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8学年第一学期 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卷 ‎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70分钟) 2018.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科学家拍摄到一个位于太阳系周围、距离地球大约25光年的“北落师门”的恒星系统,关于该系统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河外星系      B.属于银河系   ‎ C.比太阳系高一级别   D.系统中核心是行星 ‎2.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最容易被彗星撞击,主要原因是木星 ‎ A.离彗星带近      B.质量、体积最大 ‎ C.卫星数量多      D.距太阳远近适中 ‎“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回答3题。‎ ‎3.下列能反映“火星冲日”现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2017年5月3日‎,美国太空新闻网报道称2020年火星窗口将严重拥堵,深空通信网络面临严峻考验。届时火星将面临的窘境——各类航天飞行器发射后需要开展大量遥测和跟踪,多国发起的多项火星任务,将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地面跟踪网络带来巨大压力。完成4-5题。‎ ‎4.有科学家把火星认为是第二地球的最佳选择,主要原因是 ‎ ①火星上发现了固态水 ②火星拥有稳定的太阳光照 ‎ ③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似,昼夜温差小 ④火星比地球离小行星带更远,宇宙环境更安全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 航天飞行器在升空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 A.减—增 B.增—减 C.减-增-减-增 D.增-减-增-减 下图为我国东、西部地区与全球总辐射量的对比图。读图完成6-7题。‎ ‎6.影响全球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 ‎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7.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与全球总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陆域面积 B.距海远近 ‎ C.天气状况 D.海拔高低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4日12时25分在吉尔吉斯斯坦(39.45°N,73.25°E)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据此回答第8-9题。‎ ‎8.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C.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9.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0日,太平洋某海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了一座新岛屿,如左图。右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略图。据此回答第10-11题。‎ ‎ ‎ ‎10.组成新岛屿的物质来源于 A.岩石圈 B.地壳 C. 地幔 D.地核 ‎11.组成该岛屿的岩石最可能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页岩 D.石灰岩 右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13.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  C.3 D.4‎ ‎ 读某板块轮廓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板块为 ‎ A.欧亚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5.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最不可能出现 ‎ A.褶皱山脉 B.裂谷  C.岛弧 D.海沟 甲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是同一地点阴天和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完成16-17题。‎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 B.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C.a表示阴天的昼夜温度变化 ‎ D.b天气与a天气相比,白天②更强 ‎17.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对图甲影响明显的是 A.①减少 B.②不变 C.③减弱 D.④增强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歌赋描写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蕴含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回答18题。‎ ‎18.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 ,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相关的是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19.下列四幅图中,热力环流画错的是 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21.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读0°经线的部分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回答第32题。‎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①、③相比,⑤气流控制区的降水量最少 ‎ B.①、⑤气流上升的原因相同 C.④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D.①气压带与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015年3月10日8时,南疆盆地、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气温下降6~10℃。下图为亚洲局部区域此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33、34题。‎ ‎23.关于乌兰巴托、北京、郑州、合肥、东京五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乌拉巴托上升气流较强 B.北京处于阴雨天气 ‎ C.合肥处于阴雨天气   D.郑州的风速小于东京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京津冀等地的霾可能会逐渐减弱  ‎ B.西北地区的大气能见度会降低 ‎ C.黑龙江、吉林等地出行时需关注雨雪天气    ‎ D.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冷锋 读南极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各环节强弱关系正确的是 (  )‎ A.②<⑤ B.④>③ ‎ C.③<② D.⑤>⑥‎ ‎26.关于环节⑥说法正确的是 (  )‎ A.河水的运动 B.地下水的运动 C.全球变暖时,环节⑥变强 D.南极考察最佳期间,环节⑥减弱 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右图完成27—28题。