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

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考试 高二生物(理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下列a、b、c、d四种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a没有叶绿体,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恩格尔曼用b和好氧细菌为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C. c为兼性厌氧生物,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 D. a、b、c、d都能独立繁殖和代谢 ‎【答案】D ‎【解析】a为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为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酵母菌为兼性厌氧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发酵,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C正确;d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和繁殖,D错误。‎ ‎2.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 A. 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 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 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 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答案】D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增大,细胞数目减少,但体积增大;又低倍换高倍之后,物镜镜头变长,光线进入量减少,视野会变暗,所以选D。‎ ‎【考点定位】高倍镜镜的使用 ‎【名师点睛】显微镜的使用常考的知识点:‎ ‎1、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1)目镜,无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有螺纹,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越近。‎ ‎2、放大倍数问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3、显微镜观察的像及移动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在右上方,实际是在载玻片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该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 ‎5、低倍镜换高倍镜后细胞数目的计算:‎ ‎①若细胞在视野中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如:在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倍时看到m个细胞,放大倍数变成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n,则n/m=40/400;‎ ‎②若细胞充满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如:在放大倍数为40时看到m个均匀分布的细胞,放大倍数变为400倍时看到的细胞数目为n,则n/m=(40/400)2;‎ ‎6、污点位置分析 (1)污点的位置可能有三个:物镜、目镜或装片。‎ ‎(2)判断方法:先移动装片,若污点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若不移动,再转动目镜,若污点转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污点不转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7、高倍镜、低倍镜与视野大小、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B.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C. 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答案】B ‎【解析】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A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B正确;德国的施莱登、施旺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C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但是没有提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 ‎4. 青蒿素的主要作用是干扰疟原虫线粒体表膜的功能,并阻断宿主红细胞为其提供营养,导致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疟原虫是一种不具有核膜和各种复杂细胞器的单细胞生物 B. 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 C. 青蒿素干扰疟原虫的膜系统,使该虫的ATP合成完全受阻 D. 人体未成熟红细胞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答案】B ‎【解析】疟原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A错误;疟原虫能侵入宿主的红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是相对的,B正确;ATP并不是全部在生物膜上合成,C错误;作为制备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材料应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 ‎5. 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化学元素,其配方如下表(培养液浓度单位:mmol/L)。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 ) ‎ A. Ca2+ B. SO42- C. Zn2+ D. H2PO4-‎ ‎【答案】C ‎【解析】Ca、S、H、P、O都是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大量元素,而Zn是组成细胞中化合物的微量元素,所以植物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Zn2+,故选C。‎ ‎6. 下列广告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A.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B. 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这种纯净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D. 这种口服液含有赖氨酸、苯丙氨酸等十几种人体的必需氨基酸 ‎【答案】A ‎【解析】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时刻离不开水,所以人类不能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A正确;饮料中的水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B错误;水是弱电解质,能电离出离子,所以蒸馏水中含有离子,C错误;赖氨酸、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只有8种,D错误。‎ ‎7. 如图是a、b、c包含关系示意图,下列不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 ‎ A. a是细胞核、b是染色质、 c是DNA B. a是有细胞壁的生物、b是绿色植物、c是发菜 C. a是化合物、b是有机物、c是核酸 D. a是细胞、b是细胞器、c是核糖体 ‎【答案】B ‎【解析】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A正确;发菜是一种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属于绿色植物,B错误;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蛋白质、核酸等,C正确;真核细胞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D正确。‎ ‎8.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约20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 B. 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O原子数=m+n+R基中的O原子数 C.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 D. 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答案】D ‎【解析】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最多20种,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决定的,A正确;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O原子数=m-n+2n+R基中的O原子数= m+n+R基中的O原子数,B正确;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的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异,C正确;决定蛋白质种类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D错误。