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南昌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宋意婷 审题人:孙诗苑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大同”之世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 实行血缘政治 B. 王权高度集中 C. 国家统一安定 D. 违背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选项符合题意,根据“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推断“小康”之世有着很强的血缘政治色彩;B选项不符合材料,根据材料推断“小康”之世应该为三代时期(夏商西周),此时政治的特点是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选项不符合材料,因为我们已经推断此时应为三代时期,此时推行分封制度,地方权力较大尤其是东周时期战争不断,故推知尚未实现统一安定;D选项表述错误,夏商西周的血缘政治取代原始社会的政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特点是“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贵族分封制趋于瓦解,故C 项正确。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的制度,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周王室名存实亡是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故排除BD项。‎ 点睛: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官僚性质的家臣” “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明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情况下出现的乱象,不符合分封制的要求,得出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的结论。‎ ‎3.战国时期,庄子说“人勿胜天”,而荀子不仅明确提出“人定胜天”,而且还指出“国家存亡皆与天无关,而是取决于人的做法”。这说明 A. 道家缺乏精神追求 B. 儒家具有人文理念 C. 儒道政治要求不同 D. 道家主张天人和谐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荀子肯定了人对自然规律的能动性和人对国家兴亡的决定性,这种对人的肯定性,体现了人文思想,B项正确。庄子是追求精神自由的,所以不缺乏精神追求,A项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道家政治要求,无法说明不同,C项错误;尽管道家思想中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材料信息体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D项错误。‎ ‎4.“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 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B. 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C. 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D.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汉魏六朝书法美学思想的发展受时代精神和哲学风尚的影响,呈现出自身的时代特色。儒家的“中庸”观、道家的“自然”观、佛家的“意境”说、玄学的“言意之辨”都对当时书家的书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正是这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使汉魏六朝的书法美学思想达到自觉和成熟的高度。所以在汉魏六朝书法成就空前,综合题目的四个选项,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AB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艺术成就·书法 ‎【名师点睛】书法:‎ 秦篆汉隶——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王羲之“书圣”《兰亭序》)——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 ‎5.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 A. 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B.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 D. 导致了世家大族势力的衰落 ‎【答案】B ‎【解析】‎ 依据题干“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说明魏晋时期的选官权力在地方,依据题干“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说明选官权力在中央,因此题干变化说明科举制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B项正确。ACD三项内容均与材料主旨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不符,应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需要掌握科举制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的分析理解。‎ ‎6.元朝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陆续撤离土司,改由有一定任期、期满调任的流官治理。这一变化(  )‎ A. 扩大了地方权力 B. 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导致地方政策变更频繁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可知元朝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土司长官,明朝改用流官治理,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地方的权力受到了削弱,故A项排除;改土归流的实施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而不是降低,故B项排除;改土归流加强了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改土归流中央进行统一管理,有利于地方政策的延续性,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紧扣变化,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改土归流”,即加强了中央集权。‎ ‎7.明代内阁大学士多数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这一阶衔上面,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由正五品升格到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格至正一品。清代内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 A. 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 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 C. 表明清代前期以文治国 D. 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内阁大学土的品秩较低,这是因为明代内阁虽然不是法定的机构,但是其是皇帝决策的辅佐人员,其可能出现威胁皇权的局面,故明代把内阁大学士的品秩压得较低,而清代随着军机处的设立,内阁成为一个单纯的办事机构,已不能威胁皇权,故清代提高了内阁大学土的品秩,内阁大学土品秩的变化折射出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B项;内阁位高权重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清代前期是以文治国,C错误。内阁大学土的变化并不能表明中央权力体系的完善,故排除D项。‎ ‎8.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 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 C. 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D. 