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 ‎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两者体现的共同趋势是( )‎ A. 国家走向统一 B. 贵族政治走向瓦解 ‎ C. 权力趋向集中 D.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取尧舜以来之弊政而一扫之。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也”。这一看法( )‎ A. 客观中肯,切中时弊 B. 背离事实,无端歪曲 C. 过于拔高,服务现实 D. 标新立异,创新史观 ‎3.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不久之后,俄国开始 “前行”。这次“前行”的起点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4.“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  )‎ 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D.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5.《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宣传了民主共和的思想 ‎6.《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材料中“王者之制”实行的基础是 (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7.《红楼梦》中贾府长一辈的名字皆“攵”字旁,次一辈的名字为“王(玉)”字旁,最小的一辈是“草”字头,在该书第五十三回有一场宁国府祭宗嗣的情节:“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这一情景与西周哪一制度有直接关系(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8.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西周: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 ‎ B. 西周:权力相对分散;秦朝,统一王朝 C. 西周:神权政治;秦朝,世俗政治转变 ‎ D. 西周: 贵族政治;秦朝,官僚统治 ‎9.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向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青铜文明向铁骑文明转型 D.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10.贞观年间,太宗指定一些品级较低的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参与政事堂会议。以后又出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种做法( )‎ A. 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 B. 加强了三省长官的职权 C. 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D. 有效限制君主独断专行 ‎11.史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西周封邦建国 B. 汉朝行“推恩令” ‎ C. 秦朝设郡置县 D. 元朝广设行省 ‎12.据记载,东汉桓帝时规定“婚姻之家及两州,不得交互为官”,如官员史弼,本应出任山阳太守,但由于岳父母家恰好在山阳辖内,于是史弼上书自陈应回避,被调任为平原相。这说明桓帝( )‎ A. 注重维护察举制度的公平 B. 有意防范地方势力膨胀的危害 C. 已认识到地方割据的根源 D. 将地方的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 ‎1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凡居此官者,大率皆以督察藩国为事”;“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为百代不易之良法”。顾炎武所说的这一“良法”指的是 A. 先秦的分封制 B. 汉代的刺史制 C. 隋唐的科举制 D. 元朝的行省制 ‎14.自汉代起,皇帝的言行由史官记录,称《起居注》,在位皇帝不能查阅。唐太宗以审查和改正自己过失为由强行破坏这一规矩。宋代史官更将其呈送皇帝御览,明清皇帝则直接指导编写。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皇帝和史官对君主形象关注重点不同 ‎ B. 唐太宗的“仁君”形象具有示范作用 C.《起居注》因“劝诫”功能备受皇帝重视 D. 古代皇帝专制集权意识不断得以强化 ‎15.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市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 征辟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16.“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 A. 重用亲信 B. 频换丞相 C. 分化事权 D. 废除宰相 ‎17.元代行省设置犬牙相错的特点明显,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这种做法( )‎ A. 以打破地域隔绝来划分行政区域 B. 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划分行政区域 C. 以消除割据可能性划分行政区域 D. 以文化认同作为行政区划的依据 ‎18.明代以前的王朝大多遵循“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明初则有廷杖之法“殿陛行杖,习为故事”,重者立毙,轻者杖毕仍督催照常工作,且有臣僚在节日朝贺时被“朝服予杖”,史谓“公卿之辱,前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明代( )‎ A. 内阁行政中枢地位遭受冲击 B. 传统君臣等级观念已经颠覆 C. 君主专制制度有了新的发展 D. 严刑峻法、重典御下现象普遍 ‎19.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C.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20.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 A. 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21.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民主制的形成 B. 个人主义是古希腊城邦制度的主要特征 C. 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 古希腊航海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 ‎22.在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281:220的投票结果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当时的民主法庭被少数不良分子所控制,民众大多是农民及市井小人。这暴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是( )‎ A.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B.它成为雅典奴隶主专政的手段 C.素养低下的人享有国家管理权危害人民   D.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23.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罗马帝国于是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形成了(   )‎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成文法 ‎24.“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材料反映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保护私有财产 ‎ C.调整公民与非公民的关系 D.重视以证据定罪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杜佑《通典》‎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的演变。从汉至元时期,我国选官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其政治根源是什么?(10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和政治影响。(15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的通婚,等等。‎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三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 ‎——引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指出罗马法存在的缺陷。(8分)‎ ‎(2)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4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 ——刘德增 《虎狼之国——秦国》‎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一中,引用一句原文,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9分)‎ ‎(2)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严重后果?(6分)‎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CBCC 6—10 BBCDA 11—15 BBBDB ‎ ‎16—20 CCCBB 21—24 CCCB 二、材料题 ‎25.(1)演变;由以德行为标准,到以门第为标准,直至以考试成绩为标准。(6分)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管理国家的水平不断提高。(4分)‎ ‎(2)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任意三点9分) 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6分)‎ ‎26.(1)缺陷:“同态复仇”,妇女被剥夺政治权利,严格限制奴隶和隶农;维护罗马奴隶主特权;只是男性公民.自由民拥有政治权力。(8分)‎ ‎(2)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 (4分)‎ ‎27.(1)内容:①废井田,开阡陌②奖励耕战③重农抑商 作用:“倾邻国而雄诸侯”(9分)‎ ‎(2)关系: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 ‎ ‎ 后果: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也可)(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