‎ ‎9. 如果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的碱基为X种;在高粱的根尖细胞中,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为Y种,则X和Y分别为( )‎ A. 5、6 B. 5、8 C. 4、6 D. 4、8‎ ‎【答案】A ‎【解析】豌豆的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A、T、G、C、U5种碱基,即X=5;高粱的根尖细胞中,A、C可以参与合成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T可以参与合成脱氧核苷酸,U可以参与合成核糖核苷酸,因此由A、C、T、U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有2+2+1+1=6种,即Y=6,故选A。‎ ‎10. 下列关于核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细胞核呈绿色 B. 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和RNA C.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D. 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 ‎【答案】C ‎【解析】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分别对DNA、RNA有较强的亲和力,分别将DNA和RNA染成绿色和红色,因此细胞核呈绿色,A正确;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正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核、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如DNA是遗传物质;某些酶的本质是RNA,具有催化作用;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等,D正确。‎ ‎11.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 A. 核糖和核酸 B. 载体蛋白和酶 C. 纤维素和磷脂 D. 蛋白质和脂肪 ‎【答案】B ‎【解析】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氮元素,A错误;载体蛋白和酶的组成元素肯定含有氮元素,B正确;纤维素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氮元素,C错误;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没有氮元素,D错误。‎ ‎12.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 性激素和脂肪属于固醇类物质 C. 维生素D可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 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含氧多,氢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除了磷脂还有胆固醇,A正确;B.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B错误;C.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胆固醇可以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含的氢多,氧少,所以消耗同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能量多,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点识记理解掌握能力。‎ ‎13.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B. 植物吸收的某些无机盐是合成DNA、RNA和纤维素等物质的原料 C.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 D. 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答案】B ‎【解析】细胞中的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A正确;纤维素是多糖,组成元素只有C、H、O,不需要植物吸收的无机盐作为原料,B错误;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某些无机盐还是大分子的组成成分,C正确;自由水与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 ‎1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提取光合色素和检测花生种子中的油脂均需酒精,但使用目的和浓度都不同 B. 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能引起装片下所有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就是细胞液浓度 C. 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植物细胞先解离后直接染色 D.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常选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 ‎【答案】A ‎【解析】提取光合色素使用的是无水乙醇,目的是溶解色素;检测花生种子中使用的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A正确;在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能够引起50%左右细胞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我们称之为细胞液的等渗浓度,B错误;制作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植物细胞解离后需要先漂洗后染色,C错误;洋葱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植物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常选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D错误。‎ ‎15.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 A. 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 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 C. 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 细胞骨架——蛋白质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染色体主要是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B错误;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状结构,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16.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花的诗句。芍花兼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下列有关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们的成分不同,功能不同 B. 它们都含有DNA和RNA C. 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 它们都含有自由水和ATP ‎【答案】B ‎【解析】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组成成分不同,功能也不同,A正确;细胞质基质中没有DNA,B错误;芍花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C正确;三者都含有自由水和ATP等,D正确。‎ ‎17. 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机制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囊泡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B. 唾液腺细胞中不会发生囊泡运输 C. 只有高尔基体才能形成囊泡 D. 囊泡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且消耗能量 ‎【答案】A ‎【解析】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从内质网上形成的囊泡与高尔基体膜融合,然后从高尔基体上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故高尔基体在囊泡的运输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A正确;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中涉及到囊泡的运输,B错误;内质网也可以形成囊泡,C错误;囊泡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D错误。‎ ‎18. 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 A. 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酶分布 B. 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C. 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D. 