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提升版)专题十一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学案)
专题十一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线索一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逐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线索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考点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1.(题点:经济危机的特点)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这形象地说明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破坏性特别大 C.持续时间长 D.引发政治危机 解析 “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体现了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故C项正确。 答案 C 2.(题点: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胡佛反危机的核心措施是倡导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实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还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的生活困难者。这主要表明( ) A.胡佛坚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胡佛坚信民间力量和地方力量 C.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是不恰当的 D.胡佛反危机措施缺乏理论支撑 解析 根据材料中胡佛反危机的核心措施可知,他仍然反对政府介入、干预经济,仍然坚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项正确。 答案 A 视角1 运用图文材料,考查对经济大危机影响的认识,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任危机和国民党统治初期经济政策的影响。 视角2 从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角度命题,“自愿联合政策”是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为后来成功应对大危机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 (2)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市虚假繁荣,分期付款。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3.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 (1)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世界经济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2)国内局势: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考点二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题点:罗斯福新政措施) 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机由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见,“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的用意在于( ) A.紧缩银根,平抑市场 B.调整机构,打击投机 C.稳定金融,增强信心 D.创新制度,活跃经济 解析 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整顿银行是为了稳定金融秩序,故C项正确。 答案 C 2.(题点:罗斯福新政的特征)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 ) 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 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 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 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 解析 罗斯福新政带动了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拉动了大众消费,活跃了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 答案 C 3.(题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这一评论( ) 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 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 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解析 根据材料“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可知,中国的有识之士在罗斯福新政伊始就已经预见到了其可能产生的世界影响,故B项正确。 答案 B 4.(题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都出现了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能源出现危机 B.市场作用发挥失灵 C.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D.全球“冷战”的影响 解析 据材料“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率上升”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现象,主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的失灵,故C项正确。 答案 C 视角1 从联邦政府职能扩大角度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自此,美国联邦政府承担起了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社会责任。 视角2 从唯物史观角度命题,西方福利制度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稳定密切相关,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不同时期福利政策的调整。 1.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 (1)背景:30年代大危机给美国造成沉重打击;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2)内容:整顿财政和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行以工代赈;社会立法实行国家福利制度。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影响:使美国暂时渡过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发展: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生产力水平提高,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3)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 考点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调整 1.(题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1918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这一规定( ) A.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 B.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 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时值苏联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取消商品贸易,实行供应制,这有利于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 2.(题点:新经济政策实施背景)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列宁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此时的苏维埃政权( ) A.努力完善“战时共产主义” B.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恢复经济 C.尝试运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D.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解析 由材料“列宁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说明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列宁主张向资本家学习,并未体现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苏俄此时利用资本主义恢复经济,即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运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营方式,故C项错误;由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此时意图实行新经济政策,正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D项正确。 答案 D 3.(题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暴动频繁出现。有的暴动者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还有人认为,这些暴动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义务劳动制 B.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取消了自由贸易 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析 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多地剥夺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4.(题点:苏联工业化道路)1925年至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增加了32.8%,而同时期的农业仅仅增长了5.1%。这一状况( ) A.使得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开始失调 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C.反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表明新经济政策成效十分有限 答案 B 5.(题点:赫鲁晓夫改革)有人称,在二战后赫鲁晓夫“已经是政治局农业方面的专家……在农耕方面,就知识储备和对业务的熟悉而言,他几乎算得上是一位优秀的农业家”。这说明赫鲁晓夫( ) A.对农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B.农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最大 C.被寄望于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 D.农业改革方案获得基本认同 解析 依据材料“农业方面的专家”和“优秀的农业家”看出此言论对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才能给予高度评价,表明言论持有者希望赫鲁晓夫能够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故C项正确。 答案 C 6.(题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俄国历史学家德米特连科评述道:“这样,到80年代初,苏联的极权体制事实上在社会上失去了支持,不再有合法性。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据此可知( ) A.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实现理论上的突破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历史必然性 D.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因素 答案 C 视角1 从制度创新角度考查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市场和货币来发展经济。 视角2 综合链接角度考查中美苏现代化模式的比较。三种现代化模式之间互有借鉴,体现了人类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 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固定粮食税;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①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而确立。 (2)表现: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高度集权与专制。 (3)评价: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 (4)调整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 夫改革 戈尔巴乔 夫改革 农业 ①扩大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 ②开垦荒地 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①扩大农场和农庄的生产自主权,提高农产品价格 ②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①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② 改革陷入困境后,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工业 ①扩大地方和企业生产自主权 ②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①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②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题线1 从计量史学角度考查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追溯高考1】 (2018·全国Ⅲ卷,34)据下表可知,当时美国( )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 (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解析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三个行业工人的周工资在这两个时段都在下降,说明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C与此相符。规定工人工资最低标准的是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排除A;产业结构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举措,排除B;付给工人工资的是资本家,不是政府,材料所述现象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排除D。 答案 C 『知识拓展』 世界主要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对策 ①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②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2)教训 ①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 ②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③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 【对点训练1】 (2018·海南海口模拟)在严重经济危机环境下,“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 ) A.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 B.缺乏立法司法方面的保障 C.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 D.