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不符合史实,因为民族工业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此时为18‎ 世纪,故错误;B选项逻辑错误,是在妄自尊大心理的影响下,我们才有了上述的政策,因此B选项颠倒因果错误;C选项不符合史实,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虎门销烟而非闭关锁国政策;D选项符合史实,上述政策为闭关锁国,阻隔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限制了中国的市场开拓和资本积累,也阻隔了中外的科技联系,也让中国迟滞了近代化的进程。‎ ‎9.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 总督 巡抚 汉员 旗员 合计 汉员 旗员 合计 ‎1837年 ‎3‎ ‎7‎ ‎10‎ ‎12‎ ‎8‎ ‎20‎ ‎1864年 ‎7‎ ‎3‎ ‎10‎ ‎19‎ ‎0‎ ‎19‎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 C.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 D.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 ‎【答案】B ‎【解析】‎ 从表中可知,汉族官员增多,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启用了一大批汉族官员来镇压叛乱,即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故B正确;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殖民地涉及主权被破坏,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无法体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排除D。‎ ‎10.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A.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 迎合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C. 顺应世界潮流发展趋势 D. 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答案】A ‎【解析】‎ 从本题所规定的内容看出太平天国是要恢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是典型的小农意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太平天国具有小农意识,故A正确;此规定不能反映太平天国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也不是农民对土地需求的内容,排除B、D;太平天国要恢复小农经济,不符合世界近代化潮流,故C错误。‎ ‎11.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A. 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 B. 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C. 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 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 ‎【答案】C ‎【解析】‎ 与卢梭的思想不同,故A项错误;“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说明王韬没有认识到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的本质,即法在王上、议会是权力的中心,故BD错误;王韬认为“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体现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 ‎12.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 B. 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 D.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 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结束了清朝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而题干中的“新约”指的是《马关条约》,故A、B项排除;据题干中“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等信息可判断出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据此判断应该是《马关条约》,据所学可知《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项正确;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约》,故D项排除。‎ 点晴: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据材料信息“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判断“新约”,然后分析备选项即可。‎ ‎13.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 清末中央集权遭严重削弱 B. 东南督抚支持义和团运动 C. 清政府认可东南互保运动 D. 义和团运动缺乏社会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提到中央在“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但是地方却“立约互保”与列强和平相处,说明地方与中央的行动脱节,为此中央集权遭严重削弱;B选项不符合史实,东南督抚只是互保拒绝对抗列强,但并不支持义和团;C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根据材料中央在对抗列强,而东南互保却违背中央与列强和平相处,为此错误;D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的主旨在强调东南督抚的互保行动,并未强调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基础,故错误。‎ ‎14.辛亥革命期间,许多省份是以宣布独立的形式实现了“和平光复”,如1911年11月5日,在张謇等人推动下,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就以宣布“独立”的形式实现了“和平光复”。这反映了 A. 暴力革命受到极力排斥 B. 封建统治基础已瓦解 C. 革命派的力量不断壮大 D. 革命形势的发展迅速 ‎【答案】D ‎【解析】‎ 张誊是立宪派,程德全是旧官僚,他们也宣布“独立”和“光复”,说明一些非革命党人也加入到了革命潮流中,这是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和平光复说明清政府统治已失去各地的支持,但不能说明暴力革命不被接受,A项错误;封建统治基础是封建经济,因而不能说明封建经济的瓦解,B项错误;材料中的人物不属于革命派,因而不能说明革命派力量的壮大,但能说明革命形势的发展,C项错误。‎ ‎15.民国初年,教育部下令将各地孔庙学田归公,有人悲愤地质问“不谓今之毁孔者,……或罢其祀,或欲废其经,或欲拆其庙,或欲夺其产……是而可忍孰不可忍”,呼吁政府收回成命。这说明当时 A. 重建人们价值观的迫切性 B. 孔教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 C. 无政府主义思想日益盛行 D.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民国初年,有人不能接受“各地孔庙学田归公”,要求政府收回成命,说明解放思想、重建人们价值观的迫切性,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孔教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一些人不能接受民国打破传统思想的措施,无法体现无政府主义思想日益盛行,排除C;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两面性指革命性和妥协性,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资产阶级妥协性问题,排除D。‎ ‎16.下表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 时间 地点 企业 原因 ‎1868‎ 上海 耶松船厂 反对工头克扣工资 ‎1883‎ 上海 江南制造总局 反对延长劳动时间 ‎1912‎ 汉口 俄商砖茶厂 反对俄国策划外蒙“独立”‎ ‎1915‎ 上海、长沙 码头、日资企业 对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 ‎1916‎ 天津(北京等地工人支援)‎ 法资企业(各业工人组织“工团”领导斗争)‎ 反对法国强占天津老西开,扩大租界 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工人阶级逐渐成熟 B. 