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答案】C ‎【解析】内质网通过折叠成网状并广泛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来增大膜面积,A错误;细胞内的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B错误;内质网膜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形成了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C正确;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这不能说明内质网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的功能,D错误。‎ ‎19.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透明、粘稠、流动的液体,是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B. 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 C. 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一定与核仁有关 D. 高尔基体只能对蛋白质进行分拣,并分别送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答案】B ‎【解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半透明、粘稠、流动的液体,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自身需要的部分蛋白质,B正确;原核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是没有核仁,说明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C错误;高尔基体与动物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而分泌物的主要成分不一定是蛋白质,D错误。‎ ‎20. 渗透装置如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由图甲可知,实验开始时b侧溶液的浓度大于a侧 B. 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内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 C. 图丙中的原生质层和图甲中的c结构都相当于半透膜 D. 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质壁分离程度增大 ‎【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甲图中漏斗中液面升高了,说明其吸水了,则实验开始时时b侧溶液的浓度大于a侧,A正确;乙图中,液面高度上升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漏斗内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B正确;图丙中的原生质层和图甲中的c结构都相当于半透膜,C正确;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质壁分离将逐渐复原,D错误。‎ ‎21. 关于概念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载体协助 B. 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 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系 D. 抗体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图示方式进入细胞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①是主动运输,②是协助扩散,两者都需要载体协助,A正确;只有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B正确;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失水过多后死亡,细胞膜变成全透性膜,蔗糖才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无关,C错误;抗体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与图示过程无关,D正确。‎ ‎22. 将人体的血液置于浓度为9%的NaCl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 )‎ A. 质壁分离 B. 呈正常状态 C. 细胞涨破 D. 细胞皱缩 ‎【答案】D ‎【解析】人体内环境等渗的NaCl溶液的浓度是0.9%,将人体血液置于9%的NaCl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皱缩,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皱缩状态,故选D。‎ ‎23. 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B. ③过程中需要五碳化合物参与 C. 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D. 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①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③过程为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B正确;图中X表示三碳化合物,Y表示丙酮酸,C正确;①、④过程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可以产生[H];②过程表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详细过程,据图分析并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过程的名称以及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 ‎24. 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如果测得O2吸收量小于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B. 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大于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 C. 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H]的积累 D. 检测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CO2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由黄变绿再变蓝 ‎【答案】B ‎【解析】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只能说明既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但是无法判断两者的大小关系,A错误;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时,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所以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时,则无氧呼吸占优势,B正确;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说明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还原性氢用于丙酮酸的还原,没有还原性氢的积累,C错误;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蓝变绿再变黄,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其中的C6H12O6、O2和CO2之间的比例解决相关问题。‎ ‎25. 如图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假设细胞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浓度为d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 氧浓度为b、c时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C. 氧浓度为d时,该器官无氧呼吸强度为0‎ D. 氧浓度为a时,没有[H]的产生 ‎【答案】C ‎【解析】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植物消耗有机物的速度较快,不是最佳贮藏该植物器官的条件,A错误;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释放CO2量为8-3=5,在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释放CO2的量是6-4=2,B错误;氧浓度为d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最弱,为0,C正确;氧浓度为a时,植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在第一阶段会产生[H],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原理与应用 ‎【名师点睛】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 ‎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无CO2释放→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细胞已死亡。‎ ‎③酒精产生量等于CO2量→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CO2释放量等于O2的吸收量→只进行有氧呼吸。