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6 将相和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人物特点。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结合具体事例说出人物特点。 一、从整体入手,启发提问,直奔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根据以下标题,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 2.教师提问:廉颇、蔺相如为什么不和?廉颇是怎么说的?从课文中找出廉颇说的这段话,读一读。 3.继续提问: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爬到他的头上去了,他说的对不对?不对,那他靠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读议前两个故事。提示三个故事的联系)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幻灯提示本段重点内容,通过重点部分人物言行的读议,了解人物品质 1.指名朗读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整理: (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 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整理: ①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机智)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勇敢) ②语言:“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行动: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说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③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行动: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三、用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主要内容,通过人物言行,了解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1.自学提纲: 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3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蔺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 (语言:“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行动:他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四、读议第三个故事,围绕“和”字,抓住人物言行,进一步突出人物思想品质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讨论、交流、点拨: 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醒悟,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3.出示幻灯片,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4.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五、回顾全文,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本事例说一说 师: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将相和 3 蔺相如 廉 颇: 负荆请罪 知错就改 顾全大局 这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但读来却发现只写 了三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又都有自己的起因、经过。如果不分主次,从头道来,不仅浪费时间,也不符合学习规律。所以,我采取了抓主要章节重点读议、回顾、照应、牵动全篇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三个故事相比较,第三个故事是主要的,它既体现了题意,又是全文故事发展的高潮。我把它作为重点读议的内容,力争读深议透。在这一个故事的学习中,我注重在比较中分析人物形象,抓住蔺相如与廉颇各自言行的比较,廉颇前后不同言行的比较。而这些比较能启发学生从人物言行中发现比较的对象,获得比较的内容和材料。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比较中更鲜明地认识人物形象,而且通过回顾照应使学生领悟到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