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宁德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ww.ks5u.com 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S-32 Cl-35.5 ‎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科研成果是由我国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的是( )‎ A. 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理论体系 B. 新一代抗疟药——青蒿素的合成 C. 20世纪现代量子理论化学的建立 D. 1918年发明氨的工业合成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是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故A不选;‎ B.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故B选;‎ C.20世纪现代量子理论化学的建立是英国人海特勒和伦敦的重要成果,故C不选;‎ D.1918年发明氨的工业合成方法是德国人哈伯的重要成果,故D不选;‎ 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和摩尔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C. 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为6.02×1023‎ D. 2molNaOH的摩尔质量为1 molNaOH的摩尔质量的两倍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物质的量是七个国际物理量之一,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单位是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物理量,故A错误;‎ B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任何粒子大约含有6.02×1023个该粒子,使用摩尔时必须要指明是何种物质,如1mol氢气含有6.02×1023个H2分子,含有2×6.02×1023个H原子,故B错误;‎ C项、1mol任何粒子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约为6.02×1023,故C正确;‎ D项、2molNaOH和1 molNaOH的摩尔质量相同,都为40g/mol,质量不同,2molNaOH的质量为1 molNaOH的质量的两倍,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雾;‎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 ‎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在瓶口出现白雾,故错误;‎ ‎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大量棕黄色的烟,产物是氯化铜,故错误;‎ ‎③液氯是液态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氯水不是液氯,故错误;‎ ‎④新制氯水中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则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故错误;‎ ‎①②③④错误,故选A。‎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配制0.1 mol·L-1 NaOH溶液 C 稀释浓硫酸 D. 往沸水中滴加FeCl3‎ 溶液制备Fe(OH)3胶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手放在长柄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故A错误;‎ B项、容量瓶是精量器,不能用来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故B错误;‎ C项、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停地搅拌,故C错误;‎ D项、实验室里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操作是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加热到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氯气和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一种无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 B. 新制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 新制氯水能杀菌消毒是因为Cl2有毒,能毒杀细菌 D.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A项错误;‎ B. 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因此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项错误;‎ C. 氯水中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不是氯气的作用,C项错误;‎ D. 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C项是易错点,氯水能杀菌消毒主要是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与干燥的氯气无直接联系。‎ ‎6.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 熔融的氢氧化钠 B. 氯化氢气体 C. NaCl晶体 D. 铜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氢氧化钠是电解质,熔融的氢氧化钠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A符合题意;‎ B项、氯化氢是电解质,氯化氢气体不能导电,故B不符合题意;‎ C项、氯化钠是电解质,氯化钠晶体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故C不符合题意;‎ D项、铜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电解质与物质的导电性之间无必然联系,物质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NaCl等是电解质,但NaCl晶体不导电,NaCl溶液能导电,但NaCl溶液不是电解质。‎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H2SO4=H2++SO42- B. Ba(OH) 2= Ba2++OH﹣‎ C. CuSO4=Cu2++SO42- D. NaHCO3=Na++H++CO3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硫酸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A错误;‎ B项、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B错误;‎ C项、硫酸铜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CuSO4=Cu2++SO42-,故C正确;‎ D项、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离子的写法,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必须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强电解质用“═”,注意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来书写电离方程式,注意原子团不可拆分。‎ ‎8.下列事实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 A. 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B.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鸡蛋清液体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C. 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浑浊 D. 利用活性炭净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乳浊液,与胶体无关,故A错误;‎ B项、鸡蛋清液体为胶体,当一束平行光线射入鸡蛋清液体里,发生丁达尔现象,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与胶体有关,故B正确;‎ C项、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与胶体无关,故C错误;‎ D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与胶体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LH2O所含有原子数为3NA C. NA个N2分子所占的体积与0.5NA个H2分子所占的体积比一定是2:1‎ D. 1 mo/LNaCl溶液含有2NA个氯离子 ‎【答案】A ‎【解析】‎ A、氯气和氧气不反应,标况下,5.6L氯气和16.8L氧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含有的分子数为NA, 选项A正确;B、标况下,水为液态,选项B错误;C、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未标明温度和压强,所以气体摩尔体积未知导致气体体积无法计算,选项C错误;D.1mol/LNaCl溶液中不一定含有NA个氯离子,因为不能确定溶液的体积,选项D错误。答案选A。‎ ‎10.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  )‎ A. 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 75 mL 2 mol·L-1NH4Cl溶液 C. 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 D. 100 mL 1.5mol·L-1的MgCl2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Cl-浓度为3mol·L-1,则 A. 