‎ ‎⑤CO2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酒精发酵。‎ ‎⑥酒精产生量小于CO2量→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酒精发酵;多余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26. 图表示某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这个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 ‎ A. 有丝分裂中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根据图中的字母关系可知第一条染色体和第三条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所有染色体分布于赤道板的位置上,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选A。‎ ‎27. 下列是几个同位素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 B. 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 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D. 利用3H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答案】D ‎【解析】小白鼠吸入18O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生成H218O,所以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A正确;14CO2是暗反应的原料,先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再还原生成含碳有机物(14CH2O),因此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给水稻提供14CO2,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参与根部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因此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C正确;利用3H标记亮氨酸,如果是分泌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如果不是分泌蛋白也可以在游离的核糖体出现放射性,D错误。‎ ‎28. 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对植物吸收无机盐是有利的 B. 硝化细菌制造的有机物中能量来自于氮气氧化时放出的化学能 C. 硝化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D. 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与小麦相同 ‎【答案】B ‎【解析】土壤中的硝化细菌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有利于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A正确;硝化细菌制造的有机物中能量来自于氨气氧化时放出的化学能,B错误;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C正确;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为自养需氧型,与小麦相同,但利用的能量来自化学能,而小麦则来自光能,D正确。‎ ‎29.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 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 纯合子aabb在减Ⅰ后期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答案】D ‎【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兔的白毛和黑毛是相对性状,而狗的长毛和卷毛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才叫性状分离,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若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则纯合子aabb在减Ⅰ后期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 ‎30.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暗反应增强 B. 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降低 C.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 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答案】B ‎【解析】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促进暗反应还原C3,暗反应增强,A正确;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CO2浓度降低,CO2与C5固定生成C3的反应减弱,因此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B错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C正确;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单一变量的原则分析曲线图,如b点和d点的光照强度不同,而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再如a、b、c三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而光照强度不同。‎ ‎3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通常认为细胞膜丧失完整性,细胞即可被认为已经死亡。台盼蓝是检测细胞膜完整性最常用的生物染色试剂。健康的正常细胞能够排斥台盼蓝,而死亡的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通透性增加,细胞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A正确;氨基酸不含肽键,而双缩脲试剂是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常用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考点定位】课本基础实验染色所用的试剂及其用途。‎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染色所用的试剂及其用途,要求考生掌握课本实验,掌握细胞膜的完整性检测、双缩脲试剂的作用、细胞分裂图像的观察和还原糖鉴定过程。对于课本实验应进行分类总结,如观察类实验、验证类实验、探究性实验及颜色反应、显微镜观察等。‎ ‎32. 下列关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和染色体的数目都加倍 B. 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与DNA分子数相等 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答案】D ‎【解析】分裂间期核DNA含量加倍,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是DNA分子数的一半,B错误;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正确。‎ ‎33. 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 ‎ A. 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B. 图b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后期 C. 图c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D. 图c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答案】C ‎34. 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ATP、RNA、脱氧核糖核酸中均含有核糖 B. 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 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均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D. 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答案】D ‎【解析】脱氧核糖核酸是由脱氧核糖、含氮碱基和磷酸组成的,A错误;糖类中的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B错误;细胞膜上有些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还有些蛋白质并不与糖类结合,如载体蛋白,C错误;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D正确。‎ ‎35. 下列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 A. 利用淀粉、淀粉酶、斐林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利用淀粉、蔗糖酶、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C. 