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营(34分)‎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3分)‎ 参差(chāi cī)   正(zhēnɡ zhènɡ)月 三更(ɡēnɡ ɡènɡ)‎ 明晃(huǎnɡ huànɡ)晃 供(ɡōnɡ ɡònɡ)品 水浒传(zhuàn chuán)‎ ‎2.读拼音,写词语。(8分)‎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2分)‎ ‎(1)饱经风霜(  ) ①吃饱   ②充分 ③满足 ‎(2)张冠李戴(  ) ①名列第一 ②帽子 ③形状像帽子的东西 ‎4.选词填空。(5分)‎ ‎(1)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话很(    ),不容易懂。‎ ‎(2)这件事给我留下了(    )的印象。‎ ‎(3)(    )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我(    )‎ ‎ 8 / 8‎ 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了书店的门。‎ ‎(5)老师为了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  )他们。‎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 ‎(6分)‎ 一(  )无际  无(  )无尽    北风(  )号 恍然大(  ) (  )(  )吞枣 (  )(  )大笑 ‎(1)听了他讲的故事,我忍不住(      )。‎ ‎(2)经过老师的指点,刚才还一头雾水的我现在(      )。‎ ‎(3)(      ),一个拉黄包车的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4)闰土的心里有(      )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6.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6分)‎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2)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 ‎(3)“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调整语序,不改变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心里有很多“希奇”事,这让我很羡慕。(改为反问句)‎ ‎ 8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伯父得到很多人的爱戴。(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9分)‎ ‎8.根据语境,补充名言警句。(7分)‎ ‎(1)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说:“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启发我们要勇于开拓。‎ ‎(2)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要记住鲁迅先生在《学界的三魂》里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才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告诉我们:“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9.鲁迅先生逝世后,友人撰写了这样一副挽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这副挽联中巧妙地嵌入了鲁迅的两部小说集的名称,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分)‎ 三、课本直通车(11分)‎ ‎10.回顾课本内容填空。‎ ‎(1)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 8‎ ‎(2)《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__,课文中作者通过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件事,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形象。‎ ‎(3)“好的故事”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一个__________。‎ 四、阅读检阅台(21分)‎ ‎(一)‎ 上海××小学六年级(一)班的王新(12岁)在学习了本单元课文后很想去参观鲁迅的故居,他买了一张车票,请你阅读完车票的正反面后完成后面的判断。(5分)‎ 11.王新是从上海虹桥站前往绍兴北站,发车时间是2019年12月28日14点45分。(  )‎ ‎12.王新携带的行李箱长60厘米,宽45厘米,高30厘米,重12千克,他不需要办理托运。(  )‎ ‎ 8 / 8‎ ‎13.王新如果中途下车,未乘区间失效。(  )‎ ‎14.如果时间来不及,王新可以凭票及身份证复印件进站。(  )‎ ‎15.车站在开车前提前停止检票,所以王新要提前至指定场所 候车。(  )‎ ‎(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6.鲁迅先生是在____________的时候开始工作,写文章的。(2分)‎ ‎17.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为什么总是吩咐海婴“轻一点走”?‎ ‎(3分)‎ ‎ 8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4分)‎ ‎(1)“整整齐齐”“压”“站”写出了鲁迅先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写作习惯,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状态。(  )‎ ‎(2)保姆的语言,从侧面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忘我的工作精神。(  )‎ ‎(3)一般来说,早上比较安静,鲁迅先生习惯这个时候工作。(  )‎ ‎(4)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工作投入,废寝忘食。(  )‎ ‎19.仿写。(4分)‎ 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20.选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3分)‎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21.题目:____________,留在记忆深处 写一篇写人的文章,先补充文题,再进行写作,写出人物的 特点。‎ ‎ 8 / 8‎ 第八单元达标检测卷 ‎2.刺猬 伶俐 厨房 逃窜 骤然 瞬间 投掷 瘦削 ‎3.(1)② (2)②‎ ‎4.(1)深奥 (2)深刻 (3)孝敬 (4)恭敬 (5)尊敬 ‎5.望 穷 怒 悟 囫 囵 哈 哈 ‎(1)哈哈大笑 ‎(2)恍然大悟 ‎(3)北风怒号 ‎(4)无穷无尽 ‎6.(1)外貌描写 ‎(2)心理描写 ‎(3)语言描写 ‎7.(1)我现在记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2)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3)闰土心里有很多“希奇”事,这怎能不让我羡慕呢?‎ ‎(4)因为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伯父得到很多人的爱戴。‎ 二、8.(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2)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中国才有真进步 ‎(3)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 8 / 8‎ ‎9.《呐喊》 《彷徨》‎ 三、10.(1)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故乡》 雪地捕鸟 看瓜刺猹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见多识广、活泼可爱 ‎(3)美丽 幽雅 有趣 梦境 四、(一)11.√ 12.× 13.√ 14.× 15.√‎ ‎(二)16.别人睡觉 ‎ ‎17.她担心吵醒鲁迅先生。‎ ‎18.(1)√ (2)√ (3)× (4)√‎ ‎19.示例:街上行人开始走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子 ‎20.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和爱戴 五、21.思路点拨:写人,首先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因为了解,所以有话可写,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其次,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通过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绝对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写人关键要写出这个人最鲜明的、最与众不同的特点。 例文略。‎ ‎ 8 /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