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Cl−浓度是1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 mol·L-1不相等,A项错误;‎ B. 75 mL 2 mol·L-1NH4Cl溶液中Cl−浓度是2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 mol·L-1不相等,B项错误;‎ C. 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中Cl−浓度是2mol⋅L−1, 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 mol·L-1不相等,C项错误;‎ D. 100 mL 1.5mol·L-1的MgCl2溶液中Cl−浓度是1.5 mol·L-12=3mol⋅L−1,和AlCl3溶液中Cl−浓度3 mol·L-1相等,D项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要特别注意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要分析清楚n=cV,虽然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有关,但物质的量浓度c与溶液的体积无关,这是学生的易错易混点。‎ ‎11.能够用来鉴别氯化钡、氯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的试剂是( )‎ A. 硝酸银溶液 B. 稀硫酸 C. 稀盐酸 D. 稀硝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加入鉴别试剂后,三种溶液各显现不同的现象即可区别开来。‎ ‎【详解】A.加入硝酸银溶液,三种溶液中都将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无法区别,A项错误;‎ B.加入稀硫酸后,氯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氯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无色气体,三种溶液中的现象各不同相同,因此硫酸可用来区分这三种溶液,B项正确;‎ C.加入稀盐酸后,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无色气体,C项错误;‎ D.加入稀硝酸后,氯化钡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碳酸钠溶液中出现无色气体,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择B项。‎ ‎12.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2 B. MgCl2 C. FeCl3 D. FeCl2‎ ‎【答案】B ‎【解析】‎ A. 铜与盐酸不反应,不能制得CuCl2,A错误;B.‎ ‎ 镁与氯气以及镁与盐酸反应均可以制得MgCl2,B正确;C. 铁与氯气化合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C错误;D. 铁与氯气化合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D错误,答案选B。‎ ‎13.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Ag+、NO3﹣ 、 K+、Cl- B. NH4+、CO32﹣、Ca2+、Cl-‎ C. OH-、K+、SO42﹣、Na+ D. K+、SO42﹣、Cl- 、Ba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溶液中Ag+与Cl-离子能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项、溶液中CO32﹣与Ca2+离子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C项、溶液中OH-、K+、SO42﹣、Na+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 D项、溶液中SO42﹣与Ba2+离子能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C。‎ ‎14.数学中的有些逻辑关系(如下图)对帮助我们理解化学概念很有益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属于交叉关系 B. 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C. 胶体与分散系属于包含关系 D.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项、电解质依据电离程度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属于并列关系,故A错误;‎ B项、复分解反应可能属于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可能为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B错误;‎ C项、分散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胶体与分散系属于包含关系,故C正确;‎ D项、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各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跟稀硫酸混合: CO32﹣+2H+=H2O+CO2↑‎ B. 硝酸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 Cu2++2OH-=Cu(OH)2↓‎ C. 将CO2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2OH-+CO2=CO32﹣+H2O D. 硫酸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Ba2++ SO-=Ba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故A正确;‎ B项、硝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故B正确;‎ C项、CO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O2=CO32﹣+H2O,故C正确;‎ D项、硫酸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Ba2++ SO-+2H+= BaSO4↓+2H2O,故D错误;‎ 故选D。‎ ‎16.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 A. NaCl=Na++ Cl-‎ B.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H++ NaOH =Na++H2O C. 1 mol 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6.02×1023 ‎ D. 熔融的NaCl能够导电:NaCl=Na++ Cl-‎ ‎【答案】B ‎【解析】‎ ‎【详解】A项、氯化钠溶于水,氯化钠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电离方程式与图示相符,故A正确;‎ B项、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与图示不相符,故B错误;‎ C项、1 mol H2O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6.02×1023,与图示相符,故C正确;‎ D项、熔融的NaCl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能够导电,与图示相符,故D正确;‎ 故选B。‎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 ‎17.I. 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①液氯、②酒精、③CO2、④熟石灰、⑤碳酸钠、⑥稀盐酸、⑦CaO、⑧Na2O2 、⑨Cu,请你指出(填写序号):‎ ‎(1)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 ‎(2)⑤在水中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物质写出一个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 II. 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计算填空:‎ ‎(1)1.204×1022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该气体溶于水配制成500 mL的溶液,则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SO2与______g H2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答案】 (1). ⑦ (2). ⑥⑨ (3). Na2CO3=2Na++CO32- (4). Ca2++ 2 OH-+CO2CaCO3↓+H2O (5). 0.02 mol (6). 0.04 mol·L-1 (7). 4‎ ‎【解析】‎ ‎【详解】I. ①液氯属于非金属单质,不能导电;‎ ‎②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③CO2是酸性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 ‎④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是碱,属于电解质,熟石灰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⑤碳酸钠是盐,属于电解质,碳酸钠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⑥稀盐酸为混合物,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 ‎⑦CaO是碱性氧化物,属于电解质,CaO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⑧Na2O2是过氧化物,属于电解质,Na2O2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⑨Cu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 ‎(1)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CaO,能导电的是稀盐酸和铜,故答案为:⑦;⑥⑨;‎ ‎(2)碳酸钠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故答案为:Na2CO3=2Na++CO32-;‎ ‎(3)题中酸性氧化物为CO2,碱为Ca(OH)2,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a2++2OH-=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2++2OH-=CaCO3↓+H2O。