利用pH为5、7、9缓冲液、胃蛋白酶和蛋清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利用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 ‎【答案】B ‎【解析】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斐林试剂与还原糖的颜色反应需加热,这样影响实验结果的真实性,A错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碘液与淀粉变蓝,可以通过颜色反应来验证酶的专一性,B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0,因此不能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5、7、9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利用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和蒸馏水探究酶具有作用,可用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和无机催化剂来探究酶催化的高效性,D错误。‎ ‎【考点定位】 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酶的特性,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取材是否合适、实验选用的鉴定试剂是否合理、实验条件控制是否得当及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等,这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6.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为该植物在25℃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点时细胞呼吸只受温度的影响 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 提高到30℃,b点右移c点左移 D. c点时,植物的氧气产生量为V2‎ ‎【答案】C ‎【解析】a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除了受温度影响外还受氧浓度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a点以后随光照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加强,b点是补偿点,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B错误;如果温度提高到30℃,呼吸作用加快,所以a点上移,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降低,所以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要完成对呼吸作用的补偿需要较强的光照,因此b点右移,饱和点需要的光照强度降低,因此c点左移,C正确;c点时O2的产生量即是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速率=V1+V2,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并据此考虑图中的对应点在不同条件下的移动方向。‎ ‎37.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他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 B. 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 C. 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可能与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有关 D. 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smac属于蛋白质,从线粒体释放时需消耗能量,A不符合题意;癌细胞中smac从线粒体释放可能受阻,使细胞不能正常凋亡,B不符合题意;癌细胞中IAPs过度表达,使癌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癌细胞无限增殖,C不符合题意;smac使细胞凋亡,IAPs使细胞凋亡受到抑制,都是由基因控制,与环境因素有关,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凋亡,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8. 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 ‎【答案】D ‎【解析】自由组合规律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①过程,故选D。‎ ‎39. 一般来说,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配子的情况不可能是( )‎ A. 雌配子:雄配子 = 1:1 B. 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 雄配子A:雄配子a = 1:1 D. 雌配子A:雌配子a = l:1‎ ‎【答案】A ‎【解析】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可知,雄配子数量远远比雌配子多,A错误、B正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a的植物产生的雄性配子中A和a数量相等,雌配子中A和a数量也相等,CD正确。‎ ‎40. 在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时,实验选择恰当的是( ) ‎ ‎①桃花的雄蕊 ②蚕豆的雌蕊 ③小鼠的精巢 ④母鸡的卵巢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桃花的雄蕊是雄性生殖器官,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而且数量多,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①正确;蚕豆的雌蕊中,1个大孢子母细胞经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3个退化,1个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8核胚囊,分裂细胞数目太少,不易观察到各个时期,因此均不宜作为实验材料,②错误;小鼠的精巢是雄性生殖器官,该器官进行旺盛的减数分裂过程,而且产生的精子数量较多,适宜作为观察材料,③正确;母鸡的卵原细胞进行的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在排卵前后完成的,且数量较少,不宜作为实验材料,④错误,故选B。‎ ‎41. 某雌性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一个极体中核DNA分子数为M,则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和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体数分别是( )‎ A. M、M/2 B. M、M C. 2M、M/2 D. 2M、M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动物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极体,是第一极体。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第一极体中核DNA分子数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即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为2M个,又初级卵母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已完成复制,所以卵原细胞没有复制时核DNA分子数为M个,因此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M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后形成四分体,所以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形成的四分体数为M/2个,故选A。‎ ‎42. 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 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 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 D. 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 ‎【答案】A ‎【解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正确;受精卵中的DNA来自父方的少于来自母方的,B错误;受精时精子的头部全部进入卵细胞中,C错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2N,D错误。‎ ‎43. 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 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 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D. 在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雌雄配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有相等,且雌雄配子要随机结合。在该实验中,两个小桶中小球数可以不相等,但每个小桶中两种颜色的配子必须相等。要随机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重复的次数要足够的多,否则误差较大。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44. 如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过程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 ‎ ‎ ‎ A. 图3的交配方式为测交 B. 图2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1、2的分离,等位基因D、 d分离,进入不同配子 C. 