是谋求连任的临时性措施 解析 材料中胡佛总统宣称的“增加就业”的目的,还有财政部长梅隆为解决经济危机而作出的一系列承诺,表明政府已开始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 答案 A 题线2 从理论创新角度考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追溯高考2】 (2014·课标全国Ⅰ,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 根据题干中“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可知这与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外国资本家来经营本国企业的做法相似,故选D项。 答案 D 『知识拓展』 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重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2)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3)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这一政策受到了苏俄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促进了俄国工农业生产的恢复;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对点训练2】 (2018·山西太原一模)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 ) A.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B.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C.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解析 据材料“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题线3 从文明多样性角度考查两种工业化模式的比较 【追溯高考3】 (2016·课标全国Ⅱ,34)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A项。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答案 B 『知识拓展』 斯大林模式与西方模式的比较 【对点训练3】 (2018·安徽宿州一模)下图为苏联解体后讽刺斯大林时代工业化进程弊端的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苏联农业与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B.苏联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苏联工业化时代经济文化落后 D.体制弊端导致后来苏联的解体 解析 从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出,斯大林时代的农轻重比例失调,这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状况的,故A项正确。 答案 A 题线4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 【追溯高考4】 (2018·全国Ⅲ卷,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 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是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B;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材料反映的是政府计划,C错误;1959年的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改革是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减少了国家的过度干预,D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材料的“计划”突出钢铁等重工业,与斯大林模式一致,故A正确。 答案 A 『知识拓展』 对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要注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三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失败的,但前两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缺乏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的大方向。 这启示我们:改革要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等。 【对点训练4】 (2018·吉林二模)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说明赫鲁晓夫( ) 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 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 解析 苏联农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是这一时期农业改革的直接结果,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等,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农产品价格提高,A项正确。 答案 A 新视角(一) 立足家国情怀,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探索与创新 [史论储备] 罗斯福新政的探索与创新 1.开辟经济新模式: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恢复社会信心:实行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的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威胁。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通过创立新机构,比如民间资源保护队、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提供工作岗位,发放救济工资。 (2)为就业者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如规定工作时间和最低工资。 (3)为失去工作能力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运用政府财政,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4.扩大联邦政府职能:由于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从而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 5.形成新的经济思想: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反对“自由放任”,在罗斯福新政中被大规模运用,新的经济指导思想确立。 [考题感悟] 【考题1】 (2018·湖南衡阳高三联考)(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点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 ——摘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工程及启示》 材料二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可自行调节以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经济体系均衡的关键,不是市场和竞争,而是由消费和投资额决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此,他主张:“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向。”二战后,凯恩斯学说变成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摘编自张建刚《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新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实行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凯恩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学说能成为“西方经济学正统”的原因。(13分) 答案 (1)措施:发放救济金,直接救济;“以工代赈”,以公共工程为载体提供就业机会;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就业和失业保障;改变传统观念,重视精神关爱。(答出三点即可) 意义: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人民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改善;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突破:承认经济危机确实存在;经济危机的解决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 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传统的经济理论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政府积极干预经济。 新视角(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特征 [史论储备] 1.20世纪20年代——“疯狂的20年代” (1)政治方面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特别是1924年至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②十月革命后,苏俄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生政权得到巩固。 (2)经济方面 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繁荣”,如美国的“柯立芝繁荣”,但这只是一种虚假繁荣,危机已经悄悄逼近。 ②苏联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经济开始腾飞。 (3)国际关系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由欧洲向美洲和亚洲转移。国际关系格局由英国独霸世界、欧陆势力均衡让位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 ②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武装干涉归于失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进入相对和平的时代。 2.20世纪30年代——危机下的创新与战争 (1)经济方面: ①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大危机及危机之后的持续萧条,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开始形成。 ②社会主义苏联确立了高度集中、集权的斯大林体制(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2)政治方面: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面对社会危机,各国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来应对危机:一种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一种是德国、日本建立的法西斯专制。 ②社会主义苏联则是高度集权。 (3)国际关系:这十年可被称作“走向大战的十年”,一方面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的幌子疯狂侵略;另一方面英、法、美等国采取了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苏联也“避战自保”,客观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题感悟] 【考题2】 (2018·山东潍坊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 苏联 中国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1933年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1933年,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1934年1月31日,罗斯福使美元贬值40%。 1928年起,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9年,开始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5月,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 1933年3月1日,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 1935~1937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 1934年5月22日,国会通过罗斯福总统提议的《购银法案》。 1935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通过《社会保险法》。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 1937,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废止银本位,统一发行货币,实行纸币制;禁止使用白银,白银收归国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 上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三国相互关联的信息来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写明论题,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拟定论题:表格选取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中三国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知在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美国遭到巨大打击,然后进行了罗斯福新政;而同一时期苏联逐渐形成的“斯大林模式”却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的中国一方面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影响进行了币制改革,另一方面也受到苏联的影响实行了统制经济。因此,论题可从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借鉴、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等方面来拟定,也可以从经济大危机为突破,以各国应对危机为主题。其次,进行论证:注意题目要求,必须是三国都有,还要相互关联。如以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为论题,可从经济大危机下美国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苏联引进技术和人才、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等三个方面来阐释。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对阐述进行总结或升华。 答案 示例一 各国经济体制相互影响或借鉴。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苏联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国纷纷借鉴苏联成功的经验。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摆脱经济危机。中国出现了苏联热,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 示例二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冲击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为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苏联抓住机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人才、资金,促进了工业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为防止白银外流,实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行经济统制政策。 示例三 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灾难,同时也给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美国实施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苏联借机引进人才、先进技术,推动了工业化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经济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