‎ II. (1)1.204×1022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则500 mL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4 mol/L,故答案为:0.02 mol;0.04 mol/L;‎ ‎(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SO2的物质的量为=2 mol,与二氧化硫分子数相同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2 mol氢气的质量为2 mol×2g/mol=4g,故答案为:4。‎ ‎18.甲型H1N1流感病毒曾在全球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使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在这里,消毒液功不可没。‎ ‎(1)生产消毒液是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2)取少量消毒液滴加AgNO3溶液,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消毒液中有____离子(写离子符号),该反应的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消毒液稀释后喷洒在空气中,可以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该物质为_________;该物质有漂白性是因为它有强的氧化性,但是它也很不稳定,写出它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 (1). Cl2+2OH-=ClO-+Cl-+H2O (2). Cl- (3). Ag++Cl-= AgCl↓ (4). HClO (5). 2HClO2HCl+O2↑‎ ‎【解析】‎ ‎【分析】‎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和漂白的作用。‎ ‎【详解】(1)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故答案为:Cl2+2OH-=ClO-+Cl-+H2O;‎ ‎(2)向少量消毒液滴加AgNO3溶液,消毒液中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 AgCl↓,故答案为:Cl-;Ag++Cl-= AgCl↓;‎ ‎(3)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消毒液稀释后喷洒在空气中,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和漂白的作用,次氯酸不稳定,遇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故答案为:HClO ;2HClO2HCl+O2↑。‎ ‎19.下面是某同学研究过氧化钠性质过程中的片段。请你帮助他完成部分实验并补全活动记录。‎ 步骤Ⅰ: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______色,______态。‎ 步骤Ⅱ:类比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有氢氧化钠生成。‎ 步骤Ⅲ:取一只小烧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固体,然后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再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烫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能说明有碱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生成的碱是_______;有大量的气泡产生,验证该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 步骤Ⅳ:写出其中过氧化钠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以上研究物质的过程中没用到的方法是_____。(选项)‎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 ‎【答案】 (1). 淡黄 (2). 固 (3). 反应放热 (4). 溶液变红 (5). 氢氧化钠(或NaOH) (6). 用一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小烧杯中,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7). 2Na2O2+2H2O=4NaOH+O2↑ (8). c ‎【解析】‎ ‎【详解】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碱性溶液会变为红色,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探究过氧化钠性质过程中涉及了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没有涉及分类法,故答案为:淡黄;固;反应放热;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或NaOH);用一带火星的木条插入小烧杯中,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2Na2O2+2H2O=4NaOH+O2↑;c。‎ ‎20.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中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____中,在实验室中取用钠的仪器是_____。‎ ‎(2)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 ‎①配制溶液时肯定不需要如下图所示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配制溶液时有如下操作:a.溶解 b.摇匀 c.洗涤 d.冷却 e.称量 f.将溶液移至容量瓶g.定容,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 e→a→f→d→c→f→g→b b. e→a→d→f→c→f→g→b c. e→a→f→d→c→f→b→g d. e→a→d→f→c→f→b→g ‎③该同学将所配制的NaOH溶液进行测定,发现浓度大于0.1mol/L。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浓度偏大的是______。‎ a.烧杯未进行洗涤 b.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d.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进行定容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④为中和100mL 2.3 mol·L-1 稀硫酸后显中性,需要加入______L 0.1mol/L NaOH溶液。‎ ‎【答案】 (1). 煤油 (2). 镊子 (3). 2Na+2H2O=2Na++2OH﹣+H2↑ (4). A C (5). 500mL容量瓶、玻璃棒 (6). b (7). de (8). 4.6‎ ‎【解析】‎ ‎【分析】‎ ‎(1)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 ‎(2)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3)①在实验室欲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 ‎②实验室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③依据c=分析溶液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分析解答;‎ ‎④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 = Na2SO4+2H2O。‎ ‎【详解】(1)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为防止金属钠被氧化,实验室中少量的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常用镊子从煤油取用钠,故答案为:煤油;镊子;‎ ‎(2)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 ‎(3)①在实验室欲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500mL容量瓶,则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平底烧瓶和分液漏斗,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和玻璃棒,故答案为:AC;500mL容量瓶、玻璃棒;‎ ‎②实验室配制500mL 0.1mol/L NaOH溶液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则实验操作顺序为e→a→d→f→c→f→g→b,故选B,故答案为:b;‎ ‎③a、烧杯未进行洗涤,会使溶质物质的量减小,造成浓度偏小;‎ b、定容时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c、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会使溶质物质的量减小,造成浓度偏小;‎ d、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溶解放出热量,冷却到室温后,会使溶液体积偏小,造成浓度偏大;‎ e、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小,造成浓度偏大;‎ f.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会使溶质物质的量减小,造成浓度偏小;‎ 故选de;‎ ‎④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aOH = Na2SO4+2H2O,设与硫酸溶液完全反应所需0.1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VL,由化学方程式可得0.1L ×2.3 mol/L×2=0.1mol/L×VL,解得V=4.6,故答案为:4.6.‎ ‎【点睛】明确实验室配制500mL0.1000mol/L的NaOH溶液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是解答关键,注意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该步骤操作为定容时的易错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