图1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②操作后要对雌蕊进行套袋处理 D. 图2揭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孟德尔假说—演绎的核心内容 ‎【答案】D ‎【解析】图3Dd与dd杂交,为测交实验,A正确;图2中D、d位于同源染色体1、2上,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正确;图1中①表示去雄,在花蕾期进行;②表示传粉,在花粉成熟的时候进行,C正确;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中没有等位基因的说法,D错误。‎ ‎45.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 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 C. 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 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依次是温度和光 ‎【答案】C ‎【解析】图1膜上的反应是H2O→H++O2可以推断,图1膜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图2膜上的反应是H++O2→H2O可以推断,图2膜为线粒体内膜,A错误;图1膜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H+来自水,图2为线粒体内膜,其中H+的来自葡萄糖、丙酮酸和水,B错误;叶绿体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ATP,呼吸作用水的生成阶段释放大量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中,C正确;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D错误。‎ ‎46. 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 ‎②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 ‎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杂种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①错误;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1:1:1:1,②正确;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1:1:1,③正确;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4:2:2:2:2:1:1:1:1,④错误;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1:1,⑤正确。综上所述,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②③⑤,故选B。‎ ‎47. 用纯种的纯色长毛“波斯猫”和纯种的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杂交,可以培育出彩色斑点长毛的“喜马拉雅猫”。纯色毛色的基因用 U表示,彩色斑点毛色的基因用u表示,短毛基因用S表示,长毛基因用s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纯种波斯猫的基因型是UUss B. F1是纯色短毛猫 C. F2中喜马拉雅猫占1/4‎ D. F2中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中纯合子占1/3‎ ‎【答案】C ‎【解析】纯色毛色的基因用 U表示,彩色斑点毛色的基因用u表示,短毛基因用S表示,长毛基因用s表示,因此纯种波斯猫的基因型是UUss,A正确;纯种的纯色长毛“波斯猫”(UUss)和纯种的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uuSS)杂交,子一代是基因型是UuSs,表现型是纯色短毛,B正确;F2中喜马拉雅猫(彩色斑点长毛uuss)占1/16,C错误;F2中彩色斑点短毛暹罗猫(1/3uuSS、2/3uuSs)中纯合子占1/3,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采用逐对分析法计算BbSs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48.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为15∶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 B. 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D. 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F2中三角形:卵圆形=15:1,而15:1实质上是9:3:3:1的变式,可以推知,P:AABB×aabb→F1:AaBb→F29A_B_:3aaB_:3A_bb:1aabb=(9:3:3)三角形:1卵圆形=15:1.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AaBb:aaBb:Aabb):aabb=(1:1:1):1=3:1。由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15:1,可知卵圆形果实为双隐性,F1为双杂合,所以F1测交子代比例为3:1,A错误;由于15:1是9:3:3:1的变形,所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F2中纯合子一共四种,其中卵圆形是纯合子,所以结三角形果实的纯合子有三种,C错误;卵圆形为双隐性,自交子代全是卵圆形,D正确。‎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双杂合的F1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9∶3∶3∶1和1∶1∶1∶1,但如果发生下面4种特别情况时,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推断比值如下表:‎ 序号 ‎ 条件(内在机理) ‎ 自交后代比例 ‎ 测交后代比例 ‎ ‎1 ‎ 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 ‎9∶6∶1 ‎ ‎1∶2∶1 ‎ ‎2 ‎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 ‎9∶7 ‎ ‎1∶3 ‎ 即A_bb、aaB_、aabb个体的表现型相同 ‎ ‎3 ‎ 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 ‎9∶3∶4 ‎ ‎1∶1∶2 ‎ 即A_bb和aabb的表现型相同或aaB_和aabb的表现型相同 ‎ ‎4 ‎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 ‎15∶1 ‎ ‎3∶1 ‎ 即A_B_、A_bb和aaB_的表现型相同 ‎ ‎49.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红眼♀×纯种白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红眼;在纯种白眼♀×纯种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交实验结果说明果蝇的眼色红眼为显性 B. 反交实验结果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上 C. 正反交实验的F1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 正反交实验的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都是1:1:1:1‎ ‎【答案】D ‎【解析】纯种红眼♀×纯种白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纯种白眼♀×纯种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正反交实验的F1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雄果蝇基因型是XAY和XaY,C正确;正交实验的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为2:1:1,反交实验的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1:1,D错误。‎ ‎【点睛】对于此类考题,需掌握确定基因位置的依据和方法。对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确定基因位置的方法:(1)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雌性隐性个体和雄性显性个体交配来判断;(2)在不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利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来判断。‎ ‎50.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中,以下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人工异花传粉 ②去雄 ③统计分析结果  ④套袋  ⑤种植豌豆 A. ⑤④②①③ B. ⑤②④①④③ C. ⑤②④③① D. ⑤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为:⑤种植豌豆→②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④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①人工异花传粉→④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③统计分析结果,故选B。‎ 二、非选择题 ‎51. 