‎ ‎27.下图能表示右图中①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28.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航行时间 C.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海域之间 D.洋流④对欧洲西部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某实验小组做如下实验:在花岗岩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记录其内外温度变化。下图为所测得的岩石内外温度变化曲线图。完成第29题。‎ ‎29.该实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 C.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回答30-31题。‎ ‎30. 判断方框I、Ⅱ、Ⅲ、Ⅳ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31.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 C. 差异性特征 D. 不稳定性特征 读珠穆朗玛峰南北两侧自然带与水热条件 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32-33题。‎ ‎32. 该山峰南坡自然带远比北坡丰富,其原因有 ‎①南坡相对高度大 ②北坡热量条件优于南坡 ‎③南坡水热条件垂直变化大 ‎ ‎④北坡水热条件相对单一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3. 珠穆朗玛峰的冰雪带 A. 北坡低于南坡 ‎ B. 南北两侧海拔相同 C. 南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海拔低 ‎ D. 北坡地处东北季风迎风坡,海拔低 ‎34.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水源 D. 土壤 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大会呼吁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35-36题 ‎35. 近百年来丹麦气温呈上升趋势,对照右图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A. ①增强 B. ②减弱 C. ③减弱 D. ④增强 ‎36.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它集桥、岛、隧道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也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国建设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据此完成37-38题。‎ ‎37. 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 B. 经济 C. 岛屿分布 D. 城市密度 ‎38. 港珠澳大桥产生的影响是 A. 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B. 导致海洋污染加重 C. 降低潮水发生频率 D. 加速区域发展失衡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9. 影响海南岛高速公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政策 ‎ C. 气候 D. 河流 ‎40. 关于甲、乙两聚落,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聚落的规模小 ②乙聚落空间分布分散 ‎ ‎③甲为城市聚落 ④乙聚落聚居的人口多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② ④ D. ③ ④‎ 二、综合题(共20分)‎ ‎41.下图为水循环和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水循环中的①环节是 ,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2分)‎ ‎(2)按能量来源分,②环节对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属于地质作用中的 作用,在其作用后形成的S处岩石的主要特征是 、 。(3分)‎ ‎(3)N为岩浆通道。一般认为, 层是其主要来源之一,该层之上是地球的 圈。(2分)‎ ‎(4)说明M地形的形成原因。(3分)‎ ‎4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左图中①、②两地气候资料图。‎ ‎①‎ ‎②‎ ‎●‎ ‎●‎ 太   平   洋 A ‎③‎ ‎●‎ ‎120º ‎120º ‎40º ‎30º ‎23.5º B 气温 ‎/℃‎ 降水量 ‎/mm 月均温 月降水量 ‎-20‎ ‎-10‎ ‎0‎ ‎10‎ ‎20‎ ‎30‎ ‎-30‎ 月份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1‎ ‎②地 气温 ‎/℃‎ 降水量 ‎/mm 月均温 月降水量 ‎-20‎ ‎-10‎ ‎0‎ ‎10‎ ‎20‎ ‎30‎ ‎-30‎ 月份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1‎ ‎①地 ‎ ‎ ‎(1)A处为世界著名渔场,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1分)‎ ‎(2)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 ▲ (方向)运动,北太平洋中高纬度东部海区的洋流性质属于 ▲ 。(2分)‎ ‎(3)沿120°E经线从我国B地到北冰洋沿岸的自然带分布呈现 ▲ 分异规律,形成该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 。②、③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分别为 ▲ 、 ▲ 。(4分)‎ ‎(4)①地与②地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和降水明显不同。请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高一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C C B C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B C B B C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B B D C C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C C C D A A A A B ‎41、‎ ‎(1)降水(1分) 太阳辐射 (1分)‎ ‎(2)外力(流水)(1分) 有层理结构(1分) 往往有化石(1分)‎ ‎(3)软流(1分) 岩石 (1分)‎ ‎(4)地壳运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向斜),并被抬升(1分),向斜槽部受挤压(1分),岩层坚硬,抗侵蚀能力强,常发育为山地(1分)。‎ ‎42、‎ ‎(1)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1分)‎ ‎(2)顺时针(1分) 暖流(1分)‎ ‎(3)纬度地带(1分) 热量(1分)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4)①地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和暖流影响,气温偏高,降水较多;②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寒流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偏少(3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