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C. 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D. 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 ‎【答案】A ‎【解析】‎ 从表格的内容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罢工的原因从最开始的自身工作的因素,逐渐转变为国家层面的政治因素。这一点体现出工人阶级的不断成熟,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不够准确,材料只体现出工人阶级的反抗;C选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这一点;D选项错误,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并指导工人阶级运动要在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之后,毛泽东说过“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与材料给出的时间不符。‎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首先从时间线上我们进行分析材料的主体——工人阶级,得出的是工人阶级成熟的结论。而从世界范围内,我们不能够准确得出某一具体信息,由此排除D选项。‎ ‎17.“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还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了两广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 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 B.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C. 国民党得到了英美国家支持 D. 军阀混战提供了发展契机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民党变得强大是因为国民党与苏联和中共的合作,得到苏联的财力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兴办黄埔军校,故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排除C,A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两广地区之后,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军阀混战,而是强调国民党的强大主要是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结合国共合作的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18.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 A. 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B. 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 C. 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 D.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 ‎【答案】B ‎【解析】‎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观点,和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盲目照搬苏联经验,坚持“城市中心论”的观点。题干中的引文就体现了城市中心论的观点,认为不要城市,共产党就不是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反对乡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历史实践证明,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因此,A、C错误,B正确;D与材料无关。‎ ‎19.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中国广大民众只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 A. 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 B. 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 C. 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 D. 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指的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用的游击战,罗斯福亲信的这段话正是对这种战术的一种肯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时间是1938年,此时并未进入相持阶段;B选项错误,罗斯福亲信赞扬的是战略战术并不是民族意识;D选项说法错误,没有弄清楚“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的真正内涵。‎ ‎20.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A. 知识即美德 B. 捍卫思想的自由 C. 认识你自己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苏格拉底自称一无所知,主张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知识即美德”“捍卫思想的自由”,排除AB;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排除D。‎ ‎21.雅典公民大会只能讨论由五百人议事会所提出的议案,任何人若在公民大会上提出与事先准备的议案无关的其他问题,都会受到严惩。但公民大会可以有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这是唯一可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这说明 A. 民主政治无制衡机制 B. 五百人议事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D. 公民大会的议事内容不可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公开指控叛国或谋反罪的临时提议是唯一可以在五百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讨论的议题,从而可知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有制衡机制,故 A 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故B项说法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公民大会可以讨论会议拟定议程之外的临时提议,故 D 项错误。‎ ‎22.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提到:专制制度压制人的自由,杜绝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途径。但是,他又认为,要改变这一现象,不应该依靠人民,而是要祈祷出现一位开明的君主。这说明伏尔泰 A. 认可当时英国式的代议制政体 B. 反对建立人民主权的理性王国 C. 契合中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D. 宣扬天赋人权的资产阶级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伏尔泰反对专制,提倡自由,祈祷出现开明君主,可知他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伏尔泰反对专制,提倡自由,支持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故 B 项错误;伏尔泰代表中上资产阶级的利益,故 C 项错误;D项宣扬天赋人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23.从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一些奴颜卑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单凭王室支持登上相位,用国王恩赐官职的润滑剂维持着行政机构的运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王违背《权利法案》中议会至上的原则 B. 英国行政权力脱离了议会监督 C. 英国近代政体中长期保留了传统政治色彩 D. 