下表是某实验室指导老师上实验课时,记录整理的部分学生实验操作情况,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豆浆 ‎0.1 g/mL的NaOH溶液、0.01 g/mL的CuSO4溶液等 液体的颜色变化 B 梨汁或苹果汁 ‎0.1 g/mL的NaOH溶液、0.05 g/mL的CuSO4溶液等 液体的颜色变化 C 洋葱鳞叶表皮片 解离液、0.02 g/mL的龙胆紫、显微镜等 有丝分裂的过程 D 紫色洋葱鳞片叶 ‎0.5 g/mL蔗糖液、显微镜、刀片、镊子等 液泡大小变化 E 菠菜叶 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定性滤纸、试管、玻璃漏斗、研钵等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1) A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发生了___________。‎ ‎(2) B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A组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找不到有丝分裂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如何修改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紫色液泡很快缩小,但再用清水浸润该细胞后却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E组实验中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紫色反应 (2). A组试管不用加热(或B组试管需要水浴加热) (3). 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 (4). 实验材料改用洋葱根尖 (5). 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洋葱鳞片叶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6). 防止研磨中叶绿素被破坏 ‎【解析】(1)A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液体发生了紫色反应。‎ ‎(2)B组实验注入试剂以后,对试管液体的处理方法与A组有何不同的是A组试管不用加热(或B组试管需要水浴加热)。‎ ‎(3)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找不到有丝分裂的细胞,原因是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实验材料改用洋葱根尖。‎ ‎(4)D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紫色液泡很快缩小,但再用清水侵润该细胞后却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洋葱鳞片叶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5)E组实验中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考点定位】实验 ‎52. 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E图代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 ‎ ‎(1)上述A、B、C、D各图结构中共有的化学物质是______________。A、B、C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A图是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据图判断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________。‎ ‎①光合作用  ②细胞呼吸  ③细胞增殖  ④信息交流  ⑤细胞分化 ‎(3)若用纤维素酶处理A、B、C三种细胞,则图中________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 ‎(4)B图所对应的时期可以对应图E中的________。‎ ‎(5)C、D 两个结构图所代表的生物体,是否遵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蛋白质和DNA (2). 核糖体 (3). ②④ (4). A (5). Ⅱ (6). 否 (7). 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A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细胞壁;②为细胞膜;③为液泡膜;④为细胞质;⑤为外界溶液;⑥为细胞液;⑦为原生质层。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初级精母细胞。C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噬菌体)。E图代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其中a代表染色体,b代表染色单体,c代表DNA,Ⅰ、Ⅱ、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Ⅲ、Ⅳ、Ⅴ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A、B、C、D分别表示高等植物细胞、高等动物细胞、原核细胞、病毒,它们共有的化学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前三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据图分析,A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所有活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②正确;A细胞有大液泡,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增殖,③错误;细胞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④正确;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因此不再分化,⑤错误。综上所述,A图细胞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是②④。‎ ‎(3)A为植物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B为动物细胞,不含细胞壁;C为原核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用纤维素酶处理A、B、C三种细胞,只有A细胞外层会发生明显变化。‎ ‎(4)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因此C原核生物、D病毒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3. 如图甲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1~9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图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数字)。‎ ‎(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很可能损伤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若定位在[5]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1],则通过________(填字母)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a、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是/否)消耗能量。细胞器[9]除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⑩]染色体上有__________个DNA分子,图中包含了有丝分裂哪两个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 (2). 2、7 (3). 1、2、5、6、7 (4). f (5). 流动性 (6). 是 (7). 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8). D (9). 2 (10). 中期和后期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甲图: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1是高尔基体;2是叶绿体;3是细胞膜;4是细胞核;5是内质网;6是液泡;7是线粒体。分析乙图:图乙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8为核糖体;9是溶酶体;a表示细胞吞噬形成的吞噬泡;b表示溶酶体与吞噬泡结合;c表示溶酶体中的酶消化吞噬泡中的物质;d、e和f表示囊泡。分析丙图,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1)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而甲细胞是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甲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核膜);甲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2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7(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和热能)。‎ ‎(2)含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1高尔基体、2叶绿体、5内质网、6液泡、7线粒体,因此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很可能会损伤这些细胞器;由图可知,若定位在5中的某些蛋白质错误掺入1,可通过f过程可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a、d过程的完成依赖于3细胞膜的流动性,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9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4)图丙中,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含同源染色体;A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图中B、C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中期。