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通史版:阶段十五课时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作业)
课时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 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贵州凯里模拟)以下是关于20世纪60~80年代世界的《大棋局》。该棋局的主要寓意是( ) A.第三世界是世界政治的主角 B.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 C.两极格局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D.社会主义阵营最先出现瓦解 解析 材料中图片体现了战后各种势力都出现在“大棋局”中,而且美国苏联仍然是两极格局,这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兴起,故选B。 答案 B 2.(2019·山东淄博模拟)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个决议,美国只有24次是居于得胜的一方。有19个决议案,惟有美国投了反对票。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欧盟与日本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B.苏联在综合国力上赶上美国 C.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作用增强 D.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解析 欧盟成立于1993年,故A项错误;苏联综合国力没有赶上美国,故B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力量日渐增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1982年还是两极格局,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8·江西赣州高三摸底)1953年7月朝鲜战争交战双方签署的《停战协定》,在维持南北分治、保持半岛的“冷和平”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朝核危机”的久拖不决,加剧了半岛局势的动荡。这表明( ) A.东北亚国际结构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B.原有停战机制难以适应局势的变化 C.冷战后朝鲜半岛依然存在冷战思维 D.南北朝鲜对峙是问题产生根源所在 解析 朝鲜进行核试验,造成朝鲜半岛的局势出现了危机,朝鲜战争后签订的《停战协定》无法解决局势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朝核危机”爆发后,一直未得到解决,朝鲜和韩国摩擦频繁,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动荡局势,故B项正确。 答案 B 4.(2018·山东青岛调研检测)“新兴国家”是近几年广泛流行于国际舆论和学术界的概念,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与“新兴国家”相关的概念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市场”“新兴经济体”等,这些“新兴”概念表明( ) A.第三世界已占据主导地位 B.国际关系主导力量的变化 C.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世界经济一体化被所有国家认可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国际政治经济领域”新兴力量的崛起,即意味着是多极化,故选C项。第三世界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也没有发生变化,而是新兴力量的崛起,故B项错误;被所有国家认可,是绝对化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8·广东梅州质检)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材料表明( ) A.东欧剧变发生时间短速度快 B.东欧剧变是这些国家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总爆发 C.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的支持 D.东欧剧变是在西方策划下产生的连锁反应 解析 材料中讲到美国《时代》周刊用几个“10”概括东欧五国的剧变,从波兰的10年到罗马尼亚的10个小时可以看出东欧剧变并非是短时间发生的,而是各国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故选B。 答案 B 6.(2019·山东济南模拟)1970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先后进行了13轮外长谈判,就互不使用武力问题达成共识。同年8月,勃兰特总理实现访苏。这反映了( ) A.两极格局出现缓和 B.苏联在军事上超越美国 C.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德国外交实现独立自主 答案 A 7.(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二)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一超多强局面基本瓦解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 解读题干,根据所学可知,政治多极化是经济多极化的反映,而这些争议则说明了某些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故选D项。 答案 D 8.(2016·天津文综,11)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解析 中国政府投弃权票主要是反对动用军事手段来干预解决地区争端,故A项正确;中国政府并不反对安理会的决议,是实行自己的正当权力,故B项错误;“联合国的军事行动”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且题干与“联合国大会”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8·安徽“江淮十校”二次联考)1994年2月2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欧安会上说,“冷战”并没有结束,欧洲面临着陷入“冷和平”的危险,从而使“冷和平”一说受到世人瞩目。如果把“冷战”重新定义为“冷和平”,那么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美俄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 D.“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1994年……欧洲面临着陷入‘冷和平’的危险”“把‘冷战’重新定义为‘冷和平’”,依据“冷战”的概念,那“冷和平”就是采取除了武力直接对抗外的一切对抗手段,但要维持表面的和平,故选B项。 答案 B 10.(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 下面是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 B.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 C.冷战结束后将会出现五极格局 D.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较为复杂 解析 观察材料表格,可知表格反映了联合国和欧、中、日、俄、印等多国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变化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故选A项。政治多极化在材料图表中只是一个结果而非过程,故B项错误;五个力量中心并不代表五极格局,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两极格局解体过程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9·安徽黄山模拟)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主要说明( ) A.国际政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B.“冷战思维”模式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各国围绕国家利益适时调整对外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伙伴关系……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表明,各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断寻求、探索适合自己的外交政策,故选D。 答案 D 12.(2019·山东青岛模拟)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强化了结盟 C.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解析 根据材料“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的打造,故C项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6·4月浙江选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欧国家提出了一份旨在建立一个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大胆计划。即建议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把煤和钢的生产整个过程交由一个高级公共机构负责掌管,目的是使大家在经济领域团结一致,并进而在政治领域相互靠拢。舒曼计划的中心观点是“欧洲建设非一时之力、一日之功”。这种渐进的一体化方式,有别于以往的各种方法。……到了1986年,欧共体成员从原先的6国增加到12国。 ——摘自[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 (1945-2004)》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1993年欧盟、美国、日本三大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 ——引自[法]皮埃尔《历史与地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进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的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对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产生的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8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可以简单概述4个过程,依次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建立,三个共同体合为欧洲共同体,再就是材料中提到的欧共体从6国增加到12国。第(2)问第一小问变化,题干问欧洲联合20世纪90年代有“哪些变化”,可以从欧盟形成过程和欧洲联合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防务一体化的过程来回答;第二小问作用,题干要求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角度分析欧盟形成的作用,只要从这角度,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答案 (1)进程: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为欧洲共同体;80年代中期后,欧共体从原先的6国发展到12国。 (2)变化:1991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欧共体逐渐由经贸集团转变为经济政治实体。 作用:欧盟成为与美国、日本并立的世界经济三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14.(2018·湖南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因为,世界史视野下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论其影响虽然不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大,但是它们作为阶段性的事件对于世界历史发展同样产生了较为重大的影响,起到了一个标志性的作用,能够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世界现代史的发展线索。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世界历史进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两例变化或事件作为论据,并结合材料所述观点进行论述。(要求: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解析 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和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得出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实践,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中国或世界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如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改革开放、欧洲一体化进程、日本的崛起、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 示例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变化和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表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线。 比如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大增加了国际上争取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力量,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再比如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因此,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世界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分界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