18 27c a a   由 2 24c b  代入可得  24 4 4 4 18 2 27b      2 9 4b  ,即可得 3 2b  . 故答案为: 3 2 . 16. 2 7 3 【解析】 根据题意,连接 AC,BD,记其交点为 O,取 PC 上一点为 M,连接 MB,MD,作图如下: 若满足题意 DQ AC ,又 AC BD ,故 AC  平面 DBQ, 则点 Q 只要在平面 DBQ 与平面 PBC 的交线上即可. 假设如图所示:平面 DBM 与平面 DBQ 是同一个平面, 则 Q 点的轨迹就是线段 BM. 根据假设,此时直线 AC  平面 DBM,则 AC MO . 故三角形 MOC 为直角三角形. 因为三角形 PAD 是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BAD 也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第 8页,总 12页 故 AD PB ,又因为 BC//AD,故 BC  PB, 故三角形 PBC 为直角三角形,故 2 2 10PC PB BC   故在三角形 PAC 中, 2, 2 3, 10PA AC PC   由余弦定理可得: 10 12 4 3 30 202 10 2 3 cos PCA      故在直角三角形 MOC 中, 2 10 3 OCMC cos PCA   在直角三角形 PBC 中, BCcos PCB PC   = 2 10 510  在三角形 BCM 中: 2 2 2 282 9BM BC CM BC CM cos PCB        故可得: 2 7 3BM  . 故答案为 2 7 3 . 17.(1) an=2n-20;(2) n=9 或 n=10 时,Sn 取得最小值-90. 【解析】 (1)设公差为 d,由题意可得 1 1 3 12{ 7 4 a d a d       ,解得 1 18{ 2 a d    , 故可得 an=a1+(n-1)d=2n-20 (2)由(1)可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2n-20, 令 an=2n-20≥0,解得 n≥10, 故数列{an}的前 9 项均为负值,第 10 项为 0,从第 11 项开始全为正数, 故当 n=9 或 n=10 时,Sn 取得最小值, 故 S9=S10=10a1+10 9 2  d=-180+90=-90. 答案第 9页,总 12页 18.(1) 4 2 10 ;(2) 3 4 . 【解析】 (1)因为 1 3sin 2 32 4ABCS bc A bc  △ ,所以 8bc  ,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2 22 cosa b c bc A b c bc      ,所以 2 2 3b c a bc   , 又 4a  , 8bc  ,所以 2 40b c  ,即 2 10b c  ,故 ABC 的周长为 4 2 10 ;…………4 分 (2)由正弦定理得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 所以 2 2 sinsin sin bc AB C a   ,又 1 sin 2 32ABCS bc A  , 4a  , 所以 3sin 3sin sin 4 4 AB C   . 当sin 1A  时, 2A  ,此时 2 2 2 16b c a   , 4 3bc  , 即 2 3b  , 2c  ;或 2b  , 2 3c  . 故 2A  时,sin sinB C 取得最大值 3 4 .…………………………………………………8 分 19.(1)证明见解析(2) 3 【解析】 (1) PB  平面 ABC , AC  平面 ABC PB AC  取 PC 的中点为 D ,连接 BD ,PB BC BD PC   又 平面 PAC  平面 PBC ,平面 PAC  平面 PBC PC , BD  平面 PBC BD  平面 PAC 答案第 10页,总 12页 又 AC  平面 PAC BD AC  PB BD B  , ,PB BD  平面 PBC AC  平面 PBC ……………………………………………………4 分 (2)设 AC a ,由(1)知, AC  平面 PBC , BC 平面 PBC , AC BC  如图,分别以 ,CA CB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过点C 作 z 轴,且平行于 PB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易得 (0,0,0), ( ,0,0), (0,2,0), (0,2,2), (0,1,1)C A a B P D 平面 PAC 的法向量为 (0,1, 1)DB   设平面 PAB 的法向量为 ( , , ), (0,0,2), ( , 2,0)m x y z BP BA a     0, 2 0 2 ,1,02 0,0 m BP z max y am BA                    2 1 10cos , 1042 1 DB m a          解得 2 1a  ,即 1a  从而得出 5AB  ,在 Rt PBA 中, 2 2 3PA PB BA   线段 PA 的长为 3 …………………………………………………………………………10 分 20.(1) 2 2 14 3 x y  ;(2)证明见详解. 【解析】(1)设 TMN 的周长为l ,则由 3S r ,得 1 32 lr r ,即 6l  所以 4TM TN  ,即T 在以 ,M N 为焦点,以 4 为长轴长的椭圆上. 答案第 11页,总 12页 设该椭圆方程为 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则 2 22, 1 3a b a    . 所以点T 的轨迹W 的方程为 2 2 14 3 x y  .…………………………………………………4 分 (2)证明:设      1 1 2 24, , , , ,P t E x y F x y 则直线 PB 的方程为  26 ty x      2 2 2 2 2 2 14 3 27 4 4 108 0 26 x y t x t x t ty x             , 2 2 1 12 2 4 108 54 22 27 27 t tx xt t         2 1 1 2 2 54 2 182 26 6 27 27 t t t ty x t t          , 即 2 2 2 54 2 18,27 27 t tE t t       直线 PC 的方程为  22 ty x      2 2 2 2 2 2 14 3 3 4 4 12 0 22 x y t x t x t ty x             , 2 2 2 22 2 4 12 2 62 3 3 t tx xt t        2 2 2 2 2 2 6 62 22 2 3 3 t t t ty x t t           , 答案第 12页,总 12页 即 2 2 2 2 6 6,3 3 t tF t t        设直线 EF 与 x 轴交点为  ,0K m ,则 ,KE KF   共线. 又 KE  2 2 2 54 2 18,27 27 t tmt t       2 2 2 2 6 6,3 3 tKF mt t         则 2 2 2 2 2 2 6 18 3 54 2 7 27 2 6 2 3 t t mt t t tt tm                  化简得 1.m  所以直线 EF 经过定点 1,0 …………………………………………………………………1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