‎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细胞分裂的过程等,确定甲乙细胞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以及疾病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分裂时期。‎ ‎54. 下图1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入细胞的两种方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2中曲线甲代表________,曲线乙代表________,Q点对应时刻细胞不再吸收物质分子,此时,限制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海洋生物的细胞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60和0.14,而海水中物质X、物质Y浓度分别为0.29和0.38(浓度单位均为mol/L),由此可知该细胞能主动地________(吸收/排出)物质X,可用图1中的________(a、b、c…)表示。‎ ‎(3)细胞膜水通道、离子通道是普遍存在的。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________(a、b、c…)表示。‎ ‎【答案】 (1). 自由扩散 (2). 主动运输 (3). 能量供应(载体数量) (4). 吸收 (5). a (6). 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1,A表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表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由此可以判断物质是进细胞还是出细胞);a、e代表主动运输,其中a表示运进细胞,e表示运出细胞;b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表示自由扩散运进细胞;c、d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表示协助扩散,其中c通过通道蛋白,d通过载体蛋白。分析图2,甲的运输速率取决于浓度差,属于自由扩散;乙的运输方向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甲代表自由扩散;乙代表主动运输,Q点运输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因素应是能量供应或载体数量的限制。‎ ‎(2)根据题意可知,物质X在细胞中的浓度高于海水中该物质浓度,由于主动运输中物质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因此确定该细胞能主动地吸收物质X,可用图1中的a表示。‎ ‎(3)水通道的化学本质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若肾集合管管壁细胞膜上水通道开放,大量水被肾集合管管壁细胞重吸收,则代表此过程中水的流动可用图1中的c表示。‎ ‎55. 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甲过程中“Ⅰ”是________,其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_______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答具体结构)。‎ ‎(2)图2中细胞器a是 ________,物质④是________。光照充足条件下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以测定CO2‎ 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项目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 ‎0.5‎ ‎0.75‎ ‎1‎ ‎2.3‎ ‎3‎ ‎3.5‎ ‎①温度在25~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②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4 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_______mg。‎ ‎【答案】 (1). O2 (2). (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 (3). 第三 (4). 线粒体内膜 (5). 液泡 (6). 丙酮酸、[H] (7). c、d、e、f、(b) (8). 增加 (9). 19‎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1: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其中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②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乙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图中Ⅰ是氧气,Ⅱ、Ⅲ是二氧化碳。分析图2:其中三种细胞器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①是水,a是液泡,能为光合作用提供水;②是二氧化碳;③是氧气;④是丙酮酸和[H]。分析表格:表格中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速率,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并且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1)图1中甲过程产生的Ⅰ表示氧气,是光反应的产物,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乙过程中的③过程,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的a表示液泡,④表示丙酮酸和[H];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且可以从细胞外吸收水分,则图2中可以发生的过程有c、d、e、f、b。‎ ‎(3)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光合作用总量=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5℃时总光合速率=3.7+2.3=6 mg·h-1;30℃时总光合速率=3.5+3=6.5 mg·h-1,故温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 ‎②假设呼吸速率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植物积累量为净量(可用CO2净量表示),吸收的CO2净量=3.5×14-3×10=19mg。‎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确定图中相关生理过程;同时能够利用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进行相关计算,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56.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1)基因型为bbTT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表现型____________,F1自交,F2的性别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雌株和雄株,且分离比为1:1。‎ ‎【答案】 (1). BbTt (2). 雌雄同株异花 (3).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9:3:4 (4). bbTT (5). bbtt (6). bbTt (7). bbtt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表格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 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当B和T同时存在(BT)时为雌雄同株异花,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则F1的基因型为BbTt,表现型为雌雄同株异花.F1BbTt自交后代基因型有BT(9)表现为雌雄同株异花,bbT(3)表现为雄株,Btt或bbtt(4)表现为雌株,所以F2的性别为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分离比为:9:3:4.‎ ‎(2)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若想后代全为雄株,则双亲必须都是bb,且有一个亲本是TT(bbTT应该是雄性做父本),则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由题意分析已知当T存在,B不存在(bbT)时为雄株当T不存(Btt或bbtt)时为雌株.若想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应该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基因没有分离现象,则父本应该是bbTt,母本应该是bbtt,所以让基因型为bbTt 的雄株与基因型为bbtt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雌株,且分离比为1:1.‎ 故答案是:‎ ‎(1)BbTt 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9:3:4.‎ ‎(2)bbTT bbtt ‎ ‎(3)bbTt bbtt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