英国还没有建立责任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来看,英国政府在光荣革命到19世纪初这一段时间内,国王的权力依旧在政府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体现出近代体制中依然留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一些奴颜卑膝的“国王之友”和政治掮客,而不是国王直接参政;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议会的态度,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D选项错误,与材料反映内容相悖。‎ 点睛:在近代西方国家代议制过程中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这就势必造成封建势力参与在历史的发展中的挣扎,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度相抗衡,我们要清楚这一点。‎ ‎2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 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C. 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 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 ‎【答案】D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故AB错;材料只是“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 ‎,无法体现“成为社会共识”,排除C;从“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并要求学生论述”说明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和意识,故D正确。‎ ‎25.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推知德国 A. 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 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 C. 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 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不符合史实,此时正值德国进行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B选项符合材料,根据材料德国在政治方面很多职位仍由贵族把控,故保留了封建色彩,因此推知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C选项表述错误,材料德国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但是无法体现是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D选项不符合材料,因为材料主要是指普鲁士的政治特征,但是并未强调普鲁士和德意志德国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4道大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始终是由官学和私学交替兴盛、相辅相成的。后秦设立了第一个专门法律教育机构。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由于法律被视为众多维护君主专制工具中的一种,司法始终从属于行政。在学习者心目中,学以致用比探求真理更为重要,他们所追求的是对已有法律的全面了解和熟练运用,为日后的仕途打下知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习法者的这种功利追求制约了他们的学术追求和成就。在官学中,法律教育始终是传统的阐述式教育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对当朝律令进行讲读和解释,阐发案例,然后学生自己诵读、记忆,理解、意会。‎ ‎——摘编自吴秋红《论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特征》‎ 材料二 ‎ ‎ 受英国法律教育风格的影响,最初的美国法律教育是开业律师的一项增收的副业,因此美国最早的法律教育有很突出的非官方性。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院校式的法律教育成型。随着美国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政府领行的法律越来越多,专门研修法律就显得比较重要,长时间的学位制教育迅速发展。法律院校既有私立的,也有单靠政府资助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函授、夜校性质的。据统计,美国登记在册的法律专科院校有百七十余,每年的在校学生有四至五万人。法学院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自己编著的讲义教学,教师之间互不监督,平时没有什么往来,只对自己负责的课程质量负责。在课堂上,主要进行法律技能的训练,着重善于处理法律实际问题能力的人。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契约、民事侵权行为,不动产和人身所有权、托管权、商务法、破产法、公司法、税法、行业规则、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犯罪学、国际法等。‎ ‎——摘编自舒扬《浅论英美的法律教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与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相比,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美国近代法律教育有哪些新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特点:官学与私学的结合;与政治结合紧密;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目标功利性;教学方式单一; ‎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儒家思想的影响;科举考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影响 ‎ ‎(2)表现:办学主体更加多元;规模化办学;教学独立性强;课程内容丰富 ‎ 影响:有利于推动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美国培养了大批法律人才,推动了美国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民主制度;为其他国家法律教育起到示范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的法律教育,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归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难度稍大。‎ ‎(1)等一小问从材料“中国古代法律教育始终是由官学和私学交替兴盛、相辅相成的。后秦设立了第一个专门法律教育机构。……由于法律被视为众多维护君主专制工具中的一种,司法始终从属于行政。……他们所追求的是对已有法律的全面了解和熟练运用,为日后的仕途打下知识基础,……在官学中,法律教育始终是传统的阐述式教育方式……”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特点是官学与私学的结合;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与政治结合紧密;培养目标功利性;教学方式单一。 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特点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回答。‎ ‎(2)第一小问从材料“法律院校既有私立的,也有单靠政府资助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函授、夜校性质的。”可以得出美国近代法律教育的新表现是办学主体更加多元;‎ 从材料“据统计,美国登记在册的法律专科院校有百七十余,每年的在校学生有四至五万人。”可以得出规模化办学;从材料“法学院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自己编著的讲义教学,教师之间互不监督,平时没有什么往来,只对自己负责的课程质量负责。”可以得出教学独立性强;从材料“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契约、民事侵权行为,不动产和人身所有权、托管权、商务法、破产法、公司法、税法、行业规则、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犯罪学、国际法等。”可以得出课程内容丰富。对于美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影响可以从政治、教育、法律人才、法治建设、其他国家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睛:解决本题的几个关键:1、审设问,明确设问“特点”、“原因”、“表现”“影响”;2、阅读材料和提出关键信息,如材料一的关键词“官学和私学交替兴盛”、“司法始终从属于行政”等;3、联系所学知识,准确使用历史术语进行概括;4、分析原因和影响最好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教育、法治等角度分角度回答。‎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材料二 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作用:否定神学国家观念;阐释了新的国家观念,如国家社会契约,国家归属:人民主权,国家运行机制:三权分立,国家职能:保护人权;构建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两类国家政体。‎ ‎(2)相同之处:反对专制;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不同之处: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教会神学,而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 原因:中世纪欧洲宗教神学阻碍社会发展,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高,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甲午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通过学习西方转变国家观念,探索强国之路。‎ ‎【解析】‎ ‎ 第(1)问,“作用”,由材料信息“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得出否定神学国家观念、阐释了新的国家观念如社会契约“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得出国家归属,即人民主权;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家运行机制是三权分立;国家职能是保护人权;构建了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两类国家政体等。‎ 第(2)问,“相同之处”,由材料一信息“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和材料二“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得出都反对专制;都主张实行代议制民主。“不同之处”,由材料一信息“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和材料二信息“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得出欧洲的国家观念基于反教会神学,而中国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基于反对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侵略。“原因”,结合各自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角度分析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下表所示 时期 口号 ‎1840’s 师夷长技以制夷 ‎1890’s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业救国;扶清灭洋;变法自强 ‎1900’s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s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打倒孔家店 ‎1920’s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田地 ‎1930’s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1940’s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口号与标语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 论题: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论述:19世纪中期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进步国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在奋起抗争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兴起了启迪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并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实践;19世纪末面对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农民阶级掀起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以实业救国、变法图强和民主共和为旗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新高潮。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的侵略,同时又传播了新思想,启迪了民众的智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说救亡与启蒙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 示例二:‎ 论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 ‎【解析】‎ 材料中给出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可以看出中国近代过程中体现出的是侵略与反抗并存,中国人民在苦难中不断探索,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方面逐渐实现近代化。我们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具体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和具体史实来加以论证,做到言之有物即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刘宋王朝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纵观刘宋诸帝,自武帝以来的佛教政策主要表现为迎请礼遇著名僧尼、建寺造像、设立法会、延僧讲经、救令皇室子弟师友于僧尼、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等。刘宋王朝还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尤其是王朝建立者及以非正常方式获得皇位者,多借助佛教方面之预言、祥瑞及截言来为其政权作神圣性及合法性之论证,以此扬己之德、稳固政治。然而,刘宋帝王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主要表现为限制佛寺塔像之兴造、淘汰无行僧尼、设立僧官及防范僧尼干预军政事务等,正是这一系列措施使佛教之发展得到了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从而避免了其在北方因过度伪滥而遭遇法难的命运。‎ ‎——摘编自林飞飞《刘宋帝王与宗教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刘宋王朝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宋王朝佛教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基本态度:扶持并利用佛教;以佛教不侵犯王朝统治为原则,适时进行管制。背景:佛教兴盛;王朝更迭频繁;等等。‎ ‎(2)积极影响:促进佛教与政治结合,神化了皇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与崇佛邦国的往来和交流;对佛教进行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促进了佛教的兴盛与良性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刘宋王朝还借其神化皇权、护佑政治”可知刘宋扶持并利用佛教;根据“刘宋帝王对佛教并不是一味纵容,而是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知刘宋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进行管制。第二小问,由所学知识可知,其历史背景为政治上王朝更迭、皇权交替频繁;思想文化上佛教勃兴。‎ ‎(2)刘宋扶持并利用佛教有利于佛教与政治结合,神化了皇权,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以佛教不侵犯政治统治为原则,适时进行管制有利于对佛教较为有效之引导与管理,促进了佛教自身的良性健康发展;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有利于与崇佛邦国往来交流。以上政策,推动了佛教的兴盛。‎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